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哈尔滨:火车拉来的金融

发布时间:2019-09-06 10:59:24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王珏麟

说起创建哈尔滨环城银行,得先从俄国在中国修建铁路说起。1891年2月,俄国决定兴建西伯利亚铁路时,设想在未来铁路的某一站上,修筑一条伸入中国境内的支线,以便“直接与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各省通商”。在英国人毛里斯、柯立斯著《汇丰银行百年史》中这样记载“十九世纪中国的高级官吏中唯一可称为政治家的李鸿章已经看到这方面的需要,他在1894——1895年中日之战前就意识到来自日本的威胁,他不顾清廷的漠视,力图做好反抗的准备。他除了想法用较好的武器装备部队外,还拟定了一个建设全国铁路系统的方案。……为了照料筑路事宜,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当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日本战胜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刺激了中国人去修建更多的铁路,特别是修建连接南北或由港口通往内地的铁路干线。……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清政府)向外国借款,并把修建铁路的事交给外国承包商。”

俄罗斯人的“东方家园”哈尔滨。

中东铁路的勘测修建

沙俄中东铁路勘测队勘建中东铁路。

1896年6月,中俄两国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密约》。 8月,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在柏林签订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建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中东铁路呈“丁”字形,由干线和支线组成,全长共2489.2公里。干线西起满洲里、经过哈尔滨、东至绥芬河,全长1480多公里;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口,全长940多公里。12月,俄国将铁路定名“满洲铁路”,遭到李鸿章的反对。李鸿章坚持“必须名曰‘大清东省铁路’,若名为‘满洲铁路’,即须取消允给之应需地亩权”。因此正式定名为大清东省铁路,又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中东铁路于1897年8月开始动工,前后用了6年时间完成施工。中东铁路的修建,加快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中东铁路路线图。

哈尔滨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老哈尔滨人说,中东铁路的历史,就是哈尔滨市形成的历史,是在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移民城市。哈尔滨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清朝嘉庆年间即1805年,山东黄县人田保辉、田炳辉兄弟在东香坊开荒种地,并开设酒厂“田家烧锅”。“闯关东”的人群在此周围造房定居,逐渐形成了较大的城镇。在中东铁路修筑之前,哈尔滨最早发展繁荣起来的地域是香坊,已经形成了安埠大街和十几条街巷,当时已经有了工商企业,1000余住户和4000余人口。

1897年深秋,沙俄中东铁路勘测队乘坐火轮船漂流到哈尔滨,最早登上哈尔滨江南九站码头。1898年2月11日,沙俄工程师希特洛夫斯基带领25名由各类专家组成的工程局先遣队和随行人员27人,乘30辆马车到达田家烧锅附近的姜家店与勘测队会合。5月5日,最先来到哈尔滨的是修筑中东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还有担负护路任务的沙俄军人。他们花费了8千两白银在现在的香坊大街一带买了32间房屋和一片空地作为办公驻地。6月9日,中东铁路工程局从海参崴迁至哈尔滨。从此,中东铁路的筑路工程和哈尔滨的建设工作,开始了实际运作的进程。俄国人以哈尔滨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大批建设器材由松花江运抵哈尔滨,并在现江边小九站建码头卸船。哈尔滨由此辟为商埠。10月,中东铁路滨绥线从哈尔滨向东铺轨。与此同时,中东铁路的附属工程,如哈尔滨铁路总工厂、哈尔滨地包、中东铁路工程局、筑路军司令部开始兴建。

