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历史馆藏:矢志不渝 路在脚下

发布时间:2015-11-27 10:51:28    作者: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人保总部保险历史展馆内景。

记者 方磊

博物馆作为精神和物质文化载体的专有场所,日益凸显文化内涵的深厚底蕴。企业博物馆,在司史教育、形象展示和业务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中国人保依仗自身悠久历史资源,早年就有天津、深圳、重庆、江苏等基层公司先后建立陈列室,2009年中国人保司庆60周年之际,在总部建立了中国保险业的第一家行业博物馆性质的司史陈列室,从此,保险企业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随后泰康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阳光保险等也陆续尝试设立。中国保险学会也正在筹划中国保险博物馆工作。我们相信,中国保险博物馆的发展远景将非常宽广,我们多层面探讨保险博物馆建设的相关问题也很有必要。

保险文物收集难

中国人保司史陈列室是在人保成立60周年司庆时期成立的。因为展室面积所限,当时建设的思路并不以时间为轴,而是以专题形式展出,分为六个主题:发展历程、业务成就、品牌建设、改革创新、慈善公益、文化建设,展陈方式主要以实物在下,图片上墙为主。

1949年9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有关中国人保成立报告上的批复。

目前参观者所能在人保历史展馆见到的珍贵历史实物原件包括:第一代总经理的办公桌再现了人保初创时期的办公场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对人民保险公司申请成立报告的批复文件;毛泽东给人保员工来信的批复;少数民族保单原件;人保早期查勘自行车;整开大的上世纪50年代人身保险宣传画等等。

1949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保成立的消息。

征集展馆的藏品恐怕是所有展览馆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当时依靠在系统内发文,号召有公司及员工捐献,同时组织专家团下基层去挖掘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藏品,比如在上海、重庆、江苏、天津等地,效果还可以,但具体收集中堪称真正有历史遗存意义的文物并不多。

1951年人保中国保险公司有关董事任职公告手稿。

作为当下保险行业,保险历史非常悠久,建设保险博物馆非常必要。对于此,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文化品牌部资深业务经理高星谈了自己的看法,“从文物保留难度的技术层面上看,保险有别于邮局、银行、具有个性化的独特特征。保险文物的档案留存难度大,缺乏独特的实物,作为保险历史凭证的主要载体就是保单。再加上,人保在上世纪50年代停办,保险一度归属于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在停办的状态下,大量人员、档案、文物中断流失,也造成了今天保险历史文物收集的困难。同时,保险的收藏市场很窄小,文物价钱不明确。市场缺失就意味着缺失流通。总之,保险收藏收集尚属于冷门范畴。

近年高星等一些热衷于保险收藏的人,也经常奔赴各地古玩市场,寻找民间有可能散落的历史遗迹,比如他们专门去过有老股票、保单、钱币民间交易的上海大木桥市场。同时也尝试在网上开辟新的收藏渠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保养猪保险宣传画。

在保险企业博物馆的建设方向上,人保集团拟在北京西长安街88号大厦建设北京第一座以保险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拟建博物馆的展呈内容将按时间轴划分,面积也会比现今集团总部的展室要大。据高星介绍:“拟建博物馆中内容的展示方式将会更现代化、科技化,文化气息更浓,实物也更丰富,注重与参观者的互动环节。在展呈手段中更会突出情境互动,历史情境再现,以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展现并与文化传播内涵相交融,更大限度地传播历史文化的信息。”

人保上世纪五十年代保险业务条例汇编。

地方机构历史展馆:各有千秋 难处近似

人保江苏分公司

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保险历史展示馆也是目前建设相对成熟的展馆。据记者了解人保江苏分公司保险历史展示馆先后进行过两次筹建与改造。第一次是2009年为纪念建司60周年而筹办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60周年成就展》;第二次,2013年为迎接公司年族保费突破200亿,在原展基础上,经调整充实扩建,建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历史与成就展示馆》,面积扩由原200多平方米至300余平方米。

