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遐
(系鲁迅文学院二十三期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培训班学员)
应该没有比学习更令人兴奋和感到富足的事情了吧!
2016年4月6日,我又一次来到了北京。鲁迅文学院正是我进京求学的第三所学校。四月的鲁院,有玉兰花的香气,有青草绿树的香气,更溢满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少数民族文学爱好者追求进步的书生气。我很庆幸自己是个喜好文学的人,也很荣幸踏入这所被誉为中国文学界的“黄埔军校”。
在自我介绍环节,恰恰由于个人职业的特殊性,让我在同批作家眼中“另类”了起来。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身份和作家的身份叠加起来,多少有点怪异,可这种跨界偏偏就发生在我身上,这很奇妙,不是吗?我把这种另类归功于两个字——坚持。取下工作牌,我就是一个纯粹的自由写者。我不敢说我坚持得很好,我只是尽力,尽力在工作之余读书、冥想、写作。久而久之,它们便成了习惯。
18岁开始提笔写诗歌散文,20岁开始公开发表,27岁出版处女作诗集《蓝色玛格丽特》。长达9年的诗歌写作积累,足以看出我是个闲散的写者。我写作,并不是为了排解无聊,生命的有限时光是不允许我们有消极混世的态度。我写作,是为了记录我某时某刻在某地的某种感受,是为了凭借强大的汉语言文字来筑造自己的一座城池,它可以无名,但它却印刻着我无数生命成长的记忆和感受。
当我走进鲁院,便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鲁院的学习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思考的力量,对生活的思考、对创作的思考、对如何突破个人创作局限性的思考。时下大多数人偏向功利性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考证,考证就是为了升职赚钱,他们务实到忘了自己为什么学习。我并不抵触功利性学习,但我不愿意随波逐流。在我眼中,学习的最高目的是学会思考,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会凝结智慧的果实,而这果实恰恰是用来滋养精神和性情的。所以,学习总需要一点儿务虚的精神。
在鲁院的第一堂课就是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胡平讲授的《长篇的进步》,当他讲“一个人要用一生最重要的积累,铸就一次人生的成功。”这句话时,我又开始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柠讲授的《当下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及评价问题浅议》,整堂课气氛活跃,大家都被老师生动的语言及授课形式所吸引。我尤其喜欢穆涛老师讲授的《汉代文学对当今写作的照耀》这堂课,其中有很多值得回味和深思的话。这堂课让我了解了汉代在文学抢救上耗费的力气,这个时代对文学的抢救可谓对中华民族文化立了汗马功劳。也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文学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还讲到写作需要清醒的头脑,而且要写出时代,作家要比别人看得早点儿、深点儿、远点儿。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讲授的《增强文学自信,建设精神家园》,强调了一种文学创作的自信,他提倡自信是写出好作品不可缺少的品质和力量。还有国家民委政法司原司长毛公宁讲授的《认真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努力为繁荣民族文化做贡献》,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联系到一起,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中华民族共荣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老师们低调的身段和真切的讲授,让我看到了谦卑的力量,警示我不要恃才傲物;文学创作的前沿知识让我懂得文学创作需要适应时代,文学创作需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才可以写出彰显时代符号的作品。每一堂课都会给人一种思想上的撞击和刺激,让我不停思考,让我重新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思路。
鲁院安排的学习形式丰富多样,除了课堂讲授,还组织开展了非常有意义的文学对话和文学沙龙。文学对话主要是同《人民文学》、《民族文学》等核心刊物的编辑们面对面交流。他们有针对性地对我们每个人的作品做了点评。客观、严谨、犀利的点评,让我们清楚认识到自己作品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了后期创作的方向。文学沙龙是少数民族作家围坐一起,讨论文学的自由课堂。每一次的文学沙龙,会围绕某个主题或者某部作品展开,气氛都很活跃。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而且增进了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友谊,无形中搭建起了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交流的桥梁,这是弥足珍贵的。文学沙龙,让我从不同的少数民族作家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那就是对文学的酷爱、对自由的崇尚以及对伟大祖国母亲的爱。可以说,每个爱好文学的人都是热爱自由的人,我们在物欲纵横的时代工作与生活,可我们却不甘于平凡,不屑于消沉迷惘的混沌生活,我们只是让想象插上翅膀,用想象力和文字漂洗现世的污浊,一次次地净化心灵。
学习就是一个见贤思齐、取长补短的过程。来鲁迅文学院学习,更是启迪智慧、思考人生的重要修习。为期36天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可这注定成了我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不愧是令人兴奋和感到富足的事情!
(作者单位:人保财险青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