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上医解病:别让“冻结肩”冻住你

发布时间:2019-07-03 09:34:34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刘飞燕

半年前,好朋友兰老师通过微信语音通话向我哭诉:“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整个右边的手都抬不起来了,右手既梳不了头又洗不了头,穿套头衫特别困难,脱套头衫时更是肩膀痛得要命!我忍痛使劲脱,结果痛得我都哭了,衣服也下不来,最后还是请人帮忙,才把套头衫脱了下来!所以现在只敢穿开衫,就是穿开衫时,也必须先用左手帮着右手才能把衣袖套进去,哎,太遭罪了!并且呢,右手往后背也困难,只能搁到臀部,试着用左手拉着右手往上,想搁到后腰部时,因为右肩膀疼得不行,只好又赶紧放下,就更别想让右手摸到胸衣后边的排扣把它们扣上了,为此我只好专门买了件前边系扣的胸衣才算了事。哎,太郁闷了!以前右手轻易能做到的事情比如从右裤兜里拿纸这个动作,现在都做不了,感觉右边肩膀就好像被冻住了一样,活动不开,哎,太难受了!刘教授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呢?!”

虽然隔着屏幕,我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兰老师的痛苦和烦劳。

我分析她可能得了肩周炎,也就是俗称的“冻结肩”,建议她尽快去骨科诊治。前两天她开心地跟我微信聊天,说的确是冻结肩,通过医院治疗和功能锻炼,现在已经能够梳头洗头了,穿脱衣服也不那么痛了。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好朋友王姐等人来北京旅游住在我家,她人很好又勤快,抢着干活,洗菜做饭都没问题,就是右上肢上举和后背不行,限制了她的活动,比如做菜要拿我家厨房上面橱柜里的酱油或者醋时,她手抬不上去,就得叫我们帮她取,此时的她一脸无奈。生活中连续遇到两个朋友被冻结肩“冻住”,使我不得开心颜,觉得有必要扒一扒冻结肩的皮,免得更多人中它的招。

冻结肩,学名叫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大多是因为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老化),加上长期劳动损伤(劳损),慢慢引起了肩部的无菌性炎症,并导致肩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以肩关节及其周围疼痛、与肩相关的活动受限为特征。发作厉害时患者的肩膀就好像被冻结和凝固了一样,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冻结肩、凝肩;又因为冷风寒风吹入肩部容易诱发肩周炎,因此老百姓又叫它“漏风肩”;还因为肩周炎常常发生于40-70岁的人群,特别是以50来岁的人最高发,故肩周炎也被称为“五十肩”。总之,有肩周炎的人比较多,俗称也多,并且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发,单侧多见。我前面提到的的两个朋友就是50多岁的女性,都是右肩出了问题,那为什么冻结肩容易“冻住”5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女性的右肩呢?

肩周炎的多发人群

1、50来岁上肢劳作的人群特别是女性

成年后,人们不得不撑起家庭重担,为人母为人父,特别是女性做家务的更多,她们干家务活时频繁使用上肢,成天大包小包拎菜拎物,抱孩子、切菜、洗衣、拖地,忙个不停,并且由于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负重,比如右肩膀挎包、右手抱孩子提重物,因此右上肢最辛劳。长年累月下来,使得作为上肢“支点”的肩关节,特别是右侧肩,随着岁月老化,承重能力逐渐减弱,加上过度劳动导致肩部组织损伤,最终积劳成疾。50知天命,经年累月身体的不断退化加上持续劳损,毛病一点点积攒下来,到了50岁上下时,量变到质变,身体毛病就大爆发了!因此,5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日复一日干家务活的妈妈们,最容易得冻结肩,并且常常发生在她们干活时惯用的右手的支点——右肩处(在此特别致敬天下所有任劳任怨、辛劳持家的母亲们)。