1899年,俄国工程技术人员对南岗北至铁路街,南到马家沟河进行了街道规划,大直街横贯南岗街区的中心,笔直而开阔。中国筑路工人由1898年6月的1万人到1900年6月已经增至17万人之多。同时,进入哈尔滨的各国侨民也日益增多。大批的俄国官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工人以及中东铁路护路队的士兵涌入哈尔滨。当时哈尔滨城市人口,外国人超过中国人两倍多。果戈里大街建于1901年。秋林公司香坊分公司在1902年搬迁至大直街和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楼房。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了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从1898年—1903年期间,在香坊已经修建了30多条街道和银行、教堂、洋行、邮政局、电报局、兵营、俱乐部和学校。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竣工,开始通车运营。当中东铁路列车汽笛鸣响,划破哈尔滨静寂的夜空时,也唤醒了哈尔滨抑制不住的躁动,开始了它繁荣的崛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哈尔滨从一个百余村屯的农村,呼啸着开始了它独特的城市化脚步。

俄侨在哈尔滨大街上漫步。

白俄成为建设哈尔滨的主要力量

1904年,白俄据1911年7月21日《远东报》载:“现据本埠铁路局之调查,哈尔滨59677人,所隶之国际,有俄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德国人、希腊人、英国人等等。” 1906年,哈尔滨全面开放,各国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开发哈尔滨。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对“十月革命”持反对态度的俄裔居民陆续离开俄国。流亡到中国的俄罗斯难民,一部分去了上海租界,一部分去了东北,主要留在哈尔滨。由于哈尔滨地理位置优越,到1918年后已经成为俄国在东三省北部谋划的发展中心,成为白俄的“栖居地”。1921年,外国商店已达200余家。1922年10月,由于苏联红军在国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人潮滚滚的白俄流亡者中,辗转到哈尔滨和东北各地的白俄人数多达20万,其中仅哈尔滨俄侨就达到155402人。据史料记载,1922年时的哈尔滨有四十多万居民,外国侨民有十九万之多。当时世界上被承认的国家只有50多个,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国家就有20多个。1925年哈尔滨商贾云集,国际化程度达到顶峰。这时的哈尔滨被世界赞誉为“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

白俄创建哈尔滨环城银行

1903年,沙俄在控制中东铁路的同时,取得了北满的货币发行权,加强了金融方面的入侵。他们以华俄道胜银行的名义,以中东铁路客货运价收取卢布为手段,促使北满地区各种商品交易逐步形成了以卢布为本位,从而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内推行沙俄的“远东政策”。《中东半月刊》有文记载:“故自此时以迄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市面通货,几全为俄品。”

哈尔滨环城银行旧址。 图片来自哈尔滨新闻网

1930年9月,由于中东铁路提供给职员的薪金非常不错,为便于他们的多余资本寻找出路,以取得更高利润;同时组织中东铁路职员相互帮助和联系白俄,当时中东铁路一些俄籍职员入股集资设立股份制民营银行环城银行。

环城银行规模不大。初期股东只有200多人,到了1934年发展到538人。环城银行设立董事会,董事长由杂林·罗曼担任。董事四人:关斯坦金诺夫·伊万、诺沃巴申衣·普罗阔皮、喀拉巴诺夫斯基·夫拉吉米尔、哈立托诺夫·关斯坦金。监事会由3人组成,分别为依万·李松年阔、福多罗甫、米特罗丰。地址在原马家沟义州街(原为果戈里街,1925年改为义州街)九十九号。即现在的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与比乐街交汇处东。办公大楼始建于1921年,砖混结构,呈现独特建筑风格,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建筑大楼初为格罗斯基药店销售药品,1930年秋成为环城银行办公大楼。环城银行经营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经营范围。环城银行的业务很简单,主要办理存放款业务和不动产买卖进行担保,不设立分支机构,不办理汇兑,票据贴现。这是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地方。1934年,环城银行吸收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往来存款、特别往来存款)五十三万四千七百元,这些是构成银行资金的基本来源。放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元,除有二万多元的催收款项外,全部是定期存款,没有活存透支,其余的资金全部存在银行同业中,所以存款比放款多出近一倍半。这与环城银行会员制的经营特色有直接关系。

