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保险摄影之家”创办史

发布时间:2016-04-22 10:27:20    作者:蓝泉 陈国庆 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蓝泉/口述 陈国庆 记者 方磊/整理

时代激流 应运而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恢复停办了二十年的国内保险业务。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机构网点的增多、保险理赔、业务宣传工作的迫切需要,保险摄影日益凸显出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和建立一支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准的保险摄影宣传队伍被总公司领导提上议事日程。为此,由总公司办公室《中国保险》杂志社牵头,金先圣和潘肖彦负责,在全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险摄影活动。

第二届中国保险杯影展作品集

不久,随着总公司机构升格为副部级以及庆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40周年对外宣传的需要,总公司研究决定由《中国保险》杂志社牵头,在系统内广泛征集稿件,着手筹备 “第一届‘中国保险杯’艺术摄影展览”。

负责该项工作的金先圣处长和潘肖彦二人自1989年初春发出征稿函后,立即得到各级公司宣传机构的积极响应,加上社会各界的一些专业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在得知消息后也纷纷送来稿件,一时间来稿比原来预期的多了许多。由于这是杂志社第一次组织的全国性保险题材大型摄影展,也是中国摄影界第一次以保险作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征集和展出,所以当时面临的困难也不少。经过一番努力,潘肖彦找到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志全和协会具有展览组织工作经验的几位同志,请求他们给予指导帮助。同时,金先圣处长也从新华社北京分社请来主任摄影记者俞恵如参与帮忙,再加上刚刚调来公司的诗人高星,大家一起加班加点,终于从几千件来稿中初步选出了两百多件摄影作品,等待评审委员会终评。

“第一届‘中国保险杯’艺术摄影展览”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 中国摄影界的元老徐肖冰;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吕厚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志全;中国新闻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胡颖;“经济日报”主任摄影记者王全贵;新华社主任摄影记者俞恵如和总公司副总经理潘履孚和金先圣、潘肖彦。有这样一个有分量的评委阵容,影展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1990年2月,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与发动,“第一届‘中国保险杯’摄影艺术展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顺利举行。影展开幕当天,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时任人保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裕民和徐肖冰为展览剪彩。副董事长宋国华、苑骅,副总经理王宪章、潘履孚与出席“1990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的各省、市、自治区分公司的领导全部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在京的几家日本保险公司驻华代表处送来了他们拍摄的作品并派出代表出席开幕式。

徐肖冰老人当天偕夫人侯波(著名老资格摄影家)一同仔细观看了展览。事后他对别人讲:“没有想到保险公司还有这么多的摄影人才,水平较高!”。他评价:“展览的整体艺术水平与一些省级的展览水平不相上下,对于保险题材的挖掘有一定的深度,也有很强的震撼力!”

光阴似箭 往昔如昨

第一届摄影展活动成功举办,总公司决定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基层保险摄影骨干的基本功和摄影水平,要求《中国保险》杂志社金先圣处长和潘肖彦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安徽省黄山市太平镇“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基地”开办“第一期摄影通讯员培训班”。我当时在人保湖北武汉市分公司工作,担任办公室秘书,也担负着宣传的重任。1990年4月20日,我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司的摄影骨干28人兴致勃勃地来到黄山脚下的太平镇报到。

1990年4月培训班学员黄山合影

初春的黄山,空气清新,风景迷人。在为期20天的培训期间,大家克服地域的差距和彼此的陌生感。不到一个星期后,全班同学就像亲兄弟一样亲密无间地共同学习、生活了。幸运的是我被选为班长。这中间,发生两件趣事至今难忘。

一件事是当时担任授课的人大教师盛希贵安排课程意外引发的。因为当年他很年轻,精力充沛,每天都把时间排得紧紧张张:上午4个小时讲理论;下午组织大家去拍照,进行社会采访;晚上接着进暗房冲配药水学习洗印技术。这样的安排本很正常,无可厚非。可是开班后不久,镇政府和公安派出所的人十分严肃地找上门来,因为上个世纪的那个年代,太平镇相对来说还是个封闭落后的山中小镇,人口不多,也没照相馆,老百姓从来没见过忽然冒出来的几十个身背长短相机的人,而且四处转悠,行迹诡异。时而找人说话,时而围住拍照片的场景,一时人心惶惶,纷纷向公安报警。经过我们解释情况后,对方才放下心来,太平镇风波终归散去,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代表们在北海银滩拍摄义务模特

