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太平保险掌门人丁雪农:太平“守望者”(一)

□林振荣

丁雪农(1896-1962),原名丁乐平,江苏江都人,太平保险的实际创建者和掌门人,服务太平近三十年,以非凡的胆识和气魄,夙夜在公,擘划了太平保险的集团化国际化战略,主导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自强之路,开启了民族保险业的新纪元,上世纪四十年代被媒体誉为“保险界站在时代前头的人物,开拓保险事业伟大规模的先锋”(注1)。

丁雪农1896年出生于“扬州帮”富商家庭。其叔父丁敬臣一度做德国“禅臣洋行”买办,后创办悦来公司,投资经营进出口贸易、航运、客栈、盐场及金融等产业,成功跻身老青岛“四大家族”(刘子山、丁敬臣、傅炳昭、李涟溪)行列,当选胶澳商会会长和青岛三江会馆(由苏、浙、皖、赣四省名流所建)的会长,入股大陆银行,创办大阜银行,成为青岛德租界地盘华商头面人物,与后来成为丁雪农岳父的吴蔚如(东莱银行总经理、安平保险公司的发起人)过从甚密,而数年后丁雪农掌控太平,这种翁婿渊源,为太平接管重组安平保险创造了便利。丁雪农在上海复旦公学毕业后即去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研读保险专业。回国后供职于交通银行,不几年就荣升青岛分行总经理。

丁雪农面庞白皙清雅(图1),整齐的头发,挺直的鼻梁,有一双锐利的目光,不怒而威,为人大气干练,眼界高远,决断果敢,有魄力,能担当。在美国留学时,对于欧美保险业之发达情状就已熟稔于胸,有了深刻的体会,也感悟到现代保险业厚生利群之独特功能,回国后目睹中国保险业的落后,不能与欧美国家并驾齐驱,心有不甘,常思改变之策。

图1:丁雪农

银保合作的典范,缔造民族保险业第一品牌

面对欧美洋行潮水般涌入中华大地经营水火险并攫取高额利润的诱惑,激发了华商银行创办保险的空前热情,1929年初,著名的“北四行”领航者——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图2),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决心投资兼营水火险,需要有专业人才去打理,这样同出交行系统、有美国保险科班毕业资历、年轻有为的丁雪农进入了周的法眼,邀请其襄助筹建一家新的保险公司,这正与丁雪农的个人夙愿追求相吻合,遂毅然决然地跳槽,远赴上海加盟,雄心勃勃,矢志贡献才智共襄盛举,创出保险业的新天地,不辱使命。

图2:周作民

丁雪农领命招兵买马,搭起创业团队,经黄克络举荐,约见了陶听轩(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历,时任荷兰望赉水火保险公司买办),深入晤谈对保险业的见识、愿景志向,一见如故,遂拍档联袂登场,共同擘划蓝图,制订筹建方案,另招聘镇扬帮职员十数人,以欧美国家保险业的蓬勃兴旺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凝心聚力提速筹办进程。

1929年11月20日,金城银行拨付资本金100万元(实收50万元),独资注册太平水火保险公司,设址于上海江西路212号金城银行大厦(图3),次年开春2月19日正式开业。万物安宁、国泰民安谓之太平,取名太平,迎合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美好希冀,讨了个好彩头。为使太平的形象深入人心,锁定了朗朗上口的广告宣传语——“太平保险,保险太平”,还选择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形”(图4,两个鱼形纹动静圆转,勾连充盈,以阴阳轮转,相反相成表达“生生不息”的哲学意蕴,也寓涵保险业可以化生万物,使大千世界和谐共荣之期冀)作为公司商标。周作民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丁雪农出任第一协理。选择水险、火险、船壳险、汽车险为主业,并酌量开办了玻璃险、邮包险、茧纱险等险种。为藉金城银行拓宽业务范围并节省费用,太平总部及分支机构大都依托金城银行场所办公。

图3:太平保险公司大楼

图4:“太平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贰拾年两全保险单”(彩印民国二十六年)。

万事开头难,创立太平的头3年里,虽无什么特别的亮点,但各项业务比较平稳,渐入正轨。盈利只有20万元,这与周作民投资保险的期望值尚存在落差:“本行所设之太平保险公司,数年来办理尚能稍获余利”,细细考量,问题出在规模太小,“唯一家做此,声势究竟不壮,遇有大宗生意每不能做。”

