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李国运:有好终会怡此心

发布时间:2019-08-30 10:00:01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方磊

记者:您是一位资深的金融从业人士,终日与波动无常的市场行情和数据报表打交道,可为什么会对书法、篆刻艺术那么投入、感兴趣?请谈谈你这方面的经历和故事。

李国运

李国运: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其间也颇有迂回和波折。

首先,我从小就爱好书法,稍长时在家乡便是书法能手。但是真正得到专业指导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汪新士老先生之后。汪先生是民国书法大家王福庵的入室弟子,治学严谨,对学生都以“西泠传人”严格要求。在他的耳提面命下,我从文字源流到书法脉络;从点画把握到章法安排;从艺术流派到自我创新;从书法本身到字外功夫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真是受益匪浅,终生难忘!那时候,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在书法篆刻上,每天5个小时以上,个中甘苦唯其自知。然而,衣带渐宽终不悔,我对书法篆刻艺术的追求始终持之以恒,不曾间断。一段时间还鬼使神差地差点走上从事专业的道路。

记得那是90年代中期,我即将研究生毕业。有朋友告诉我,国家已批准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教育博士专业学科,欧阳中石将是全国第一位书法博导,于是我热血沸腾,决定马上报考欧阳先生的博士生。可是,当家人和老师劝我慎重对待时,我又彷徨了:因为多年的求学已让家人付出很多,如果专业从事书法行当,就意味着父母的经济压力在相当长时间得不到缓解,而我在有能力报答时却一味幻想于个人的爱好,这无疑是一种无情的自私;同时,将研习多年的会计学专业从此束之高阁,不仅辜负了师长们的期望,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都能累此身。”——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这一名联,让我醍醐灌顶,清醒过来。这样我就放弃了攻读书法博士学位的计划,回到现在的将书法篆刻艺术作为自己业余爱好,进而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终生以求的现实中来。

李国运作品

记者:您觉得研习书法艺术对金融保险人有哪些意义?

李国运:现在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平日里用笔书写的情况已经不多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在电脑前打字。因此,有些人就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看法,觉得爱好书法、练习写字没啥意思。然而,从我自己几十年的切身体会来看,我认为只要专下心来、处理得当,研习书法不仅很有乐趣、很有意义,而且还能为金融保险人高效工作提供保障。

记者:您认为金融与书法内在有什么关联?

李国运:大家知道,经济是国家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从事金融保险行业的人责任非常重大,倘若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金融保险从业人员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于是一般人会说了,我们日常的工作已很劳累了,那还哪有时间和心情去学习书法?可是,你别忘了,白天当你面对数字、行情、业绩、客户等等紧张而劳累后;晚上若有一瓯清茗,一缕檀香,一管毛颖,一本法帖,在砚田笔耕时,神清气爽,百忧皆忘的美妙境况将会柔曼轻纱,不请自来。

其次,研习书法还是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书法是中国国粹,也是相关传统文化如国画、篆刻的基础,书法所涉猎的知识博采众长,能有效地增强员工的文化底蕴。其三,研习书法的条件相对便利,与其他爱好相比,不需要复杂的装备和场地,爱好者可随时随地进入练习与创作状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是工作最好的润滑剂、减压器。此外,书法还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过年过节,中国人讲究喜庆,挥毫泼墨,写个春联,送个“福”字,赠给客户友人,在自己是举手之劳,对别人则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之?

记者:您作为一名金融保险业的知名书法家,想对金融保险业正在学习研究书法的人说说那些心里话。

李国运: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代表之一,其主题必须与时代同步,与社会现实紧密相结合。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就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运用古老的书法艺术形式去创作一批有艺术高度,有思想深度,弘扬正能量,反映主旋律的作品。那些“书法就是临临古碑帖,写写古诗文,与时代关系不大”的说法我不能苟同。

其次,在送书法下基层的过程中,我感到我们在书法艺术的普及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断层太大,欠账太多:一些出自名校的金融保险精湛员工,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陌生的程度令我惊讶!有的人连基本的书法字体分不清;有的人提供的文字内容俗不可耐;还有的人自撰的所谓对联不仅不规则,甚至连上下联字数都不等;还有些人即便是爱好书法,可提笔尽是“聪明字”、“江湖体”让人哭笑不得。这些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说明在书法教育方面,我们金融保险书法家任重而道远。另外,还有不少人以为写字就是书法,写得好看就是艺术,这无疑是说唱卡拉OK就是歌唱艺术,跳广场舞就是舞蹈艺术一样。其实,没有专业人士指点,初学者往往很容易陷入“江湖书法”的泥潭。

