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只要银行练好内功,资产就不“荒”

——专访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

发布时间:2019-11-26 09:43:1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服务国计民生的深刻使命感,成为平安银行不断进取的内生动力。”

11月19日,中国平安集团团金会副主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说。

张小璐今年4月加盟平安集团,6月出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在此之前,她在IBM、安永等科技、咨询公司工作多年,曾是咨询界职位最高的华人高管。来到平安银行,张小璐扛起了对公业务的大旗,为对公三大业务支柱: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的表现带来了漂亮的新拐点。与此同时,平安的进取精神与使命感也在浸润着她。“不断颠覆自己、不断进取,是平安人的一种素质。除了工作,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学习。”

张小璐

面对“资产荒” 修炼内功才不慌

促使平安人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一大动力,源自于银行亟待提升内功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不断深入,新旧动能加速转化,银行企业普遍感觉陷入所谓的“资产荒”。但在张小璐眼中,面对实体经济巨大的融资需求,银行却找不到足以相匹配的资产,更多是银行的内生问题:“什么是‘资产荒’?确切来说,是由于现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难与市场上的资产相匹配造成的。一度,我们太有钱了,我们开始不思进取,我们的风险偏好永远停留在过去那里,以至于我们在有色眼镜下已看不到好的资产了。”

张小璐认为,判断好资产的关键在于两个“心”。一个是企业的“初心”,即做一个企业的出发点。银行应学会甄别那些只为“圈钱”而到市场上走一遭的企业。另外一个“心”,就是企业的内核、核心,它决定了企业的本质及其可塑性。“像国外许多好的金融机构那样,中国的金融机构有责任在关键时刻帮助企业把‘心’变好。所以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不是‘资产荒’就看你有没有本事和能力发现那些‘心’好的企业,并帮它渡过难关,让资本的血液流通过去。”张小璐说。

生态圈助力银行走出差异化道路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引导下,金融供给侧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小微企业的合力正在形成。随着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深水区,各类银行在小微金融市场能否形成差异化竞争,受到关注。

“平安最喜欢的就是差异化。”张小璐告诉记者,“我们很多地方跟别人是不太一样的。比如我们将建设金融生态圈作为发力点,就是本集团特色。”所谓建设金融生态圈,首先就是要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对产业进行深入的了解,构建企业金融服务生态。其次,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必须形成一个合力,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以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最后,让区块链、物联网等高科技能够真正落地到场景之中,让科技不再是单纯的概念,而能与生活泯然皆契。

从定位到策略,张小璐所负责的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板块都与集团建设金融生态圈的步调相合。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三大支柱分别为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今年,平安银行全面升级行业事业部,聚焦重点行业,以“投行+商行+投资”的打法,为战略客户以及上下游客户形成综合解决方案。交易银行业务则专注于产品研发,为分行和事业部营销客户提供“炮火”。

“综合金融肯定是平安特色,这是我们最强的,也是我们基因里有的东西。”张小璐说。综合金融业务借助集团渠道优势,将平安集团的核心渠道向银行整合,将银行产品体系与其它金融服务进行行业化、场景化、线上化、敏捷化改造。

“交易银行提供的是较基础的银行产品,如同武器配件,需通过行业银行将它们组装出来,然后再加上综合金融的服务,提供给客群。”张小璐说。从找到好的企业,到帮助企业实现梦想,是平安银行为行业提出的“最佳实践”。

服务国计民生是一种使命

随着京沪高铁即将IPO,中国平安作为第二大股东收益颇丰。而早在2007年12月,平安就牵头组建险资团队出资160亿元,以股权投资计划入股京沪高铁项目,充分发挥了保险资金久期长的优势。

“平安是一个绝对响应国家号召的企业,我们始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紧跟政策。” 张小璐指出。平安集团这么多年的稳健、高速发展,以及平安银行三年来的战略转型,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把握了政治、经济的脉博,既立足眼前,更顾及长远。服务国计民生的深刻使命感,成为平安银行不断进取的内生动力。

对于国企“降杠杆,降负债”的需求,张小璐认为不必讨论“能不能”,而是一种使命。除了支持京沪高铁建设,平安银行还与平安证券、平安资管等兄弟公司通力合作,引入险资,为国家电投通过保险私募基金实施债转股;助华电国际电力发行永续中票;将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成功寓于实践,体现了集团对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理解与契合。

张小璐虽来平安不久,在她身上已能看出一个“平安人”的热情与笃定:“在平安,我觉得真是有一种自豪感,看着我们自己国家的企业还能超过谁,然后接下来怎样自我超越。这一点是我作为一个‘平安人’真切的感受。”


