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医▪保”合作应更上一层楼

发布时间:2016-02-03 11:17:57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王方琪

1月24日午后,北京,晴。

天空蔚蓝,但寒风凛冽,寒潮来袭使得昔日喧闹的王府井步行街行人稀少。与之不远的东方广场一家写字楼的二层,明亮的玻璃窗隔绝了寒风,却最大限度地迎接了阳光。与明媚阳光和谐存在的,是这里在讨论的与医疗和保险有关的最前沿的跨界话题。

北京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武爱文正和来自广西平安的郭钢锋进行一场生动有趣的“医·保”对话。按照原计划,武爱文要出差到江西南昌,因为当地大雪封了机场,所以他才偷得浮生半日闲,能享受到一个下午的阳光。郭钢锋则是特地从广西飞到北京参加此次对话的,当天,广西也难得地下了雪,还好,航班没有取消。虽然,当天北京-17℃的寒冷另他望而生畏,但寻求合作与创新的热情却空前高涨。

这次对话是由非司公司主办的,叫做“2016重疾不重‘医·保’年度对话”,此次对话的嘉宾主要来自三个领域:医疗界、保险界和投资界。

非司公司是一家专注做重疾和重疾险相关咨询服务的公司,其创始人丁云生曾经在北京一家医院心外科工作多年,后来到保险公司做营销员,专门销售重疾险,之后又到一家再保险公司工作,曾参与多家保险公司重疾险的设计。他成立非司公司主要是推广其“重疾不重”的理念。

医疗与保险有天然的结合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界和保险界人士达成共识,认为医疗与保险有天然的结合点。

一位与会嘉宾表示,一直以来,医疗是救治病患的实施方,而保险是医疗的支付方之一。一名患者,不仅需要医院和医生的救治,也需要保险来做财务支持。如果医、保双方进行深度跨界合作,可以在三级预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无论对医疗界还是对保险界,都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

三级预防一般是针对预防慢性病而言的。为预防慢性疾病,往往针对慢性疾病发生、发展或恶化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病因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和临床预防三种预防措施。由于三种预防措施是连续的梯次性预防措施,因而称之为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针对的是疾病的易感期,起到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第二级预防是针对疾病潜伏期,通过“三早”来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第三级预防是针对发病后所采取的措施,改善病人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恶性肿瘤是目前保险公司重疾险中理赔占比最高的重大疾病,而大多数肿瘤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保险公司大多数服务还只是停留在客户被确诊为罹患重大疾病时给予财务支持层面,还没有充分参与到事前干预中。

“目前,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财务支持几个方面是割裂的。预防依靠体检机构,治疗靠医院、医生,到了支付环节,购买了商业保险的人才会想到保险公司。这几个部分从来没有关联成为一个体系。”丁云生介绍说,“如今,把预防、诊断、规范治疗和保险服务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趋势。”

武爱文认为,包括胃癌、肠癌、胰腺癌在内的消化道肿瘤是目前发病非常高的恶性肿瘤,要做到三级预防,可以由政府为当地社区的老百姓购买保险,解决目前医保支付不了部分费用的支付,把体检、筛查的工作和医院、政府、社区结合在一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室的副主任医师李宁表示,无论是肿瘤的治疗还是防治,单靠医生都无法完全办到。她说,作为医生,我们希望病人越来越少,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单纯靠医生办不到。除了医生,保险业和生物检验界都应该参与进来。李宁认为,大多数人选保险,并不是为了得病之后得到赔付,最关键的是希望通过预防不得病。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有46万新发病例,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宫颈癌。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李宁介绍说,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已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疫苗可以防止人体内HPV变异。

丁云生认为,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引进宫颈癌疫苗。在宫颈癌的预防方面,政府、医院和商业保险公司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郭钢锋在传统的保险业工作了20年,他认为,这个时代非常讲究创新,保险业尤其需要创新。在保险和医疗的结合上,郭钢锋认为丁云生是他见到的将两者结合最好的人。于是,他顶着-17℃的严寒来到北京,就是想了解保险和医疗结合方面有什么创新点出现,能否给自己一些创新的火花。

天坛医院脑外科主任医师耿素民介绍说,颅脑肿瘤多数都是恶性的,治疗后容易产生并发症,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耿素民在执业过程中,产生过一些想法,他希望保险业能更多为生活比较贫困的人提供经济保障,因为颅脑肿瘤的治疗需要很大的经济支撑。