有人不从古代经典法帖入手,仅凭自己的喜好和心情,“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有人随意换帖,浅尝辄止,自以为是;有人盲目“创造”,自诩创新;其结果是:写了几十年,还在门外转。最后,就要谈到书法爱好者怎样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的问题了。我觉得初学者首先要学习经典,走艺术正道。传统法帖严谨规范,是学习最佳工具。而且,书贵精研。要仔细观察法帖的起笔、行笔、收笔之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力求形神兼备。此外,还必须持之以恒。书法学习的前期处于打基础阶段,练习者也许会感到有些枯燥,加之时间不够充裕,往往会半途而废。艺术贵在坚持,但只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深入书法艺术堂奥,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记者:请您谈谈对金融保险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要求的看法。

李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的论述,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积淀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我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根本。如果我们连文化都没有了,那哪来文化自信,那怎么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来。因此,坚持文化自信,首先应该从传统文化复兴开始。

从金融保险书法工作者的角度看,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盛世的建设者和见证人,我们有责任不仅自己要在思想上做弘扬正气、讴歌时代的创作者,在艺术上做不断进取、砥砺前行的探索者,更要在行动上做服务基层、公益书法的参与者。因为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书法素养,使大家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根深叶茂,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同心同德、凝聚力量的作用。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金融保险系统的书法家,在上级组织的安排下,每年都开展送文化下基层的活动,我也连续多年参与其中,为金融保险业员工送福字、写春联,受到大家的欢迎,激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当然,类似这样坚定文化自信的公益活动应该大力弘扬并传承下去。

记者:您认为自己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国运: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抑或地位高低,总都有个业余爱好。因为爱好恰如心灵的港湾,是人内心的归属。没有爱好的人,即便事业再成功,他的内心往往会孤独寂寞;相反,有爱好的人,即使最终没有成就的刺激,他也会找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并且,当他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其潜能会不断被挖掘,忧愁会逐渐得以纾解,相应地,事业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这方面我自己就有过很好的体会。长期的书法爱好与创作,使原来脾气火爆、遇事急躁的我逐渐变得冷静、稳重、成熟,并日益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自己也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成长成为金融保险业的中高级管理者。

最后,我在前面曾经引用过袁枚的那副对联中的“有好都能累此身”这句话,现在似乎觉得应改为“有好终会怡此心”才对——因为我从传统的古老书法艺术创作中,得到的不仅是身心双修,受益终身;而且,驰骋艺海,快乐无比!

人物素描

李国运,湖北江陵人,会计学博士、博士后;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保险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李国运:有好终会怡此心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8-30

□记者 方磊

记者:您是一位资深的金融从业人士,终日与波动无常的市场行情和数据报表打交道,可为什么会对书法、篆刻艺术那么投入、感兴趣?请谈谈你这方面的经历和故事。

李国运

李国运: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其间也颇有迂回和波折。

首先,我从小就爱好书法,稍长时在家乡便是书法能手。但是真正得到专业指导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汪新士老先生之后。汪先生是民国书法大家王福庵的入室弟子,治学严谨,对学生都以“西泠传人”严格要求。在他的耳提面命下,我从文字源流到书法脉络;从点画把握到章法安排;从艺术流派到自我创新;从书法本身到字外功夫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真是受益匪浅,终生难忘!那时候,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在书法篆刻上,每天5个小时以上,个中甘苦唯其自知。然而,衣带渐宽终不悔,我对书法篆刻艺术的追求始终持之以恒,不曾间断。一段时间还鬼使神差地差点走上从事专业的道路。

记得那是90年代中期,我即将研究生毕业。有朋友告诉我,国家已批准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教育博士专业学科,欧阳中石将是全国第一位书法博导,于是我热血沸腾,决定马上报考欧阳先生的博士生。可是,当家人和老师劝我慎重对待时,我又彷徨了:因为多年的求学已让家人付出很多,如果专业从事书法行当,就意味着父母的经济压力在相当长时间得不到缓解,而我在有能力报答时却一味幻想于个人的爱好,这无疑是一种无情的自私;同时,将研习多年的会计学专业从此束之高阁,不仅辜负了师长们的期望,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都能累此身。”——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这一名联,让我醍醐灌顶,清醒过来。这样我就放弃了攻读书法博士学位的计划,回到现在的将书法篆刻艺术作为自己业余爱好,进而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终生以求的现实中来。

李国运作品

记者:您觉得研习书法艺术对金融保险人有哪些意义?

李国运:现在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平日里用笔书写的情况已经不多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在电脑前打字。因此,有些人就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看法,觉得爱好书法、练习写字没啥意思。然而,从我自己几十年的切身体会来看,我认为只要专下心来、处理得当,研习书法不仅很有乐趣、很有意义,而且还能为金融保险人高效工作提供保障。

记者:您认为金融与书法内在有什么关联?