还有一件难忘的事: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组成培训班的28人中,除了湖南长沙的王立平一人是女性外,其余全是清一色外表文雅的男士。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大家没感觉到可以舒缓疲惫、放松精神的娱乐项目少之又少。于是,很多同学在晚上没作业时,结伴前往镇上的一处咖啡馆听音乐。尽管小咖啡馆简陋不堪,但小镇上的年轻人也趋之如鹜,每天爆满。有一天,我们班里的十几个同学要了2元一杯的开水冲咖啡后,在一溜排开的桌子旁坐下了。2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一个盒式卡带机要紧不慢地播放着流行歌曲。慢慢的有些男女青年开始跳起了交谊舞。随着气氛渐渐热烈,我们的同学也加入了跳舞行列。可是几个舞曲下来,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场上跳舞的女青年全部只愿接受我们同学的邀请,因为他们舞步轻盈,长相帅气,而那些在场的当地年轻人竟找不到舞伴了。于是,不满的情绪开始发酵。他们首先把寻衅闹事的矛头指向了我们培训班成员之一的夏民华,本来他没跳舞,只在一边休息。当地小年轻却故意上前找茬,把他团团围住准备动手。跳舞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伙伴有事,纷纷停止跳舞赶了过来,眼看双方都擂起袖子, “战事”一触即发。危急关头,我作为培训班班长,当时还是冷静:如果此刻不立即作出果断决策,一旦事态发展下去,人保公司黄山培训班学员因为跳舞与当地年轻人打架的恶名就会在社会上传开,影响公司形象。于是,我马上大声对我们的学员说:“谁也不准动手,我们全体撤回”!

回来的路上,大家意犹未尽。有的悄然不语;有的怒气冲冲;有的对我埋怨不已。为了安抚大家失落的情绪,当晚我又单独和孙强同学重返舞场,与舞场中几个女孩沟通商量,郑重邀请来培训班驻地参加专场舞会,她们中许多是当地学校老师。事隔三天后,湖北擅长书法的张京刚同学书写的“人保摄影班联欢会”大幅标语赫然贴在培训基地食堂墙上,舞曲音乐欢快响起,全班同学和邀请来的女士们一边品茶、嗑着瓜子,一边翩翩起舞,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至午夜,大家度过了黄山学习班最难忘的一天。

前尘往事 不负今朝

1991年4月苏州第一届“中国保险杯”摄影作品展览颁奖会现场

1991年4月17日,人保总公司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第一届“中国保险杯”艺术摄影展览作品颁奖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摄影宣传骨干和黄山培训班的部分学员参加颁奖仪式。总公司喜爱摄影艺术的副董事长苑骅和新任办公室主任来新时到会为获奖作者颁奖表彰,并对今后保险摄影宣传工作提出了要求。苑骅副董事长在会上特别对第一届保险杯影展取得的成果以及影展活动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给予了很高评价,全体到会者备受鼓舞,深感振奋。会议期间,有一个插曲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总公司新任办公室主任来新时是从中组部刚调来的,来苏州出席颁奖会是她来人保公司后参加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面对讲话一开始,台下众多代表就纷纷举起长枪短炮。面对这样的情景,她起初不适应,略显尴尬。时间稍长后,她镇定下来。中午吃饭间隙,当她向大家讲述感受,夸奖人保摄影力量的强大,自己被“狂轰滥炸”,引发全场掌声和笑声。

水到渠成,成立机构组织,规范和引导摄影队伍再上新的台阶。为此,在总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总公司办公室以“人保字1991(13号)文件”确立组建“中国保险摄影家协会”筹备委员会,在报备国家民政部批准前,对内暂时称为“中国保险摄影之家”。