2、上肢长期活动过度,姿势不良的人群

现在年轻人冻结肩的现象也猛增,因为长期伏案工作,或者整天刷手机,使得一天到晚上肢都紧张地“端着”,加上冷气侵袭,慢慢地,肩部被“冻住”,手就抬不起来了。

3、肩部固定过久的人群

笔者的一位亲戚,因为腋下发炎,她怕摩擦使得感染加重,白天就将右上肢吊起来,没想到腋下感染好了后,却发现右上肢抬不起来了,原因就是肩周长期不动,导致肩部组织萎缩、粘连了。

另外,肩部伤后治疗不当,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在肩部的牵涉痛等,这些病变使得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最后也会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的两大表现

1、患侧肩部疼痛

从肩部不舒服、难受,到肩部疼痛,尤其是夜痛明显,严重者甚至会疼得无法入睡,非常痛苦。

2、患侧上肢活动受限

患侧肩部功能不同程度的受限,表现为患侧上肢的上举、后伸、外展、外旋等活动受限,使得诸如梳头、洗头、擦汗、吃饭、穿衣、插兜包括挠痒痒等等这些平时最简单不过的动作,患肢都无法完成,严重者甚至生活无法自理。

肩周炎的防治

由于肩周炎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做好本病的日常保养很有必要,骨科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保护肩关节,避免肩部的过度活动或用力不当

笔者本人二十多年前生完孩子,因为不懂,习惯用右上肢抱孩子,结果五个月后,就出现右肩难受,受风就加重并疼痛,不敢吹电风扇,诊断是得了右侧肩周炎,我自己戏称“抱孩综合征”呵呵。因此大人特别是妈妈们,干家务活时要有意识的交替左右手,比如左右肩轮流负重,左右手换着拎东西抱孩子。大家也不要长时间打电脑玩手机,也不要干活时肩膀一个姿势维持很长时间,否则肩膀就累坏了。应该每隔45分钟左右,放松放松肩关节。体育运动比如打球时,也要注意发力不要太猛,避免拉伤肩关节。

2、注意防寒保暖

寒冷湿气不断侵袭刺激,可使肩部的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持续地收缩痉挛,从而诱发各种肩周炎症状,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少露肩,避开冷风,在有冷气开放的房中要穿外套或者披肩。中老年人尤其要重视关节的保暖防寒,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肩关节外露,勿使肩部受凉,以免诱发肩周炎或者使症状复发。

3、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要认真治疗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以及脑部疾病等等,以免引起继发性肩周炎,在生病期间,也要做肩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4、常常做肩部锻炼

健康人群可以常常旋动双肩、屈肘甩手、体后拉手、展臂站立、头枕双手等简单锻炼,不仅可以预防肩周炎,还能较好的缓解肩周炎的初期症状。

已经被冻结肩不同程度、或深或浅“冻住”的朋友们,也不要灰心,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在保证营养、正规治疗同时,骨科专家推荐患者做以下动作,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很有好处,赶快试试吧!

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可以用健侧手协助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患侧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时,停留片刻,然后再徐徐沿墙壁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每天做,一天可以爬5到6次,逐渐增加患肢上爬高度,直到恢复正常。

后伸托举:患者双手背伸,以健侧的手在背后托举患侧的手,逐渐抬高,痛也要锻炼,每天做,一天可以5到6次,逐渐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弯腰转肩:弯下腰,双臂自然下垂,然后以患侧肩关节为中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交替划圈运动,每天做,一天可以5到6次,以此带动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防止肩周炎的锻炼方式有很多种,既可以用社区的体育器械比如肩部康复器协助锻炼,也可以在家中自行锻炼。要强调的是:一方面,平时不要肩部总是一个姿势,因为老不动就会被“冻住”了;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肩部活动过度,因为积劳会成疾,所以应该适量运动。总之,我们大家要想远离“冻结肩”,平时就一定要注意做双上肢的适量运动,并且不要厚此薄彼,要左右开弓,让左右肩膀都均衡地动起来,张弛有度,方能长久。

