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之花”邮票的设计者

□王珏麟

1984年12月25日,中国邮票公司正式发行JT系列邮票 “保险之花”。这枚邮票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保险邮票。它的设计者就是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宁波余姚人黄里。

黄里灿烂的一生

黄里,1941年5月出生于自古“人杰地灵”的宁波余姚市,与中国保险公司创始人宋汉章先生同乡。6岁到北京少年宫开始学习绘画,接受初等美术教育。1960年中央美院附中毕业。1961年师从曾受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师,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希文先生学习油画,系统的接受了学习和训练。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工作,黄里先生没有想到,从此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邮票,奉献给了他热爱的邮迷。

黄里先生手绘封

黄里开始邮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十分适应。他认为邮票设计与油画不贴近。但由于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大国,在邮票设计方面理应有更多的画种。黄里后来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学的是油画,平时画的也是油画,自然会将油画的手法带到邮票设计中来,我也曾为外国及香港设计过油画形式的邮票。以前我设计的《水乡古镇》邮票,看上去是水墨的形式,其实里面也有油画的影子、油画的构成和韵味。”黄里把油画带入了邮票领域,将表现语言在置换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集高深莫测与通俗易懂于一炉,这种油与水相混论似乎胡诌,然而确是我的表达语言。”黄里认为这种尝试并不是十分成功。但黄里说:“我爱思考和尝试。”

从1968年到1998年,黄里从参与设计《文5.革命样板戏》到《珊瑚礁观赏鱼》邮票,整整走过了30年时光。他一生设计的邮票有20多套,其中包括《西双版纳风光》、《畜牧业-牛》、《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等很多经典邮票。巅峰之作则为《西双版纳风光》和《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两套邮票。《西双版纳风光》体现了作者雄厚的油画实力,《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则体现了作者传神的速写功底。

1984年发行的第一枚保险邮票《保险之花》

为设计《西双版纳风光》邮票,黄里在西双版纳进行了大量的写生;为设计《柯隶华逝世四十周年》邮票,黄里奔走在晋察冀老区采风;为设计《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邮票,黄里在陈嘉庚故居翻看老人生前的日记。在黄里先生邮票设计生涯中,他一直十分难忘国际友人柯棣华大夫和陈嘉庚先生。他记得在晋察冀老区采风的时候,柯棣华长住的地方——河北唐县葛公村,有一位名叫李山秀的老大爷回忆当年的情景时,他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柯棣华追悼会上军民同唱的挽歌,歌词是:“我给印度家的唁电,他在这里度过了四个秋天,啊!亲爱的柯棣华同志,你最高的理想是领导我们为实现世界和平。”由此我们可知,《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邮票为什么会成为新中国邮票画廊的经典作品。因为英雄的事迹一直在鼓舞他,激励他。但黄里先生总是谦虚地说:“我最敬佩的是探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也说不上喜欢哪套邮票,因为设计邮票的时间有限,经常是期限到了,只得如此,就这样了,下回再说吧!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做事情还比较主观,而且自信有余,自信又大于能力。” 对于全国最佳纪念邮票设计、最佳首日封设计获奖者、对于曾获得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享受政府津贴的黄里来说,他总是异常的谦虚,“我不是邮票设计家,我就是一个设计师。”“一套邮票的问世,是集体的创作和功劳,荣誉应该归集体。”他的谦逊和对朋友的真诚令人肃然起敬。

黄里先生的手绘作品大部分都是即兴的手绘封。他设计的各种首日封、邮资封片、纪念封多达上百种,可谓琳琅满目,洋洋大观。而最能展示其独特艺术风格的,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恰恰是这些首日封、纪念封、邮资封片。由于黄里先生的作品设计风格相当前卫多变,给集邮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黄里风格”。

业余时间,黄里先生仍然坚持创作油画,其代表作品有《北方的核桃树》、《雨后池塘》等。2012年5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马奈的草地”画廊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奔放的诗意——黄里写生邮画作品展”。黄里激情洋溢地向观众介绍了自己作品的创作经过。他说:“油画在西方画家手中,只是起到了准相机的作用,被画者越像也好;而在中国画家手中,被画者的外形是次要的,表达画家的内心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10月5日子夜时分,黄里先生病逝,享年74岁。听到黄里去世的消息,厦门邮票爱好者,黄里先生的朋友郑启五撰文缅怀:“我不禁扼腕长叹,74岁实在是太年轻了,而他还有一颗更加年轻的心啊!” 87岁高龄的集邮家蒋鹏凌说:“像黄里这样和集邮者心连心的邮票设计家,集邮者最喜欢!”中科院高能所集邮会对黄里先生这样评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风采犹存。”

