生活频道历史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闪耀契约精神的光芒 透射合规文化的力量

中外保险公司老保险单欣赏(一)

发布时间:2013-08-28 16:28:41    作者:林振荣    来源:

图0-1 劳埃德咖啡馆(劳合社发源地)
图0-2 伦敦咖啡馆
图0-3 1668年的伦敦咖啡馆
图1“澳大利亚相互联合火险公司1880火险保单”
图2“英国商业联合保险公司1882年火险保单”
图3“澳大利亚相互火险协会1882年火险保单”
图4“帝国火灾公司1884年火险保单”
图5“南英保险公司新西兰分公司1886年火险运输险保单”
图6“皇家火险公司1893年保单”
图7“英商公裕太阳保险公司1896年在上海签发的保单”
图8“美商扬子保险公司1907年保险单”(总部在上海外滩)

 

 

    □林振荣

    老保险单是最富保险文化内涵、最能体现行业经营特色的保险文物。尤其是新中国之前保险单的设计格式及承载信息,比其他收藏品更能反映中国保险业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的成长史,是研究中国保险业历史文化最可信服的文献资料。

    追根溯源:

    亚平宁商人领保险单盛行之先

    尽管保险思想及实践在中国古已有之,从夏朝的“积谷防饥”,到孔子的“耕三余一”;从扬子江上的船商将货物分装在不同的货船,再到民间自发组织“父母轩”“孝子会”互助保险,可谓不胜枚举,但现代商业保险始于西方海上运险却是不争的事实。意大利在世界早期保险业中独领风骚,14世纪中叶,现代海上保险的做法已在意大利海运界流行开来,虽然可明显看出模仿公元前20世纪古巴比伦船货抵押借款契约的痕迹,但一般认为发明专利归属意大利。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保险单就是660多年前签发于意大利热那亚的海运保单。

    1347年10月23日,“圣·科勒拉”号商船要承接一批贵重货物由热那亚城运送到马乔卡。这段航程虽不遥远,但地中海的飓风和海底的暗礁让船长心存顾虑。船长既不想错失这样一笔大订单,但又十分担心在海上遭遇不测而船毁货亡,他可赔不起那么大数额的损失。正当他忐忑之际,有人建议他去向热那亚商人乔治·勒克维伦求助,此人以喜欢冒险和资财雄厚而著称。于是,船长找到勒克维伦并诉说缘由,勒克维伦欣然接受。双方达成保障协议,规定在“圣·克勒拉”号商船启航前,由勒克维伦以借款人的身份,向船长“借”入一笔款项。船舶如果在约定期限内安全到达,借款合同随即宣告失效。如果船舶在航程中遭遇海难事故,借款人承担风险,并负责赔偿。单证上的措辞全然是一份借款单,而承诺的危险赔偿金相当于今天的保险额。由于这张保险单没有写明保险人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它还算不上一份完美的保单。这样,一份在今天看来条款要件并不完善的担保协议成就了世界上第一份保单,被视为现代商业保险的起点。今天人们在意大利热那亚国立图书馆里仍可一睹这张具有里程碑意义保险单的尊容。意大利因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张保险单而名噪世界保险界,一举奠定了其海上保险强国的历史地位,保险单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由此显现。

    能够称得上具备规范格式的世界第一张保险合同,是1384年订立的比萨合同。这张保险单的承保内容是从法国南部的阿尔兹至意大利比萨的一批货物运输风险,已具备现代保单的雏形,保险要素一应俱全:有明确的保险标的,明确的保险责任,注明“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在其他责任方面,也列举了“海盗、抛弃、捕捉、报复”等所带来的船舶及货物损失的责任。其时的意大利保险单如同其他商业合同法律文书一样,一般是由专业的撰写人起草的。14世纪晚期,在热那亚一城就有撰写人200个之多。据一位意大利的律师调查,1393年有位热那亚的撰写人,一年就起草了80多份保险单。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剧情中就演绎了海上保险及其赔偿。1424年,在热那亚还出现了世界第一家海上保险公司。

    历史脉络:

    险种由水险火险到寿险信用险的沿革

    15世纪以后,新航线的开辟使大部分欧洲商品不再经过地中海,而是取道大西洋,葡萄牙、西班牙迅速崛起成为海洋先驱国家。16世纪时,英国商人从葡、西国商人手里夺回了海外贸易主导权,积极发展贸易及保险业务,逐渐成为保险强国。在当时,海运险(隶属水险),包括水上货物运输险和船舶保险,基本险种为平安险、水渍险和甲板险,对殖民扩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贸易范围空间扩大,海上保险得到迅猛发展,随之而来保险纠纷也相应增多,于是出现了国家或地方保险法规。1435年,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海上保险法典,1468年在意大利威尼斯订立了关于法院如何保证保单实施及防止欺诈的法令。1532年,在佛罗伦萨总结了以往海上保险的做法,制定了一部比较完整的条例并规定了标准保单格式。一些海上保险的行规做法还被纳入国家的立法,海损分摊被写进法案,“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而抛弃船上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17世纪后半期爆发的两次英荷战争,更加深了人们对海上保险作用的认识。一些国家创建了实力较为雄厚的保险机构,如经英国皇家特许专营海运保险的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和伦敦保险公司先后成立。

    1688年,劳埃德在伦敦朗伯德街开设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咖啡店,无心插柳柳成荫,精明的主人发现远航归来的船员经常在咖啡馆歇脚,可以借机打听到最新的海外新闻,将咖啡馆打造成一个航讯消息的发布中心,进而可以吸引客户,增强竞争力,便有意促成。天长日久,由于这家咖啡馆消息十分灵通,每天富商满座,保险经纪人就利用这一时机,将承保便条递给每个在座的保险商,请他们在便条上按顺序签上自己的姓名及承保金额,直到承保额总数与便条所填保险金额相符为止(图0)。随着海上保险不断扩展,劳埃德承保商的队伍不断壮大,影响日益扩大,成为一个声名鹊起的保险市场。但由于是自发形成的民间团体,未能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因而限制了它进一步扩展。直到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劳合社法》法案,“劳埃德保险社”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本身并不经营具体保险业务,只为会员提供办理保险事务的“营业所”)。“劳合社”获得正式市场资格后,全球影响力更加释放出来,先后在100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庞大的机构由社员选举出的理事会来负责管理,下设理赔、出版、签单、会计、法律等职能部门,为社员提供最权威的服务。“劳合社”为其所属承保商制定出的保险单、保险证书格式条款等成为全球通行的标准蓝本。同时,“劳合社”还向全球出版发行有关海上运输、商船动态、保险海事等方面的期刊杂志,引领世界保险行业发展潮流。在历史上,“劳合社”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海上保险范围,“劳合社”承保的业务包罗万象,比如它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张盗窃保险单,为第一辆汽车和第一架飞机出立保险单,近年来又是计算机保险、石油能源保险和卫星保险的先驱。

    “劳合社”迄今已有320多年历史,跻身国际保险业历史最悠久和最有影响的保险组织的前列。“劳合社”对保险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海上保险和再保险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世界公认的。不仅“劳合社”设计的保单格式和条款在世界保险业中有广泛的影响,其制定的费率也成为世界保险业的风向标。

    海上保险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的繁荣与兴旺。保险产品的种类也由最初的海上保险到后来的火灾保险、人寿保险、责任保险等等,保险机构由人们自发组织的合作机构到商业机构再到专业化的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由简单的海上运输风险延伸到火灾、地震等巨灾风险,再到现在创新出针对特殊个体的个性化风险。保险业已成为现代国家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西风东渐:

    英美保险恃强垄断中国市场

    在保险业诞生450年之后,现代保险理念被传入中国。随着英美对华通商贸易,海上保险如影随形,最先进入中国市场——洋行为了避免海上运输的不测灾难造成损失,以及防范海盗、甚而战争的威胁,迫切需要借助于保险机构来分散风险,化解危险。1805年,英商在广州创设谏当保险行(即“Canton Insurance Society”, “谏当”是“Canton”英文发音的直译,其实是当时西方人对广州的称呼,故又译作广州保险社、广东保险学会、谏当保安行、谏当水险公司等),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家保险企业。

