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冯敏飞:给百年大王朝做“体检”

发布时间:2019-11-15 10:45:23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冯敏飞,福建泰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现居厦门。已出版长篇小说《鼠品》《红豆项链》《兵部尚书佚事》《京城之恋—柳永回忆录》,中篇小说集《孔子浪漫史》,散文集《人性·自然·历史》。作者十多年来潜心于史,着重关注中国王朝的创世、盛世、危世与末世“历史四季”,已出版历史文化随笔系列《中国盛世》《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12个王朝的最后10年》《危世图存: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

□记者 方磊

2019年10月下旬,厦门金融界作家冯敏飞新著《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在北京首发,引发广泛关注。近日,本报记者对冯敏飞做了专访。他阐释了自己如何以文学笔触展现历史之脉。

“我目前最好的一本书”

记者:请问要完成这部作品的初心是什么?

冯敏飞:写作《历史的季节》这部作品的初心,是想给中国的百年大王朝做个“体检”。一个王朝与另一个王朝诸多不同,但也诸多相似。好比人的发育状况,中国人与外国人,现代人与古代人,清朝人与汉朝人,尽管再不同,也有一些可比性。比如一个人生下来几岁开始会走路,古今中外的人应该差不多,如果你半岁就会走路显然早熟,而他十岁还不会走路显然迟熟,类似的可比处应该不少。

这本新书与我已经出版的历史随笔系列有一点相同,就是精心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这本书的视角是:百年王朝建国立朝70年左右的境况。一木知春,一叶知秋,一滴血可知一个人某些方面的健康状况。我们到医院体检,不是抽几毫升血鉴别全身血液状况吗?测骨密度也是仅取若干横截面,而非全身。通史有通史之长,断代史有断代史之长,选取某年某事深究之史应该也有其长。

记者:写作这部作品前您做了哪些准备?

冯敏飞:这本书是我“历史四季”之一,在此之前已出版了《中国盛世》《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12个王朝的最后10年》《危世图存: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近十余年,我陷入了历史的沼泽地,中止了小说创作,改而潜心于历史上的创世、盛世、危世与末世——有如历史的春季、夏季、秋季与冬季。

其实,我的历史写作可以追溯更早。我曾在家乡的地方志部门供职,1996年出版散文随笔集《人性·自然·历史》,书名是刚获国家“人民艺术家”荣誉的王蒙所题,跋文是我同学好友萧春雷所撰。该跋写道:“敏飞曾经说过,他试图通过对一个县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深刻了解,作为开启更广大的中国文化与社会的钥匙。”一恍二三十年过去,开启更广大的中国文化与社会的理想矢志不忘,但未知开启了大门还是小门,一扇小窗还是一条门缝。

记者: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冯敏飞:这本书的创作倒没什么特别,但出版历经一年多,在我来说是最长的。华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黄金山及人文历史编辑室主任杜晓宇都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科班出身,多次参与书稿的修改意见,把关很严。责编刘伟是传媒学硕士,非常认真,又很热情,经常提出新的想法并提供新的资料,历经了耐心的磨合。美编与版式设计也非常用心,选了一张东汉的农耕图做封面,14个百年王朝的历史轨迹图上文字还要求用我的手写体。我的字张牙舞爪很难看,但他们说有特色,呵呵。

每次收到样书,我总要通读一遍,每每感叹无错不成书,多少而已,而这本书几乎没发现校对之类的错误。从各方面看,这是我目前最好的一本。

中国古代王朝长寿的因子

记者:您认为这部作品与以往有哪些独特的价值?