只要银行练好内功,资产就不“荒”

——专访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26

□实习记者 许予朋

“服务国计民生的深刻使命感,成为平安银行不断进取的内生动力。”

11月19日,中国平安集团团金会副主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说。

张小璐今年4月加盟平安集团,6月出任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在此之前,她在IBM、安永等科技、咨询公司工作多年,曾是咨询界职位最高的华人高管。来到平安银行,张小璐扛起了对公业务的大旗,为对公三大业务支柱: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的表现带来了漂亮的新拐点。与此同时,平安的进取精神与使命感也在浸润着她。“不断颠覆自己、不断进取,是平安人的一种素质。除了工作,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学习。”

张小璐

面对“资产荒” 修炼内功才不慌

促使平安人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一大动力,源自于银行亟待提升内功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不断深入,新旧动能加速转化,银行企业普遍感觉陷入所谓的“资产荒”。但在张小璐眼中,面对实体经济巨大的融资需求,银行却找不到足以相匹配的资产,更多是银行的内生问题:“什么是‘资产荒’?确切来说,是由于现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难与市场上的资产相匹配造成的。一度,我们太有钱了,我们开始不思进取,我们的风险偏好永远停留在过去那里,以至于我们在有色眼镜下已看不到好的资产了。”

张小璐认为,判断好资产的关键在于两个“心”。一个是企业的“初心”,即做一个企业的出发点。银行应学会甄别那些只为“圈钱”而到市场上走一遭的企业。另外一个“心”,就是企业的内核、核心,它决定了企业的本质及其可塑性。“像国外许多好的金融机构那样,中国的金融机构有责任在关键时刻帮助企业把‘心’变好。所以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不是‘资产荒’就看你有没有本事和能力发现那些‘心’好的企业,并帮它渡过难关,让资本的血液流通过去。”张小璐说。

生态圈助力银行走出差异化道路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引导下,金融供给侧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小微企业的合力正在形成。随着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深水区,各类银行在小微金融市场能否形成差异化竞争,受到关注。

“平安最喜欢的就是差异化。”张小璐告诉记者,“我们很多地方跟别人是不太一样的。比如我们将建设金融生态圈作为发力点,就是本集团特色。”所谓建设金融生态圈,首先就是要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对产业进行深入的了解,构建企业金融服务生态。其次,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必须形成一个合力,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以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最后,让区块链、物联网等高科技能够真正落地到场景之中,让科技不再是单纯的概念,而能与生活泯然皆契。

从定位到策略,张小璐所负责的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板块都与集团建设金融生态圈的步调相合。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三大支柱分别为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今年,平安银行全面升级行业事业部,聚焦重点行业,以“投行+商行+投资”的打法,为战略客户以及上下游客户形成综合解决方案。交易银行业务则专注于产品研发,为分行和事业部营销客户提供“炮火”。

“综合金融肯定是平安特色,这是我们最强的,也是我们基因里有的东西。”张小璐说。综合金融业务借助集团渠道优势,将平安集团的核心渠道向银行整合,将银行产品体系与其它金融服务进行行业化、场景化、线上化、敏捷化改造。

“交易银行提供的是较基础的银行产品,如同武器配件,需通过行业银行将它们组装出来,然后再加上综合金融的服务,提供给客群。”张小璐说。从找到好的企业,到帮助企业实现梦想,是平安银行为行业提出的“最佳实践”。

服务国计民生是一种使命

随着京沪高铁即将IPO,中国平安作为第二大股东收益颇丰。而早在2007年12月,平安就牵头组建险资团队出资160亿元,以股权投资计划入股京沪高铁项目,充分发挥了保险资金久期长的优势。

“平安是一个绝对响应国家号召的企业,我们始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紧跟政策。” 张小璐指出。平安集团这么多年的稳健、高速发展,以及平安银行三年来的战略转型,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把握了政治、经济的脉博,既立足眼前,更顾及长远。服务国计民生的深刻使命感,成为平安银行不断进取的内生动力。

对于国企“降杠杆,降负债”的需求,张小璐认为不必讨论“能不能”,而是一种使命。除了支持京沪高铁建设,平安银行还与平安证券、平安资管等兄弟公司通力合作,引入险资,为国家电投通过保险私募基金实施债转股;助华电国际电力发行永续中票;将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成功寓于实践,体现了集团对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理解与契合。

张小璐虽来平安不久,在她身上已能看出一个“平安人”的热情与笃定:“在平安,我觉得真是有一种自豪感,看着我们自己国家的企业还能超过谁,然后接下来怎样自我超越。这一点是我作为一个‘平安人’真切的感受。”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