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从养老到享老——吴玉韶解读《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发布时间:2016-12-07 10:42:57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王方琪

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2016年度)上,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解读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他强调,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

在介绍出台《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的背景时,吴玉韶表示,主要背景有两个,一是人口老龄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但是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时期,即低龄化时期。在2.2亿的老年人里,60-65岁的人群有8400万人,占了所有老年人口的35%,60-69岁的人群占比达56%,老年人对养老有了更多新的需求,对老年教育的新需求也非常迫切。二是老年教育不能适应老年人要求,全国目前为止有7万多所老龄大学,在校的学生将近1000万,供求矛盾成为最大瓶颈,“一座难求”成为焦点,其中发展是最紧迫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加强老年教育非常有必要。

他指出,关于文化养老,国际上有两大理念:第一,健康老龄化的身体健康、心理、社会适应良好都与老年教育有很大关系。第二,要树立积极的老龄化理念。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有五条,分别是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这五条中独立、参与、自我充实、尊严都与老年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

吴玉韶借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的理论“专注力是与岁月对抗的力量”表达了一个观点——专心致志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吴玉韶认为,《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有四大亮点:第一,层级高;第二,求发展,这个《规划》主要解决了供需问题,所以重点发展增量;第三,调结构,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办好老年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第四,转思路,整合资源是重要的举措。

吴玉韶还阐述了《规划》的五个原则以及五项任务。

五个原则是:第一,保障权益,机会均等。所有老年人都能够接受老年教育。第二,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第三,优化布局,面向基层。第四,开放便利,灵活多样。不仅仅是正规的老年学校这种是老年教育,其他的很多形式都是老年教育。第五,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五项主要任务分别是:第一,扩大老年教育的供给。优先发展社区的老年教育并推动各类学校的老年教育。第二,拓展老年教育的发展路径。丰富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养老与老年教育相结合,就是养教相结合。第三,加强老年教育的支持服务,主要是信息化。第四,创新老年教育的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老年教育的发展。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的联动,老年教育不仅仅是事业也是产业。促进老年教育科持续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教材和人才的培养等等。

最后,吴玉韶强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列了五项重点推进计划:

第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计划。

第二,老年教育基础能力的提升计划。特别提出来,到2020年每个县至少有一所老年教育,30%以上乡镇建有老年学校,30%村居建有老年教学点。

第三,学习资源的整合计划,制定全国通用的老年教育通用大纲,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库。

第四,远程老年教育推进计划,因为增加总量里面远程的老年教育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远程教育来实现老年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老有所为的行动计划。在发展老年教育当中,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动作用,老年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参与者,而且老年教育里面的老年人也是重要的资源,而且参与老年教育也是养老的一个重要过程。

吴玉韵强调,专心学习是最好的养老。记者 王方琪/摄

相关链接

艾伦·朗格的专注力与养老实验

多年前,艾伦·朗格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匹兹堡的一家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小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地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现在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相比之下,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毕竟,这是一个田野实验,因为缺乏实验室的控制,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事实上,直到今天,朗格教授仍然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

为了维持时间感,那些“活在1959年”的老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专注力”,即更有意识的“活在当下”,因此他们的改善更明显。虽然不至于“返老还童”,但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我们生命最后阶段的衰老并非是不可逆转的。

朗格教授认为,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根据朗格教授的分析,这是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年轻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与此同时,我们固执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某天早上我们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已步入老年,这种思维定式往往极具杀伤力。当我们发现自己记性越来越差时,最现成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老了,而很少再去寻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许是我们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意图?

事实上,很多心理实验都证实,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很有关系。与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结婚,往往长寿;相反,与一个比自己年老的人结婚,往往短寿。社会经常规定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否则就是为老不尊。因此一个经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显老,因为制服没有老少之分,没有年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