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频道 > 公益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大山深处的坚守 藏北高原上的国寿人

发布时间:2014-02-14 11:13:25    作者:贺恩建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他们,从2011年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坚守在平均海拔4900米的藏北高原深处;他们,不为名不图利,默默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演绎了新时代国寿人“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理念。他们就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分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西藏分公司)12名驻村工作队员。

国寿深情——

为了大山深处的光亮

风,从西山山口刮来,带来些许冽厉与刺痛,拨乱了牧人的长发。

2013年9月15日傍晚,当红日拉下面纱隐去最后一丝光亮的时候,村民达娃也将最后一头牦牛赶进了牛圈里,然后推门进屋、开灯,乐呵呵地招呼着妻子拉姆赶紧弄吃的。

就在前一天,家里终于拉上了电线,以前靠天用电(太阳能)的日子终于成为了历史。这连续两天里,达娃总是开着灯,望着明亮的屋顶,带着幸福入睡。

……

地处西藏那曲地区聂荣县的嘎青村(聂荣镇8村),平均海拔4900米,高寒低温,每年就两个月的暖季。高海拔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嘎青村村民的用电困难。前些年,政府配发了太阳能,但只能看天脸色,天气不好的时候,连续一两周都只能点着蜡烛过夜。一到冬季,大雪封山,见天没太阳,用电成了困扰村民的一大难题。

2011年10月,国寿西藏分公司响应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的号召,选派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骨干组成驻村工作队来到了嘎青村。工作队进驻后,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迅速形成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项目报告,并逐级进行了上报。但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村民的用电问题。由于山高路险,不通公路,且最好的施工期只在七八月份,这就给架设电杆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因此,村民的用电问题也迟迟未决。

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驻村工作,与驻村队员一起打报告,多方协调,有关部门为此批准了18万元的建设资金。盼望已久的用电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施工,2013年9月,工作队和施工队终于成功架好了嘎青村的“电路”……

一丝光亮可以折射出春天的温暖,一根电线映照出国寿西藏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对驻地的热情与关爱,对当地群众的深情。

把事做好——

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

2013年6月25日清晨,当阳光撕开天空中那最后一丝阴影时,老村长西擦背着塑料桶的身影便活动在了村子里,步履蹒跚、背影佝偻,多年来在河里背水饮用的心酸深深地印在了西擦的心里。

“这井水的味道与河水就是不一样啊!”一碗清冽的井水自西擦的手中一饮而下,他的笑很灿烂。

……

西藏那曲地区聂荣县当木江乡拔卓玛村(当木江乡3村),距离县城165公里,平均海拔4800米。以前,河水流到哪里,村民背水的背影就留在哪里。极度缺水,是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前,压在拔卓玛村村民心上的一块大石头。

工作队进驻后,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共形成改善民生的项目报告9个,村民的饮水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山高路险,搭建自来水管道并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工打井。

饮水井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百姓之事无大小,何况是关乎生产生活的饮水问题呢。在经过了漫长的冬季后,2012年5月28日,由县里分配的打井施工队来到了拔卓玛村。在初步勘察了地形地貌后,施工队的王师傅叹了一口气:这3村座落在半山腰上,与河面的落差足有几十米,但打井的深度不能超过12米,一旦超过这过标准,就会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危险,这打井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工作队也了解到这一困难,但再困难也要上。第二天,副村长嘎其、老村长西擦听说打井施工队来了,也赶了过来。为尽快施工,选址便成了首要步骤。在经过一上午的勘察后,三方决定:在距村委会约50米处施工。由于工作队每隔一日要抽出两人进山巡防(时值虫草采挖期),所以只能抽出一人配合施工队。

3村地处偏远山区,各方面条件极为不便,所以打水井就成了一个极为原始的体力活:一下一下地挖沙石,一桶一桶地往上提。由于高海拔缺氧,一天下来,身体非常沉重,全身酸痛无力,脸上的皮肤也被阳光灼得隐隐作痛。在之后的日子里,工作队与施工队成功打好了四口井。

……

两年多来,工作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他们没有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假日,身处基层一线,他们时常说,我们下来就是为了干事的,在看到村民生活的环境与条件后,干好了事情才能证明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

坚守岗位——

荣誉背后承载的辛酸

2013年的春节和藏历新年是同一天,深夜了,当人们沉浸在欢乐的节日里的时候,驻当木江乡唐加晤村(当木江乡5村)的驻村队员却在远离亲人的大山深入巡防。在零下20多度的山村四周,来回巡逻,确保群众在过节期间的安全稳定。手冻了、脚烂了……一咬牙,忍忍就过去了。这是他们自我安慰的话语。

由于西藏特殊的政治环境及因素,各个时节的敏感节点较多,是维稳工作的关键时期。因此,工作队员们将维稳工作作为每一时刻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筑牢干部群众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坚定思想防线。