(作者是北京生命科技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上医解病:别让“冻结肩”冻住你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7-03

□刘飞燕

半年前,好朋友兰老师通过微信语音通话向我哭诉:“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整个右边的手都抬不起来了,右手既梳不了头又洗不了头,穿套头衫特别困难,脱套头衫时更是肩膀痛得要命!我忍痛使劲脱,结果痛得我都哭了,衣服也下不来,最后还是请人帮忙,才把套头衫脱了下来!所以现在只敢穿开衫,就是穿开衫时,也必须先用左手帮着右手才能把衣袖套进去,哎,太遭罪了!并且呢,右手往后背也困难,只能搁到臀部,试着用左手拉着右手往上,想搁到后腰部时,因为右肩膀疼得不行,只好又赶紧放下,就更别想让右手摸到胸衣后边的排扣把它们扣上了,为此我只好专门买了件前边系扣的胸衣才算了事。哎,太郁闷了!以前右手轻易能做到的事情比如从右裤兜里拿纸这个动作,现在都做不了,感觉右边肩膀就好像被冻住了一样,活动不开,哎,太难受了!刘教授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呢?!”

虽然隔着屏幕,我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兰老师的痛苦和烦劳。

我分析她可能得了肩周炎,也就是俗称的“冻结肩”,建议她尽快去骨科诊治。前两天她开心地跟我微信聊天,说的确是冻结肩,通过医院治疗和功能锻炼,现在已经能够梳头洗头了,穿脱衣服也不那么痛了。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好朋友王姐等人来北京旅游住在我家,她人很好又勤快,抢着干活,洗菜做饭都没问题,就是右上肢上举和后背不行,限制了她的活动,比如做菜要拿我家厨房上面橱柜里的酱油或者醋时,她手抬不上去,就得叫我们帮她取,此时的她一脸无奈。生活中连续遇到两个朋友被冻结肩“冻住”,使我不得开心颜,觉得有必要扒一扒冻结肩的皮,免得更多人中它的招。

冻结肩,学名叫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大多是因为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老化),加上长期劳动损伤(劳损),慢慢引起了肩部的无菌性炎症,并导致肩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以肩关节及其周围疼痛、与肩相关的活动受限为特征。发作厉害时患者的肩膀就好像被冻结和凝固了一样,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冻结肩、凝肩;又因为冷风寒风吹入肩部容易诱发肩周炎,因此老百姓又叫它“漏风肩”;还因为肩周炎常常发生于40-70岁的人群,特别是以50来岁的人最高发,故肩周炎也被称为“五十肩”。总之,有肩周炎的人比较多,俗称也多,并且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发,单侧多见。我前面提到的的两个朋友就是50多岁的女性,都是右肩出了问题,那为什么冻结肩容易“冻住”5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女性的右肩呢?

肩周炎的多发人群

1、50来岁上肢劳作的人群特别是女性

成年后,人们不得不撑起家庭重担,为人母为人父,特别是女性做家务的更多,她们干家务活时频繁使用上肢,成天大包小包拎菜拎物,抱孩子、切菜、洗衣、拖地,忙个不停,并且由于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负重,比如右肩膀挎包、右手抱孩子提重物,因此右上肢最辛劳。长年累月下来,使得作为上肢“支点”的肩关节,特别是右侧肩,随着岁月老化,承重能力逐渐减弱,加上过度劳动导致肩部组织损伤,最终积劳成疾。50知天命,经年累月身体的不断退化加上持续劳损,毛病一点点积攒下来,到了50岁上下时,量变到质变,身体毛病就大爆发了!因此,5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日复一日干家务活的妈妈们,最容易得冻结肩,并且常常发生在她们干活时惯用的右手的支点——右肩处(在此特别致敬天下所有任劳任怨、辛劳持家的母亲们)。

