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打破忌讳 拥抱遗嘱工具

发布时间:2018-11-28 11:24:54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方磊

当下社会,因遗产引发的家庭纠纷已变成热门话题,而没有遗嘱给遗产分配带来的巨大困难将会被更多的人意识到。中华遗嘱库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担负着家庭与社会稳定的职责。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由北京市工商联信息化商会协办的公益项目。然而,全社会对其还知之甚少。

近日,《中国保险报》记者与中华遗嘱库负责人陈凯做了较为细致交流,发现很多还不被人所熟知的遗嘱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内容亟待全社会认知,特别是与保险更有着曲径通幽的融合。

“正大光明匾”新解

“在中国,普遍认为父母的财产天经地义就是儿女的。不过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财富正在快速积累,对遗嘱的需求必然很快爆发。”陈凯揭示这其中的原因并不简单。“一是中国处于国民财富增长期,中国人会越来越有钱; 二是中国家庭的变化也是五千年所未有的,例如家庭结构小型化,离婚率高企,利益复杂化,个体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家庭中每个人的利益诉求都不一样;三是房屋拆迁、人口迁徙这样的社会变迁仍然会长期存在。”基于这些原因,陈凯判断遗嘱的需求会有爆炸式的增长。

在业内,继承法领域是一个相对冷门的方向,大量研究着眼于继承顺序、继承范围、遗嘱形式等传统方向,缺乏对一些新兴的、代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领域进行横向研究的视野,例如遗产税、遗嘱管理、间接继承等。

陈凯在研究中发现,遗嘱仅仅是写下来还远远不够,还得有权威性,而且要有合适的保管渠道。“一是要让当事人各方无质疑,二是要保管好。”研究了一年多之后,陈凯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成立一个机构制作权威遗嘱、保管遗嘱,且这样的机构必须要有公信力。

“在很多国家,有从事登记和保管遗嘱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但这种形式很难复制到国内。从法律上讲,立遗嘱这事应当是跟律所建立关系。但在习惯上,中国人有需要会找某一个律师,而不是找律所。而国内律师的情况很复杂,首先是公信力存在短板,其次是跳槽、出国、生病等情况都有可能对立遗嘱人产生重大影响。而公证处手续又很麻烦,且不能给立遗嘱人提供技术指导,公证员对立遗嘱也缺乏积极性。”陈凯发现,新加坡在2003年成立了遗嘱登记署,这给了他重要启发,“这种形式可以同时弥补律所和公证处两方面的短板。”他认为。

顺着这个灵感,陈凯想到清代从雍正开始,皇帝会提前把遗嘱写好,并用一个木匣子封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等老皇帝驾崩以后,才当众宣读公布。

“现代人能不能也有这么一块‘正大光明匾’呢?”陈凯想到了一个词“遗嘱库”!新加坡的遗嘱登记署只负责登记遗嘱,并不负责保管。正大光明匾只保管皇帝的遗嘱,“我们的遗嘱库要成为国人登记、保管遗嘱的公共服务机构,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正大光明匾’。”

遗嘱融合保险曲径通幽

心中有了“遗嘱库”的概念,但还不知该如何起步,受聘成为民政部下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法律顾问,让陈凯有了向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进言的机会。2012年,陈凯向李宝库详细汇报了自己对遗嘱库的构想,并得到支持。“我的财产我做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会决定由副理事长傅双喜牵头,与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共同启动 “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

据陈凯介绍,中华遗嘱库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重庆、南宁等七个城市设立了分库,已经为13万人提供遗嘱服务,保管着11万多份遗嘱。目前已经有24份涉中华遗嘱库遗嘱的判决公示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数据库,无一例外无须笔迹鉴定,直接认定真实合法有效。目前已经与司法电子证据云进行对接,每一份登记遗嘱将同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司法备案,可供法院当庭核对。

陈凯坚信中华遗嘱库将来一定会与民众息息相关,“遗嘱就像30年前的保险一样,进入每个中国家庭是历史的必然。”他表示。

陈凯明确指出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遗嘱问题存在四大误区。1.以为特殊家庭才要立遗嘱,独生子女家庭可以不立遗嘱。其实独生子女也不一定能继承父母遗产,而且子女离婚,其配偶还可能分走父母的遗产;2.以为立遗嘱是老年人该做的事情,其实中年人的遗产继承风险更大;3.以为公证遗嘱最好,其实公证是遗嘱形式,内容更重要;4.以为立好遗嘱就万事大吉,其实更重要的是遗嘱的登记和保管,才能确保遗嘱顺利执行。

端正健康的遗嘱观,陈凯认为首先要加大宣讲范围。而且还要通过创新文化产品,改变对遗嘱的忌讳文化。

运营模式:以商养善 以善助商

目前中华遗嘱库的运营模式是以商养善、以善助商。面向60岁以上且资产不多的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面向高端人士则提供商业性服务。通过商业遗嘱的合作,来支持公益遗嘱服务的发展。通过公益遗嘱服务的基础平台,来赋予商业遗嘱服务的独特价值。

陈凯相信中华遗嘱库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深远。“不仅是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而且是每个家庭防范财富风险的必备工具。让每个家庭更加便利地获得遗嘱服务是我们事业的方向。”他说。

对于全社会,中华遗嘱库的目标是成为中国人的遗嘱保管库、财富传承数据库和中华民族家庭传承的精神祠堂。陈凯认为,它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家庭建设,维护财产自主权,鼓励子女自力更生。它是财富传承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完善家庭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凯指出实际上中华遗嘱库的很多事业内容与保险公司的业务有诸多交融之处。首先他认为保险代理人团队参加中华遗嘱库公益活动,可以改变从业格局。

第一,从中华遗嘱库顺利切入财富传承话题,能更好地让高端客户发现自身的财富传承风险,继而挖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保险的财富传承功能,从而改变认为保险仅有保障和理财功能、高端人士不需要保险的狭隘看法。

第二,以财富传承风险分析为切入口,容易获得客户真实财产状况和家庭隐私信息,不但可以更好地为客户规划,还可以成为客户及其家族的终身财富管家。

第三,对遗嘱的关注和需求已经形成趋势,以中华遗嘱库公益服务为切入口,代理人可以和各界共建推广渠道,可以扩大客户来源,建立良好的客群关系。

第四,改变团队格局层次,增加团队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同时他也确信“遗嘱+保险”能有效改进保险公司服务能力。“绝大多数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主要资产还是非现金资产。可是,保险只能管理和解决客户的现金问题,如果不能对客户的非现金资产进行财富风险管理,其财富传承的风险仍然存在。遗嘱+保险能真正对客户的财富风险进行全面管理,还能通过遗嘱的财富年检功能实现动态管理。”

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陈凯呼吁保险企业提升认知水平,拥抱遗嘱工具,具体他对于保险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1.厘清高端客户需求,认识到保险对于高端客户的真正价值是对财富风险的管理;

2.认识到保险仅能解决现金问题,客户的非现金风险非遗嘱不能解决;

3.认识到遗嘱是保险的垫脚石,能更好地彰显保险的独特价值,改变客户对保险的偏见;

4.认识到遗嘱+保险的独特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