据曾经参与保险历史展馆建设和完善的重要亲历者黄牛介绍,在2013年第二次改建中,他们强调与突出了以下几点:1、在保持历史脉络与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梳理与提炼,突出展示2009年司庆60周年以来公司取得的骄人成就及其宝贵经验,确保展示内容的时效性与导向性得到充分体现;2、注重引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以增加内容含量,丰富表现形式,提升展示品位。各部分均增设LED触摸屏;3、考虑到展示馆的延续性及可以预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时点,改建中适当淡化时间区隔,预留适当空间,尽可能避免对后续改建造成新的不便与浪费。

黄牛说保险历史展示馆在实际布展中有着诸多需要兼顾的设计原则: 1.完整性:注重设计布局的整体统一性,总体风格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以整体布局统一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特点。能使得参观者从入口到结束,对于中国人保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包括江苏保险史)能有一个整体印象和逐渐深入的认识过程;

2.舒适性:展厅从整体上是一个统一的协调体,在展示各个不同内容的阶段又做有简单的区别,给参观者一种直观、明朗、和谐、流畅的视觉享受。

3.视觉效果:配合图文、光、影、声、电的需求,充分发挥科技、互动的展示形式与手段,在构图、材料、质感、形态、色彩、平面等各个方面,强化在参观过程中的视觉美感并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4.功能性:在设计中,充分凸显其功能性设置。部分展示内容可以进行互动操作、自助式选择浏览。同时,部分设置可以有多种用途,延伸其展示功能。而每个细节部分的设计又均蕴含了丰富的涵义。

“2009年,当公司决定建设展馆时,征集文物遗存成为当务之急。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与史料被发掘出来”,这其中包括1950年出版的“中国保险”创刋号,1950年代初期“华东保险”杂志、早期展业照片与不同时期展业实物、账册、宣传品等。“为表达对捐赠者的感激之情,除颁发捐赠证书、在捐赠物展出时署名外,我们还专门邀请其中部分代表出席展示馆开幕式与公司司庆60周年庆典。”黄牛说。

黄牛结合自己实践感触中,谈及了他所理解的基层保险历史展馆的现实意义:“基层展馆将成为公司历史与成就的最佳展示窗口;成为员工爱司敬业的教育基地,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成为系统内外相互学习交流平台。对于基层展馆今后建设的方向,有着丰富建设经验的黄牛坦言了自己的思考:“我建议在现有以现场展示模式为主的基础上,尽早建立以数据为展示模式的网上展示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展示馆的内容与影响;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充分运用好新的现代传媒与传播手段;可以克服由于固定展示的限制,与时俱进,随时吸收与更新相关的发展数据与动态,使展示始终保鲜。”

人保重庆分公司

唐国纲是人保重庆分公司保险历史展示馆的重要建设者之一。据他介绍人保重庆分公司的保险历史展厅的藏品分为实物、纸质资料、图片和影像、录音资料。具体的包括甚至细微到展业纪念品、办公用品、查勘包、广告制品、公文包(袋)、保单、重大赔案、赔款单据,追溯当地企业历史悠久的前身史料等,凡与企业发展有关的记载物品均在他们收集方向。

在展品的征集上,唐国纲表示他们有几种途径。“一靠媒体,各种媒体公告征集,范围广,影响大。二靠捐赠,给奖励,颁证书。三靠收购,按件以质依收藏品市场价论价。同时加强典藏品管理,保存、修护。”

唐国纲认为基层保险展览厅的建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展示企业发展征程,“这是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奋发图强,共创未来的教育基地,是传播、推广企业专业知识、功能作用的永久性机构,其积极意义在于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但他也觉得基层保险展览厅的建设要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各地实际,“不强求一致,不贪大求全,条件具备建馆,暂无条件建室,达到发挥企业藏品宣传教育启发的积极作用的目的。”