羽化成蝶的转变发生在1933年。这年7月,金城银行拟将太平规模扩大,而其他尚未涉足保险业的银行也正跃跃欲试,于是,金城银行因势利导,借势而为,索性将太平的融资扩股计划修葺后向社会开放,诚邀利益链中的交通、中南、大陆、国华、东莱等银行参股,同业联营,得到热烈响应扩股成功,股东由1家增至6家,名义注册资本金扩大了5倍,为500万元(实收300万元)。遂对原公司进行改组,将名称中的“水火”两字删去,更名为太平保险公司,并成立了新的董事会(图5),中南银行董事长黄奕住出任董事长,周作民做常务董事兼总经理,董事会包括时任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交通银行董事长胡笔江、国华银行总经理唐寿民、四行储蓄会及准备库的副主任钱新之等,其他董事监事均由股东银行的高级职员担任,共19人,续聘丁雪农、王伯衡为协理,一时气势如虹,无出其右,金融界为之瞩目。

图5:黄奕住出任董事长

太平保险有所谓“谋事是周,成事在丁”之说,即把控方向的拍板决策权属于董事会及周作民,但业务拓展全仰仗丁雪农拿主意具体擘划,更多的时间里,周兼职很多,金城要务缠身,无暇他顾,太平的日常运转基本是委托两位协理全权管理执行的。涅槃重生,丁雪农锐意改革,构建了分岗设责、分事行权的激励机制和管控体系,奖惩分明,并开拓自营业务,增设了“木驳、电梯、兵、盗、信用”等险种,用吸收来的保险资金抵押放款、投资房地产及证券等,利润颇丰,奠基定调了太平之后的高速增长态势。

太平保险实施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科学管理,激发了企业的成长活力。所有6家股东银行及四行储蓄会(金城、中南、盐业、大陆四银行联合设立的储蓄部门)的各地分支行会,均由太平与之订立契约,委托为太平保险的业务代理人,太平无偿使用股东银行的行屋,职员也由银行行员兼理,凭代理金额获取保费折扣和佣金,利益均沾皆大欢喜。为规避风险,由每行指派稽核1人,每周到总公司例会一次,审查账目,稽核业务。经营方面如有动议或咨询,先在稽核会议上酝酿,然后根据定章提交董事会讨论决定。另外,在京、沪、津、哈、鲁、粤六个区域内也设有区稽核制度,由行方所指定的区稽核6人,分别与各分公司负责人定时联席会议,其职能作用,与总公司的稽核相同。这样就把“六行一会”放款与押汇中的所有保险业务承揽下来,不使外溢。

太平保险增资扩建不久,集团优势凸显,不但资金实力超群,而且利用金城、大陆、交通银行均有仓库,为招揽存货代理火险提供便利,借以拓宽了客户源,业务大增(图6)。最鼎盛时候,太平全国代理网点总数达900余处,还移师海外,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西贡、雅加达、马尼拉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据1936年《中国保险年鉴》统计,上年度华商保险公司有38家,大多数注册资本在50万元左右,资本总额约法币3807万余元,而太平保险实有资本金高达300万元,仅次于官办背景中央信托局保险部的500万元,位居行业第二,业务量后来居上。弹指一挥间,太平崛起为全国最大的华商保险公司之一,“其发展之神速,殊足惊人!”“洋商保险公司从看到太平保险公司那样的组织、管理以及经营之进展以后,已经不敢轻视华商了”,“太平保险公司之有今日这样的成绩,不能不归功于他(丁)的管理有方”(注2)。

图6:太平保险公司广告

抱团取暖,组建“太平保险集团”