2、上肢长期活动过度,姿势不良的人群

现在年轻人冻结肩的现象也猛增,因为长期伏案工作,或者整天刷手机,使得一天到晚上肢都紧张地“端着”,加上冷气侵袭,慢慢地,肩部被“冻住”,手就抬不起来了。

3、肩部固定过久的人群

笔者的一位亲戚,因为腋下发炎,她怕摩擦使得感染加重,白天就将右上肢吊起来,没想到腋下感染好了后,却发现右上肢抬不起来了,原因就是肩周长期不动,导致肩部组织萎缩、粘连了。

另外,肩部伤后治疗不当,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在肩部的牵涉痛等,这些病变使得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最后也会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的两大表现

1、患侧肩部疼痛

从肩部不舒服、难受,到肩部疼痛,尤其是夜痛明显,严重者甚至会疼得无法入睡,非常痛苦。

2、患侧上肢活动受限

患侧肩部功能不同程度的受限,表现为患侧上肢的上举、后伸、外展、外旋等活动受限,使得诸如梳头、洗头、擦汗、吃饭、穿衣、插兜包括挠痒痒等等这些平时最简单不过的动作,患肢都无法完成,严重者甚至生活无法自理。

肩周炎的防治

由于肩周炎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做好本病的日常保养很有必要,骨科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保护肩关节,避免肩部的过度活动或用力不当

笔者本人二十多年前生完孩子,因为不懂,习惯用右上肢抱孩子,结果五个月后,就出现右肩难受,受风就加重并疼痛,不敢吹电风扇,诊断是得了右侧肩周炎,我自己戏称“抱孩综合征”呵呵。因此大人特别是妈妈们,干家务活时要有意识的交替左右手,比如左右肩轮流负重,左右手换着拎东西抱孩子。大家也不要长时间打电脑玩手机,也不要干活时肩膀一个姿势维持很长时间,否则肩膀就累坏了。应该每隔45分钟左右,放松放松肩关节。体育运动比如打球时,也要注意发力不要太猛,避免拉伤肩关节。

2、注意防寒保暖

寒冷湿气不断侵袭刺激,可使肩部的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持续地收缩痉挛,从而诱发各种肩周炎症状,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少露肩,避开冷风,在有冷气开放的房中要穿外套或者披肩。中老年人尤其要重视关节的保暖防寒,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肩关节外露,勿使肩部受凉,以免诱发肩周炎或者使症状复发。

3、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要认真治疗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以及脑部疾病等等,以免引起继发性肩周炎,在生病期间,也要做肩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4、常常做肩部锻炼

健康人群可以常常旋动双肩、屈肘甩手、体后拉手、展臂站立、头枕双手等简单锻炼,不仅可以预防肩周炎,还能较好的缓解肩周炎的初期症状。

已经被冻结肩不同程度、或深或浅“冻住”的朋友们,也不要灰心,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在保证营养、正规治疗同时,骨科专家推荐患者做以下动作,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很有好处,赶快试试吧!

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可以用健侧手协助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患侧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时,停留片刻,然后再徐徐沿墙壁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每天做,一天可以爬5到6次,逐渐增加患肢上爬高度,直到恢复正常。

后伸托举:患者双手背伸,以健侧的手在背后托举患侧的手,逐渐抬高,痛也要锻炼,每天做,一天可以5到6次,逐渐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弯腰转肩:弯下腰,双臂自然下垂,然后以患侧肩关节为中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交替划圈运动,每天做,一天可以5到6次,以此带动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防止肩周炎的锻炼方式有很多种,既可以用社区的体育器械比如肩部康复器协助锻炼,也可以在家中自行锻炼。要强调的是:一方面,平时不要肩部总是一个姿势,因为老不动就会被“冻住”了;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肩部活动过度,因为积劳会成疾,所以应该适量运动。总之,我们大家要想远离“冻结肩”,平时就一定要注意做双上肢的适量运动,并且不要厚此薄彼,要左右开弓,让左右肩膀都均衡地动起来,张弛有度,方能长久。

(作者是北京生命科技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