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频道历史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商旅倥偬王晓籁(上)

发布时间:2013-08-29 17:30:33    作者:苏哲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王晓籁
通易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2)
通易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
中央银行法币,民国三十三年版中央信托局印制处印制的一百元,图案为复兴关
王晓籁手书:扶羲日汲高,追颉天槎杪

 

 

王晓籁(1887-1967) 名孝赉,别号得天,后改号晓来,浙江嵊县普义乡(今嵊州甘霖镇)白泥墩村人。曾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全国卷烟特税局等部门任职,担任上海市临时参议会议长、中央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上海市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当选国大代表。1907年开始商事活动。创办闸北商团,开办闸北商场和闸北工程局。独资及合伙开设大来、天来等缫丝厂、筹组开来兴业公司。在闸北商会、中国航空协会总会、中南贸易协会任职。曾历任上海商会理事长、全国商会理事会理事长、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在上海商业银行、江海银行、中国银行、中央信托公司(后改名中一信托公司)、通易信托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事保险公司任职。

新中国建立后王晓籁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代表、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1967年,王晓籁病逝于上海,并葬于“龙华烈士陵园”,终年81岁。

 

“海上闻人”

王晓籁文化功课很好,参加考试中了秀才。王晓籁父亲王芷湘写得一手绝妙的行书,对王晓籁的影响很大。作者陈正书在其著作《海上十闻人》记述道:“日积月累的熏陶,使他在第一次跨进白泥墩小书房,接受塾师考查时,已经写得一笔端丽的楷书了。”在家乡的少年时代,受“康梁百日维新”之鼓舞,他参加了光复会,常常喜好议论时局和舞枪弄棒;后来秋瑾案发,他才跑到上海去经商。在其岳父楼映斋的纱厂做账房经理,开始商事活动。

在上海的职场生涯中,他开始写诗作画,以文会友。1936年鲁迅逝世时,王晓籁曾写下挽联以示哀悼。他对东西方文化均保持兴趣。他不仅能跳西方的交谊舞,还会西式游泳等。王晓籁亲历和见证了“辛亥革命”、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抗日战争、内战、新中国建立,由此铸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楚浩先生在其文《官为轻,民为重!“海上闻人”王晓籁的文化情怀》描述道:“王晓籁在其‘五十自述’中也立下做人志向:三十岁以前做其富,四十岁以前做其平,五十岁以前做其穷。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行其道。”“崇拜养活多数人,渺视积得多数金。”

信托孕育保险

中国的信托业是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势力入侵而输入中国的。1921年初,投机商人先后集资开设几家交易所和信托公司,以其本身所发股票在交易所上市买卖,并暗中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当时其他商人见有利可图,亦争相招募股份,纷起组织。那时交易所和信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大量社会游资涌入信交业,炒股票似乎一下子成了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仅在当年夏秋间的几个月内,即成立交易所140多家,信托公司12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晓籁、黄溯初等人分别发起创办了中央信托公司和通易信托公司。

由于股票大量上市,形成投机狂潮。各家银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开始收缩银根,继而停止贷款,并大量收回前期所放款项,导致股票暴跌,交易所、信托公司大量倒闭。在上海最后只剩下“中央”“通易”2家信托公司和6家交易所。这就是中国证券发展史上著名的“信交风潮”。“信交风潮”从1921年5月开始泛滥,到1922年春偃旗息鼓,不到一年的时间,社会经济损失竟高达3000万元以上。投机破产的股民难计其数,不少工商实业家也遭了殃。根据笔者分析,“中央”“通易”两家信托公司没有倒闭的主要原因应该归功于两家公司信托、银行、储蓄、保险多元化的经营。

从笔者掌握的有关史料来看,王晓籁进入保险业应该从1921年算起。当时王晓籁在中央信托公司工作,保险部是公司的一个部门。1936年,在黄溯初离开通易公司后,王晓籁接受了该公司的工作。1937年4月,参与改组成立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有待考证)。1945年2月1日,在重庆成立了中国人事保险公司。

