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保险业在实践创造中进行保险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保险文化进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纵观四十年来保险文化的建设历程,行业整体缺乏对保险文化事业建设的主动性,深入研究实践不够,没有把保险文化的创造建立在丰富生动的实践基础之上,保险文化建设的步伐时断时续,时强时弱,保险文化精品匮乏。
保险复业四十年,文化建设历经三阶段
保险文化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和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具有隐形的特质,难以觉察。因此,梳理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发展脉络,有助于厘清问题源头,从而肩负起新时代保险文化建设的使命,寻找到科学的文化建设路径。改革开放四十年保险文化建设,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文化传承和创新期。1979年—1998年,在这近20年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为市场中唯一和主要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了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重任。期间,无论是公司宣传广告,还是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1985年举办保险书画艺术展览,创办《人民保险报》;1985年资助南开大学等高校开设保险专业等。
但是,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保险公司建设行业文化的动力在1996年改制后逐渐弱化。1986年新疆建设兵团保险公司设于一域,自然生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虽然陆续成立,但尚未形成气候,对行业文化建设贡献甚微。
1998年—2008年是我国保险文化建设的第二阶段。由于保险文化建设长期缺乏顶层设计,因此处于自然发育发展状态。中国加入WTO,保险公司数量快速增加,但是监管部门未理解到“制度红利”的有限性,以及汲取外来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外保险文化融合建设方面未有主动作为。在这一阶段,保险文化建设开始兴起,内容日渐丰富,形式逐渐多样,但是相对于业务的快速增量,保险文化在深度、广度和影响力上均十分有限,并不被大多数从业者了解和认同。行业的高速增长将第一阶段累计的保险文化能量稀释并消耗殆尽。
2008年后,保险文化建设进入第三阶段,金融危机让行业洞察到了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同年11月,《保险文化》杂志举办中国保险业首届保险文化与品牌论坛,并被央视报道。自此以后,与保险文化相关的论坛逐渐进入行业视野。2008年前后,一些承载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功能的媒体开始发力,一些具有人文特质的图书问世,如《解密友邦》、《迷失的盛宴》等图书出版。2012年保险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保险文化建设”征文活动举办,反映出业界对文化的渴求。
然而,保险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风险日渐突出,并在后来集中爆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险史学发展滞后,具体来看有以下三点:
一是保险行业未从保险史学源头厘清保险文化本质、定义和范畴。在基层,有关保险文化定义和范畴为满足实用,各种观点应运而生,如狼性文化、丛林文化等。这些观点局限一叶,不见源头,忽略了“历史是文化之源头”的重要观点,
保险复业后,一批解放前就从事保险工作的前辈开始陆续撰写回忆保险历史的相关文章,散见于刊物。遗憾的是,保险业界并未关注到这些保险史学研究的成果,从中寻觅初心,汲取文化营养。保险业将保险史学的地位长期置于高寒地带,仅在文化传播端投入资金,本末倒置。
二是保险史学研究成果未与保险教育相融合。目前,100多所开设保险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没有一所设置保险史课程。200余家保险公司每年开设大量课程,未将一家将保险历史课纳入其中。行业主管机构未设置相关荣誉表彰体系,对保险史学研究成果不能给予评价和认定,导致行业整体对保险史学的研究工作认同不够,评价不高。
以史聚魂,不疾而速
当前,新时代的保险业需要担负起新的文化建设使命。近年来,一些发扬保险史学的实践活动正在蓬勃兴起,并逐渐影响到了业界对保险文化的反思和重新构建。
一是以保险博物馆建设为核心的重大工程进入实施阶段。2015年洛阳保险文化博物馆注册开馆;2017年上海财大商学博物馆保险专题馆开馆;2019年中国保险博物馆落户宁波。这些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保险文化服务公众的能力。
二是参与保险史料研究挖掘和传播的主体逐渐丰富,传播形式多样化。2014年9月《仰望百年——中国保险先驱四十人》作为一本讲述为中国保险业历史人物的图书问世;2015年《抗战时期重庆保险业》、《太平保险史话》先后出版;同年,中国保险学会史志办成立。在史料挖掘方面,2016年上海保险学会、阳光保险集团发起拍摄《口述保险史》纪录片;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拍摄“口述人保史”纪录片,出版《口述人保史》等多卷本司史系列丛书。在传播形式上,2015年起,人保集团公司博物馆馆长高星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陆续刊发保险前辈事迹并广泛传播;2016年中国保险学会的“保险史志”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三是外资保险公司开始注重其历史的挖掘和传播。这一时期,一些合资保险公司,如中英人寿、中美大都会人寿等开始意识到历史是品牌的核心内容,开始介绍母公司的悠久历史。此举对中外保险文化的人文交流和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四是以保险史为内容的文学创作和其他活动开始兴起。2015年保险历史题材文学剧本《险中情》座谈会举办;2017年,中国人保历史专题性著作《族谱的墨迹》出版。民族保险历史通过二度创作得以广泛传播,民族保险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得以弘扬。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媒体、互联网平台等民间机构开办保险历史、文化讲座,梳理行业纷繁脉络,重塑行业对保险的信仰。2018年,首届国际保险文化节依托中国寿险精英大会在郑州举办,标志着保险文化开始从理论到实践、从顶层到基层的逐步而坚定地渗透。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随着保险史学逐步广泛传播,保险从业者应当以全球历史的视野全面审视保险业的前生今世,来龙去脉,反思当下的文化建设出发点、建设领域和建设路径,从而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赵守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保险业在实践创造中进行保险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保险文化进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纵观四十年来保险文化的建设历程,行业整体缺乏对保险文化事业建设的主动性,深入研究实践不够,没有把保险文化的创造建立在丰富生动的实践基础之上,保险文化建设的步伐时断时续,时强时弱,保险文化精品匮乏。