冯敏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历史,强调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我们应当努力从多种角度不断深入地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很多,统计不一,一般说有较公认起止时间的王朝62个。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积年70年以下的多达46个,占74%;其中10年以下的3个,10-19年9个、20-29年11个,30-39年11个,40-49年6个,50-59年5个,60-69年1个。超过70年的王朝仅16个,占26%;其中70-79年1个,80-89年0个,90-99年1个,100—199年7个,200—299年6个,300年以上仅东周一个,514年。将这组数据搬上坐标,显而易见是个“M”图,70年左右是它的“瓶颈”。通不过就是它的终点,顺利通过就如喇叭口,以外有很大的空间。70年前后,对于短命王朝来说是绝望的天花板,而对于绝大多数长寿王朝来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发展前景广阔。

有较公认起止时间的38个盛世(含治世、中兴)当中,26个出现在建国立朝70周年之前,占64%;其中7个在开国帝王时期即步入盛世。这就是说,他们及时地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上来,并迅速取得非凡成就,获得了一个或者多个较长的、平稳发展期。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我上年初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一篇谈秦二世而亡的文章,认为“韧性的强度,或者说有没有盛世,稳定发展期长短,决定一个王朝寿命的长短”,强调王朝的华丽转身。这篇文章稍改作为本书的自序,题为《读史如观荷,只问是否华丽转身》。

深入历史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长寿王朝的“仙丹妙药”在于不断及时地进行了正确的改革。汉初奉行“无为而治”国策,开创了“文景之治”,但潜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儒董仲舒指出:“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他这种“更化”思想,与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刘彻不谋而合。刘彻的说法是:“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于是他大刀阔斧改革,“独尊儒术”,完善“大一统”体制,对中国影响深远。长寿王朝在建国立朝70周年左右,对积弊都在改革,或者准备进行重大的改革,进一步华丽转身。

此外,还有不少我自己的思考,如“读史明势”“孔子的笼子”“汉化与胡化”及历史上的贸易战、明清时期的“狗脚松”与“老鸡头”现象等等。

记者:在创作中所遇到的难点有哪些?您是如何突破的?

冯敏飞:主要是如何对待历史遗产。我觉得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是不相适的,又要写历史上的盛世,似乎有某些矛盾。

早些年曾在单位编一份内部小刊,有篇来稿题为《算盘不能丢》,我特地找作者说:“文章挺好,要刊出,但你的观点我个人是不同意的。算盘能不能丢,不是什么大人物说了算,而要由电脑之类说了算。”后来经常想到这事,觉得挺有意思。我们今天丢算盘,并不是否定它的历史功绩,而因为它与电脑相比确确实实太落后了,挺无奈的事,如同老朽的亲人要故去一般。

在我的系列历史随笔当中,我强调过共和国与封建王朝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现代社会,只要稍有民主法制,就要比历史上最好的盛世更好。在这本新书当中,则强调“读史明势”,就是说要明天时地理人和之变。对待历史,也有个感情与理性的问题。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说:法国人民在那场大革命中努力在过去与将来之间留出一条巨大的鸿沟,生怕在新世界里混进一些旧的东西,然而,“客观的事实却是,他们使用旧制度的破砖碎瓦,建造成了新社会这座大厦。”何况历史盛世并非“旧制度的破砖碎瓦”,而应该是“旧制度的金枝玉叶”吧?所以,历史盛世虽不值得我们现代人讴歌,还是值得一读,值得三思,有些也值得借鉴利用。

文史不分家

记者:您的创作心得有哪些?

冯敏飞:我的历史随笔创作,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即“一根筋”之史观,“捡便宜”之选题,“武大郎”之表述。几部随笔总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华丽转身,改革开放。人民不死,国之永恒。所谓捡便宜就是找到一个为一般人所忽略的角度,重梳历史的那根线。著名小说家杨少衡为《中国盛世》写序,题《盛世的文学表达》。历史随笔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人文情怀与语言。我自己都不兴趣的名词术语,尽量不贩卖给读者。

记者:如何看待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以文学笔触表达历史如何使历史真实客观?

冯敏飞:从小说戏剧看,好的作品几乎离不开历史的深度。受大众喜爱的历史作品都有很强的文学性,比如司马迁、茨威格的作品。

后人只能尽可能地接近历史,而无法100%复述历史。历史小说戏剧只能在大框架上保证历史的真实,细节99%都是想象。当然,细节不能与那个时代离谱。历史题材散文随笔在真实情方面要求更高。我把创世、盛世、危世及末世与大自然四季联系起来想象,但没有刻意去硬套。注重可读性,努力挖掘历史小故事与细节,但不刻意追求故事性,不刻意想象那些细节。行文还是要保持严谨,总体保持一种与题材比较相协的、典雅的风格。


