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邮票上的“钢铁工作”

发布时间:2018-08-31 10:41:44    作者: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方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的国家之一,1978年7月22日,为了反映新中国钢铁生产的面貌,邮电部发行T26(特种邮票第26号)《钢铁工业》特种邮票,全套5枚(见右图)。现供职于人保财险安徽合肥分公司的邮票收藏家张鲁生向我们介绍了他手中这套珍贵的藏品。

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邮票画面设计丰富,票面色泽艳丽饱满,以火红色的背景为主题,衬托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全面介绍了当时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

第一枚描绘了首都钢铁厂炼焦炉进行炼焦。

T26《钢铁工业》特种邮票

第二枚展现了马鞍山钢铁厂炼铁炉出铁的情景,设计原地是马钢一铁厂炼铁车间,展现了安徽马钢工人的风采。据张鲁生介绍,这枚邮票成为马钢人的骄傲,多次出现在马钢画册上。在精美的邮票画面上,“我们看到火炉中冒出浓烟,工人们在高温下工作,墙上是‘抓钢制国,团结战斗’ 标语,带有鲜明时代特色。”

在钢铁工业中,炼铁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有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炼铁原料为铁矿石,约有300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四种:磁铁矿,又叫“吸铁石”,乌黑发亮,又硬又重,主要成分是Fe3O4,含铁量约60%;赤铁矿,红中带紫,主要成分是Fe2O3,含铁量在50%以上,是分布最广,储量最多,最为重要的铁矿石;褐铁矿,红中带褐,主要成分是Fe2O3,含有一些杂质,含铁量较上述两种矿石为少;菱铁矿,既硬又脆,为黑色或灰色,主要成分是FeCO3,含铁量更少一些。后两种矿石虽然含铁量较低,但都比较容易冶炼。

铁矿石均为氧化物,炼铁是在高炉中把铁从氧化物中分离出来。高炉的外壳是用钢板焊成,里面砌有很厚的耐火墙。炉内中部较粗,叫炉腰;下部是炉缸,为盛装铁水和炉渣之处;上部为炉喉,为炉料入口。从高炉周围的热风炉里,送入强大的热空气流,炉底的焦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随着空气向上,在炉腰处,遇上炽热的焦炭层,变成一氧化碳,和铁矿石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铁就这样被还原出来了,铁水很重,沉到炉缸里,由出铁口奔流而出。

第三枚是上海钢铁厂氧气转炉进行加料。

第四枚是武汉钢铁厂轧钢的情景。

第五枚是以雄伟的高炉为背景,上海钢铁厂成品货场繁忙的运输。

我国钢铁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时,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厂,改革开放后,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钢铁工业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张鲁生谈到:这套邮票正是发行于这个时代背景下,全面介绍了当时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

马钢是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安徽省属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鞍山铁厂,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1993年进行股份制改造。60年代,马钢建成我国第一个火车轮箍厂,80年代建成我国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90年代成为首批9家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是“中国钢铁第一股”。

孙传哲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也是集民国、解放区、新中国邮票设计为一身的设计家。张鲁生介绍1976年,为了设计《钢铁工业》邮票,画出钢铁冶炼的时代特征,孙传哲先后到鞍钢、宝钢、武钢、马钢进行采风,奔波很长时间,最终确定用以上画面展现钢铁工业。

据张鲁生说,马钢和安徽人保财险有着广泛深入的长期合作,“马钢是人保财险‘总公司级战略合作伙伴’,双方高层经常互访,探讨交流,在一系列新兴责任险种方面,人保财险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马钢产品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