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公益杂谈:培田育人

发布时间:2015-11-21 09:30:19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黄明明

近日,南阳市十三中九年级十二班学生云博,因心脏骤停突然晕倒在早自习的课堂上,待120急救车赶到时已无生命体征。事后,男孩的父亲在网络上发布了追思文章,悲痛反思。同时,此事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又一波关于教育的话题。

在该父亲发表的文中,我们可得知“作业过多”“睡眠时间少”“压力大”等等都是造成孩子猝死悲剧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又是现当下中国孩子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虽然说,此事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男孩的死是和过度学习有多大的关系,但是,管中窥豹,这事也的确反映了一些教育的现状。

我们看到在一些新闻中,也常常报道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采取了出走、自杀等极端的手段来逃避。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介绍到中小学生自杀并不是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学习压力导致普遍心理崩溃,从而产生自杀行为。而统计的数据更是表明,有75%的自杀案例都是与学习压力有关。

升学毕业找工作,这是现在的学生面临的一个固定人生阶段。目前这个逻辑是不可逆的。没有上一所好学校、没有更高的学历,就难以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这种逻辑,将参与到学校的应试教育推到了主流位置。

那么在社会的主流教育之外,是否存在另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对人生的成长、社会认可,是否有作用?在中国慈善的历史上,就存在这么一种形式,即福建培田乡土教育。

明清时期的培田属于典型的中国乡村宗法制社会,有着健全而发达的乡村自治系统。而培田的村落自治还有一个特点,即以兴养立教为己任。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主流教育”之外,培田存在着另一种更为生动活泼的乡土教育。

培田第一所学堂叫“石头丘草堂”,创建于明弘治元年公元 1488 年,之后村中吴姓族人相继仿效,自此开培田兴教办学之风。明清两代培田有书院9个,家塾5处,童蒙、蒙馆9所,以及接近于专业教育的“锄经别墅” “修竹楼”和妇女学馆“容膝居” 等。锄经别墅建于明朝后期,明代培田村民经常请经验丰富的老农向晚辈新手传授种田经验,颇似今天的农业耕作技术讲座。到了清初,村里又增加了手工技艺教育方面的内容,这就是建于康熙年间的“修竹楼”。

培田的乡土教育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科举教育形成互补,构成了传统中国乡村教育多元而开放的人文特色。

我们看到,这些教育,更多的是传授一些专科的技艺,农耕或者织布,甚至习武,本质上,与参与科举没有高下之分。用中国一句流传下来的话说,就是“教子孙两条正道,曰读曰耕”。

因此,现在教育问题的本身,也许不应该从教育上寻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难处病根。更多的应该从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社会的用材理念,自然而然的,教育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为中国保险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