人保天津分公司

人保天津分公司保险历史展室是人保系统内最早开办保险历史收藏及展览的分支机构。前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工会副主任张茂春是参与保险历史展览厅建设的重要人员,据他介绍:天津的展室是2003年开始筹划,2005年的年初完成的,至今整十年了,藏品在正式展出后,又不断地有所充实,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前的藏品不多,当时初于资金考虑,没有购买。反映那段历史的基本以照片替代了,主要藏品是人保成立后和恢复国内业务后各个时期的。基本格局是按照历史时段划分的,比例为2:4:4,即:自保险进入天津到1949年为“2”;1949年到人保分业为“4”;分业后至2003年为“4”。而展呈方式是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相结合。藏品一部分来自公司档案室,一部分来自员工自愿捐献,一部分来自搜集整理。

基层保险历史展览厅乃至博物馆未来的建设方向,作为曾经亲历建设的主创人员张茂春有比较深刻的思索,他归纳为以下几点:(1)从本地实际出发,挖掘保险历史,塑造保险文化,让历史为今天服务,成为保险文化传承的基地,振兴民族保险业;(2)发现并组织有搜集整理史料爱好的人,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组成临时组织整理每个发展重要阶段史料;(3)抢救和征集在保险各个时期的文物,纸质资料,图片,音像等整理编号,特别是高龄的老保险人,已退休的,重要事件的亲历者。所收集资料列入档案级管理;(4)不提倡各地都建博物馆,建议制定组建博物馆的标准。有实际指导意义才可以建。避免资源的无端浪费;(5)所建馆室,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经得住历史考验。避免只宣传现任领导的个人业绩,无限夸大,天天改,年年改。应以公司发展为主轴。富有生命力,不作短期行为;(6)内容应关注基层,关注一线员工;(7)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制作水平,让更多的青年人爱看爱学,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不但有直观的,还要让博物馆走出来,制作电子博物馆,让保险文化真正做到有广阔的传播空间。

在人保系统内,天津机构能够敢为人先,张茂春认为是因为当地机构有着自己多重独特原因:(1)天津是继广州 (1805年) 后,1843年帝国主义挤占进国门而拥有保险公司的城市,到今天已有172年的历史了。这是它的历史意义;(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在1994年编修《天津通志》中编纂了《保险志》,全面地,客观地整理了天津的保险发展历史。这是它的先决条件;(3)天津是全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最早拥有保险的,很具代表性,特别是在成立总公司之前,天津最先接收民国遗产,培训人员,为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做出了贡献。

启示新人:历史遗存感召使命

裴红宇是进入人保不久的新员工,对人保历史展厅她感触最深的是历史感与使命感。裴红宇说学生阶段时自己只限于了解1980年国内恢复保险业以来的大概情况,之前的时间段可谓是盲区。而人保的历史展厅给予她对于保险历史新的认知和新触动。“早期保险查勘员的查勘包以及一些生动的图文,使我深深敬佩前辈们在中国人保艰苦奋斗、携手并进的精神。同时让我为成为一个保险人而感到骄傲。”她觉得人保历史展览厅已经用历史遗存直观深刻呈现和证明了现如今保险业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清晰记刻了保险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从微观到宏观,这对于保险后辈理解保险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面对空间狭小的客观条件,使得展厅与自己的“身世”有所偏差。这是裴红宇感觉人保历史展览厅有所遗憾所在。“个人感觉展示缺少了视频展览模块,可以考虑采取国家博物馆使用动画的形式进行展览,可能效果更佳!希望加入体验式互动的参观方式、视频历史讲解、口述历史等。”

对于目前各地各保险企业以及人保地方机构正在筹建或即将改进的保险展览厅,作为保险新一代接班人的代表,她也坦承了自己对于保险展览厅的建设建议“希望可以适当的扩大展览区域,增加视频板块。同时可以考虑增加荣誉板块,展示对保险做出突出贡献员工的先进事迹,以激励其他员工;可以不定期的举办参观活动,多主题深入讲解;增加参观日志及互动内容,让参观者写下感触和建议。以便建设者思考今后的改进方向。“今后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上面所述的展示方式,外加专业表演团队参与模拟各时期的保险宣传、销售、管理等工作,参观者可以选择性扮演保险公司经理、销售人员、核保人员、查勘定损员、客服以及客户等角色。可以将保险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个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提高客户体验。”她有感而发。

