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亮
“作阵成团空里下,三千世界玉相连”。这是《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章回中的一句描述,用来形容北京前两日的雪景,也算差强人意吧。
入冬,北京虽然已经落了两场雪,但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一两天,就消逝了大半——至少在城市里,留不下多少踪影。跨过落雪这一天,北京急速回到晴空万里、不遮楚目的常态。当然,这也算是北京冬天里上等的好天气。不过,北京人还是要念叨雪。这十多年时间,北京的冬天,气候干旱,也不怎么冷,进入了少雪、无雪的周期。所以,下上一场雪,北京人要稀罕好多天。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据说,这是某位诗人的佳作。它打中了很多北京人心中最敏感的部分。在这看似无厘头的“穿越”中,总有铜钹鼓磬敲击人们的心灵,让你感到一丝震颤。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于是,有好事者再把它延伸一下,变成“一下雪,故宫就变成了紫禁城”“一下雪,西安就变成了长安”“一下雪,苏州就变成了姑苏城”“一下雪,南京就变成了金陵”,等等。那些城市,我还不太熟,不能体会到她们的妙处,总感觉这个原创的词用在北京身上才最贴切。
北京是最靠北的、且四季分明的城市,没有之一;或者你还可以多加个定语,长城以南的或紧靠长城的。怎么算四季分明?重要的一点就是冬天有雪,而且是好大一场两场雪,才配得上四季分明。由此看,北京这几年确实差了点味道。
一晃儿,我在北京停留已经20多年,在能够把握的未来,可能仍会驻留下去。从北漂到北定,户籍也算是北京的了。不过,相对“北京人”还总有那么点距离。这个距离不是我这一代能够突破的,即便下一代也未必。我的闺女就曾经写过一段文字,说明她作为土生土长北京人的“违和感”:“我不是皇城根儿底下长大的纯正京片子,也不在胡同里长大、家里没有四合院儿,更不是见面就‘吃了么,您呐’……母亲家是顺义的,父亲家是陕西的。在过去十八年里,我身边的绝大多数同学玩伴都是北京生、北京长的北京人,可是判断标准并非我们话语中有多少北京味儿的残留,更多还是依据户口本上的那一行‘户籍所在地’。”
对我而言,还是认同陕西人的身份,而且令我引以为豪的是,我会讲比较地道的陕西话。只不过这个语言功能在北京的20多年使用机会不多,有些生疏,乃至给留守家乡的父亲打电话时被一旁的姑娘鄙夷,“带着北京腔的陕西话”。不过,就是这样的京腔陕西话在回老家时,我也照说不误。特别是火车站打出租时,一定要说陕西话。否则可能会……你懂的。
今年带妻女回家,在西安火车站打出租,司机听到我们说话,“你们不是本地人吧?”我接过话茬,“她们不是,我是。我们从北京来的。”司机大悟,“喔,北京啊,听出来了。”此后,我遂改说“京味陕西话”,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其实,在外这么多年,对陕西老家的生疏,与北京城的熟悉,是相伴而来的。怎么算熟悉?你能捕捉到这个城市的气质与灵魂,你能体会“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的味道,你能品味“故都的秋”所描写的景致,你能欣赏“香山的红叶”,你能去品尝小肠陈的卤煮火烧,你能去天桥剧场看几出戏……只要做到其中一两点,那你可能就算抓住北京的灵魂了。
“北京人”与否,对个体来说,实际上表现的是深层次的归属感。对北京,我好像还没有什么归属感,或者,正在建立过程当中。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欣赏北京的灵魂。
□杜亮
“作阵成团空里下,三千世界玉相连”。这是《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章回中的一句描述,用来形容北京前两日的雪景,也算差强人意吧。
入冬,北京虽然已经落了两场雪,但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一两天,就消逝了大半——至少在城市里,留不下多少踪影。跨过落雪这一天,北京急速回到晴空万里、不遮楚目的常态。当然,这也算是北京冬天里上等的好天气。不过,北京人还是要念叨雪。这十多年时间,北京的冬天,气候干旱,也不怎么冷,进入了少雪、无雪的周期。所以,下上一场雪,北京人要稀罕好多天。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据说,这是某位诗人的佳作。它打中了很多北京人心中最敏感的部分。在这看似无厘头的“穿越”中,总有铜钹鼓磬敲击人们的心灵,让你感到一丝震颤。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于是,有好事者再把它延伸一下,变成“一下雪,故宫就变成了紫禁城”“一下雪,西安就变成了长安”“一下雪,苏州就变成了姑苏城”“一下雪,南京就变成了金陵”,等等。那些城市,我还不太熟,不能体会到她们的妙处,总感觉这个原创的词用在北京身上才最贴切。
北京是最靠北的、且四季分明的城市,没有之一;或者你还可以多加个定语,长城以南的或紧靠长城的。怎么算四季分明?重要的一点就是冬天有雪,而且是好大一场两场雪,才配得上四季分明。由此看,北京这几年确实差了点味道。
一晃儿,我在北京停留已经20多年,在能够把握的未来,可能仍会驻留下去。从北漂到北定,户籍也算是北京的了。不过,相对“北京人”还总有那么点距离。这个距离不是我这一代能够突破的,即便下一代也未必。我的闺女就曾经写过一段文字,说明她作为土生土长北京人的“违和感”:“我不是皇城根儿底下长大的纯正京片子,也不在胡同里长大、家里没有四合院儿,更不是见面就‘吃了么,您呐’……母亲家是顺义的,父亲家是陕西的。在过去十八年里,我身边的绝大多数同学玩伴都是北京生、北京长的北京人,可是判断标准并非我们话语中有多少北京味儿的残留,更多还是依据户口本上的那一行‘户籍所在地’。”
对我而言,还是认同陕西人的身份,而且令我引以为豪的是,我会讲比较地道的陕西话。只不过这个语言功能在北京的20多年使用机会不多,有些生疏,乃至给留守家乡的父亲打电话时被一旁的姑娘鄙夷,“带着北京腔的陕西话”。不过,就是这样的京腔陕西话在回老家时,我也照说不误。特别是火车站打出租时,一定要说陕西话。否则可能会……你懂的。
今年带妻女回家,在西安火车站打出租,司机听到我们说话,“你们不是本地人吧?”我接过话茬,“她们不是,我是。我们从北京来的。”司机大悟,“喔,北京啊,听出来了。”此后,我遂改说“京味陕西话”,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其实,在外这么多年,对陕西老家的生疏,与北京城的熟悉,是相伴而来的。怎么算熟悉?你能捕捉到这个城市的气质与灵魂,你能体会“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的味道,你能品味“故都的秋”所描写的景致,你能欣赏“香山的红叶”,你能去品尝小肠陈的卤煮火烧,你能去天桥剧场看几出戏……只要做到其中一两点,那你可能就算抓住北京的灵魂了。
“北京人”与否,对个体来说,实际上表现的是深层次的归属感。对北京,我好像还没有什么归属感,或者,正在建立过程当中。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欣赏北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