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磊
你可以从一个人的现在推断出他的未来,但是你几乎不可能从看到的一个人的现在,去发觉他的过去。本文人物的起点,与路遥笔下小说《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轨迹极为相像(尽管他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结局:一个回到农村、一个来到省城。
崔广勋,29岁时还是所谓的“农民”,靠一支笔做媒介,与文字相识相知、相恋相爱,彼此忠于、相互陪伴乃至厮守大半个人生。
崔广勋
文字,给其力量,催其奋进,帮其转机,使其心无旁骛、修身养性,给了其一个无比辽阔、充实的精神世界,为其铺设了通向理想的大道……
苦乐年华 燃情岁月
“我的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命运女神牵线,与文字结下不尽情缘。文字,恩赐了我太多太多,给了自我救赎的机会,帮我找回了自信与尊严,提升了人生品位,并成为一生所有价值的源泉和动力所在。没有挚爱的文字,我至今走不出故乡沭河岸畔那片厚重的故土;离开宣传战线和保险行业这两方沃土,我无处生根发芽,更谈不上开花结果。”崔广勋现在担任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谈起个人的写作经历,对文字充满了感恩与感激。
崔广勋出生于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沭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读的乡镇中学最后一届四个高中毕业班由于疏于管理,高考无一中榜。父母都是厚道的庄户人,他只能重蹈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覆辙。
电火石花似的一个闪念,可以决定人一生的轨迹。百无聊赖之际,祖辈与文字无缘的他,想起初中时在镇里组织的作文竞赛获过奖,竟不知天高地厚开始了给县广播站投稿的“地下行动”(让人知道,怕人讥笑)。淳朴、自卑的父亲私下听说后,长叹一口气:“盘里就三根豆芽,还有咱夹的?”
白天田中劳作,夜晚灯下笔耕,青灯伴孤影。家里人口多寄宿在本族三叔家与三叔“通腿”,不通电煤油又紧缺,只好把柴油当煤油点。柴油油烟太大,写半夜稿第二天天亮一看,鼻子、眼圈全是黑的,拧把鼻涕吐口痰,墨汁一般。
崔广勋自嘲道:“我是靠《新华字典》和《农村大众》报这付‘双拐’支撑着走上写作之路的。碰到不会写的字,用1.10元买来本《新华字典》;不知如何写,本家三叔自费订了份《农村大众》,‘照葫芦画瓢’。”
听说投稿需要方格稿纸,但他没见过稿纸更没钱买,便把上学时没用完的作文本撕开,将评语栏用剪子剪去誊抄稿子,尽管锯牙般相当难看。
村里不通有线广播,他便经常借邻居的自行车骑着赶到县城,听县广播站院内的高音喇叭12点播放的“临沭新闻”。一是听人家是咋写的,二是听自己的稿子用了没有。
崔广勋感慨地说:“当时我最羡慕的职业是乡镇广播放大站的工作人员——可以每天听到县广播站的新闻;最想干的工作是广播线路维护人员——可以自己把不通的广播线路修好;最大的遗憾是未生在乡镇驻地——否则不仅可以听到有线广播,写了稿子还可以随时到镇邮局投寄。现在一元钱掉在地上有的人都不愿捡,当时寄稿1分钱一个的信封、8分钱一张的邮票,也是“巨大支出”,压得不堪重负。”
说来可叹,崔广勋虽以写新闻“起家”,但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不是新闻,而是刊登在《大众日报》农村版副刊的讽刺村干部把集体报刊拿到家里村民看不到的“文艺作品”——小品文《改报名》。发表的第一篇带有新闻性质的稿子不是消息也不是通讯,而是刊登在《临沂大众》的“读者来信”——《让有线广播响起来》。当时渴望看到报纸、听到广播的心情略见一斑!