老保险人眼中的“保险文化载具”

山西运城保险人陈国庆作为一名近25年司龄的人保人,他认为人保历史展示馆提供了一种文明教化的语境,作为“保险文化载具”,它在承担着保险文化保存与阐释的责任,传递着保险行业的正能量。“我感觉人保目前的展馆面积与容量,依然显得单薄,面积较小,藏品数量显得较少。下一步的新馆建设,我建议增加清代和民国部分,有适量的藏品或用板面图片等形式呈现。这样体现的是我们新中国的人民保险‘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是中国保险业薪火相传,历史的传承,是在传承中得以新生。”

陈国庆建议保险历史展示馆可以运用数字展示技术,“把握好几个原则,明确使用目的、内容、对象。在展览设计阶段,要对不同展示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应用范围做出区分,并选取适合的保险藏品加以利用;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数字展示技术在保持保险学术性、实用性和提升观众参观体验中找到平衡;在展览中,设计好数字展示技术的使用空间位置,既方便观众又不妨碍展馆整体的美感。突出并充分利用好数字展示技术的交互性这一特点,使观众与保险藏品之间有双向交流,互动影响。”

陈国庆觉得对于正在筹建和改进的基层机构保险历史展厅最重要在于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不必

盲目追求大而全,坚持量力而行。“可以采用:1、藏品动画。将深奥变得寓教于乐;2。动态藏品演示。让保险藏品更加鲜活动态,新的藏品展示方式,能有效强调观众与展示的保险藏品的互动、对展示保险主题之复原,通过布置完整的语境,使徜徉其间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深入了解保险的流程和作用。”

陈国庆相信,一个行业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特点,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而保险博物馆或展馆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好载体,具有三大职能——收藏、研究与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大家的认识,凝聚共识与力量,打造优秀团队,强化保险文化感染力。”


保险历史馆藏:矢志不渝 路在脚下

人保总部保险历史展馆内景。

记者 方磊

博物馆作为精神和物质文化载体的专有场所,日益凸显文化内涵的深厚底蕴。企业博物馆,在司史教育、形象展示和业务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中国人保依仗自身悠久历史资源,早年就有天津、深圳、重庆、江苏等基层公司先后建立陈列室,2009年中国人保司庆60周年之际,在总部建立了中国保险业的第一家行业博物馆性质的司史陈列室,从此,保险企业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随后泰康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阳光保险等也陆续尝试设立。中国保险学会也正在筹划中国保险博物馆工作。我们相信,中国保险博物馆的发展远景将非常宽广,我们多层面探讨保险博物馆建设的相关问题也很有必要。

保险文物收集难

中国人保司史陈列室是在人保成立60周年司庆时期成立的。因为展室面积所限,当时建设的思路并不以时间为轴,而是以专题形式展出,分为六个主题:发展历程、业务成就、品牌建设、改革创新、慈善公益、文化建设,展陈方式主要以实物在下,图片上墙为主。

1949年9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有关中国人保成立报告上的批复。

目前参观者所能在人保历史展馆见到的珍贵历史实物原件包括:第一代总经理的办公桌再现了人保初创时期的办公场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对人民保险公司申请成立报告的批复文件;毛泽东给人保员工来信的批复;少数民族保单原件;人保早期查勘自行车;整开大的上世纪50年代人身保险宣传画等等。

1949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保成立的消息。

征集展馆的藏品恐怕是所有展览馆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当时依靠在系统内发文,号召有公司及员工捐献,同时组织专家团下基层去挖掘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藏品,比如在上海、重庆、江苏、天津等地,效果还可以,但具体收集中堪称真正有历史遗存意义的文物并不多。

