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变革的自身规律

发布时间:2019-11-08 10:01:4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美)费正清 邓嗣禹
翻译:陈少卿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时间:2019年8月
定价:72元

□刘英团

历史是什么?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柯林伍德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人类文明成果不仅“一直是孕育思想、观念和创新的温床”,在其背后总可以发现思想的痕迹。在名著《冲击与回应》中,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费正清、邓嗣禹不但把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组织在“冲击-回应”的理论框架下,还关注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引人入胜却又最为人所忽视的一个侧面——中国士大夫阶层如何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以及如何理解一个陌生的文明与如何存续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在史学理论巨著《历史是什么?》中所言,人类文明由思想催生,人类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更像人”,是思想、精神不断进步和提升的结果。在《冲击与回应》中,费正清试图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正如敏锐的批评家们所指出的,“中国回应西方”的概念意味着对“刺激(或挑战)/回应”观点的接受,这一观点显然“低估了中国自身的传统和创造力”,费正清、邓嗣禹两位作者认为,“西方冲击”仅仅是中国多样图景中的元素之一,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中国的总体历史中考察。

每一朝代,在它走向衰亡的时候,必然为了政权的风雨飘摇,有着各类血腥的内斗或外困。在两位作者看来,“稳固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崩解,就像彗星解禁地球时,地壳会被巨大的引力撕裂……旧中国的残余——服饰和举止、文言和复杂的皇权政治、宗族依赖和儒家伦理,以及一切属于辉煌过往的文物制度——统统要被扔进历史的熔炉里回炉再造。”在这激荡的百年间,中西社会的碰撞最终使得新中国成立。在《冲突与回应》中,费正清、邓嗣禹并没有正面描述或者定义何为“西方影响”,而是直斥“中外旧约章的种种不公”,全为“毒化的策源地”(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西方思想……(还被)用作中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武器。无论是1898年的维新派还是1911年的革命党,都证明了这一点”。

“还原历史,不能照着宣传家的那套‘学术’……罔顾事实……或者削足适履地裁剪史实”,而应重视“政治家和改革家们的奏议、杂文和日记”。作者认为,“认识近代中国思想的转型”并非“对传统的否认和排拒”,而是“重新评价传统,(以)古为今用”。这既是回应“西方冲击”的一种主要形式,亦是中国历史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即,“西方势力的入侵”并不能使中国“本土问题”归于消湮无踪,反而使它在历史进程中起着程度不同地作用,并促使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文本是人造物,其原意可以通过耐心钩索而得。”在《冲击与回应》中,作者更多地关注中国社会的固有问题和内在矛盾,而不是简单地把一切归因于“列强入侵”:“在当时……西方冲击和中国的各种人物与政治斗争绞成一团,构成一个难解难分的网络。”

历史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是个瓶颈,是“长江上的三峡”。通过严肃的考证,费正清认为,“中国自强运动见效迟缓的背后……官员关心的是自肥,而不是国家的富强”,“问题的症结在于权力”。费正清不但关注了李鸿章及其僚属,还将目光转向京师的当权者。“作为整体的西方”,“从来没有对任何社会产生过任何冲击”。同样的十年,大清君臣“还在空谈改革,而一水之隔的日本……(却)已将对岸的空谈变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回应”西方,并“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完成旧秩序的瓦解和新社会的重建”?从效仿西方练兵,到引入“西艺”的自强运动;从提倡实业到维新变法,从共和革命到崇拜“德先生”“赛先生”;从“中国的文艺复兴”,到“一党执政”和“民主集中制”……对“冲击”与“回应”的潜在认同,包含着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感悟和对现实的思考,以及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或变革)的“自身规律”和“固有逻辑”。


中国变革的自身规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08


作者:(美)费正清 邓嗣禹
翻译:陈少卿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时间:2019年8月
定价:72元

□刘英团

历史是什么?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柯林伍德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人类文明成果不仅“一直是孕育思想、观念和创新的温床”,在其背后总可以发现思想的痕迹。在名著《冲击与回应》中,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费正清、邓嗣禹不但把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组织在“冲击-回应”的理论框架下,还关注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引人入胜却又最为人所忽视的一个侧面——中国士大夫阶层如何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以及如何理解一个陌生的文明与如何存续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在史学理论巨著《历史是什么?》中所言,人类文明由思想催生,人类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更像人”,是思想、精神不断进步和提升的结果。在《冲击与回应》中,费正清试图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正如敏锐的批评家们所指出的,“中国回应西方”的概念意味着对“刺激(或挑战)/回应”观点的接受,这一观点显然“低估了中国自身的传统和创造力”,费正清、邓嗣禹两位作者认为,“西方冲击”仅仅是中国多样图景中的元素之一,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中国的总体历史中考察。

每一朝代,在它走向衰亡的时候,必然为了政权的风雨飘摇,有着各类血腥的内斗或外困。在两位作者看来,“稳固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崩解,就像彗星解禁地球时,地壳会被巨大的引力撕裂……旧中国的残余——服饰和举止、文言和复杂的皇权政治、宗族依赖和儒家伦理,以及一切属于辉煌过往的文物制度——统统要被扔进历史的熔炉里回炉再造。”在这激荡的百年间,中西社会的碰撞最终使得新中国成立。在《冲突与回应》中,费正清、邓嗣禹并没有正面描述或者定义何为“西方影响”,而是直斥“中外旧约章的种种不公”,全为“毒化的策源地”(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西方思想……(还被)用作中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武器。无论是1898年的维新派还是1911年的革命党,都证明了这一点”。

“还原历史,不能照着宣传家的那套‘学术’……罔顾事实……或者削足适履地裁剪史实”,而应重视“政治家和改革家们的奏议、杂文和日记”。作者认为,“认识近代中国思想的转型”并非“对传统的否认和排拒”,而是“重新评价传统,(以)古为今用”。这既是回应“西方冲击”的一种主要形式,亦是中国历史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即,“西方势力的入侵”并不能使中国“本土问题”归于消湮无踪,反而使它在历史进程中起着程度不同地作用,并促使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文本是人造物,其原意可以通过耐心钩索而得。”在《冲击与回应》中,作者更多地关注中国社会的固有问题和内在矛盾,而不是简单地把一切归因于“列强入侵”:“在当时……西方冲击和中国的各种人物与政治斗争绞成一团,构成一个难解难分的网络。”

历史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是个瓶颈,是“长江上的三峡”。通过严肃的考证,费正清认为,“中国自强运动见效迟缓的背后……官员关心的是自肥,而不是国家的富强”,“问题的症结在于权力”。费正清不但关注了李鸿章及其僚属,还将目光转向京师的当权者。“作为整体的西方”,“从来没有对任何社会产生过任何冲击”。同样的十年,大清君臣“还在空谈改革,而一水之隔的日本……(却)已将对岸的空谈变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回应”西方,并“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完成旧秩序的瓦解和新社会的重建”?从效仿西方练兵,到引入“西艺”的自强运动;从提倡实业到维新变法,从共和革命到崇拜“德先生”“赛先生”;从“中国的文艺复兴”,到“一党执政”和“民主集中制”……对“冲击”与“回应”的潜在认同,包含着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感悟和对现实的思考,以及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或变革)的“自身规律”和“固有逻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