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管局近年来加大开展公私合作计划(PPP),加强公立及私立医疗机构合作,以解决公共医疗需求与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1.长者医疗券计划
香港特区政府2009 年推出为期3 年的长者医疗券试验计划,试行加强长者基层医疗服务的新概念。在试验计划下,年满70 岁的长者每人每年获得5张面值50港元的医疗券(目前提高至每年2000港元医疗券,每年1月1日存入老年人的医健通账户)。医疗券实行“钱跟人走”,通过提供财政支持,让长者选择最适合他们需要的私立医疗服务(包括预防性、治疗性和康复性的服务),辅助和减轻现有公立医疗服务的压力。每年尚未使用的医疗券可保留和累积使用,但尚未使用的金额不得超过4000港元。
2.普通科门诊公私合作计划
医管局于2014年开始在观塘、黄大仙和屯门区三区推出普通科门诊公私合作计划,由政府拨款资助,旨在为需要长期在普通科门诊复诊的病人提供选择,让病人可接受小区内的私立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便捷普及,推广家庭医生概念。计划也有助医管局管理日增的服务需求和加强电子健康记录互通系统的使用。
3.放射诊断造影先导公私合作计划
随着癌症近年来不断增加, 市民对放射诊断造影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医管局2012年5月开始实施放射诊断造影先导公私合作计划。参加计划的病人每次就诊只须缴付普通科门诊服务的收费45港元。本计划的服务对象为在医管局接受治理的结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淋巴癌、有关头颈部位的癌、胃癌、前列腺癌、子宫体癌、子宫颈癌、肉瘤癌或生殖细胞瘤癌的病人。这些病人若经医生临床诊断为符合资格,可被转介至私立医疗机构接受放射诊断造影服务,作为癌症治疗的一部分。本计划为病人提供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力共振扫描(MRI)服务。医生若认为上述癌症的病人需接受这些服务,可邀请病人自愿参与本计划,所需费用由医管局全额资助。病人如选择不参与计划,医管局仍会继续为其提供服务。诊断的结果经由电子平台传送至病人所属的公立医院,让医生为其制订日后的护理及治疗计划。一般而言,私立医疗机构将在5个工作天内为预约病人提供服务。
4.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
医管局于2006年4月推出病历互联计划,通过安全的平台让已登记的私立医疗服务提供商在得到病人的同意下查阅其电子病历。病历互联计划提供电子平台,准确而全面的病人病历资料能在私立诊所,私立和公立医院间互通。适时的病历及过敏症记录,不但可避免重复接受检验,以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可减少医疗失误的机会。
截至2016年1月,超过48.5万名病人及3500名私立医疗人员,参加病历互联计划。为使公众易于识别,参与本计划的医疗服务提供商会获得标志,并将贴在其执业地点门外。
参与计划的病人会获得一组私人密码。获得病人授权后,参与计划的医生可实时通过互联网,读取病人的病历数据,包括住院信息、临床诊断及治疗、化验/放射诊断报告、药物处方、药物过敏反应和预约复诊记录等。为保障病人的隐私及数据的保密,储存在系统内的敏感数据,如姓名、地址、出生日期、香港身份证号码,用户密码和病人密码,均以加密技术和防火墙保护。采用双重电子认证方法,以确保只有已授权人士才能查阅。已登记的医护人员获得双重电子认证,第一个认证是他们的登入名称和密码,而第二个认证来自保安编码器。其显示的密码会每分钟更新一次,与单用个人密码相比,保安编码器能更可靠地确认登入者的身份。同时病人需要提供其私人密码,才能成功登入系统。另外,每次病历被查阅时,病人或申请人会实时收到手机短信,告知其病历被查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