“摄影之家”组委会的主要领导为:顾问苑骅副董事长,主任委员潘履孚副总经理,副主任委员来新时主任、王耀华副主任,委员金先圣、周德英和潘肖彦。

随后,1992年4月14日,总公司在广西区南宁市举行了“《中国保险摄影之家》首届联席会议”。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王耀华到会讲话,对健全完善各省、市、自治区《中国保险摄影之家》机构网络及摄影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这次会议标志着人保系统的摄影宣传工作正式形成了一个稳定健全的组织网络,也标志着人保摄影骨干队伍的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广西摄影家协会主席甑仲民副教授、新疆分公司总经理陈新堤和来自全国各地摄影宣传代表62人出席会议。会议全体代表赴广西区北海市采风时,发生一件趣事:面对南国那碧波万顷的蓝色大海和皎洁如练的银色沙滩,大家摄影创作的欲望被激发,各种长枪短炮大显神威。当然遗憾的是只有风景没有人,缺少灵气。哪儿去找模特来陪衬呢?正在大伙无奈之时,广西分公司办公室的蔡联云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愿意为大家义务充当摄影模特。蔡联云有着俊秀高挑的身材、清丽典雅的气质。众人喜出望外,马上把她包围起来,一会拽到这里,一会拉去那儿,整整拍了大半天,直到相机里胶圈完了,闪光灯没电了才算罢休。事后扩出来的照片还真是不错,大有:“功夫不负有心人,风景还须美人撑”的意境与韵味呢 !

1992年7月,南宁会议不久后,我就从武汉市分公司被总公司借调至北京《中国保险》杂志社,负责“中国保险摄影之家”日常工作的处理及健全完善全国各级机构组织、人员的工作。1994年前夕,临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四十五周年的日子。作为公司庆典活动的一部分,举办第二届“中国保险杯”摄影艺术展览的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大家汲取第一届影展的经验与教训,将所有筹备工作提前规划。对外准备工作首先确定通过《中国摄影报》、《北京日报》等媒体面向全社会发布征稿启事。对内则确定内蒙古、江苏、山西等几个省级公司为重点,在全省、区范围内提前征集、提前布置。另外,还有向有关领导说明编印影展画册的意义,争取经费落实等。展览计划被领导批准后进入实施阶段时,各种困难又相继而来。首先,预选展览场地“中国美术馆”的展厅早已排满,不能接受我们的申请。为此,潘肖彦与从青岛公司借调来的孙强多次前往美术馆,找熟人,想办法。继而社会各界和各地公司的来稿多达两万多件,装了几个大麻袋,初选的工作量骤增。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困难一一克服,好消息频频传来,鼓舞人心:中国美术馆在西南展厅挤出了一周的展览时间供我们使用;北京市摄影家协会全体出动,协助我们完成了来稿作品的初评工作;内蒙古分公司的高东风主动承担了全部参展作品的放大与制作;江苏和内蒙古分公司通过发动全省摄影家团体,向展览提供了一批艺术水平较高、主题表现深刻的作品;画册经费得到领导批准,全部参展作品可以在画册中得以呈现;《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孟仁泉同意在开幕式当天,在第12版无偿为我们提供半个版面;《金融时报》的王铁成和成保平两位也慷慨允诺在开幕式当天为我们提供一个版面;新华社的美编主任刘庆元无偿协助完成了画册的全部设计工作……

1994年4月,“第二届‘中国保险杯’摄影艺术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如期举行。这次影展影响深远。

1995年7月,总公司为进一步夯实摄影队伍基础实力,又在北京开办“第二期摄影通讯员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骨干30人参加学习。

1996年,中国保险业经历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体制改革,中国人保产寿险分业经营。中国保险摄影之家也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老影友25年后苏州重聚合影

后记:

2015年10月31日,曾经参加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黄山第一期摄影培训班”的学员和老人保摄影界24位朋友们在分别25年后,由高星、潘肖彦、贾伟成、于杭景、蒋雷和我共同发起,又重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举行过“第一届‘中国保险杯’影展颁奖仪式”、汇集了人保系统大批摄影精英的江南名城——苏州高歌团聚。摄影老友们风尘仆仆,从全国各地自费赶来重逢见面时,万分激动,握手拥抱,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