股东银行的银保合作,共享资源,增添了太平保险扩张的勇气,从1934年开始的三年间,太平保险先后并购了丰盛、安平、中国天一等3家华商保险公司(图7),为不失去原有的客户及市场,这3家公司的牌号予以保留,各地的分支机构及代理处仍继续营业。为了实行集团化运营,1935年5月新设“太安丰总经理处”(次年改为“太安丰天总经理处”),由丁雪农运筹帷幄,采用欧美托拉斯式的管理模式,统辖4家公司的一应事宜。这样,太平保险花很少的投资即拥有四家公司牌号,用一套人员来管理业务,四位一体,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在当时中外保险机构中标新立异。1935年10月,太安丰总经理处创办了《太安丰保险界》杂志(图8,自第五卷起更名为《保险界》,公开发行),搭建起内部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张目。该刊的定位是“探讨水火、人寿等险之原理,将其所得,按期披露,以供同人之参考”。上海“八一三”事变之后,许多行业刊物被迫停刊关门,《保险界》在恶劣环境里艰难维持,而且优化纸张材料,扩大篇幅,成为硕果仅存的保险业刊物,数年下来,也有百余期之多。《保险界》虽不是最早的保险业刊物,但却是我国保险专业研究领域期数最多、坚持最久的一种,创办六年里,固然是首先凸显提升太平保险集团声望之作用,同时亦对普及保险常识,扩大全行业影响力厥功甚伟。

图7:1937年3月太平安平丰盛保险公司完成合并后,公司主要领导人赴黄山合影(左1为丁雪农)。

图8:《太安丰保险界》

丁雪农在打理太平保险之余,兼职很多,如兼任金城银行监察,《金融日报》监察等,还投资实业,1933年1月18日,丁雪农发起创立了一家小保险公司:中国海上水火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图9),聘罗亮生为总经理,领得财政部保字第185号执照,借址于太平保险上海分公司(江西中路212号)五楼,经营水火、意外险,但因缺乏航运界支持,未产生实际影响力。丁先生还入股天平保险公司做董事(图10),入股“联华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图11股东丁雪农持有壹佰股和壹仟股股票,认购于中华民国叁拾陆年陆月壹日)做股东。

图9:“华商中国海上水火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火险保单”(董事长丁雪农经理罗亮生民国卅三年八月)

图10:天平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三十二年捌拾股股票

图11:“丰盛保险公司持股联华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壹佰股股票”(股东为丁雪农中华民国叁拾陆年陆月壹日)

艰难时世觅分保,领航同业居安思危

丁雪农精读过许多保险专业理论书籍,也了解国外保险市场的历史和现状,深知太平繁荣兴旺背后,其实潜藏着隐忧——中国再保险市场一直由外商控制和垄断,利权外溢,受制于人。当时的民族保险公司大多注册资本数额很小,承保能力和份额受到诸多限制。

丁雪农目光高远,深谙保险业关乎国计民生社稷安危、华商保险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因此他与周作民都主张中国的保险公司“只可向外人争,不可自争”,愿意与同行一道,勠力同心,推动民族保险业的振兴自强。他常常以蔡元培题赠的“实行互助”自醒自勉,以“唤起国人合力,以期挽利权”为己任,不急功冒进,稳慎经营,对华商保险同业间的联合极为看重,一开始就支持国人自创华商联合保险公司——当时唯一的一家华资再保险公司,而且后来的意外机缘让他挟资重组,成为这家公司的常务董事。

1933年6月,为了增强对巨额业务的承保能力,通易、肇泰、华安、永宁、永安、先施、海上、联保、宁绍、华兴等10家公司联合设立了华商联合保险公司(图12),并被国民政府特许为经营分保业务的专业公司,其营业“以便利各家之分保”为重点。但到1936年6月,由于最大股东通易公司意外倒闭,华商联合资金困顿,当年亏损2万元,面临解散之虞。关键时刻,丁雪农出面补台,经过数度接洽,太平保险集团斥资兜底吃进,分担了通易名下的全部股份及责任(票面51000元,分由太平确认26000元,安平确认25000元),成为大股东。并据以修改公司章程,增加董事名额,由太平周作民出任常务董事兼董事长,安平任董事,丁代理主持该公司事务。还商请瑞士再保险公司派员来华常驻,负责辅导解决技术难题,本着互助合作宗旨,期达共存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在太平保险公司的控制下,华商联合保险公司长期稳定运营,一直到1949年为上海市军管会所接管,这为太平集团腾飞安上了翅膀。

图12:“华商联合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子国服务证明书”(邓东明签发)

