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慈善的社会性、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国家、政府在现代慈善中的职能是制定法律法规并进行有效监管。慈善的民间性则要求政府不能自己去做慈善,既定规则、又当运动员、还做裁判,一旦权力越位,一定会导致监管缺位。因此,慈善路上,最根本的是透明,透明是慈善之魂。
透明是一种状态,似乎浮在真空中的状态;透明是一种心情,不加掩饰的心情;透明是一种性格,毫不做作的性格。如果一个不透明的慈善机构还能拿到捐款,肯定是违背慈善逻辑的,优秀的慈善机构会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评估慈善资金使用的效果,从而提升社会公信力,获得更多信任,进而获得更多捐赠资源。
在国外,慈善学校、救济院,以及现代的各种社会福利院、国际SOS儿童村、各种志愿者服务队等都属于透明慈善。在现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各种将私人财富用于公共慈善事业的基金会,这种慈善基金旨在资助诸如教育、科学、医学、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研究或服务项目,通常采用慈善信托公司或非盈利社团的合法形式。据了解,1949年前中国的慈善事业,常常由国外势力或地方封建势力把持,进行文化侵略活动或从中渔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对此进行接收改造,使之成为社会救济福利事业。透明慈善是基本要求。
要做到透明慈善,业内人士一定会告诉你,那需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需要专业化的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非营利社会组织的财会人员与企业的财会人员的专业要求应一致的,对慈善账目公布。第二,定期向公众通报善款信息,要充分满足捐赠者对善款的知情权。第三,采取聘请社会监督员的方式来加强监督,成员有普通市民、捐赠者、媒体记者、律师、审计人员等,监督员可参与慈善的各项活动。不过,监督员也存在时间的问题,只能在重大慈善活动节点去监督。另外请媒体监督、公众监督,也是不少公益慈善组织的选择。第四,应考虑成本问题。做到以上四点,那就能称之为透明慈善了。
中国涉及慈善的法律、法规在世界上可能是最多的,但慈善组织透明度并不高。客观说,中国很多优秀的慈善机构都有紧迫感,20年来慈善公募基金会一直在探索自律道路。诸如《中国公益非营利组织自律准则》的形成,非公募基金会自律宣言的发布,整个行业的自律氛围和意识得到了提升。
无论是慈善机构,还是企业慈善,透明将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