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婉珺
安永近日正式发布聚焦本土药企的行业研究报告《蜕变,成长——本土药企转型之路》。该报告是安永今年发布的第二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在目前的医改大环境下,本土药企虽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地,整个医药生态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产业链上的不同利益相关方面对新环境和新趋势正在对以往的战略进行重新评估并进行新的布局。面对新格局,本土药企可在营销模式、研发策略、海外布局及多元化等方面寻求转型发展,应对未来中国医药行业趋势。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国家市场,备受国内外药企重视。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市场拓展主管合伙人谢明发表示,“中国的医药市场目前已经形成‘跨国药企积极变革,传统药企谋求转型,新锐药企迅速崛起’的竞争格局,三类药企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未来发展路径。”
随着第一轮“4+7带量采购”的落地,第二轮紧锣密鼓地推进,以及印度仿制药进入中国市场已被提上日程,以仿制药为主的本土药企的利润空间将被极大挤压,将致药企未来面临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促使药企创新转型。此外,热门靶点研发扎堆,具有先发优势的药企盈利窗口期缩短,创新药的商业价值被压缩。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以及加大对创新药的支付力度,使得国内创新药市场进一步加速扩大。安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合伙人吴晓颖表示,“在未来中国的医药市场格局中,本土药企除了主导仿制药市场,头部企业会快速进入创新药市场,随着仿制药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仿创结合’必将转向‘创仿结合’。”
吴晓颖补充道,“在政府鼓励创新政策的驱动下,拥有创新药管线的药企得以享受政策红利,进入发展快车道;但同时,对以仿制药为业务主体的国内生产企业而言,除了面临国家集采带来的超预期降价外,新的对手——印度企业已经瞄准了中国巨大的仿制药市场机会,未来价格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医改政策的落地带来整条产业链深刻的变化,以药企为代表的医药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需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报告指出,随着医改政策持续推进,本土药企迎来仿制药利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内部运营模式限制战略转型、资金和人才掣肘研发创新、合规管理缺失制约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新的挑战,但同时也面对着极大的发展机遇。
吴晓颖表示,“中国药品市场的规模已经全球排名第二, 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为这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未满足需求。国家鼓励本土创新的政策催化了资本热情,国内广阔的医药市场和引才政策促成的人才回归也给企业注入持续创新的活力。此外,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在一级市场受到资本青睐,港交所、上交所实行新政,拓宽了药企的融资渠道,助推药企发展。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改革措施的陆续落地,也为创新药提供了诸多实际的利好,促进创新生态形成。”
在此背景下,一些有预见性的本土药企已经开始采取多样化的战略举措寻求转型发展,以应对未来医药行业的变化。报告指出,在营销方面,大型本土传统药企已开始对营销模式作出调整,从原先的关系型销售向建立专业推广能力转型,新锐药企则正在快速建立营销能力。在研发创新方面,本土药企通过转变研发策略、增加研发资产、加快新药上市和进入医保的速度等举措实现在创新药上的突破。
报告又指,国际化战略已成为本土药企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针对成熟药或试剂,本土药企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扩大产品覆盖,寻求新的增长,提高收入和利润;针对创新药,提前进行海外布局,实现新产品在境内外的同步上市。除增强主营业务外,许多本土药企还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进行业务板块的纵向拓展,实现多元化布局。
谢明发总结道,“在这个医药行业格局重塑的时代,机会、风险和时间窗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过去的领先者未必能够保持基业长青,‘谋变,求生’成为未来五年本土药企特别是传统药企的主旋律。一些本土头部药企已经纷纷通过一些战略举措谋求转变,以期抓住政策红利,获得未来的持续发展。新的市场格局已经显现,本土药企只有加快脚步跟上变化,才能在新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记者 袁婉珺
安永近日正式发布聚焦本土药企的行业研究报告《蜕变,成长——本土药企转型之路》。该报告是安永今年发布的第二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在目前的医改大环境下,本土药企虽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地,整个医药生态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产业链上的不同利益相关方面对新环境和新趋势正在对以往的战略进行重新评估并进行新的布局。面对新格局,本土药企可在营销模式、研发策略、海外布局及多元化等方面寻求转型发展,应对未来中国医药行业趋势。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国家市场,备受国内外药企重视。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市场拓展主管合伙人谢明发表示,“中国的医药市场目前已经形成‘跨国药企积极变革,传统药企谋求转型,新锐药企迅速崛起’的竞争格局,三类药企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未来发展路径。”
随着第一轮“4+7带量采购”的落地,第二轮紧锣密鼓地推进,以及印度仿制药进入中国市场已被提上日程,以仿制药为主的本土药企的利润空间将被极大挤压,将致药企未来面临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促使药企创新转型。此外,热门靶点研发扎堆,具有先发优势的药企盈利窗口期缩短,创新药的商业价值被压缩。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以及加大对创新药的支付力度,使得国内创新药市场进一步加速扩大。安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合伙人吴晓颖表示,“在未来中国的医药市场格局中,本土药企除了主导仿制药市场,头部企业会快速进入创新药市场,随着仿制药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仿创结合’必将转向‘创仿结合’。”
吴晓颖补充道,“在政府鼓励创新政策的驱动下,拥有创新药管线的药企得以享受政策红利,进入发展快车道;但同时,对以仿制药为业务主体的国内生产企业而言,除了面临国家集采带来的超预期降价外,新的对手——印度企业已经瞄准了中国巨大的仿制药市场机会,未来价格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医改政策的落地带来整条产业链深刻的变化,以药企为代表的医药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需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报告指出,随着医改政策持续推进,本土药企迎来仿制药利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内部运营模式限制战略转型、资金和人才掣肘研发创新、合规管理缺失制约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新的挑战,但同时也面对着极大的发展机遇。
吴晓颖表示,“中国药品市场的规模已经全球排名第二, 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为这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未满足需求。国家鼓励本土创新的政策催化了资本热情,国内广阔的医药市场和引才政策促成的人才回归也给企业注入持续创新的活力。此外,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在一级市场受到资本青睐,港交所、上交所实行新政,拓宽了药企的融资渠道,助推药企发展。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改革措施的陆续落地,也为创新药提供了诸多实际的利好,促进创新生态形成。”
在此背景下,一些有预见性的本土药企已经开始采取多样化的战略举措寻求转型发展,以应对未来医药行业的变化。报告指出,在营销方面,大型本土传统药企已开始对营销模式作出调整,从原先的关系型销售向建立专业推广能力转型,新锐药企则正在快速建立营销能力。在研发创新方面,本土药企通过转变研发策略、增加研发资产、加快新药上市和进入医保的速度等举措实现在创新药上的突破。
报告又指,国际化战略已成为本土药企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针对成熟药或试剂,本土药企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扩大产品覆盖,寻求新的增长,提高收入和利润;针对创新药,提前进行海外布局,实现新产品在境内外的同步上市。除增强主营业务外,许多本土药企还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进行业务板块的纵向拓展,实现多元化布局。
谢明发总结道,“在这个医药行业格局重塑的时代,机会、风险和时间窗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过去的领先者未必能够保持基业长青,‘谋变,求生’成为未来五年本土药企特别是传统药企的主旋律。一些本土头部药企已经纷纷通过一些战略举措谋求转变,以期抓住政策红利,获得未来的持续发展。新的市场格局已经显现,本土药企只有加快脚步跟上变化,才能在新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