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险业藏品解读城市性格,破解崛起背后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对自己保险史料收藏的价值如何认识?换句话说,您认为您的收藏对保险行业,以及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未来究竟有何意义?
林振荣:十多年的收藏研究让我对上海城市金融历史略知一二,有了一丁点话语的底气,我可以自信地说,中国的现代金融历史是由保险业开始书写的,保险业筚路蓝缕的拓荒史是金融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上海远东金融中心崛起的完美表达,这种说法丝毫不带夸张,有相关史料藏品佐证。事实上,所有关于上海城市开发史的论述,都可以凝结成金融业兴市旺市的主线,上海保险史是一部开山辟路、敢为人先的金融创新史。
上海,控江踞海,因商立市,由市而兴,曾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在开埠之前,她只是江南的普通小渔镇,作为农耕和渔猎兼有的混合文明形态的标本,矗立在长江之隅东海之滨。1843年上海开埠,伴随着外商五口通商对华贸易,现代金融业迅速崛起,才开始了向工业文明、资本文明的转型。最先踏上中华大地的现代金融行业,是与海洋运输相伴而生的海上保险业。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经理达卫森在广州创办了“谏当保安行”(保险公司),这是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现代金融机构。而上海第一家现代金融机构“康联人寿保险公司”,由英商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首先在外滩开办。一年后,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国的丽如银行才在外滩18号设立代理处(1851年改分行)。1865年5月25日(同治四年五月初一),“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创设于华商德盛号内,这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保险机构。32年后(1897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才在外滩破壳而出。
作为新上海人,我热爱这座城市,对上海从170年前的海边小渔镇迅速成长为远东金融中心充满好奇,我愿意用毕生精力去探究其中的崛起奥秘。
如果我说“上海作为大都市是从外滩开始的,外滩就是上海”,相信是没有人会反对的。对上海人而言,外滩是一段记忆和见证,是一种情怀和骄傲,是一种灵感和激情。历史在此积淀,岁月在此凝固,创新在此迈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金融文明的微缩景观,是中国近现代金融业的活化石。
记者:在这样的活化石里,您感觉自己有怎样的觉悟和洞悉?
林振荣:我有着太多的觉醒。在外滩标志性建筑群里,以保险公司集聚而称著于世的,就有外滩17号友邦大厦,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厦,外滩 26 号扬子大楼(因“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得名),外滩 1 号亚细亚大楼,以及外滩 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千家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国民政府“四行两局”及主要华资银行、钱庄和保险公司,密集分布在外滩及邻近地段,共同成就“远东华尔街”的繁盛。
据查《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7年版上册)》(图7),其中罗列的上海保险公司总部有148家,今黄浦区境内即达147家,占99.3%,密集分布在外滩及临近的九江路、汉口路、圆明园路、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四川中路、广东路、天津路、宁波路等繁闹街区。
虽然1949以后,由于大家都知道的诸多因素交相作用,外滩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远东金融中心地位渐渐为香港替代。
但外滩的未来更值得期待,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外滩与对岸陆家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金融地理优势产生集聚效应,支撑起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框架。
2013年11月6日,中国第一家保险业互联网企业“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启动仪式,创立者马明哲、马云、马化腾“三马”携手于上海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圆明园路169号),华山论剑,纵横捭阖,筹谋金融新奇迹。“众安保险”不设全国任何分支机构,全程网络化的销售和理赔模式,被保险业界人士视为是对保险业传统经营模式的颠覆。传奇不仅在于此,它试图通过保险创新,为互联网的经营者和参与者提供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化解和管理互联网经济的各种风险,为互联网经济保驾护航,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成长空间,相信将会改变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好事成双。上海市政府鉴于外滩的金融文化地位独特,底蕴深厚,已决定将中山东一路15—1号(原“外滩公共服务中心”)改建为“上海市金融博物馆”。目前,改建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不久将全部移交给中国工商银行布展,我想在这座规模空前的金融历史殿堂里肯定有保险业的一席之地。
好风凭借力,小细节里蕴涵正能量
记者:您对保险领域专业媒体《中国保险报》如何看待?您珍贵的史实作品陆续见报后在社会上有怎样的反响?
