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乌兰察布:“三村工程”光明行

发布时间:2019-08-01 09:05:18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康民

乌兰察布,在蒙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山口”。此地拥有悠远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仰韶时期著名的庙子沟文化和老虎山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被考古学家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另一方面,乌兰察布地处干旱,海拔高、日照多,成为眼疾的高发地。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CEO甘为民告诉记者,乌兰察布是平安“三村工程”扶贫正式落地的首站,平安已在乌兰察布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并向内蒙古红十字会捐赠450万元。这笔款子是定向用于乌兰察布市的主题活动“光明行”复明行动,免费为当地符合贫困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000例。

从历史上看,乌兰察布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汇之地,频繁的战乱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现在11个旗县中,就有8个是国家级贫困旗县,2个是自治区贫困旗县。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下的老人中有22万是低保户,这里面有不少因患白内障而眼睛失明的老人。但苦于家庭贫穷、没钱治疗,导致当地不少老人认为,人老了眼睛就应该看不见,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重见光明。

让贫困老人重见光明

从2018年开始,平安走过58个乡镇,806个村,完成665例白内障手术,帮助数百位以为此生无望再见光明的老人,重新看到了草原上的落日。

近日,在乌兰察布的朝聚医院4层病房中,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看望了刚做过手术的苍栓莲老人,并小心翼翼地帮助她揭下手术后包裹在眼上的纱布,同时不忘细心叮嘱苍奶奶:“您刚做过白内障手术,现在还不能用手去碰眼睛。”

苍栓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72岁,育有1子四女,住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镇的西土城村。她和老伴常年患病,都已经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苍奶奶右眼渐进性模糊已有4年,但因家庭贫困眼疾一直未进行任何治疗。2019年7月10日到朝聚医院就诊治疗,被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于7月12日接受了白内障手术,短短5分钟时间,手术很快就做完了,也没有痛感——朝聚医院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白内障治疗技术,让老人第二天就可以揭开纱布,重见光明。而整个手术过程,她不需要花一分钱。

在为苍栓莲老人揭下眼上纱布后,甘为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当地的廉租房,看望去年做过手术的82岁老人刘举,与朝聚医院的大夫一起进行了术后回访。看到白内障患者因为平安的捐助而重见光明,甘为民颇为感慨地向记者表示:“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桥梁。让更多人看见美好,是平安的心愿。”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这里,平安深度参与了国家扶贫战略。乌兰察布市长费东斌向记者表示,平安和自治区红十字会共同发起的“光明行”公益活动,为当地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而且对推进乌兰察布市扶贫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内蒙古红十字副会长陈立本也向记者谈到,平安保险加入“光明行”活动,体现了这家保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也是专业创造价值企业文化理念的具体践行。

向智慧扶贫升级

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向记者介绍,平安集团”三村工程”主要面向”村医、村官、村教"三个方向,具体实施过程采取“一个项目,多点联动”的方式。"村医项目"主要是由平安养老险负责,联合平安其他专业公司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接受记者采访时,甘为民谈到,村医项目现在已经升级到智慧扶贫的阶段,具体而言,表现在“4+1”智慧医疗综合方案之中,即村卫升级、村医培训、会诊转诊、移动检测 + 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捐赠检测一体机、医视平台、智能药柜等智能设备,帮助提升村卫诊疗能力;联合中国志愿医生,为村医提供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生慢病管理等务实课程;通过平安好医生村医版APP,互联网远程连接,提供名医会诊等服务;通过搭载智慧影像系统“平安好颖像”的移动检测车上山下乡,为众多村民开展健康体检和义诊服务;最后,将各方数据汇集到一起,为村民自动生成一份电子健康档案。

优质医疗在乡村仍是短板,为了使贫困地区的人们看得起病、看得到好医生,解决基层就医难的问题,作为商业保险机构,平安养老险打出了一套健康扶贫的“组合拳”。在项目中,一是村卫升级,通过捐赠的检测一体机等智能医疗设备,为村医赋能,让患者村民更早发现或治疗疾病;二是村医培训,邀请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教授,深入贫困区县,授课义诊,为村医传授经验;三是远程问诊,在平安好医生村医版APP中,村医可以通过远程问诊功能,在三甲医院的专家指导下,为村医诊断病情;四是移动检测,“我们把大巴车改造成移动体检中心,配备全数字化DR、彩超、心电图、尿液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免费为村民体检,以及开展各类脏器疾病和肿瘤常规筛查。在偏远山区,一些村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体检。”

村官项目落地闭环模式

任汇川介绍,2018年3月,“三村工程”首站在银保监会定点扶贫地区乌兰察布落地,平安产险重点承担村官工程的实施,率先落地了国内首个保险深度介入的”平安扶贫保”产业扶贫闭环模式。

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张天明谈到,这一闭环模式,通过信用保证保险、政府、银行三方风险共担,帮助带贫产业发展降低融资门槛,突破信贷难题,为阴山优麦提供“免息免担保"的产业扶贫贷款共计6000万元(2018年、2019年各放贷3000万元),农产品协销达1500万元,并为近20000亩燕麦种植田提供近180万农险保障,帮助企业通过燕麦种植回收、雇工、分工等形式,带动1087户贫困户脱贫,实现户均增收4860元。

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

一年多以来,平安在全国稳步复制落地“三村工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打造扶贫闭环。一是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训乡村致富带头人;二是筛选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实现产业造血;三是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四是搭建产销平台,扩大扶贫成果。在扶贫闭环的基础上叠加了村医和村教功能,减少因病返贫的概率、提升乡村下一代的整体素质能力。