李国运:大家知道,经济是国家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从事金融保险行业的人责任非常重大,倘若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金融保险从业人员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于是一般人会说了,我们日常的工作已很劳累了,那还哪有时间和心情去学习书法?可是,你别忘了,白天当你面对数字、行情、业绩、客户等等紧张而劳累后;晚上若有一瓯清茗,一缕檀香,一管毛颖,一本法帖,在砚田笔耕时,神清气爽,百忧皆忘的美妙境况将会柔曼轻纱,不请自来。

其次,研习书法还是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书法是中国国粹,也是相关传统文化如国画、篆刻的基础,书法所涉猎的知识博采众长,能有效地增强员工的文化底蕴。其三,研习书法的条件相对便利,与其他爱好相比,不需要复杂的装备和场地,爱好者可随时随地进入练习与创作状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是工作最好的润滑剂、减压器。此外,书法还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过年过节,中国人讲究喜庆,挥毫泼墨,写个春联,送个“福”字,赠给客户友人,在自己是举手之劳,对别人则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之?

记者:您作为一名金融保险业的知名书法家,想对金融保险业正在学习研究书法的人说说那些心里话。

李国运: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代表之一,其主题必须与时代同步,与社会现实紧密相结合。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就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运用古老的书法艺术形式去创作一批有艺术高度,有思想深度,弘扬正能量,反映主旋律的作品。那些“书法就是临临古碑帖,写写古诗文,与时代关系不大”的说法我不能苟同。

其次,在送书法下基层的过程中,我感到我们在书法艺术的普及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断层太大,欠账太多:一些出自名校的金融保险精湛员工,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陌生的程度令我惊讶!有的人连基本的书法字体分不清;有的人提供的文字内容俗不可耐;还有的人自撰的所谓对联不仅不规则,甚至连上下联字数都不等;还有些人即便是爱好书法,可提笔尽是“聪明字”、“江湖体”让人哭笑不得。这些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说明在书法教育方面,我们金融保险书法家任重而道远。另外,还有不少人以为写字就是书法,写得好看就是艺术,这无疑是说唱卡拉OK就是歌唱艺术,跳广场舞就是舞蹈艺术一样。其实,没有专业人士指点,初学者往往很容易陷入“江湖书法”的泥潭。

有人不从古代经典法帖入手,仅凭自己的喜好和心情,“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有人随意换帖,浅尝辄止,自以为是;有人盲目“创造”,自诩创新;其结果是:写了几十年,还在门外转。最后,就要谈到书法爱好者怎样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的问题了。我觉得初学者首先要学习经典,走艺术正道。传统法帖严谨规范,是学习最佳工具。而且,书贵精研。要仔细观察法帖的起笔、行笔、收笔之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力求形神兼备。此外,还必须持之以恒。书法学习的前期处于打基础阶段,练习者也许会感到有些枯燥,加之时间不够充裕,往往会半途而废。艺术贵在坚持,但只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深入书法艺术堂奥,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记者:请您谈谈对金融保险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要求的看法。

李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的论述,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积淀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我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根本。如果我们连文化都没有了,那哪来文化自信,那怎么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来。因此,坚持文化自信,首先应该从传统文化复兴开始。

从金融保险书法工作者的角度看,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盛世的建设者和见证人,我们有责任不仅自己要在思想上做弘扬正气、讴歌时代的创作者,在艺术上做不断进取、砥砺前行的探索者,更要在行动上做服务基层、公益书法的参与者。因为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书法素养,使大家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根深叶茂,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同心同德、凝聚力量的作用。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金融保险系统的书法家,在上级组织的安排下,每年都开展送文化下基层的活动,我也连续多年参与其中,为金融保险业员工送福字、写春联,受到大家的欢迎,激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当然,类似这样坚定文化自信的公益活动应该大力弘扬并传承下去。

记者:您认为自己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国运: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抑或地位高低,总都有个业余爱好。因为爱好恰如心灵的港湾,是人内心的归属。没有爱好的人,即便事业再成功,他的内心往往会孤独寂寞;相反,有爱好的人,即使最终没有成就的刺激,他也会找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并且,当他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其潜能会不断被挖掘,忧愁会逐渐得以纾解,相应地,事业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这方面我自己就有过很好的体会。长期的书法爱好与创作,使原来脾气火爆、遇事急躁的我逐渐变得冷静、稳重、成熟,并日益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自己也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成长成为金融保险业的中高级管理者。

最后,我在前面曾经引用过袁枚的那副对联中的“有好都能累此身”这句话,现在似乎觉得应改为“有好终会怡此心”才对——因为我从传统的古老书法艺术创作中,得到的不仅是身心双修,受益终身;而且,驰骋艺海,快乐无比!

人物素描

李国运,湖北江陵人,会计学博士、博士后;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保险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