    1843年,上海开埠通商,十里洋场万商云集。咸丰七年(1857年)“谏当保安行”在上海开设分公司。在此前后,上海有宝裕保洋险、维多利亚保险、东印度水险、于仁洋面水险保安行、伦敦东方水险、利物浦皇家等19家保险公司委托洋行为其代理水险业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长江航线的开放,上海取代广州而成为全国进出口的贸易中心,外国洋行势力急剧扩张,据称当时上海几乎“所有规模巨大的洋行都分为六个部门”,就包括专事保险代理业务的“运输保险部”。其中英商怡和、太古洋行代理保险的实力最强。怡和洋行除开设广东保险公司(即谏当保安行)外,“还充当外国四家保险公司在上海的代理”,规定凡本洋行和公司所代理的轮船及货物运输,必须向保险部投保方能上船,其货物在储存或流通过程中所有保险,全由怡和洋行垄断,不准其他保险公司插手,若遇水火保险发生事故,又代为处理赔款,赔款由保险公司支付,洋行赚取代理佣金和处理赔款的劳务费,在业务竞争上肥水不外漏,管理方法上全面掌控其势力范围内的整个保险业务。太古洋行除开设于仁洋面保安行(中国境内第二家保险企业)外,则是“外国六家保险公司在上海的代理”。在华保险利润优厚,“事实上当时收到的保险费将使今天任何一位保险商垂涎三尺”,1864年,《泰晤士报》甚至公开鼓动:“为三分之一人类的贸易开办保险业务的任务,已经摆在去中国的冒险家的面前。”

    19世纪60年代,受利益驱动,美商、德商、日商洋行开始步英商后尘,纷纷在沪设立保险机构,代理保险业务。1863年,美商旗昌洋行的旗昌轮船公司在上海率先创办了“扬子保险公司”,保险业从洋行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保险企业。外国保险公司接踵而至,纷纷在各口岸建立保险机构,利用各种特权,不断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中国的保险市场被外商完全垄断。保险业丰厚的利润回报,进一步刺激了保险市场的需求,促成了19世纪中晚期外商保险业的扩张高潮。

    纵观外资保险踏上中国大地的最初100年里,进入上海的外资保险公司以英商为最早,公司数也最多,晚清时期占总数的56.9%(到民国时期仍占到38.3%)。英商凭藉历史悠久、资本雄厚、制度规章健全及其租界专享特权,在上海保险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其时均签发英文保险单,所有保险条款、费率规章,中外保险公司都按照英国的规定。   

    扬子保险公司(Yang Tsze Insurance Association, Ltd. )亦称扬子水火保险公司。19世纪60年代,美商旗昌洋行属下的上海轮船公司垄断了长江客货航运,为了减少水上航运风险事故的损失,洋行大班(前美国驻上海领事)金能亨在1862年发起成立,采取“自保”(即在大公司中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基金,在必要时提取以自救)和“互保”(各企业从利润中按比例提取资金作为基金,用于突发事件的补偿)形式,专营旗昌轮船公司的船货保险。总公司地址在上海外滩9号,并在香港、伦敦、纽约、新加坡设分公司,在中国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九江、汉口、烟台、天津、镇江、营口诸埠建30多家代理处,经营水险、火险、意外险及汽车险。开始时保险公司只是洋行下属的机构,1891年旗昌洋行倒闭后,经改制成为一家独立企业。在香港注册,初办资本为银40 万两,分400 股,每股千两,实收仅得其半。系早期在沪外商保险业中颇具实力的公司。祝兰昉、潘侣彬等充任公司买办。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

    附: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的在华外资保险公司保险单欣赏:

    图7:“英商公裕太阳保险公司1896年保单”,单首画面设计为两个身着古朴服装的人簇拥着太阳司徽,一人手执斧子,一人肩扛布袋上端是一架矿车。保险单编号“5422974”,保险种类“火险”,保额“3000两”,签发于上海,签署日期为“1896年5月1日”,保期一年,1897年5月1日为该保单期满之日。下端书写详尽的保险条款,有公司总经理的签名,并钤盖公司钢印。据查,公裕太阳火险公司(Sun Fire Office;Sun Insurance Office;Ltd.)原名“太阳火险社”,1710年创建于伦敦,为世界最古老的保险行之一。1836年起来华开业,1856年在上海设代理处,1868年在上海设远东分公司,地址在外滩1号。经营水火险、汽车险、意外险、盗窃险等业务。1891年改组,更西名为“Sun lnsurance Office” 即“太阳保险公司”(后又称“公裕太阳保险公司”)。在英格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核定资本240 万英镑,实收60万英镑。分支机构遍及世界,香港、汉口、宁波、天津、烟台、福州、营口、青岛、威海卫、台湾、广州、北京、沈阳、哈尔滨及巴达维亚、曼谷、西贡、神户、长崎、横滨、马尼拉、槟挪屿、新加坡、三宝垄、泪水等地委托代理行。经理人为R.Hams。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勒令停业,抗战后复业。上海解放,经核准继续营业,一年后奉总公司通知,于1950年10月30日申请停业。

