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庆
“做保险的人都要有事业心,目光要放远一点,切不可急功近利。希望每一个保险人都考虑到为保险事业发展作贡献,要懂得做保险是肩负着社会责任的,而不能单纯地将保险只看成一份工作,只关心拿多少收入。”93岁高龄却有着60余年保险从业经历的老者乌通元说。
尽管已退休多年,乌通元先生对于保险的热爱和关注,丝毫未减,一谈起保险,老人慈祥充满笑意的脸上洋溢着激情,镜片后的眸子里放射着光芒。
乌老用60多年的时光,演绎了怎样的保险人生传奇和对保险炽烈的爱?
乌通元
1921年8月25日,乌通元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父亲在上海从事印刷工作,母亲打零工。乌通元读书时光都在上海,中学在著名的南洋中学读书,他深受中学校长王培孙的影响,胸中抱有浓烈的爱国情怀。他学习成绩优良,名列前茅。1939年,乌通元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学习工商管理专业。
“我才真正开始与保险的结缘”
1943年,乌通元毕业时,学校希望学业优秀的他留下来任教。但是为了实现报效祖国的心愿,他婉拒了学校的留校邀请,前往陪都重庆。
乌通元的第一次机遇很快来到。中国航空公司拟在印度加尔各答设立机构,开发中国西南的航空航线,以打破日本对中国的交通封锁,公开向社会招聘一名主办会计,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几百人应聘。乌通元凭着扎实的知识功底考到了第一名。后因身体原因最终未能成行,而进入重庆财政部税务署工作。他本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原则行事,很快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以至于后来乌通元要离开的时候,领导都不愿意让他走。
1945年1月2日,时年24岁的乌通元进入重庆资源委员会(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经委)保险事务所开始从事保险工作,任业务课长。“这时候,我才真正开始与保险的结缘。”乌通元喜形于色。
资源委员会保险事务所于1943年7月1日在重庆成立。属于官办机构,它不同于一般保险公司,而是一个集团性封闭式的相互保险组织,即该所只为资源委员会内部所属单位提供保险服务。由于该会在抗日时期掌握了整个“国统区”的资源命脉,除一般轻纺工业外,各种能源及重要矿厂的财产物资均在保险范围以内,带有一些强制的性质。因此,在大后方保险市场内实力也较雄厚。
抗日战争胜利后,乌通元随保险事务所搬到南京。
“心怀喜悦,我开始参与筹建人民保险公司。”
上海解放后,乌通元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心怀喜悦,我开始参与筹建人民保险华东区公司。”乌通元说。在新中国新上海他有了新的天地,新的舞台。
1949年9月,对保险业务已经相当熟悉的乌通元参加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区公司的筹备,开始负责开展在华东六省一市中的保险业务,区公司设在了上海,业务迅速开展。乌通元担任公司业务科科长。
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1958年以后国内保险业务几乎停办,到了1966年,上海保险业也很难再坚持下去了。于1967年正式停办。
“比较庆幸的是,当时被停止的是国内业务部分,涉及海外保险业务还是在继续。”乌通元回忆说,“海外保险业务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对外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牌子,具体经办则是中国银行的一个部门。”包括乌通元在内的一些人民保险公司员工也进入了这个部门工作,延续着保险业的微弱火苗。
“很高兴,也很激动,成为一名保险精算师!”
1979年,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国内保险业决定恢复。
当时乌通元已经58岁,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了乌通元面前,那就是开发专业的人寿保险。上海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社会迫切需要养老保险来解决矛盾。1980年6月,建立寿险业务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80年9月,他从上海赶赴北京筹建寿险业务。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完成了生命表、寿险险种确定和人才培训等多项工作。在整个社会对商业人寿保险还比较陌生的时候,乌通元推出了医疗、养老等商业保险,为当时自寻职业的回城知青解决养老等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1982年9月至11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织在西安的小寨饭店举办首期人身保险讲习班,乌通元应邀讲授了包括寿险精算在内的人身保险相关内容。
面对国内保险业恢复时间不长,培训教材奇缺的现状。乌通元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编写教材。他在20世纪80年代编写的《人身保险》、《保险法教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保险从业人员的权威教材,或保险业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与此同时,他还及时总结实务经验,先后在全国各种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除了身体力行作研究之外,他还积极参与保险业教育,担任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现在,他桃李满天下,有许多学生已成为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高层管理者。
1983至1993年,乌通元担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济师,兼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公司的海外机构精算师,成为我国保险业恢复后第一位从事精算实务工作的人。他几乎毫无报酬地处理海外机构的精算工作,不但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成为一名保险精算师。我没有向公司要求增加一分钱的报酬,每个月认真准备各种报表,并向当地政府报送,一直持续到我退休。退休后,中国人保继续聘我为精算师,我觉得只要还能为国家做些贡献就是好的。”乌通元说道。
乌通元的言行一致,大公无私也是出了名的。有一次,联合国在菲律宾组织召开太平洋发展中国家保险业的首次研讨会,联合国承担了此次会议的所有费用,并向与会者支付了一笔较大数额的津贴。组织上派乌通元参会。会议结束后,很多与会者都到处去采购东西,但乌通元没去,而是找到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的商务参赞,把联合国发的津贴交给大使馆,留做人保公司同事以后来菲律宾出差的经费。
1992年对中国寿险行业来说,应该是个重要的时间点,美资的友邦保险进入上海,上海也成为保险业最早开放的城市,与此同时,代理人制度也开始被带入中国市场。“其实我在很多时候都说过,代理人制度并不是友邦发明的,在老上海的时候,寿险就是通过这种渠道来销售的,只是后来被制度所限制才没有开展而已。”乌通元回忆道。
代理人在市场上重现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个别代理人不诚信开始让行业蒙羞。1995年,乌通元敏锐地觉察到这一情况,认为提升服务,必须提高人员准入门槛,加强管理。当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资料和教材,怎么办?他担任主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组织了教材、参考书、试题的编写。1995年第四季度,上海第一次代理人考试顺利开考,并规定所有代理人要在1996年4月前持证上岗。率先开始组织进行代理人资格考试,这在全国开了先河。此事在1995 年被评为“上海十大经济新闻”。1996年下半年,全国保险代理人也开始了统考,使用的正是上海实行的考试模式。
随着年龄的渐长,乌通元担任了上海市保险学会副会长、《上海保险》杂志副主编、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咨询员。这一时期他笔耕不辍,撰写了“上海保险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大器晚成的中国寿险业”、“半个世纪对寿险的亲身感受”、“个人理财新途径”、“积极开展养老年金和医疗保险”等有影响力的文章,接连在《中国保险》、《上海金融》、《上海保险》等刊物上发表,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04年12月31日,他才从保险学会退下来,全身心的放松。
2010年,《中国保险报》和中保网联合组织的“新中国60年中国保险60人”评选活动揭晓,乌通元榜上有名,获得殊荣。2015年,乌通元荣获由中国金融博物馆颁发的“中国金融启蒙终身成就奖”及上海财经大学颁发的“上财保险和精算教育突出贡献奖”。
“保险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保险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我能为保险做点事,很高兴。我最高兴的是,我为保险培养了一批人才。”乌通元说。
60多年的坚守,一个甲子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