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民
从媒体获知,津门一家长寿老人院开始尝试探索建立小微寄宿托养服务新模式,打通了社区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的隔墙,目前有20余名老人寄宿托养,还为社区内数十位高龄老人、半失能老人提供配餐、陪护、清洁、助浴等系列服务,受益老人超过300人次,很受老年人和家属欢迎。
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时期,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4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变得日益凸显,“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仅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而且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课题。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是指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社区养老的组成包括由智能平台软件和老人用通信终端设备组成,智能平台软件实现信息交换和记录功能,通信终端实现呼叫功能。换言之,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居家养老不完全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采用社区或社会养老的方式,恰恰能填补“空巢”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和空虚。社区养老,就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在我国,这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上海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只是“雏形”。
当下不少城市已在探索社区养老之路,开办了托老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等社区老年服务场所,争取达到能覆盖50%的街道。从已经建立的社区日间照料室情况看,其面积约80平方米,老人可以在里面打牌、聊天,休息,并有运动设施提供给老人进行锻炼。遗憾的是,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日益变弱的老人还不能在日间照料室里解决日常饮食难题,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如果换另一个层面看,增强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也是当务之急。不妨通过开展“社区治理和养老服务创新课题”培训,在开阔工作人员眼界的同时,提升其专业化水平。还可利用“互联网+”模式,采取综合治理多种手段共用的方法,推进社区养老工作开展,以社区为依托,不断发展和完善敬老养老功能,进一步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加强老人福利设施建设,让老人居家或在社区就可得到更多的照料和帮助,从而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老人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老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由于老年社会福利设施使用周期长,应结合新建住宅小区和新城区建设规划,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养老机构和老年人活动场所,以适应日益增多的老年人需要。
值得深入思考的是,作为商业险公司理应责无旁贷地专注这一养老市场机遇,审时度势,大胆创新,多方调研,倾听呼声,制定举措,出台方案,适时适宜地推出一批有利于开社区居家养老的配套险种来,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保障,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全力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