保险复业四十年,文化建设历经三阶段
保险文化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和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具有隐形的特质,难以觉察。因此,梳理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发展脉络,有助于厘清问题源头,从而肩负起新时代保险文化建设的使命,寻找到科学的文化建设路径。改革开放四十年保险文化建设,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文化传承和创新期。1979年—1998年,在这近20年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为市场中唯一和主要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了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重任。期间,无论是公司宣传广告,还是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1985年举办保险书画艺术展览,创办《人民保险报》;1985年资助南开大学等高校开设保险专业等。
但是,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保险公司建设行业文化的动力在1996年改制后逐渐弱化。1986年新疆建设兵团保险公司设于一域,自然生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虽然陆续成立,但尚未形成气候,对行业文化建设贡献甚微。
1998年—2008年是我国保险文化建设的第二阶段。由于保险文化建设长期缺乏顶层设计,因此处于自然发育发展状态。中国加入WTO,保险公司数量快速增加,但是监管部门未理解到“制度红利”的有限性,以及汲取外来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外保险文化融合建设方面未有主动作为。在这一阶段,保险文化建设开始兴起,内容日渐丰富,形式逐渐多样,但是相对于业务的快速增量,保险文化在深度、广度和影响力上均十分有限,并不被大多数从业者了解和认同。行业的高速增长将第一阶段累计的保险文化能量稀释并消耗殆尽。
2008年后,保险文化建设进入第三阶段,金融危机让行业洞察到了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同年11月,《保险文化》杂志举办中国保险业首届保险文化与品牌论坛,并被央视报道。自此以后,与保险文化相关的论坛逐渐进入行业视野。2008年前后,一些承载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功能的媒体开始发力,一些具有人文特质的图书问世,如《解密友邦》、《迷失的盛宴》等图书出版。2012年保险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保险文化建设”征文活动举办,反映出业界对文化的渴求。
然而,保险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风险日渐突出,并在后来集中爆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险史学发展滞后,具体来看有以下三点:
一是保险行业未从保险史学源头厘清保险文化本质、定义和范畴。在基层,有关保险文化定义和范畴为满足实用,各种观点应运而生,如狼性文化、丛林文化等。这些观点局限一叶,不见源头,忽略了“历史是文化之源头”的重要观点,
保险复业后,一批解放前就从事保险工作的前辈开始陆续撰写回忆保险历史的相关文章,散见于刊物。遗憾的是,保险业界并未关注到这些保险史学研究的成果,从中寻觅初心,汲取文化营养。保险业将保险史学的地位长期置于高寒地带,仅在文化传播端投入资金,本末倒置。
二是保险史学研究成果未与保险教育相融合。目前,100多所开设保险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没有一所设置保险史课程。200余家保险公司每年开设大量课程,未将一家将保险历史课纳入其中。行业主管机构未设置相关荣誉表彰体系,对保险史学研究成果不能给予评价和认定,导致行业整体对保险史学的研究工作认同不够,评价不高。
以史聚魂,不疾而速
当前,新时代的保险业需要担负起新的文化建设使命。近年来,一些发扬保险史学的实践活动正在蓬勃兴起,并逐渐影响到了业界对保险文化的反思和重新构建。
一是以保险博物馆建设为核心的重大工程进入实施阶段。2015年洛阳保险文化博物馆注册开馆;2017年上海财大商学博物馆保险专题馆开馆;2019年中国保险博物馆落户宁波。这些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保险文化服务公众的能力。
二是参与保险史料研究挖掘和传播的主体逐渐丰富,传播形式多样化。2014年9月《仰望百年——中国保险先驱四十人》作为一本讲述为中国保险业历史人物的图书问世;2015年《抗战时期重庆保险业》、《太平保险史话》先后出版;同年,中国保险学会史志办成立。在史料挖掘方面,2016年上海保险学会、阳光保险集团发起拍摄《口述保险史》纪录片;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拍摄“口述人保史”纪录片,出版《口述人保史》等多卷本司史系列丛书。在传播形式上,2015年起,人保集团公司博物馆馆长高星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陆续刊发保险前辈事迹并广泛传播;2016年中国保险学会的“保险史志”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三是外资保险公司开始注重其历史的挖掘和传播。这一时期,一些合资保险公司,如中英人寿、中美大都会人寿等开始意识到历史是品牌的核心内容,开始介绍母公司的悠久历史。此举对中外保险文化的人文交流和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四是以保险史为内容的文学创作和其他活动开始兴起。2015年保险历史题材文学剧本《险中情》座谈会举办;2017年,中国人保历史专题性著作《族谱的墨迹》出版。民族保险历史通过二度创作得以广泛传播,民族保险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得以弘扬。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媒体、互联网平台等民间机构开办保险历史、文化讲座,梳理行业纷繁脉络,重塑行业对保险的信仰。2018年,首届国际保险文化节依托中国寿险精英大会在郑州举办,标志着保险文化开始从理论到实践、从顶层到基层的逐步而坚定地渗透。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随着保险史学逐步广泛传播,保险从业者应当以全球历史的视野全面审视保险业的前生今世,来龙去脉,反思当下的文化建设出发点、建设领域和建设路径,从而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