缺少挑战的墨守成规注定无人喝彩。丁雪农并不满足太平与欧美分保机构只有保险溢额分出——他主张中外同行业务合作要长久,必须互惠互利——向欧美分出溢额的同时,也要努力争取外商业务的分入,这样不仅可在世界范围内分散巨灾风险,打破欧美保险的垄断,还可向全世界展示华商保险的自信和风采。1933年,瑞士再保险公司总经理来华,通过北美洲保险公司上海总代理克罗伦牵线,在考察太平后,印象极佳,遂与丁雪农商定分保协议,将其国外保额酌量分予太平承保,虽然只有1%的保额,数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意义非同寻常。太平保险人曾这样自豪地描述这一事件:“华商公司能有接受国外生意之机会,首由本公司开一先声,辟一荆棘,未始非可愉悦之事也”(注3)。到1936年,由周作民授意,丁雪农指派陶听轩远赴欧洲调研,考察国际保险动向,寻求与世界著名保险公司分出分入业务的互利合作,陶被选为英国保险学会会员,成功与伦敦市场的劳合社、世纪、WillisFaber&Dumas等保险集团订立了互惠分保合约。自此,太平不再受上海洋商火险公会摆布,在再保险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产寿险风控,亟待突破混业现状

早在1934年4月20日,太平就正式设立人寿保险部,增添了人寿、意外等险种,并自即日起开始对外营业,国民党元老林森、蔡元培、熊希龄等为寿险部开业分别题词“同登仁寿”、“实行互助”和“老安少怀”(图13),以示祝贺。到年底,有效保额已达170万元,此后逐年增加,营业范围亦渐次扩展至全国。1936年8月,太平保险购并中国天一,其寿险部的全部契约也由太平全盘承受,业务迅猛增长。到1938年底,太平寿险的有效保额已达国币700万元。

图13:林森为太平开业题词“同登仁寿”

鉴于寿险具有储蓄的特殊性质,1937年1月11日,国民政府修正颁布《保险业法》及《保险业法施行法》,明文规定同一保险机构不得兼营损失保险与人身保险,在保险业法施行前兼营者应于保险业法施行后两年内依法改组。国家法律不容忤逆,1939年1月前必须产寿险分业。好在太平寿险部从一开始就自成体系,业务及会计独立,不与产物险部门混合,改组手续较为简便,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到1938年8月10日,经国民政府经济部核准,领得正式营业执照。9月,太平董事会决定财险寿险正式分家,从公司资本中特拨国币100万元,作兴办寿险业务之基金。12月30日,太平集团举行大会,正式公告改组,创立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寿险部同日注销,原寿险部的全部资产负债以及契约上之权利义务,俱由新公司全部承受。太平人寿仍以周作民为董事长兼总经理,丁雪农、王伯衡为常务董事兼协理,许汉卿等7人为董事,周继云等5人为监察人,并呈请登记。

遵照“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寿保险章程”(图14),太平人寿以“稳健、严谨”为经营宗旨,高调唱出“唯有人寿保险可以解决人生问题”主旋律,通过赠阅广告宣传资料形式,向公众介绍先进、科学的保险理念,提升产品知名度,开发了多款寿险新品:福寿险、两全保险、子女教育金保险(图15),满足了社会的不同需求,成为当时市场热销的险种。早期的寿险保单设计接地气,符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需求,印制精良,广受好评,各种宣传广告的醒目位置,皆有以十六个不同篆法的“寿”字围拢构图的品牌标志(图16),颇具民族特色,表明太平十分注重品牌包装。新董事会还要求及时将创新产品的特点广而告之,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由总会计师(CFO)谢霖定期公布太平的财务查账报告,将年度损益情况(包括赔款、开支、代理人佣金等)公告天下。

图14:“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寿保险章程

图15:“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子女教育金保险”

图16:“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太平寿险说明书”

当然,丁雪农不会满足于已取得的业绩,他还有更宏伟的愿景:太平保险公司资金宽裕的时候,丁雪农曾想购买宁波路广东银行的房产,以及福州路的一栋房产,改变寄人篱下的境遇,扩大经营,皆因董事长周作民不赞成,以及受金城银行合作章程的牵制而作罢。事实上股东银行的过度控制,削弱了太平的独立性,分散了保险资金的运作效能,甚而太平保险的资金支配,要首先满足于股东银行的需要,例如金城银行要投资于浙赣铁路,就通知太平保险公司拨款50万元,不容分说。

注释

注1、注2:“保险界人物志——丁雪农”《保联》第一卷第7期

注3:《太平保险公司1930年至1948年营业报告》,见“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告保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