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汉中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流行于汉中各县区,并流传到安康、湖北、川北、陇东等地。

汉调桄桄的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之美。2006年5月20日,汉调桄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7。

□杨铜矿文/图

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桄桄剧团,是全国唯一的承传汉调桄桄剧种的专业剧团。多年来经常送戏下乡,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春节期间,笔者跟随演出团队深入各乡村集镇,用相机镜头记录了演员们的生活工作状态。

期间,文化惠民演出的流动舞台车深入各镇村为群众送去文化大餐,每到一处,村里的男女老少迫不及待地守候在演出现场,期待着演出活动大幕开启。随着一个个精彩节目的精彩呈现,台下的掌声和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2月13日,在汉中滨江新区天汉楼广场,一场持续90分钟的大型艺术综合文化下乡演出活动,直至演出结束,还有许多观众仍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开。桄桄剧团深入镇村巡回演出,更是把化生活延伸到了城乡的每一个角落。2月14日,演出团队深入汉台区龙江西郑营村为农民群众送去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缨披》、《无影剑》等经典折子戏,得到农民朋友的赞誉和好评。参加演出的60余名演职人员,他们带着热情洋溢的感情为广大群众展现了更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精彩节目,演出现场不时发出阵阵热烈掌声和欢声笑语!

据了解,几百年来《汉调桄桄》在汉中地区广为流传,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有“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桄桄子”的民谚。目前,南郑区桄桄剧团是全国唯一的承传汉调桄桄剧种的专业剧团。曾一度时期因经费紧张,演艺人员后继乏人几临转行。2006年被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后,受到国家的扶持和保护,国家每年下拨活动经费,并配置了演出大篷车,剧团焕发了青春,时常开上大篷车到乡村、集镇演出,仅去年演出达300多场次,观众超过5万人。

汉调桄桄又称桄桄戏,属于秦腔南下形成的地方特色剧种,是明代末年关中东路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盆地一带,并曾流传到陕南东部、川北、陇东、陇南、鄂北等地,对当地的戏曲文化艺术的形成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汉调桄桄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本戏五百六十多本,折子戏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剧目为汉调桄桄所独有,《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经失传或残缺。

汉调桄桄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旦角唱腔高昂,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擅用"犟音",声高八度,多以假声演唱,尾音拖腔较长,人称"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多种,且有"软"、"硬"、"快"、"慢"之分。"软"为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硬"为表现欣悦情绪的欢音,"快"为快板,"慢"为慢板。汉调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民国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装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当地人习惯于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汉调桄桄作为汉水流域尤其是汉水上游地区的传统地方戏,在传承华夏民族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准则的同时,又体现了该区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地域文化的熏染使汉调桄桄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精神内涵及声腔、音乐、表演程式等等,依然有其存在价值与认识价值。

据了解,上世纪的1986年,南郑县桄桄剧团举办戏训班,培养青少年演职员40人。2013年,从全区小学毕业生中选拔了60名14岁左右的学生,在区职教中心开设了汉调桃桃戏剧培训班,聘请专业老师,按照戏剧人才培养的规律,为汉调桄桄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2002年,新编历史剧《千金买笑》获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十项大奖。

2017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汉中南郑区汉调桄桄亮相于北京中国戏曲文化周。

(作者单位:中国人寿陕西汉中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