二、注册资本金。银行注册资本金为哈大洋三万元,另外有银行会员缴纳会费二万七千一百四十二元,加起来实际资本金为五万七千一百四十二元。

三、会员制。所谓会员就是那些向银行投资入股的人。该行规定,凡从该行借款的人,除要有相当抵押品以外,还须是该行会员,会员借款时,“会费即以借得款项十分之一充之”,所以会费实际是会员借款的另一种保证形式,当会员将借款还清,会费就可以索回。

四、银行客户。往来客户绝大部分主要是东铁职员、工薪阶层人士、小业主、手工业者、中下层俄侨。

哈尔滨伍圆大洋。

1934年,根据伪满洲国《银行法》进行登记时,将资本金增加到伪满币10万元,实际资本金仍然是5万元。这一年的银行纯益金为5373元。1939年存款27万元,放款16万元,分别为1934年的50%和73.7%,纯利2807元。

1942年,哈尔滨环城银行被兼并

1942年3月24日,滨江实业银行兼并哈尔滨环城银行。

滨江实业银行定期预金证书陆拾伍元。

滨江实业银行是一家股份制银行,全称为“株式会社滨江实业银行有限公司”。

1941年12月22日,经伪满政府经济部批准,滨江实业银行收买并继承原日资哈尔滨实业银行一切业务后成立。地址设在哈尔滨道里区石头道街,是在伪满政府对民营商业银行强行整顿和优化下产生的。资本金1000万元,其中实收250万元,伪满洲中央银行渗透资本50万元,实缴12.5万元。共有股东615人,经理由日本人藤冈担任,副经理为苏侨莫斯克云和中国人山寿民。

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后关闭。东北在新中国成立后,该银行破产,仅存在了3年多时间。

参考文献

1.金 言. 哈尔滨环城银行.哈尔滨文史资料金融专辑P96.

2.李忠义.哈尔滨—火车拉来的城市.大话哈尔滨.

3.王宝滨.哈尔滨老地名. 大话哈尔滨.

4.邢林池.中东铁路:百年东北起点站.看历史.2016年11月20日.

5.图片来自百度.(除注明外)


哈尔滨:火车拉来的金融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9-06

□王珏麟

说起创建哈尔滨环城银行,得先从俄国在中国修建铁路说起。1891年2月,俄国决定兴建西伯利亚铁路时,设想在未来铁路的某一站上,修筑一条伸入中国境内的支线,以便“直接与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各省通商”。在英国人毛里斯、柯立斯著《汇丰银行百年史》中这样记载“十九世纪中国的高级官吏中唯一可称为政治家的李鸿章已经看到这方面的需要,他在1894——1895年中日之战前就意识到来自日本的威胁,他不顾清廷的漠视,力图做好反抗的准备。他除了想法用较好的武器装备部队外,还拟定了一个建设全国铁路系统的方案。……为了照料筑路事宜,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当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日本战胜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刺激了中国人去修建更多的铁路,特别是修建连接南北或由港口通往内地的铁路干线。……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清政府)向外国借款,并把修建铁路的事交给外国承包商。”

俄罗斯人的“东方家园”哈尔滨。

中东铁路的勘测修建

沙俄中东铁路勘测队勘建中东铁路。

1896年6月,中俄两国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密约》。 8月,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在柏林签订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建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中东铁路呈“丁”字形,由干线和支线组成,全长共2489.2公里。干线西起满洲里、经过哈尔滨、东至绥芬河,全长1480多公里;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口,全长940多公里。12月,俄国将铁路定名“满洲铁路”,遭到李鸿章的反对。李鸿章坚持“必须名曰‘大清东省铁路’,若名为‘满洲铁路’,即须取消允给之应需地亩权”。因此正式定名为大清东省铁路,又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中东铁路于1897年8月开始动工,前后用了6年时间完成施工。中东铁路的修建,加快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中东铁路路线图。