第一篇真正新闻稿件终于被最低级别的媒体——县广播站采用了。也许是上苍的安排,竟然让他亲耳听到了,而且是在县广播站相邻的商业局的厕所里,假装上厕所从广播站高音喇叭听到的(在院子里听,怕人家误认为是小偷)。那种快感和愉悦,恰似自己捡了“常林钻石”(国内现存最大的天然钻石,1977年由临沭县农民魏振芳翻地时刨出)。
当时崔广勋寻思:点灯熬油、费心劳神大半年好歹采用一篇,稿费肯定不少。左等右盼,哪曾想投递员送来的汇款单上只有一元钱。当时尽管心头掠过一丝失落,但转念一想,自己写稿不是为了挣钱呀,自此,养成了收藏稿费汇款单附言条的习惯,至今攒了足足近千张——这是稿子被采用的印记,也是“精神财富”。
听说新闻可一稿多投,于是每写出一稿便一份份地抄,以求广种博收,“瞎猫碰个死老鼠”,但夜里抄着抄着就“半夜鸡叫”了。他从大队会计那里要了些复写纸复写,但破旧的桌面凸凹不平和稿纸上下格对不齐,复写的字“粗腿大棒”、“出头露脚”或是“缺胳膊少腿”。于是找了块缺了角的废旧门窗玻璃垫在下面复写。工效、质量明显提高,但危险系数陡增,胳膊几次被锋利的玻璃角划破。
对于这段懵懵懂懂、脚步踉跄的写作起点,崔广勋毫不掩饰和顾忌,他说:“这段人生章节,是我宝贵的精神动力,每当自己遇到羁绊与挫折,想想这段燃情岁月,所有的困惑、苦闷、忧郁便烟消云散,心中豁然开朗。没有人能一路单纯到底,但要记住,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激扬文字 人生蜕变
崔广勋时而“广播里有声”、 “报纸上有名”,写稿不仅在当地有“知名度”,还在县委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因在村里是个“文人”,为写稿还经常与镇党委秘书、团委书记“联系”,其很快被选为村团支部书记并入了党。1985年深秋,县人民保险公司在镇里设立保险代办所,镇领导首先推荐了他:让他一边干保险,一边帮镇党委写材料。
不久,崔广勋采写的《退保险》在多家报纸发表。一家党报还专门刊发了《意境清新 写法不俗》的评介文章。他借梯上楼,一篇《捉住了溜掉的新闻》的体会文章很快在大众日报社理论刊物《青年记者》发表,影响力骤增。
文章被县人保公司领导看到了,公司正缺打字员和文秘人员,便以每月35元的工资把其挖去干临时工。
崔广勋说:“当时国内保险业务恢复不久,房子是买的驻地村的十多间破旧水泥瓦房。原来依房搭建、西高东低、面积不足十平方的做饭‘锅棚’——便是我的宿舍兼打字室兼办公室。”就是在这“锅棚”里,他创出了全省保险系统新闻竞赛第一名、全国第三名的成绩。
崔广勋虽发表了大批稿子,却在上级组织的新闻评比中连续两年没有参评资格,原因是“不在编”,沮丧和彷徨可想而知。当地一位新闻编辑愤愤不平写信呼吁,终于被列入参评范围,当年获省公司通讯报道一等奖。
这期间,他在《金融时报》《大众日报》推出的典型人物被评为全国劳模,撰写的演讲稿获全省比赛第二名,撰写的典型材料在全省年度工作会议上交流,采写的两篇稿件登上了《齐鲁晚报》头版头条且获山东省计生好新闻一等奖,构思并由著名漫画家王小根绘制的系列漫画《苦恼人的笑》登上了《中国保险》整个封底……
人在选择事业,事业也在选择人。文字使他的人生再次峰回路转。1990年,临沭县委为了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经组织考察,崔广勋以农民临时工的身份,破格调到梦寐以求的县委宣传部从事专职新闻宣传工作。到县委机关工作,基本条件有二:国家干部、党员身份。把崔广勋调入县委,足见其价值和那个年代县委任人唯贤、唯才是用的胆识。
“爱好与职业一旦联系在一起,将会使人迸发出无尽的潜能”, 崔广勋说。视野格局的扩大、专业能力的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宣传报道面的拓宽,使他找到了施展才华的高度和舞台。随着一批反映全县改革开放成就和典型人物的精品力作在各级媒体推出,1993年县委常委会研究破格为其 “农转非”、办理录用手续。1997年,其主持创办了县委机关报,并被县委任命为第一任总编辑,由农民临时工到科级干部,他用了不到四年。1999年,又被任命为县新闻出版办主任。
1998年崔广勋先后被评为县、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劳动模范、山东“十佳业余记者”,获“沂蒙新闻奖”。临沂电视台专门拍摄播放了其成长之路的专题片——《路在脚下》。
保险情怀 文字相牵
崔广勋不相信宿命,但冥冥之中,他人生的每一个节点,都由文字相牵和引领。