1951年人保中国保险公司有关董事任职公告手稿。

作为当下保险行业,保险历史非常悠久,建设保险博物馆非常必要。对于此,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文化品牌部资深业务经理高星谈了自己的看法,“从文物保留难度的技术层面上看,保险有别于邮局、银行、具有个性化的独特特征。保险文物的档案留存难度大,缺乏独特的实物,作为保险历史凭证的主要载体就是保单。再加上,人保在上世纪50年代停办,保险一度归属于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在停办的状态下,大量人员、档案、文物中断流失,也造成了今天保险历史文物收集的困难。同时,保险的收藏市场很窄小,文物价钱不明确。市场缺失就意味着缺失流通。总之,保险收藏收集尚属于冷门范畴。

近年高星等一些热衷于保险收藏的人,也经常奔赴各地古玩市场,寻找民间有可能散落的历史遗迹,比如他们专门去过有老股票、保单、钱币民间交易的上海大木桥市场。同时也尝试在网上开辟新的收藏渠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保养猪保险宣传画。

在保险企业博物馆的建设方向上,人保集团拟在北京西长安街88号大厦建设北京第一座以保险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拟建博物馆的展呈内容将按时间轴划分,面积也会比现今集团总部的展室要大。据高星介绍:“拟建博物馆中内容的展示方式将会更现代化、科技化,文化气息更浓,实物也更丰富,注重与参观者的互动环节。在展呈手段中更会突出情境互动,历史情境再现,以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展现并与文化传播内涵相交融,更大限度地传播历史文化的信息。”

人保上世纪五十年代保险业务条例汇编。

地方机构历史展馆:各有千秋 难处近似

人保江苏分公司

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保险历史展示馆也是目前建设相对成熟的展馆。据记者了解人保江苏分公司保险历史展示馆先后进行过两次筹建与改造。第一次是2009年为纪念建司60周年而筹办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60周年成就展》;第二次,2013年为迎接公司年族保费突破200亿,在原展基础上,经调整充实扩建,建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历史与成就展示馆》,面积扩由原200多平方米至300余平方米。

据曾经参与保险历史展馆建设和完善的重要亲历者黄牛介绍,在2013年第二次改建中,他们强调与突出了以下几点:1、在保持历史脉络与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梳理与提炼,突出展示2009年司庆60周年以来公司取得的骄人成就及其宝贵经验,确保展示内容的时效性与导向性得到充分体现;2、注重引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以增加内容含量,丰富表现形式,提升展示品位。各部分均增设LED触摸屏;3、考虑到展示馆的延续性及可以预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时点,改建中适当淡化时间区隔,预留适当空间,尽可能避免对后续改建造成新的不便与浪费。

黄牛说保险历史展示馆在实际布展中有着诸多需要兼顾的设计原则: 1.完整性:注重设计布局的整体统一性,总体风格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以整体布局统一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特点。能使得参观者从入口到结束,对于中国人保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包括江苏保险史)能有一个整体印象和逐渐深入的认识过程;

2.舒适性:展厅从整体上是一个统一的协调体,在展示各个不同内容的阶段又做有简单的区别,给参观者一种直观、明朗、和谐、流畅的视觉享受。

3.视觉效果:配合图文、光、影、声、电的需求,充分发挥科技、互动的展示形式与手段,在构图、材料、质感、形态、色彩、平面等各个方面,强化在参观过程中的视觉美感并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4.功能性:在设计中,充分凸显其功能性设置。部分展示内容可以进行互动操作、自助式选择浏览。同时,部分设置可以有多种用途,延伸其展示功能。而每个细节部分的设计又均蕴含了丰富的涵义。

“2009年,当公司决定建设展馆时,征集文物遗存成为当务之急。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与史料被发掘出来”,这其中包括1950年出版的“中国保险”创刋号,1950年代初期“华东保险”杂志、早期展业照片与不同时期展业实物、账册、宣传品等。“为表达对捐赠者的感激之情,除颁发捐赠证书、在捐赠物展出时署名外,我们还专门邀请其中部分代表出席展示馆开幕式与公司司庆60周年庆典。”黄牛说。