哈尔滨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老哈尔滨人说,中东铁路的历史,就是哈尔滨市形成的历史,是在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移民城市。哈尔滨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清朝嘉庆年间即1805年,山东黄县人田保辉、田炳辉兄弟在东香坊开荒种地,并开设酒厂“田家烧锅”。“闯关东”的人群在此周围造房定居,逐渐形成了较大的城镇。在中东铁路修筑之前,哈尔滨最早发展繁荣起来的地域是香坊,已经形成了安埠大街和十几条街巷,当时已经有了工商企业,1000余住户和4000余人口。

1897年深秋,沙俄中东铁路勘测队乘坐火轮船漂流到哈尔滨,最早登上哈尔滨江南九站码头。1898年2月11日,沙俄工程师希特洛夫斯基带领25名由各类专家组成的工程局先遣队和随行人员27人,乘30辆马车到达田家烧锅附近的姜家店与勘测队会合。5月5日,最先来到哈尔滨的是修筑中东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还有担负护路任务的沙俄军人。他们花费了8千两白银在现在的香坊大街一带买了32间房屋和一片空地作为办公驻地。6月9日,中东铁路工程局从海参崴迁至哈尔滨。从此,中东铁路的筑路工程和哈尔滨的建设工作,开始了实际运作的进程。俄国人以哈尔滨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大批建设器材由松花江运抵哈尔滨,并在现江边小九站建码头卸船。哈尔滨由此辟为商埠。10月,中东铁路滨绥线从哈尔滨向东铺轨。与此同时,中东铁路的附属工程,如哈尔滨铁路总工厂、哈尔滨地包、中东铁路工程局、筑路军司令部开始兴建。

1899年,俄国工程技术人员对南岗北至铁路街,南到马家沟河进行了街道规划,大直街横贯南岗街区的中心,笔直而开阔。中国筑路工人由1898年6月的1万人到1900年6月已经增至17万人之多。同时,进入哈尔滨的各国侨民也日益增多。大批的俄国官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工人以及中东铁路护路队的士兵涌入哈尔滨。当时哈尔滨城市人口,外国人超过中国人两倍多。果戈里大街建于1901年。秋林公司香坊分公司在1902年搬迁至大直街和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楼房。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了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从1898年—1903年期间,在香坊已经修建了30多条街道和银行、教堂、洋行、邮政局、电报局、兵营、俱乐部和学校。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竣工,开始通车运营。当中东铁路列车汽笛鸣响,划破哈尔滨静寂的夜空时,也唤醒了哈尔滨抑制不住的躁动,开始了它繁荣的崛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哈尔滨从一个百余村屯的农村,呼啸着开始了它独特的城市化脚步。

俄侨在哈尔滨大街上漫步。

白俄成为建设哈尔滨的主要力量

1904年,白俄据1911年7月21日《远东报》载:“现据本埠铁路局之调查,哈尔滨59677人,所隶之国际,有俄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德国人、希腊人、英国人等等。” 1906年,哈尔滨全面开放,各国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开发哈尔滨。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对“十月革命”持反对态度的俄裔居民陆续离开俄国。流亡到中国的俄罗斯难民,一部分去了上海租界,一部分去了东北,主要留在哈尔滨。由于哈尔滨地理位置优越,到1918年后已经成为俄国在东三省北部谋划的发展中心,成为白俄的“栖居地”。1921年,外国商店已达200余家。1922年10月,由于苏联红军在国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人潮滚滚的白俄流亡者中,辗转到哈尔滨和东北各地的白俄人数多达20万,其中仅哈尔滨俄侨就达到155402人。据史料记载,1922年时的哈尔滨有四十多万居民,外国侨民有十九万之多。当时世界上被承认的国家只有50多个,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国家就有20多个。1925年哈尔滨商贾云集,国际化程度达到顶峰。这时的哈尔滨被世界赞誉为“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

白俄创建哈尔滨环城银行

1903年,沙俄在控制中东铁路的同时,取得了北满的货币发行权,加强了金融方面的入侵。他们以华俄道胜银行的名义,以中东铁路客货运价收取卢布为手段,促使北满地区各种商品交易逐步形成了以卢布为本位,从而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内推行沙俄的“远东政策”。《中东半月刊》有文记载:“故自此时以迄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市面通货,几全为俄品。”