保险之花

1984年12月25日,“保险之花”JT系列邮票正式发行,发行量为2353.26 万枚。邮票规格为 27×40毫米,齿孔度数为 11度,本套邮票共1枚,整张49枚,由北京邮票厂印制。

“保险之花”邮票画面呈现的是一只白地蓝花的大花瓷瓶,瓶中插着一束绿叶衬托的白马蹄莲花,给人一种清淡、明快的感觉。瓷瓶上画着一只只亭亭玉立的大小仙鹤,聚集在一个篆体“寿”字周围引颈长鸣;马蹄莲花中有几只若隐若现的手臂,以金币投向瓶口。

黄里先生独具匠心地以鲜花和花瓶寓意被保险者与保险者之间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花瓶在旦夕之间可能花散瓶碎,但瓶子里积聚的金币,仍有可能使被保险者因祸得福。票面右方的金色葫芦,巧妙地套用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进一步道明保险业的神奇功效。

《中国保险》期刊和保险之花

1985年第2期《中国保险》,采用了中国人民邮政1984年发行的印有邮戳1984.12第一枚保险邮票作为封面。在邮票的四个角,印有4个带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LOGO和“1949—1984,中国北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字样的画符。在上下左右,对称的印有一位美丽的少女手持鲜花,微笑着目视远方。在她的裙裾上则印有“中国保险,1984.12.25,北京”字样。还有一个里面盛满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字样的像金色葫芦样的物品,或许象征着为企业、家庭提供风险保障的寓意。封面设计朴素高雅,端庄大气,令人击节赞赏。

从目录看,1985年第2期《中国保险》是总第8期,说明期刊是1984年恢复的,为双月刊。到2018年12月,《中国保险》期刊复刊已经有34年的历史了。现在《中国保险》期刊已是月刊,国家级期刊,仍然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主管和主办。其旨在普及保险知识,传递国内外保险信息;探讨保险体制改革。它一如初创时期的风格,淡雅、大方,在国家刊物的百花园里盛开并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中国“保险之花”邮票的设计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2-22

□王珏麟

1984年12月25日,中国邮票公司正式发行JT系列邮票 “保险之花”。这枚邮票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保险邮票。它的设计者就是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宁波余姚人黄里。

黄里灿烂的一生

黄里,1941年5月出生于自古“人杰地灵”的宁波余姚市,与中国保险公司创始人宋汉章先生同乡。6岁到北京少年宫开始学习绘画,接受初等美术教育。1960年中央美院附中毕业。1961年师从曾受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师,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希文先生学习油画,系统的接受了学习和训练。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工作,黄里先生没有想到,从此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邮票,奉献给了他热爱的邮迷。

黄里先生手绘封

黄里开始邮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十分适应。他认为邮票设计与油画不贴近。但由于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大国,在邮票设计方面理应有更多的画种。黄里后来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学的是油画,平时画的也是油画,自然会将油画的手法带到邮票设计中来,我也曾为外国及香港设计过油画形式的邮票。以前我设计的《水乡古镇》邮票,看上去是水墨的形式,其实里面也有油画的影子、油画的构成和韵味。”黄里把油画带入了邮票领域,将表现语言在置换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集高深莫测与通俗易懂于一炉,这种油与水相混论似乎胡诌,然而确是我的表达语言。”黄里认为这种尝试并不是十分成功。但黄里说:“我爱思考和尝试。”

从1968年到1998年,黄里从参与设计《文5.革命样板戏》到《珊瑚礁观赏鱼》邮票,整整走过了30年时光。他一生设计的邮票有20多套,其中包括《西双版纳风光》、《畜牧业-牛》、《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等很多经典邮票。巅峰之作则为《西双版纳风光》和《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两套邮票。《西双版纳风光》体现了作者雄厚的油画实力,《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则体现了作者传神的速写功底。