黄牛结合自己实践感触中,谈及了他所理解的基层保险历史展馆的现实意义:“基层展馆将成为公司历史与成就的最佳展示窗口;成为员工爱司敬业的教育基地,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成为系统内外相互学习交流平台。对于基层展馆今后建设的方向,有着丰富建设经验的黄牛坦言了自己的思考:“我建议在现有以现场展示模式为主的基础上,尽早建立以数据为展示模式的网上展示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展示馆的内容与影响;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充分运用好新的现代传媒与传播手段;可以克服由于固定展示的限制,与时俱进,随时吸收与更新相关的发展数据与动态,使展示始终保鲜。”

人保重庆分公司

唐国纲是人保重庆分公司保险历史展示馆的重要建设者之一。据他介绍人保重庆分公司的保险历史展厅的藏品分为实物、纸质资料、图片和影像、录音资料。具体的包括甚至细微到展业纪念品、办公用品、查勘包、广告制品、公文包(袋)、保单、重大赔案、赔款单据,追溯当地企业历史悠久的前身史料等,凡与企业发展有关的记载物品均在他们收集方向。

在展品的征集上,唐国纲表示他们有几种途径。“一靠媒体,各种媒体公告征集,范围广,影响大。二靠捐赠,给奖励,颁证书。三靠收购,按件以质依收藏品市场价论价。同时加强典藏品管理,保存、修护。”

唐国纲认为基层保险展览厅的建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展示企业发展征程,“这是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奋发图强,共创未来的教育基地,是传播、推广企业专业知识、功能作用的永久性机构,其积极意义在于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但他也觉得基层保险展览厅的建设要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各地实际,“不强求一致,不贪大求全,条件具备建馆,暂无条件建室,达到发挥企业藏品宣传教育启发的积极作用的目的。”

人保天津分公司

人保天津分公司保险历史展室是人保系统内最早开办保险历史收藏及展览的分支机构。前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工会副主任张茂春是参与保险历史展览厅建设的重要人员,据他介绍:天津的展室是2003年开始筹划,2005年的年初完成的,至今整十年了,藏品在正式展出后,又不断地有所充实,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前的藏品不多,当时初于资金考虑,没有购买。反映那段历史的基本以照片替代了,主要藏品是人保成立后和恢复国内业务后各个时期的。基本格局是按照历史时段划分的,比例为2:4:4,即:自保险进入天津到1949年为“2”;1949年到人保分业为“4”;分业后至2003年为“4”。而展呈方式是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相结合。藏品一部分来自公司档案室,一部分来自员工自愿捐献,一部分来自搜集整理。

基层保险历史展览厅乃至博物馆未来的建设方向,作为曾经亲历建设的主创人员张茂春有比较深刻的思索,他归纳为以下几点:(1)从本地实际出发,挖掘保险历史,塑造保险文化,让历史为今天服务,成为保险文化传承的基地,振兴民族保险业;(2)发现并组织有搜集整理史料爱好的人,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组成临时组织整理每个发展重要阶段史料;(3)抢救和征集在保险各个时期的文物,纸质资料,图片,音像等整理编号,特别是高龄的老保险人,已退休的,重要事件的亲历者。所收集资料列入档案级管理;(4)不提倡各地都建博物馆,建议制定组建博物馆的标准。有实际指导意义才可以建。避免资源的无端浪费;(5)所建馆室,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经得住历史考验。避免只宣传现任领导的个人业绩,无限夸大,天天改,年年改。应以公司发展为主轴。富有生命力,不作短期行为;(6)内容应关注基层,关注一线员工;(7)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制作水平,让更多的青年人爱看爱学,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不但有直观的,还要让博物馆走出来,制作电子博物馆,让保险文化真正做到有广阔的传播空间。