哈尔滨环城银行旧址。 图片来自哈尔滨新闻网

1930年9月,由于中东铁路提供给职员的薪金非常不错,为便于他们的多余资本寻找出路,以取得更高利润;同时组织中东铁路职员相互帮助和联系白俄,当时中东铁路一些俄籍职员入股集资设立股份制民营银行环城银行。

环城银行规模不大。初期股东只有200多人,到了1934年发展到538人。环城银行设立董事会,董事长由杂林·罗曼担任。董事四人:关斯坦金诺夫·伊万、诺沃巴申衣·普罗阔皮、喀拉巴诺夫斯基·夫拉吉米尔、哈立托诺夫·关斯坦金。监事会由3人组成,分别为依万·李松年阔、福多罗甫、米特罗丰。地址在原马家沟义州街(原为果戈里街,1925年改为义州街)九十九号。即现在的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与比乐街交汇处东。办公大楼始建于1921年,砖混结构,呈现独特建筑风格,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建筑大楼初为格罗斯基药店销售药品,1930年秋成为环城银行办公大楼。环城银行经营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经营范围。环城银行的业务很简单,主要办理存放款业务和不动产买卖进行担保,不设立分支机构,不办理汇兑,票据贴现。这是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地方。1934年,环城银行吸收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往来存款、特别往来存款)五十三万四千七百元,这些是构成银行资金的基本来源。放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元,除有二万多元的催收款项外,全部是定期存款,没有活存透支,其余的资金全部存在银行同业中,所以存款比放款多出近一倍半。这与环城银行会员制的经营特色有直接关系。

二、注册资本金。银行注册资本金为哈大洋三万元,另外有银行会员缴纳会费二万七千一百四十二元,加起来实际资本金为五万七千一百四十二元。

三、会员制。所谓会员就是那些向银行投资入股的人。该行规定,凡从该行借款的人,除要有相当抵押品以外,还须是该行会员,会员借款时,“会费即以借得款项十分之一充之”,所以会费实际是会员借款的另一种保证形式,当会员将借款还清,会费就可以索回。

四、银行客户。往来客户绝大部分主要是东铁职员、工薪阶层人士、小业主、手工业者、中下层俄侨。

哈尔滨伍圆大洋。

1934年,根据伪满洲国《银行法》进行登记时,将资本金增加到伪满币10万元,实际资本金仍然是5万元。这一年的银行纯益金为5373元。1939年存款27万元,放款16万元,分别为1934年的50%和73.7%,纯利2807元。

1942年,哈尔滨环城银行被兼并

1942年3月24日,滨江实业银行兼并哈尔滨环城银行。

滨江实业银行定期预金证书陆拾伍元。

滨江实业银行是一家股份制银行,全称为“株式会社滨江实业银行有限公司”。

1941年12月22日,经伪满政府经济部批准,滨江实业银行收买并继承原日资哈尔滨实业银行一切业务后成立。地址设在哈尔滨道里区石头道街,是在伪满政府对民营商业银行强行整顿和优化下产生的。资本金1000万元,其中实收250万元,伪满洲中央银行渗透资本50万元,实缴12.5万元。共有股东615人,经理由日本人藤冈担任,副经理为苏侨莫斯克云和中国人山寿民。

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后关闭。东北在新中国成立后,该银行破产,仅存在了3年多时间。

参考文献

1.金 言. 哈尔滨环城银行.哈尔滨文史资料金融专辑P96.

2.李忠义.哈尔滨—火车拉来的城市.大话哈尔滨.

3.王宝滨.哈尔滨老地名. 大话哈尔滨.

4.邢林池.中东铁路:百年东北起点站.看历史.2016年11月20日.

5.图片来自百度.(除注明外)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