由于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几乎每一位工作队员都患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胸闷、气短……就根本不算啥。他们常说:缺氧不缺精神,不能丢了咱国寿人的份,在这一天就要站好每一班岗。驻村工作开展以来,队员们与当地政府总计为当地村民修建了10座简易钢架桥、铺设了共约10公里的山路、架设了约30公里的电线、为48户村民修建了阳光玻璃房、修建了一个农贸综合市场……

解决困难——

管理贴近民心

地处藏北高原的那曲地区聂荣县聂荣镇,平均海拔4700米,是全地区最为贫困的纯牧业乡镇之一。其中,国寿西藏分公司所驻的嘎青村、当木江乡巴卓玛村及唐加晤村3个驻点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缺水缺电,交通、饮食困难,不通手机信号,医疗缺乏……

“越是艰苦的地方,群众越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了圆满完成党委、政府交付的任务,国寿西藏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高度重视、严格选拔,在原本比例就低的40多名男性干部职工中,选派出综合素质出众的12名男性干部职工组成驻村工作队,有一些是援藏干部,有一些原本就是刚参加了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老队员,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老百姓结有深厚的感情。

为从根本上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工作队员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村民大会讨论和村“两委”会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致富项目报告:如当木江乡3村的采砂场、摩托车修理厂、经济合作社;当木江乡5村的农贸综合市场、牧民经济合作社、蔬菜大棚项目、温泉设施开发项目等。这一系列的项目,将初步建立属于各村的经济发展思路和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各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及和谐稳定的一些问题。

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各工作队注重将理论学习、建立健全制度和发展培养党、团员相结合,并建立了每周一次“学习班制度”,由乡(镇)村干部向工作队成员讲授基层工作经验、牧区民俗风情等知识,由工作队成员讲授基础汉语、计算机基础等知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策渗透于心、管理贴近民心的健康发展模式。

驻村侧记——

进山巡防

时间: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

天气:晴转冰雹转晴

当木江乡的天空,很蓝,但“变脸”也很快,刚刚还晴空万里,但转眼就会雷雨交加,有时候还夹杂着豌豆大小的冰雹,让人防不胜防。

一大早,罗布便迫不及待的把我叫醒,因为今天是我和他一起组队进山巡防。看看外面的天空,一缕缕的阳光铺洒开来,葱绿的大山显得格外诱人,看来今天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天气。

在吃了一些糌粑后,我们便带上几瓶矿泉水和一些干牛肉出发了,当时9点20分。一顶帽子、一把伞、一个小包,这便是我们的装备,远远望来,颇有一点进山采风的味道,可谁知道才10多天的时间,我的一双运动鞋鞋底磨穿了,已经彻底地躺在了山沟里。我们的脸已经黝黑黝黑,村里的群众都说我们已经有点当地藏族同志的味道了。

村里的虫草采挖区很广,分散在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山上。对于我这种从小生活在内地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艰难的挑战。在村委会的时候,路走得快些都要大口大口的喘气,在进山的这个时候更是走五步歇一步。但由于这段时期是虫草采挖期,很容易引起利益纠纷,因此我们工作队每天便抽调两人进山巡防,排查矛盾纠纷。

10点30分,1个多小时过后,山腰上,村民采挖虫草的身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远远望去,似是一个个小“黑点”在山腰上慢慢蠕动。罗布说,他们看起来离我们不远,但要走过去至少要近一个小时,因为这里的山实在是太大,海拔太高,人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报销”了两瓶矿泉水和所带的一半干牛肉了,打着伞、顶着帽子依然感觉得到阳光的灼热,手背和脸有些隐隐作痛。我们商量后,决定过去看看,了解一下他们今天的收获。还是五步一歇,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慢慢跟在罗布后面向山上那几个“黑点”靠拢。30分钟后,“黑点”逐渐清晰,但这时的天空却飘来了一大块大块的黑云。“完了!”我抱怨了一声后坐了下来,看样子,又遇到雷雨了,说不定还像前几天那样,山那边晒着太阳,我们这边却是大颗大颗的冰雹往下砸。果然,10余分钟后,黑云里爆出几声惊雷,然后就稀里哗啦地下起了冰雹。半个多小时前,还热得让人受不了,但现在我们的身体里却是透着一丝丝的寒意,不觉间还打了几个冷颤。冰雹还在继续,山上的那几个“黑点”也许是发现了我们,迅速地向我们靠拢了。虽然天气突然转变,但从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缕缕的幸福。4位村民很热情地跑过来跟我们打着招呼,虽然我听不懂。我和罗布交换了一下眼神,对他们招了招手,然后6个人就挤在了一起,蹲在山腰处的一个小坳里,很似可怜地举着伞,任由冰雹肆意地乱砸。很快,周围的一片片山都白了起来。罗布是藏族同志,在这期间,他与村民们仍然聊得不亦乐乎,完全无视这“变脸”的天气。

中午12点多,黑云尽散、冰雹歇气,阳光再一次展现了她的灿烂,又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