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美人赠我金错刀——钱币里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19-12-20 09:42:3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杨军

我国古代钱币源远流长,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钱币除了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以及民族存忘和国家兴衰以外,同时,也记录着许多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

流传最广的钱币爱情诗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四愁诗》中的名句,诗人将钱币“金错刀”视为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

西汉晚期,社会进入大统治局面,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公元8年,外戚王莽掌握了汉朝大权,进而自立为皇帝,国号“新”。王莽建立新朝,虽只维持了短短十四年,但在中国钱币史上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大时代,他当政时发行的钱币,论铸造技术,在中国铸钱史上首屈一指。

“金错刀”被称为传世极品。居摄二年,王莽首次改革币制,形似钥匙的复古型刀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应运而生。二钱均为青铜制,表面多呈水银沁色,由刀环和刀身两部分组成。其中“一刀平五千”的“一刀”两字以黄金嵌错,刀身竖列“平五千”三字,一枚独当五铢平钱五千枚。由于黄金镶嵌,史称“金错刀”。

几十年以后,人们对这个制作精美、形态独特的铜钱仍然念念不忘。东汉张衡,在他的《四愁诗》中写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意思是美人送我一把金错刀,我想还赠最好的美玉。路远不能送达,只好不安的徘徊,这是我忧愁烦恼的原因啊。

金错刀,是一种价值特高的“一刀平五千”的大钱,加上钱体独特,制作精美、秀丽、华贵,后世文人对它的赞美不断传播,人们竟然把金错刀,当做货币的代表名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这句诗,被后世永远地传为佳话,钱币,也成为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而流传后世。

最早记载爱情的钱币故事

三千多年前的一个炎热的夏天,在北方某集市上,一位美丽漂亮的姑娘,抱着自己织的丝锦来到集市,她要卖掉这些丝锦,换回贝壳,再用贝壳买点粮食,给家里的爹娘。

这时,前面过来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他看见清纯漂亮的姑娘,已经走了过去,却又回过头来。他微笑着来到姑娘面前,故意问她丝锦的价格。姑娘羞涩地回答他。于是,公子拿出了几个贝壳,买下了姑娘所有的丝锦。姑娘接过贝壳,显得非常高兴。但那位公子依然站在原地看着她,久久不愿离去。姑娘知道,公子买丝锦,其实是对她有了好感。

这个情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氓》记录的故事,也是我们见到最早的钱币爱情记载。在诗中这样写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里的布指的就是当时被用作钱的贝壳,有的是农具形状的货币。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4000余年历史,各种货币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几千年来,钱币中的爱情故事形成了独特的货币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在我们熟悉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也有“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的句子,说明在我国汉代,已用金属货币作为聘礼了。

最凄美的钱币爱情传奇

从古到今,历史上关于钱币爱情的佳话流传很多,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最受大家欢迎,可谓家喻户晓。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早年家贫,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临邛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

这天,卓王孙从成都前来拜访临邛县令王吉,王县令在宴请时,亦请司马相如来陪同。席间,司马相如赋奏乐了一首《凤求凰》,被躲在帘后的卓文君偷听到,琴中求偶之意打动她的芳心。此后,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一起回到成都。但他们身上没有一文钱,生活及其窘迫。文君就把自己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千金小姐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爱情,并给他们送去金钱。

司马相如功成名就以后,迷恋上了茂陵的一位妙龄女子。卓文君非常痛苦,她从衣柜里掏出一枚铜钱,陷入深深地回忆。这是他们一起开酒肆卖出第一杯酒的酒钱,对她而言,这枚铜钱胜过家财万贯,她怀念那段私奔的快乐岁月。

卓文君望着眼前的铜钱,她拿起了笔,写下了一首《白头吟》的诗,诗中写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男女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司马相如看到后,满怀内疚,向文君道歉,他们终于相爱如初了。

诗中的“钱刀”是指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刀币,刀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很有名的一种钱币,普遍被当时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与“五铢钱”和“开元钱”一起,是古代吟诵爱情较多的几种钱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也成为千古佳句,世代留传下来。

至今仍然流传的定情钱币

清康熙年间的罗汉钱,是为康熙皇帝祝寿所铸的纪念钱币,大小和普通的康熙钱一般,只是“康熙”的“熙”字左边少了一直画,铜质优良,看上去有黄金的感觉。

相传书生张相进京赶考,村里的漂亮姑娘春莲含泪相送,春莲送张相一枚“罗汉钱”,说“此去一年不得归,为你守身,非你不嫁。”二人以一枚罗汉钱为信物定下终身。张相将钱挂在腰间不离身,经久摩擦,金子一般发光。没有想到入宫殿试,却被主考官发现,因其夹带异物欲被治罪。

张相如实相告,竟然感动了康熙皇帝,康熙准其考试,并亲赐茶水。后来,张相中了探花,返家迎娶春莲,一枚钱成就了一桩皇帝亲赐的好姻缘。

此后,“罗汉钱”就被百姓似为吉祥之物,寓意婚姻幸福、美满。特别是当学子出门时,姑娘往以“罗汉钱”相赠,久而久之,便成为民间习俗。赠送“罗汉钱”定情从此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特别盛行。现在一些家庭的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持续这个传统习俗。

古代钱币里的爱情,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记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清代后期,西方机制钱币的技术传到我国,用国外造币机器打制方孔铜钱,不仅产量增加,而且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公元1900年,一种全新的机制的铜元,迅速占领了市场,圆形方孔钱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线,我国传统的钱币铸造技艺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但钱币所记录下来的动人爱情故事却历久弥新。