    图8:“美商扬子保险公司1907年保险委托书”,设计简洁,没有画面图案。全英文标注,有详尽的保险条款,最后公司总经理签名,并钤盖火漆印。

    附:19世纪后期英属澳大利亚、新西兰保险公司保险单欣赏:

    图1:“澳大利亚相互联合火险公司1880火险保单”,票幅较大,高55厘米,宽45厘米。单首画面设计具有鲜明的澳大利亚特色:鸵鸟和袋鼠簇拥着盾形司徽,上端有半轮太阳,地上有镐头、镰刀等工具,远景有海洋上行驶的帆船,让人联想到澳大利亚早期移民开发的艰辛历史。保险单编号“137”,保险种类“承保房屋火险”,保额“300英镑”,缴保险费“2.5英磅”,签署日期为“1880年3月14日”,保期一年,1881年3月14日为该保单期满之日。下端书写详尽的保险条款,总部设在墨尔本,有公司总经理的签名,并钤盖保险公司钢印。

    图2:“英国商业联合保险公司1882年火险保单”,票幅较大,高53厘米,宽42厘米,单首画面设计为堆栈码头,远景有火车、轮船、帆船运输场面,饰以雄鹰及繁缛的蔓花装饰。保险单编号“852509”,保险种类“承保火险”,保额“500英镑”,缴保险费“3英磅”,签署日期为“1882年5月11日”,保期一年,1883年5月11日为该保单期满之日。该公司总部设英国伦敦,澳洲分部在墨尔本,下端书写详尽的保险条款,有公司总经理的签名。

    图3:“澳大利亚相互火险协会1882年火险保单”,票幅较大,高49厘米,宽32厘米,单首画面设计为带有尖顶钟楼的公司大楼,古朴稳重,门前往来行人及两辆马车,营造出门庭若市,营业兴旺的场景。保险单编号“54809”,保险种类“承保火险”,保额“120英镑”,缴保险费“7先令”,签署日期为“1882年12月19日”,每年12月19日支付保费。下端书写详尽的保险条款,公司总部设悉尼,有公司总经理的签名,贴销2枚税票。

    图4:“帝国火灾公司1884年火险保单”,票幅较大,高53厘米,宽40厘米,单首画面设计具有典型的欧陆文化特色:两位女神倚坐在狮子和骏马背上,簇拥着巨大的盾形司徽,两手上举托起一顶皇冠。保险单编号“1706823”,保险种类“承保房屋火险”,保额“300英镑”,缴保险费“5英磅5先令”,签署日期为“1884年4月25日”,保期一年,1885年4月25日为该保单期满之日。下端书写详尽的保险条款,有公司总经理的签名,并钤盖公司火漆印。

    图5:“南英保险公司新西兰分公司1886年火险运输险保单”,票幅较大,高53厘米,宽40厘米,单首画面图案为女神,一手执旗帜,一手扶海锚。保险单编号“10118601”,保险种类“海运险及火险”,保额“150英镑”,缴保险费“18先令9便士”,签署日期为“1886年7月16日”,保期一年,1887年7月16日为该保单期满之日。

    图6:“皇家火险公司1893年保单”,票幅较大,高55厘米,宽45厘米,单首画面设计为狮子和骏马簇拥着两面盾形司徽,上端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保险单编号“5052192”,保险种类“承保房屋火险”,保额“150英镑”,缴保险费“7先令6便士”,签署日期为“1893年1月24日”,保期一年,1894年1月24日为该保单期满之日。下端书写详尽的保险条款,有公司总经理的签名,并贴销3枚税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