在人保系统内,天津机构能够敢为人先,张茂春认为是因为当地机构有着自己多重独特原因:(1)天津是继广州 (1805年) 后,1843年帝国主义挤占进国门而拥有保险公司的城市,到今天已有172年的历史了。这是它的历史意义;(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在1994年编修《天津通志》中编纂了《保险志》,全面地,客观地整理了天津的保险发展历史。这是它的先决条件;(3)天津是全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最早拥有保险的,很具代表性,特别是在成立总公司之前,天津最先接收民国遗产,培训人员,为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做出了贡献。

启示新人:历史遗存感召使命

裴红宇是进入人保不久的新员工,对人保历史展厅她感触最深的是历史感与使命感。裴红宇说学生阶段时自己只限于了解1980年国内恢复保险业以来的大概情况,之前的时间段可谓是盲区。而人保的历史展厅给予她对于保险历史新的认知和新触动。“早期保险查勘员的查勘包以及一些生动的图文,使我深深敬佩前辈们在中国人保艰苦奋斗、携手并进的精神。同时让我为成为一个保险人而感到骄傲。”她觉得人保历史展览厅已经用历史遗存直观深刻呈现和证明了现如今保险业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清晰记刻了保险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从微观到宏观,这对于保险后辈理解保险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面对空间狭小的客观条件,使得展厅与自己的“身世”有所偏差。这是裴红宇感觉人保历史展览厅有所遗憾所在。“个人感觉展示缺少了视频展览模块,可以考虑采取国家博物馆使用动画的形式进行展览,可能效果更佳!希望加入体验式互动的参观方式、视频历史讲解、口述历史等。”

对于目前各地各保险企业以及人保地方机构正在筹建或即将改进的保险展览厅,作为保险新一代接班人的代表,她也坦承了自己对于保险展览厅的建设建议“希望可以适当的扩大展览区域,增加视频板块。同时可以考虑增加荣誉板块,展示对保险做出突出贡献员工的先进事迹,以激励其他员工;可以不定期的举办参观活动,多主题深入讲解;增加参观日志及互动内容,让参观者写下感触和建议。以便建设者思考今后的改进方向。“今后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上面所述的展示方式,外加专业表演团队参与模拟各时期的保险宣传、销售、管理等工作,参观者可以选择性扮演保险公司经理、销售人员、核保人员、查勘定损员、客服以及客户等角色。可以将保险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个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提高客户体验。”她有感而发。

老保险人眼中的“保险文化载具”

山西运城保险人陈国庆作为一名近25年司龄的人保人,他认为人保历史展示馆提供了一种文明教化的语境,作为“保险文化载具”,它在承担着保险文化保存与阐释的责任,传递着保险行业的正能量。“我感觉人保目前的展馆面积与容量,依然显得单薄,面积较小,藏品数量显得较少。下一步的新馆建设,我建议增加清代和民国部分,有适量的藏品或用板面图片等形式呈现。这样体现的是我们新中国的人民保险‘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是中国保险业薪火相传,历史的传承,是在传承中得以新生。”

陈国庆建议保险历史展示馆可以运用数字展示技术,“把握好几个原则,明确使用目的、内容、对象。在展览设计阶段,要对不同展示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应用范围做出区分,并选取适合的保险藏品加以利用;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数字展示技术在保持保险学术性、实用性和提升观众参观体验中找到平衡;在展览中,设计好数字展示技术的使用空间位置,既方便观众又不妨碍展馆整体的美感。突出并充分利用好数字展示技术的交互性这一特点,使观众与保险藏品之间有双向交流,互动影响。”

陈国庆觉得对于正在筹建和改进的基层机构保险历史展厅最重要在于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不必

盲目追求大而全,坚持量力而行。“可以采用:1、藏品动画。将深奥变得寓教于乐;2。动态藏品演示。让保险藏品更加鲜活动态,新的藏品展示方式,能有效强调观众与展示的保险藏品的互动、对展示保险主题之复原,通过布置完整的语境,使徜徉其间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深入了解保险的流程和作用。”

陈国庆相信,一个行业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特点,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而保险博物馆或展馆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好载体,具有三大职能——收藏、研究与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大家的认识,凝聚共识与力量,打造优秀团队,强化保险文化感染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