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发展老龄金融 应对“银发浪潮”

——专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

发布时间:2014-07-23 10:59:01    作者:见习记者 宫伟瑶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自7月1日开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以房养老”)在北京、上海、广州及武汉四地试点,利用金融手段解决养老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保险报》记者近日专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他系统地阐述了“老龄金融”的概念。在党俊武看来,中国应对老龄化的金融准备严重不足,尽管老龄金融还处于发展初期,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作为老龄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养老保险市场也将逐步成长为保障全体公民老年期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养老始于未老时

党俊武将“老龄金融”的概念定义为:年轻人口(60岁以下)在自己年轻时期所作的各种资产准备,在进入老年期以后将这些资产置换为可供享用的产品或服务的金融运作机制。通俗理解,年轻人口不是等到进入老年期之后才去谋划养老,而是将养老计划前置,并利用金融机制去实现它。

“人生终究要着陆”,党俊武认为,老龄产业强调老年人是一个动态概念,按照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所有公民都要为自己的老年期做好充分准备。因此,从理论和实际看,老龄金融都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大的概念,只要是基于公民老年期所进行的跨时间资源配置,都属于老龄金融的范畴。如果人生是一场飞行的话,那么,老龄金融可以确保延长飞行期,实现人生的“软着陆”。

说老龄金融重要,因为它一端联系着民生,另一端关联着国家的经济;一端攸关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成败,另一端则攸关宏观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金融业中,老龄金融举足轻重。老龄金融所吸纳的资本是典型的长期资本,它是现代金融的主体支撑。以美国为例, 2013年,美国私人养老金总资产达到19.6万亿美元,超过当年16.57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占全美家庭金融资产66.9万亿美元的比例,达到29.3%。如果再加上不投资股市的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结余资产,全美养老金总资产超过同期美国国内股市总市值。

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老龄金融,做大长期资本,不仅能帮助化解“银发浪潮”难题,为实现“老有所养”的中国梦打下根基,而且有利于做强金融经济,为迈向金融强国奠定基础。

老龄金融产品分类

党俊武将老龄金融产品分为七大类:储蓄类老龄金融产品。这一类产品主要由传统银行管理,其产品形态主要为货币,储蓄是其配置方式;证券类老龄金融产品。包括养老型长期国债、养老型股票等;保险类老龄金融产品。既指社会保险,如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也指商业保险,其中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可以开发相应的老龄金融产品;基金类老龄金融产品。指投资基金;信托类老龄金融产品。从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的经验来看,信托类老龄金融产品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房地产类老龄金融产品。产品形态多种多样,例如以房养老、养老地产、租赁、互换等;组合型老龄金融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为不熟悉金融业务的老年人设计的。例如,把储蓄类、证券类、保险类、基金类老龄金融产品打包运作,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再如,依托房地产,运用保险、信托、基金等运作方式,把资本品和服务品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和老龄服务等。

“整体来说,中国目前的老龄金融业发展相当缓慢和滞后,老龄金融尚处于发展初期,除很早有养老保险产品和基于养老动机的储蓄产品以外,其他金融机构行动相对缓慢。”党俊武说,尽管基于养老目的的储蓄体量是相当大的,但老龄金融从本质上应是长期资本,而非短期资本。

以银行业为例,近些年包括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中小银行纷纷推出了部分针对老年人的专属产品,但体量和社会影响力还需要拓展。由于中国老百姓对银行的认知和信任度较高,因此,银行在未来开发老龄金融产品的潜力非常大。而信托类老龄金融产品目前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未来将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可以说,未来老龄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党俊武说。

保险业要发挥养老支柱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提出要促进保险与保障紧密衔接,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包括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支持符合资质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产业、参与健康服务业整合,鼓励开发多样化的医疗、疾病保险等产品。

国家对商业保险空前重视,但保险业的相关产品开发仍然落后,保障力不足。以养老产品为例,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总共有7700个在售产品,其中养老保险产品仅60余个,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20个,长期护理产品98个。

“目前专属养老保险产品还存在很大的供给缺口,但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将成为保险业迎来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历史性大逆转提前到来的倒逼性动力。”党俊武说。

党俊武建议,要树立起老龄社会条件下的新型财税理念。“老龄金融”概念的提出,核心就是利用金融经济和资本经济来应对老龄社会,这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安排。他认为,老龄金融不是在传统的金融体系内辟一块来单独发展,而是要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理念和制度安排。在金融的发展模式将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也要有一个全新的财税理念。尽管面对经济下行、财政吃紧的压力,仍需要财政加大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比如支持加快开展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等。

党俊武说:“我们要逐步学会算大账和算长远账,面对世界上最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今天在发展老龄金融上的税收减免,根本是为了避免未来老龄化高峰期的财政危机。”

从供需看老龄金融:从买方来看,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培养国民的老龄金融意识,不要把养老问题都交给社会。中国人太爱孩子,而忽略了自己,没有为自己做相应的养老准备。因此,宣传、培育民众的养老意识非常关键。而从卖方来看,金融机构应该着眼长远,用战略眼光看待未来巨大的老龄金融市场,相应地去制定发展战略、设计老龄金融产品。从国家来说,金融改革十分重要,但这只能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而老龄金融则是解决改革之后“运什么”的问题。“桥和船”,解决金融发展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运什么”,解决开发什么样的金融产品的问题。战略就是穿越未来,把握这一点,所有金融机构就能找到长远战略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