林振荣:贵报是中国保险业界最高的信息披露平台,有着广泛的受众面和影响力。从内心来说,我对贵报充满感激之情,感激贵报对我有知遇之恩,提携之谊,我的许多保险历史文化的习作通过贵报编辑点石成金,刊登付梓,得以让世人知晓,2012年还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我只有加倍努力作为回报。
这两年里,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贵报读者的反馈意见,尤其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一些保险业革命前辈的后人通过各种方式与我取得联系,向我透露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历史轶闻信息,让我非常感动。
拙文《革命先驱保险魂—记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拓荒者胡詠骐》2011年2月25日见报,胡詠骐的侄子看到后,多方辗转打听到我,约我见见面,机缘让我了解到胡家更多的情况。身为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主席、宁绍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的胡詠骐,当年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却是一位中共中央特别批准的秘密党员,这种特殊党员身份在党内外严格保密,不编入、不参加基层支部的组织活动,由中共上海地下党高层单线联络并教育,担负特别的统战工作任务。即便在因病逝世时,胡詠骐的神秘面纱也没有被揭开,世人甚至包括其亲属所了解和知道的只是作为民族资本家的胡詠骐,其中共地下党员身份和党内活动情况家人亲友丝毫不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直到改革开放年代以后才终于得知,自己的亲人原来早在抗战初期就已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拙文《峥嵘风采——记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保险业的中共地下党组织》2011年7月1日刊出后,革命前辈程振魁、沈润璋的亲友向我表达谢意,并对长辈们当年革命活动的那么详尽的资料照片,很感兴趣。他们多年来怀着崇敬的心情,努力寻觅着父辈们的战斗足迹,希冀借以传承宝贵的革命传统。保险历史文化,留下了多少让人感慨的岁月回忆,蕴涵着多少激励后来者前行的精神力量啊。
记者:您在收藏岁月里有着哪些您特别珍藏的时光和人物?
林振荣:峥嵘往昔,心潮澎湃,一言难尽。耄耋之年的保险界资深专家吴越,笔耕不辍,著述等身,多年来一直关注保险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二十年前就撰文倡议创办保险历史陈列室,为之奔走呼吁不遗余力,还几次向有关部门捐赠珍贵的保险史料文物。我多次冒昧登门拜访,均蒙热忱接待,对我所咨询的问题,总是有求必应,倾其所知。他对自己参加地下党“保联”文体活动、原供职的新丰保险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和随解放大军接管官僚资本保险公司的亲身经历,以及新中国举办保险训练班培养人才和主编《中国保险史》的往事,娓娓道来,感人至深。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体现了革命先辈虚怀若谷的风范,高山仰止。他对我的保险文化收藏研究工作表示鼓励和支持,寄予厚望。
另外,原中国保险公司副总经理陈伯源、董事王君韧,原民安产物保险公司监事邓华益的后人也同样表达了缅怀先辈光辉业绩,弘扬爱国精神,继承光荣传统的心愿。
收藏展示是守护文化的感性符号,魅力恒久
记者:作为一名保险业的“局外人”,您对保险行业如何看?
林振荣:虽然我没有在保险业内的从业经历,对保险业的运作过程也是一知半解,不敢信口开河。但出于对保险历史文化的挚爱,门外汉不知深浅,直抒胸臆,如果我的言辞对业界大不敬,有所冒犯的话,请多多原谅。
在我看来,保险增长很给力,保险大乾坤很精彩,但保险的小天地也有很多“无奈”。“人艰不拆”,毋庸讳言,目前中国保险文化建设仍滞后于保险产业高速发展态势,行业形象社会认可度的尴尬现状难以匹配朝阳产业的社会地位。
不要抱怨消费者的苛刻和社会舆论的借题发挥,高尚的保险业声誉究竟迷失在了哪里?保险行业该用什么去修葺改善自身品牌形象?怎样重新赢得各方信任?在这个岁末年初,值得全行业反思。在我看来,惟有保险文化能够给予我们救赎行业尊严的力量。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花大气力在中央电视台(CCTV)新闻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制作的公益广告,责任篇、承诺篇、关爱篇、保险心声篇等四大宣传片,确立首个保险公众宣传日,为保险正本清源,重塑文化基因,向社会民众权威“发布”保险的意义与功用,传递保险理念,表明已尝试创设弘扬保险文化、重塑行业形象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