健康险的销售逻辑需和医疗结合

新华人寿宁夏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袁锋认为,在寿险营销中,如果不能销售健康险(主要指重疾险),那么这个人很难在保险业生存下去。而要想销售好健康险,就要建立一套正确的销售逻辑。袁锋认为,丁云生最早建立了一套重疾险的销售逻辑,他站在客户的视角去看待这种产品。

董圣奇在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主管个险业务,丁云生在青岛作了10场讲座,他听了其中的3场,每听一场就为自己加保一份健康险。他认为,丁云生的授课能力不重要,关键是讲座中展示的图片和传递的理念太刺激人了,让人不得不购买健康险。

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亚太区副总裁张希凡常驻中国香港。他认为,丁云生的课程让保险界的同仁打开了眼界。

“原来我们销售保险只是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上,而今在健康险的产品培训之外,我们看得到的是整个治疗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可以评估客户本身可能潜在的医疗费用负担。”张希凡认为,除此之外,业务人员了解更多的医疗知识,会让他们在客户面前拥有更多自信。他们除了是一个保险的专业知识的拥有者以外,更是一个医疗保险方面的专家。

丁云生认为,“重疾不重”是销售重疾险的基础。如果重疾等同于死亡,那么保险消费者只需要购买寿险产品就可以了。正是由于“重疾不重”,购买重疾险才更有意义。重疾险购买的意义在于弥补因为罹患重大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

健康保险保障的核心风险是因健康原因导致的经济损失,包括三个方面:1.因为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开支;2.因为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或失去工作能力从而带来的收入损失;3.因为疾病衰老或意外伤害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从而带来的护理开支。

这其中第一部分医疗费用开支,按照目前国内的癌症的平均花费来看,30万元是一个比较客观且实际的数字。第三部分的护理开支,按照加拿大癌症协会的统计,会是两倍于医院的开支,如果患者可以存活较长时间的话,那这就是60万元。这两部分的90万元是纯花销。

丁云生认为,重疾险是疾病险,它是以重大疾病是否发生为赔付条件的。医疗险是以是否发生医疗行为为赔付条件的,所以重疾险不是医疗险。重疾险的保险金可以弥补医疗费用的损失,也可以弥补工作收入的损失。

癌症的治疗中有5年存活率的概念。各种肿瘤根治术后5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5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那么,购买重疾险,至少需准备5年的年收入作为重疾险保额。

商业保险应开发针对医生的产品

医生从公立医院“出走”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他虽然还没有离开医院,但已经有离开的打算,因为他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更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更自由的职业空间。

高林洛根(湖南)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范围是医药方面的股权投资。董事长邝颖达认为,目前中国特别缺全科医生,就重疾而言,首先是早预防和早诊断,这两个领域都离不开全科医生的支持。而目前优秀的医生都往专科方面培养了,差的医生才会往社区、全科方向去走。邝颖达希望,医生自由执业以后,医生在执业的自由权、经营的自由权,包括财产的处分权应该有很大的改进。

脱离“体制”之后的医生面临许多问题要解决,诸如医患纠纷、执业风险等难题,这单凭医术或单凭一己之力显然不够。

邝颖达认为,保险公司推出的和医生有关的保险产品主要针对机构,比如医责险是医院购买而不是医生购买。今后,保险应该直接跟医生“一对一”,这样可以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的精算和支付方式的改变,可以起到颠覆性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

保险和医疗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泛。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王戈认为,商业保险公司应该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环节。他认为,国外也有医闹,国外的医闹闹保险公司;国内的医闹闹医院和医生。把问题从人性的角度解决不可靠,国外解决非常简单,整个全流程中间有一个机构作为中立一方,就是商业保险公司,在患者和医生中间架起一个沟通的桥梁。患者出现的任何情况都有责任,这个责任是由承保主体出现。

王戈认为,医患纠纷可以通过医院或医生加强和商业保险合作的方式得到解决。国外的经验数字表明,解决这个问题不要指望患者提升素质,也不要指望所有的医生都是百分之百的天使,这个中间缺一个机制,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做得到。

相关链接

2016保险公司跨界医疗案例

●1月20日,阳光保险宣布与咕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并联合推出首款线上马拉松专属保险——E路保。除“E路保”外,阳光保险和咕咚的战略合作还涵盖了“阳光之星爱心计划”、线上马拉松赛事赞助、咕咚APP企业俱乐部保险服务、咕咚各项线上线下活动免费保险奖品提供等内容。同时,双方还将在大数据、运动类保险产品研发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1月11日,中国人寿官微披露,公司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山东省淄博市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投资设立医院管理公司,中国人寿为第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