中央信托有限公司1921年10月成立。主要由绍兴帮钱庄业人士田祈原、田时霖、宋汉章、王晓籁、斐云卿、李济生、严成德所发起。资本初定为规银1200万元,先收1/4,即300万元,总部设在上海北京路270号。选举田时霖为董事长、聘严成德为总经理。业务主要分信托、银行、储蓄、保险4个部。保险部经营水火险。汉口设分公司,其它大中城市设立代理处。1928年8月公司注册,1931年度水火险保费为6.4万元,1935年10月,国民政府核准成立了中央信托局保险部,为避免误会,当时财政部指令中央信托有限公司改名。1936年1月1日,经股东会议议决,改名为“中一信托公司”。其兼营保险部分,则称为“中一信托公司保险部”。保险业务由袁益卿主持。当年度水火险保费为4.6万元,其中火险保费为4.1万元,水险保费为0.5万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歇业。

通易信托商海沉浮

1921年7月,黄溯初在上海招股成立通易信托公司,经营银行信托保险业务。1928年6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在北京路384号。通易信托公司的成立有两种说法 :一是此前黄溯初助其五弟黄梅初与温州同乡数人在上海创办了“通易商号”,经营进出口贸易,大都以温州土产变换上海工业品,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后因黄梅初在著名的“普济轮”海难中遇难,黄溯初将商号扩而充之,经营银行信托保险业务。另有一说是通易信托公司是由通易公司改组而来。通易公司最初是无限公司,主要经营棉花,由黄溯初、范季美主办。1916年改组为两合公司,资本额为10万元,其中无限责任股东是黄溯初、范季美、邓君翔3人。

当时黄溯初等人有感于上海的外商对证券业颇为注意,而本国的商人反而不太重视,担心“如不再设法提倡,日后国内公债等行市必为外商操纵”。因此在1919年初,公司决定开展证券业务,同时追加资本。1920年资本额增加到50万元,实收资本20万元。到1921年5月,实收资本增加到30万元。同年6月,通易公司改组为上海通易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额定资本250万元,6月上旬即收足股款。7月10日,通易信托公司宣告成立,在当日召开的第一次董事会上,黄溯初当选董事长并兼总经理,且在此后的15年一直担任着这一职务。

公司成立后在四川路设虹口分处;先后在北京、杭州、苏州设分公司;公司保险部在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设分局。在黄溯初的主持下,通易信托公司得到迅速拓展。1923年,公司增加了房地产买卖介绍和经营;1924年,分别获得农商部、财政部批准注册;1926年,将浙江丝绸银行归并;1928年7月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设立在上海北京路384号;1932年,在黄溯初的倡导下,公司和上海11家信托公司组成“信托同人聚餐会”;1934年7月,政府及官僚资本为便利于对民营银行的监控,国民政府公布实施《储蓄银行法》。靠储蓄存款维持正常运营的通易信托公司要抽缴出相当巨大的财产给中央银行,大大削弱了经营资金。就在这一背景下,银行、信托公司纷纷停业倒闭。到1935年7月,通易信托公司也难以支撑,加上决策失误、用人不当等因素,终于停业破产。由1938年通易信托公司发行的股票分析,黄溯初出走后,王晓籁接棒继续推进通易信托公司的事业。

从1925年起到1929年梁启超病逝前,梁启超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在争取图书馆办公和购书经费方面,则更让梁启超费尽精力。1926年10月15日,梁启超致张东荪信云:“此馆诚为美庚款所办,但款极有限,开办费仅一百万元,建筑及购书在内(现所划建筑费仅六十万元,实不成门面,余三十五万供购书费),无法敷分配,每月经常费仅三千耳。”甚至在不得已之中,将自己十余年来在永年保险公司所买保险单向北京通易信托公司押款,用以支撑经费周转,半年之间,共垫出97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