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陈慧遐:领悟诗歌“小身材,大智慧”

发布时间:2015-09-25 11:39:10    作者:记者 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心音的希望和力量

多年之前,当陈慧遐完成平生创作的第一首诗歌《不老的老人》之后,她才真正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爱上诗歌的人。“因为它是我内心的声音,它给了我希望和动力,它让我重新认识到文字的力量。”

“诗歌极具情感表达能量,它可以写自己,可以写别人,可以写风景,可以写思想,说宽泛点,只要有心,只要有笔,只要想写,那么它就可以写大千世界!”这恰是陈慧遐的诗歌观。如果说陈慧遐之前对诗歌的阅读仅仅是喜欢,那么她相信现在她的创作恰恰正是爱,正如她对于诗歌的感恩:“诗歌一直在默默关照着我的心灵。”在陈慧遐看来诗歌的与众不同在于——“小身材,大智慧”。“这也是我喜爱它的原因,因为它化繁为简,这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中最需要具备的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陈慧遐最早的诗歌启蒙来自唐诗。入小学前,母亲就教她背诵唐诗,她尤以喜欢李白和王维的诗歌为甚,“那时并不明白诗意是什么,只是觉得字句朗朗上口,较其他诗歌更方便记忆。”陈慧遐记忆里真正读诗是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余除了运动就是喜欢读读闲书。有一次她不经意间看到书柜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随手一翻,正好是希腊诗人塞弗里斯的诗歌《拒绝》,当看到“凭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勇气,什么样的愿望和热情,我们过着我们的生活:完全错了!于是我们来改变我们的人生。”她的内心犹如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唤醒,心中顿生愉悦,“我即将面临的高考,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不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吗?这首诗便给了我力量。”

然而,陈慧遐承认读诗最多的时候是在大学,“当时并没有诗歌鉴赏能力,就是多读、多读、再多读,阅读量的增加,使得自己慢慢知道自己喜欢怎样的诗歌。”诗歌给予她最大的感触便是它的轻松明快,更重要的让她懂得放慢脚步去叩问与思悟于心灵深处。

入世随性地写作

如果真要让陈慧遐寻个写诗的源头,她自然想到的是2005年,“这是个让我瞬间长大、让我明白世事无常、让我懂得珍惜当下、让我学会认真生活的年份。”在那一年,她失去了可爱的外公,一位时刻教导陈慧遐“博学多闻、为善最乐”的慈祥老人。“强烈的情感征服了我,也许是无限的思念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一口气写完《不老的老人》,我便彻彻底底哭了。”陈慧遐不知道这些文字来自哪里,看上去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恰恰是她心语的音符。外公去世一事成了陈慧遐面向诗歌,走向它、走近它的一个机缘,“自那时起我开始动笔写诗”。现在回味,她觉得用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离岸》中的一句话再贴切不过,“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 诗歌于陈慧遐,正是如此。

陈慧遐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然随性的人,念旧却更喜欢新鲜的事物。“性格使然,我创作的主题内容相对来说也比较随性且贴近生活”,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朵云,也许是一场雨,也许是一个人,也许……只要是生命能感触到的,瞬间都可以激发她创作灵感,她都会进入诗歌的自由王国,“大多时候都是一口气成诗,而且很少再修改。”因为,陈慧遐笃信诗歌是“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对于诗歌风格气质的偏爱,陈慧遐认为自己的态度并不鲜明。“因为每一首诗歌的创作,都是有其创作的必然性。每个时代的大环境,每个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对事物感触的深浅、体味的轻重等等,都会融合在一首诗歌中。”她觉得在特定人生的某个阶段,往往更容易懂得和理解某种气质的诗歌了。一首诗,不同的时候读它,感触和领悟都是不一样的,正如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在诗歌的阅读中,她觉得更需要运用哲学思想。“如此,你读的不再仅仅是诗,而是生活。”

作为少数民族的女诗人,在陈慧遐的创作中并未有意特别突出自己的民族性。“少数民族是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我们更应知道,生长在这个土地,我们就都是中国人。”只是一个纯写作的人,这才是她认为自己最显性的表征。

方圆自如 自游人生

以陈慧遐的自我感触,写作与工作毫不冲突,她平日里诗歌写作都是在闲暇时段,尤其在晚上。“因为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还很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显然,诗歌的这些特点就要求创作时间的充裕和创作环境的安静,而这是工作时间内和状态下根本无法实现的华美。

读诗、写诗,以陈慧遐的视野而观都是一种学习。她说之所以被自己看做成学习,是因为读诗、写诗是与自我对话的有效途径,而人首先要学习着了解自己,才能去更好地了解他人和周围的一切。“很多时候,我们忙工作、忙会友、忙家务、忙应酬,却忘了独处,忘了与自己交流,忘了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诗歌正是让你放慢脚步、细品生活的好朋友。”

比如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悠悠倾诉的时间的无情,爱之伟大,通透着生命的短暂,对世人的叮嘱。这些都让陈慧遐醉心其间,她确信这就是诗歌的力量。“诗歌是‘小身材,大智慧’,这其实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太多时候我们浮躁、忧虑、盲目,其实我们都被表象所迷惑,导致极少花时间关照自己的内心,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诗歌,是可以静心的。茶余饭后,读读它;旅游出行,看看它;静坐冥思,想想它;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它在让你用另一双眼睛看世界。”

陈慧遐懂得生活时时处处都可以是学习的课堂,“在每一个生命成长的时刻,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感知到的都会走进我们的心,它们在这里萌芽,并不断地发挥着它的价值。青春可以很快逝去,但是凝练的灵魂只会因阅历增加和时间沉淀而愈加灵动。”所以,陈慧遐期望自己在生命旅程里不徐不缓,每到一处总有收获,每经一事总有感悟,每笑一次总有感恩,哭一次也总有成长。她说自己向来不认为成熟是“由方变圆”,而觉得成熟是“方圆自如”,“只需要带着一颗清净善良坦诚的心,自游人生。”

诗歌对于陈慧遐生命旅程里犹似她记录成长、真诚生活、思考体悟、自我对话的文字舞会。“正是诗歌,让我记录着生活的点滴,努力让生命的意义有所延长。”

(陈慧遐:诗人。土族。现供职于中国人保财险青海省分公司。曾出版诗集《蓝色玛格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