冯敏飞:给百年大王朝做“体检”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15

冯敏飞,福建泰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现居厦门。已出版长篇小说《鼠品》《红豆项链》《兵部尚书佚事》《京城之恋—柳永回忆录》,中篇小说集《孔子浪漫史》,散文集《人性·自然·历史》。作者十多年来潜心于史,着重关注中国王朝的创世、盛世、危世与末世“历史四季”,已出版历史文化随笔系列《中国盛世》《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12个王朝的最后10年》《危世图存: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

□记者 方磊

2019年10月下旬,厦门金融界作家冯敏飞新著《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在北京首发,引发广泛关注。近日,本报记者对冯敏飞做了专访。他阐释了自己如何以文学笔触展现历史之脉。

“我目前最好的一本书”

记者:请问要完成这部作品的初心是什么?

冯敏飞:写作《历史的季节》这部作品的初心,是想给中国的百年大王朝做个“体检”。一个王朝与另一个王朝诸多不同,但也诸多相似。好比人的发育状况,中国人与外国人,现代人与古代人,清朝人与汉朝人,尽管再不同,也有一些可比性。比如一个人生下来几岁开始会走路,古今中外的人应该差不多,如果你半岁就会走路显然早熟,而他十岁还不会走路显然迟熟,类似的可比处应该不少。

这本新书与我已经出版的历史随笔系列有一点相同,就是精心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这本书的视角是:百年王朝建国立朝70年左右的境况。一木知春,一叶知秋,一滴血可知一个人某些方面的健康状况。我们到医院体检,不是抽几毫升血鉴别全身血液状况吗?测骨密度也是仅取若干横截面,而非全身。通史有通史之长,断代史有断代史之长,选取某年某事深究之史应该也有其长。

记者:写作这部作品前您做了哪些准备?

冯敏飞:这本书是我“历史四季”之一,在此之前已出版了《中国盛世》《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12个王朝的最后10年》《危世图存: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近十余年,我陷入了历史的沼泽地,中止了小说创作,改而潜心于历史上的创世、盛世、危世与末世——有如历史的春季、夏季、秋季与冬季。

其实,我的历史写作可以追溯更早。我曾在家乡的地方志部门供职,1996年出版散文随笔集《人性·自然·历史》,书名是刚获国家“人民艺术家”荣誉的王蒙所题,跋文是我同学好友萧春雷所撰。该跋写道:“敏飞曾经说过,他试图通过对一个县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深刻了解,作为开启更广大的中国文化与社会的钥匙。”一恍二三十年过去,开启更广大的中国文化与社会的理想矢志不忘,但未知开启了大门还是小门,一扇小窗还是一条门缝。

记者: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冯敏飞:这本书的创作倒没什么特别,但出版历经一年多,在我来说是最长的。华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黄金山及人文历史编辑室主任杜晓宇都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科班出身,多次参与书稿的修改意见,把关很严。责编刘伟是传媒学硕士,非常认真,又很热情,经常提出新的想法并提供新的资料,历经了耐心的磨合。美编与版式设计也非常用心,选了一张东汉的农耕图做封面,14个百年王朝的历史轨迹图上文字还要求用我的手写体。我的字张牙舞爪很难看,但他们说有特色,呵呵。

每次收到样书,我总要通读一遍,每每感叹无错不成书,多少而已,而这本书几乎没发现校对之类的错误。从各方面看,这是我目前最好的一本。

中国古代王朝长寿的因子

记者:您认为这部作品与以往有哪些独特的价值?

冯敏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历史,强调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我们应当努力从多种角度不断深入地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很多,统计不一,一般说有较公认起止时间的王朝62个。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积年70年以下的多达46个,占74%;其中10年以下的3个,10-19年9个、20-29年11个,30-39年11个,40-49年6个,50-59年5个,60-69年1个。超过70年的王朝仅16个,占26%;其中70-79年1个,80-89年0个,90-99年1个,100—199年7个,200—299年6个,300年以上仅东周一个,514年。将这组数据搬上坐标,显而易见是个“M”图,70年左右是它的“瓶颈”。通不过就是它的终点,顺利通过就如喇叭口,以外有很大的空间。70年前后,对于短命王朝来说是绝望的天花板,而对于绝大多数长寿王朝来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发展前景广阔。