1984年发行的第一枚保险邮票《保险之花》

为设计《西双版纳风光》邮票,黄里在西双版纳进行了大量的写生;为设计《柯隶华逝世四十周年》邮票,黄里奔走在晋察冀老区采风;为设计《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邮票,黄里在陈嘉庚故居翻看老人生前的日记。在黄里先生邮票设计生涯中,他一直十分难忘国际友人柯棣华大夫和陈嘉庚先生。他记得在晋察冀老区采风的时候,柯棣华长住的地方——河北唐县葛公村,有一位名叫李山秀的老大爷回忆当年的情景时,他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柯棣华追悼会上军民同唱的挽歌,歌词是:“我给印度家的唁电,他在这里度过了四个秋天,啊!亲爱的柯棣华同志,你最高的理想是领导我们为实现世界和平。”由此我们可知,《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邮票为什么会成为新中国邮票画廊的经典作品。因为英雄的事迹一直在鼓舞他,激励他。但黄里先生总是谦虚地说:“我最敬佩的是探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也说不上喜欢哪套邮票,因为设计邮票的时间有限,经常是期限到了,只得如此,就这样了,下回再说吧!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做事情还比较主观,而且自信有余,自信又大于能力。” 对于全国最佳纪念邮票设计、最佳首日封设计获奖者、对于曾获得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享受政府津贴的黄里来说,他总是异常的谦虚,“我不是邮票设计家,我就是一个设计师。”“一套邮票的问世,是集体的创作和功劳,荣誉应该归集体。”他的谦逊和对朋友的真诚令人肃然起敬。

黄里先生的手绘作品大部分都是即兴的手绘封。他设计的各种首日封、邮资封片、纪念封多达上百种,可谓琳琅满目,洋洋大观。而最能展示其独特艺术风格的,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恰恰是这些首日封、纪念封、邮资封片。由于黄里先生的作品设计风格相当前卫多变,给集邮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黄里风格”。

业余时间,黄里先生仍然坚持创作油画,其代表作品有《北方的核桃树》、《雨后池塘》等。2012年5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马奈的草地”画廊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奔放的诗意——黄里写生邮画作品展”。黄里激情洋溢地向观众介绍了自己作品的创作经过。他说:“油画在西方画家手中,只是起到了准相机的作用,被画者越像也好;而在中国画家手中,被画者的外形是次要的,表达画家的内心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10月5日子夜时分,黄里先生病逝,享年74岁。听到黄里去世的消息,厦门邮票爱好者,黄里先生的朋友郑启五撰文缅怀:“我不禁扼腕长叹,74岁实在是太年轻了,而他还有一颗更加年轻的心啊!” 87岁高龄的集邮家蒋鹏凌说:“像黄里这样和集邮者心连心的邮票设计家,集邮者最喜欢!”中科院高能所集邮会对黄里先生这样评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风采犹存。”

保险之花

1984年12月25日,“保险之花”JT系列邮票正式发行,发行量为2353.26 万枚。邮票规格为 27×40毫米,齿孔度数为 11度,本套邮票共1枚,整张49枚,由北京邮票厂印制。

“保险之花”邮票画面呈现的是一只白地蓝花的大花瓷瓶,瓶中插着一束绿叶衬托的白马蹄莲花,给人一种清淡、明快的感觉。瓷瓶上画着一只只亭亭玉立的大小仙鹤,聚集在一个篆体“寿”字周围引颈长鸣;马蹄莲花中有几只若隐若现的手臂,以金币投向瓶口。

黄里先生独具匠心地以鲜花和花瓶寓意被保险者与保险者之间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花瓶在旦夕之间可能花散瓶碎,但瓶子里积聚的金币,仍有可能使被保险者因祸得福。票面右方的金色葫芦,巧妙地套用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进一步道明保险业的神奇功效。

《中国保险》期刊和保险之花

1985年第2期《中国保险》,采用了中国人民邮政1984年发行的印有邮戳1984.12第一枚保险邮票作为封面。在邮票的四个角,印有4个带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LOGO和“1949—1984,中国北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字样的画符。在上下左右,对称的印有一位美丽的少女手持鲜花,微笑着目视远方。在她的裙裾上则印有“中国保险,1984.12.25,北京”字样。还有一个里面盛满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字样的像金色葫芦样的物品,或许象征着为企业、家庭提供风险保障的寓意。封面设计朴素高雅,端庄大气,令人击节赞赏。

从目录看,1985年第2期《中国保险》是总第8期,说明期刊是1984年恢复的,为双月刊。到2018年12月,《中国保险》期刊复刊已经有34年的历史了。现在《中国保险》期刊已是月刊,国家级期刊,仍然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主管和主办。其旨在普及保险知识,传递国内外保险信息;探讨保险体制改革。它一如初创时期的风格,淡雅、大方,在国家刊物的百花园里盛开并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