2001年深秋,崔广勋正忙于协调CCTV《梦想剧场》临沭专场录制,其亲戚投保后出险,让其到中国人寿临沭支公司问问理赔情况。此时公司经理正为一篇上报的材料犯愁,崔广勋的出现让他喜出望外,当即请其“捉刀”。忙里偷闲“凑合”了一篇,不想应景之作却得到了市公司认可,并打听谁写的。在个人信息传上去后,对方问其愿不愿意到市公司办公室工作。公司总经理还“两顾茅庐”,找到县委书记、县长和宣传部长协商其调动事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怀着多年不了的保险情愫,2001年圣诞,崔广勋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到中国人寿临沂分公司报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农家子弟,一篇稿子进了当时独家经营的县人保(临时工),离开12年后凭一篇稿子回到市人寿(办公室主任),9年后又靠写作来到了省人寿财险(办公室主任),其中命运颇有深意。
当时的中国人寿与昔日独家经营的保险公司已大相径庭,运营模式完全市场化。他把获得荣誉全部锁进箱底,从零开始,二次创业。
公文质量体现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外形象。由写新闻变为写公文,虽为“同工”,却是“异曲”。他从头学起,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各类材料进行积累、整理、提炼,按时、保质完成了各类综合性文件、讲话、报告的撰写工作。
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和探讨保险发展规律,围绕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总结带有趋向性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撰写的5篇调研报告被总公司《决策参考》采用,其中《中国人寿发展问题初探》引起总公司领导重视和全国系统关注。公司、个人调研信息考评连续四年全省系统双第一。
命运之神始终不会甘于寂寞和安于现状。2006年6月,一纸调令把崔广勋安排到了临沂市最大县——沂水县支公司经理的位置上。他说:“战争年代有投笔从戎之说,市场经济年代,不知我这算不算投笔从‘经’。”
情责所系 不弃不离
2011年1月,崔广勋的工作再次因文字而变轨。作为寿险后备干部,被推荐到财险市公司任班子成员九个月后,依然凭着从事宣传和办公室工作的经历和文字优势,被调财险省公司任主任助理,主持工作。在之后的7年多时间里,他在省、市公司之间三上两下(崔广勋戏谑地说:电影有《三进山城》,自己是“三进泉城”),历任省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市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和省公司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宣传部长。尽管经历起起伏伏、工作性质虚虚实实,但公司经营管理业绩有目共睹,利用自己的笔,为保险业加油鼓劲、探讨保险业发展规律的初心始终未变。
面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他撰写的论文《对构筑保险业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思考》被国家级报刊发表;结合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撰写的《基层党组织在保险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践路径研究》在国家级报刊发表后,获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成果奖。
在宣传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崔广勋更是怀揣感恩感激,理当责无旁贷。凭着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深邃的观察思考能力,他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与保险业发展实际结合部上抓问题、选角度,把握时代脉搏,直面社会矛盾,紧紧围绕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保障供给侧改革和污染防治等社会主题,写出并在主流媒体发表了一批政治站位高,立意深远,视角新颖,针对新、指导性强的新闻作品。
作品连续两个年度被中保协评为“全国保险好新闻”,成为国寿财险第一人,4篇作品被评为中国人寿好新闻,令许多大报评委为之叹服;获中国人寿好新闻奖十周年“突出贡献奖”,成为国寿财险全国系统唯一获此殊荣者。
崔广勋从寿险到财险的角色转换,带来的不仅是寿险9年、产险8年的双重工作经历,拓宽了人生宽度和厚度,而且结识了一帮“朝夕相处,惺惺相惜,不知不觉滋生出信任、友情、亲切、感念”的领导和同事,丰富了情感和精神世界,而且将“随着时间的阡陌,生长出温暖、绵长的怀念”,成为其创作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