乌兰察布:“三村工程”光明行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8-01

记者 康民

乌兰察布,在蒙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山口”。此地拥有悠远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仰韶时期著名的庙子沟文化和老虎山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被考古学家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另一方面,乌兰察布地处干旱,海拔高、日照多,成为眼疾的高发地。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CEO甘为民告诉记者,乌兰察布是平安“三村工程”扶贫正式落地的首站,平安已在乌兰察布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并向内蒙古红十字会捐赠450万元。这笔款子是定向用于乌兰察布市的主题活动“光明行”复明行动,免费为当地符合贫困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000例。

从历史上看,乌兰察布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汇之地,频繁的战乱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现在11个旗县中,就有8个是国家级贫困旗县,2个是自治区贫困旗县。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下的老人中有22万是低保户,这里面有不少因患白内障而眼睛失明的老人。但苦于家庭贫穷、没钱治疗,导致当地不少老人认为,人老了眼睛就应该看不见,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重见光明。

让贫困老人重见光明

从2018年开始,平安走过58个乡镇,806个村,完成665例白内障手术,帮助数百位以为此生无望再见光明的老人,重新看到了草原上的落日。

近日,在乌兰察布的朝聚医院4层病房中,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看望了刚做过手术的苍栓莲老人,并小心翼翼地帮助她揭下手术后包裹在眼上的纱布,同时不忘细心叮嘱苍奶奶:“您刚做过白内障手术,现在还不能用手去碰眼睛。”

苍栓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72岁,育有1子四女,住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镇的西土城村。她和老伴常年患病,都已经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苍奶奶右眼渐进性模糊已有4年,但因家庭贫困眼疾一直未进行任何治疗。2019年7月10日到朝聚医院就诊治疗,被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于7月12日接受了白内障手术,短短5分钟时间,手术很快就做完了,也没有痛感——朝聚医院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白内障治疗技术,让老人第二天就可以揭开纱布,重见光明。而整个手术过程,她不需要花一分钱。

在为苍栓莲老人揭下眼上纱布后,甘为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当地的廉租房,看望去年做过手术的82岁老人刘举,与朝聚医院的大夫一起进行了术后回访。看到白内障患者因为平安的捐助而重见光明,甘为民颇为感慨地向记者表示:“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桥梁。让更多人看见美好,是平安的心愿。”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这里,平安深度参与了国家扶贫战略。乌兰察布市长费东斌向记者表示,平安和自治区红十字会共同发起的“光明行”公益活动,为当地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而且对推进乌兰察布市扶贫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内蒙古红十字副会长陈立本也向记者谈到,平安保险加入“光明行”活动,体现了这家保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也是专业创造价值企业文化理念的具体践行。

向智慧扶贫升级

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向记者介绍,平安集团”三村工程”主要面向”村医、村官、村教"三个方向,具体实施过程采取“一个项目,多点联动”的方式。"村医项目"主要是由平安养老险负责,联合平安其他专业公司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接受记者采访时,甘为民谈到,村医项目现在已经升级到智慧扶贫的阶段,具体而言,表现在“4+1”智慧医疗综合方案之中,即村卫升级、村医培训、会诊转诊、移动检测 + 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捐赠检测一体机、医视平台、智能药柜等智能设备,帮助提升村卫诊疗能力;联合中国志愿医生,为村医提供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生慢病管理等务实课程;通过平安好医生村医版APP,互联网远程连接,提供名医会诊等服务;通过搭载智慧影像系统“平安好颖像”的移动检测车上山下乡,为众多村民开展健康体检和义诊服务;最后,将各方数据汇集到一起,为村民自动生成一份电子健康档案。

优质医疗在乡村仍是短板,为了使贫困地区的人们看得起病、看得到好医生,解决基层就医难的问题,作为商业保险机构,平安养老险打出了一套健康扶贫的“组合拳”。在项目中,一是村卫升级,通过捐赠的检测一体机等智能医疗设备,为村医赋能,让患者村民更早发现或治疗疾病;二是村医培训,邀请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教授,深入贫困区县,授课义诊,为村医传授经验;三是远程问诊,在平安好医生村医版APP中,村医可以通过远程问诊功能,在三甲医院的专家指导下,为村医诊断病情;四是移动检测,“我们把大巴车改造成移动体检中心,配备全数字化DR、彩超、心电图、尿液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免费为村民体检,以及开展各类脏器疾病和肿瘤常规筛查。在偏远山区,一些村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体检。”

村官项目落地闭环模式

任汇川介绍,2018年3月,“三村工程”首站在银保监会定点扶贫地区乌兰察布落地,平安产险重点承担村官工程的实施,率先落地了国内首个保险深度介入的”平安扶贫保”产业扶贫闭环模式。

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张天明谈到,这一闭环模式,通过信用保证保险、政府、银行三方风险共担,帮助带贫产业发展降低融资门槛,突破信贷难题,为阴山优麦提供“免息免担保"的产业扶贫贷款共计6000万元(2018年、2019年各放贷3000万元),农产品协销达1500万元,并为近20000亩燕麦种植田提供近180万农险保障,帮助企业通过燕麦种植回收、雇工、分工等形式,带动1087户贫困户脱贫,实现户均增收4860元。

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

一年多以来,平安在全国稳步复制落地“三村工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打造扶贫闭环。一是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训乡村致富带头人;二是筛选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实现产业造血;三是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四是搭建产销平台,扩大扶贫成果。在扶贫闭环的基础上叠加了村医和村教功能,减少因病返贫的概率、提升乡村下一代的整体素质能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