美人赠我金错刀——钱币里的爱情故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2-20

□杨军

我国古代钱币源远流长,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钱币除了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以及民族存忘和国家兴衰以外,同时,也记录着许多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

流传最广的钱币爱情诗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四愁诗》中的名句,诗人将钱币“金错刀”视为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

西汉晚期,社会进入大统治局面,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公元8年,外戚王莽掌握了汉朝大权,进而自立为皇帝,国号“新”。王莽建立新朝,虽只维持了短短十四年,但在中国钱币史上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大时代,他当政时发行的钱币,论铸造技术,在中国铸钱史上首屈一指。

“金错刀”被称为传世极品。居摄二年,王莽首次改革币制,形似钥匙的复古型刀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应运而生。二钱均为青铜制,表面多呈水银沁色,由刀环和刀身两部分组成。其中“一刀平五千”的“一刀”两字以黄金嵌错,刀身竖列“平五千”三字,一枚独当五铢平钱五千枚。由于黄金镶嵌,史称“金错刀”。

几十年以后,人们对这个制作精美、形态独特的铜钱仍然念念不忘。东汉张衡,在他的《四愁诗》中写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意思是美人送我一把金错刀,我想还赠最好的美玉。路远不能送达,只好不安的徘徊,这是我忧愁烦恼的原因啊。

金错刀,是一种价值特高的“一刀平五千”的大钱,加上钱体独特,制作精美、秀丽、华贵,后世文人对它的赞美不断传播,人们竟然把金错刀,当做货币的代表名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这句诗,被后世永远地传为佳话,钱币,也成为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而流传后世。

最早记载爱情的钱币故事

三千多年前的一个炎热的夏天,在北方某集市上,一位美丽漂亮的姑娘,抱着自己织的丝锦来到集市,她要卖掉这些丝锦,换回贝壳,再用贝壳买点粮食,给家里的爹娘。

这时,前面过来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他看见清纯漂亮的姑娘,已经走了过去,却又回过头来。他微笑着来到姑娘面前,故意问她丝锦的价格。姑娘羞涩地回答他。于是,公子拿出了几个贝壳,买下了姑娘所有的丝锦。姑娘接过贝壳,显得非常高兴。但那位公子依然站在原地看着她,久久不愿离去。姑娘知道,公子买丝锦,其实是对她有了好感。

这个情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氓》记录的故事,也是我们见到最早的钱币爱情记载。在诗中这样写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里的布指的就是当时被用作钱的贝壳,有的是农具形状的货币。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4000余年历史,各种货币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几千年来,钱币中的爱情故事形成了独特的货币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在我们熟悉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也有“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的句子,说明在我国汉代,已用金属货币作为聘礼了。

最凄美的钱币爱情传奇

从古到今,历史上关于钱币爱情的佳话流传很多,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最受大家欢迎,可谓家喻户晓。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早年家贫,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临邛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

这天,卓王孙从成都前来拜访临邛县令王吉,王县令在宴请时,亦请司马相如来陪同。席间,司马相如赋奏乐了一首《凤求凰》,被躲在帘后的卓文君偷听到,琴中求偶之意打动她的芳心。此后,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一起回到成都。但他们身上没有一文钱,生活及其窘迫。文君就把自己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千金小姐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爱情,并给他们送去金钱。

司马相如功成名就以后,迷恋上了茂陵的一位妙龄女子。卓文君非常痛苦,她从衣柜里掏出一枚铜钱,陷入深深地回忆。这是他们一起开酒肆卖出第一杯酒的酒钱,对她而言,这枚铜钱胜过家财万贯,她怀念那段私奔的快乐岁月。

卓文君望着眼前的铜钱,她拿起了笔,写下了一首《白头吟》的诗,诗中写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男女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司马相如看到后,满怀内疚,向文君道歉,他们终于相爱如初了。

诗中的“钱刀”是指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刀币,刀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很有名的一种钱币,普遍被当时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与“五铢钱”和“开元钱”一起,是古代吟诵爱情较多的几种钱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也成为千古佳句,世代留传下来。

至今仍然流传的定情钱币

清康熙年间的罗汉钱,是为康熙皇帝祝寿所铸的纪念钱币,大小和普通的康熙钱一般,只是“康熙”的“熙”字左边少了一直画,铜质优良,看上去有黄金的感觉。

相传书生张相进京赶考,村里的漂亮姑娘春莲含泪相送,春莲送张相一枚“罗汉钱”,说“此去一年不得归,为你守身,非你不嫁。”二人以一枚罗汉钱为信物定下终身。张相将钱挂在腰间不离身,经久摩擦,金子一般发光。没有想到入宫殿试,却被主考官发现,因其夹带异物欲被治罪。

张相如实相告,竟然感动了康熙皇帝,康熙准其考试,并亲赐茶水。后来,张相中了探花,返家迎娶春莲,一枚钱成就了一桩皇帝亲赐的好姻缘。

此后,“罗汉钱”就被百姓似为吉祥之物,寓意婚姻幸福、美满。特别是当学子出门时,姑娘往以“罗汉钱”相赠,久而久之,便成为民间习俗。赠送“罗汉钱”定情从此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特别盛行。现在一些家庭的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持续这个传统习俗。

古代钱币里的爱情,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记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清代后期,西方机制钱币的技术传到我国,用国外造币机器打制方孔铜钱,不仅产量增加,而且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公元1900年,一种全新的机制的铜元,迅速占领了市场,圆形方孔钱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线,我国传统的钱币铸造技艺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但钱币所记录下来的动人爱情故事却历久弥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