有较公认起止时间的38个盛世(含治世、中兴)当中,26个出现在建国立朝70周年之前,占64%;其中7个在开国帝王时期即步入盛世。这就是说,他们及时地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上来,并迅速取得非凡成就,获得了一个或者多个较长的、平稳发展期。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我上年初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一篇谈秦二世而亡的文章,认为“韧性的强度,或者说有没有盛世,稳定发展期长短,决定一个王朝寿命的长短”,强调王朝的华丽转身。这篇文章稍改作为本书的自序,题为《读史如观荷,只问是否华丽转身》。

深入历史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长寿王朝的“仙丹妙药”在于不断及时地进行了正确的改革。汉初奉行“无为而治”国策,开创了“文景之治”,但潜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儒董仲舒指出:“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他这种“更化”思想,与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刘彻不谋而合。刘彻的说法是:“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于是他大刀阔斧改革,“独尊儒术”,完善“大一统”体制,对中国影响深远。长寿王朝在建国立朝70周年左右,对积弊都在改革,或者准备进行重大的改革,进一步华丽转身。

此外,还有不少我自己的思考,如“读史明势”“孔子的笼子”“汉化与胡化”及历史上的贸易战、明清时期的“狗脚松”与“老鸡头”现象等等。

记者:在创作中所遇到的难点有哪些?您是如何突破的?

冯敏飞:主要是如何对待历史遗产。我觉得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是不相适的,又要写历史上的盛世,似乎有某些矛盾。

早些年曾在单位编一份内部小刊,有篇来稿题为《算盘不能丢》,我特地找作者说:“文章挺好,要刊出,但你的观点我个人是不同意的。算盘能不能丢,不是什么大人物说了算,而要由电脑之类说了算。”后来经常想到这事,觉得挺有意思。我们今天丢算盘,并不是否定它的历史功绩,而因为它与电脑相比确确实实太落后了,挺无奈的事,如同老朽的亲人要故去一般。

在我的系列历史随笔当中,我强调过共和国与封建王朝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现代社会,只要稍有民主法制,就要比历史上最好的盛世更好。在这本新书当中,则强调“读史明势”,就是说要明天时地理人和之变。对待历史,也有个感情与理性的问题。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说:法国人民在那场大革命中努力在过去与将来之间留出一条巨大的鸿沟,生怕在新世界里混进一些旧的东西,然而,“客观的事实却是,他们使用旧制度的破砖碎瓦,建造成了新社会这座大厦。”何况历史盛世并非“旧制度的破砖碎瓦”,而应该是“旧制度的金枝玉叶”吧?所以,历史盛世虽不值得我们现代人讴歌,还是值得一读,值得三思,有些也值得借鉴利用。

文史不分家

记者:您的创作心得有哪些?

冯敏飞:我的历史随笔创作,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即“一根筋”之史观,“捡便宜”之选题,“武大郎”之表述。几部随笔总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华丽转身,改革开放。人民不死,国之永恒。所谓捡便宜就是找到一个为一般人所忽略的角度,重梳历史的那根线。著名小说家杨少衡为《中国盛世》写序,题《盛世的文学表达》。历史随笔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人文情怀与语言。我自己都不兴趣的名词术语,尽量不贩卖给读者。

记者:如何看待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以文学笔触表达历史如何使历史真实客观?

冯敏飞:从小说戏剧看,好的作品几乎离不开历史的深度。受大众喜爱的历史作品都有很强的文学性,比如司马迁、茨威格的作品。

后人只能尽可能地接近历史,而无法100%复述历史。历史小说戏剧只能在大框架上保证历史的真实,细节99%都是想象。当然,细节不能与那个时代离谱。历史题材散文随笔在真实情方面要求更高。我把创世、盛世、危世及末世与大自然四季联系起来想象,但没有刻意去硬套。注重可读性,努力挖掘历史小故事与细节,但不刻意追求故事性,不刻意想象那些细节。行文还是要保持严谨,总体保持一种与题材比较相协的、典雅的风格。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