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国宝存世的幕后功臣

发布时间:2020-01-03 09:05:2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北京日报人物采写组
出版:中华书局
时间:2019年7月
定价:56元

□林颐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故宫修复师作为另类“网红”进入公众视线,意味着人们对这个不为世人所知的沉默行业的兴趣,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北京日报》人物采写组在此时确立“指间下的传承”栏目,费时三年,近期结集为《国宝修复师》一书出版。

一篇篇实录,讲述一个个故事。裱画科里年龄最长、资历最老,在故宫干了40多年的徐建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室的资深修复师王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者、故宫“最后的木匠”李永革……借助纪录片和书籍,我们感到熟悉而亲切。首都博物馆金石专家贾文忠,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朱振彬、古代纺织品实验考古学研究学者王亚蓉等,在宫墙之外、大江南北,同样也在埋头劳作、缔造奇迹。

说起工作,他们总是开心的。每一位都谙熟技艺。古书画修复,讲究“洗揭补全”,用抽丝剥茧的手段来修复光绪年间的诰命残片;故宫木器组的“秘方”是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黄鱼鱼鳔捣碎成糊状来制胶;在敦煌莫高窟里,樊再轩从1981年至今苦苦与“病魔”作斗争,努力让壁画避免岁月的侵蚀与风沙的摧残;说起恩师沈从文,王亚蓉就很幸福,第一次参与战国楚墓丝织品发掘抢救的经历让她永生难忘,千年楚服重生熠熠。

说起工作,他们也是担心的。在从前,他们入行都是拜师,由师傅手把手教出来,他们也都记得那一杯拜师茶,一辈子记着师傅的教诲,胆大心细,吃苦耐劳,钻研门道,安静摸索。可是,时代总是在变化的,守着老时光的老手艺,还管用吗?

所有手艺都面临类似危机。国宝修复因其特殊性,事实上比起其他行当相对还算缓慢的。但是,即使在故宫,古建的“八大作”如今留下来的核心也只剩下木作、瓦作和油漆彩画这组“铁三角”,其他已经被更先进的工艺取代了,夯砸地基的工作已经被机械化代替。故宫“网红”周边产品的创意开发与推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公众的关注会推动文保事业的投入与重视。探索民艺复兴之路,可以把器具的美与生活工艺结合起来。

老中青接班难,人才流失严重,拜师学艺的年轻人很多还是离开了,只好继续再招募新人。这并不只是人的问题,还有体制的弊病。书中提到,故宫博物院属于文化部下属的事业单位,没有专门针对传统工艺、工匠传承的机制,比如,招聘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至少要本科学历,然而大学生来了往往都干不久,老师傅们想要的老实能干的技工却进不来。

老手艺依然可以焕发光彩,也有新血液的加入,也有年轻人的新鲜想法。

比如,写故宫家具修复师屈峰的那篇,明显与其他文章气质有别。其他人物谈吐大多朴素,而屈峰很健谈,时有金句,他会说:“你是一个生命,它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物……”屈峰是从中央美院雕塑系硕士毕业的,梦想当一名艺术家,而家具首先是实用性的,故宫的工作起初让他极不耐烦,束缚了他的创作理念和自由,那么,怎样逐渐在工匠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怎样从看似刻板的工种里获得成就感呢?我相信,不止修复师,所有对工作感到厌倦的人,都会有所启发。

文物修复并非一项闭门保守的工作。秦俑修复师刘江卫系统的文物修复知识是跟意大利人学的。他从洋学堂第一次知道信息收集还要包括修复前的保存状态、存放环境、残损程度、病害的情况……第一次知道碎片切面要刷隔离层,这样做不但在反复拼对时不会对碎片造成新的磨损,还使修复具有了可逆性,万一需要打开时相对更容易。从X光片明暗判断文物如何成型等方法,也证明了科技手段对于修复能起到良好效果。

国宝之所以能存世,有赖于修复师的付出,秉持着朴素的价值观,他们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春秋,让坚守成为每天的日常。国宝修复,修炼器物,修炼人心,修炼的也是道。道之大者,在时间,时间终会证明。


国宝存世的幕后功臣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1-03


作者:北京日报人物采写组
出版:中华书局
时间:2019年7月
定价:56元

□林颐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故宫修复师作为另类“网红”进入公众视线,意味着人们对这个不为世人所知的沉默行业的兴趣,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北京日报》人物采写组在此时确立“指间下的传承”栏目,费时三年,近期结集为《国宝修复师》一书出版。

一篇篇实录,讲述一个个故事。裱画科里年龄最长、资历最老,在故宫干了40多年的徐建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室的资深修复师王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者、故宫“最后的木匠”李永革……借助纪录片和书籍,我们感到熟悉而亲切。首都博物馆金石专家贾文忠,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朱振彬、古代纺织品实验考古学研究学者王亚蓉等,在宫墙之外、大江南北,同样也在埋头劳作、缔造奇迹。

说起工作,他们总是开心的。每一位都谙熟技艺。古书画修复,讲究“洗揭补全”,用抽丝剥茧的手段来修复光绪年间的诰命残片;故宫木器组的“秘方”是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黄鱼鱼鳔捣碎成糊状来制胶;在敦煌莫高窟里,樊再轩从1981年至今苦苦与“病魔”作斗争,努力让壁画避免岁月的侵蚀与风沙的摧残;说起恩师沈从文,王亚蓉就很幸福,第一次参与战国楚墓丝织品发掘抢救的经历让她永生难忘,千年楚服重生熠熠。

说起工作,他们也是担心的。在从前,他们入行都是拜师,由师傅手把手教出来,他们也都记得那一杯拜师茶,一辈子记着师傅的教诲,胆大心细,吃苦耐劳,钻研门道,安静摸索。可是,时代总是在变化的,守着老时光的老手艺,还管用吗?

所有手艺都面临类似危机。国宝修复因其特殊性,事实上比起其他行当相对还算缓慢的。但是,即使在故宫,古建的“八大作”如今留下来的核心也只剩下木作、瓦作和油漆彩画这组“铁三角”,其他已经被更先进的工艺取代了,夯砸地基的工作已经被机械化代替。故宫“网红”周边产品的创意开发与推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公众的关注会推动文保事业的投入与重视。探索民艺复兴之路,可以把器具的美与生活工艺结合起来。

老中青接班难,人才流失严重,拜师学艺的年轻人很多还是离开了,只好继续再招募新人。这并不只是人的问题,还有体制的弊病。书中提到,故宫博物院属于文化部下属的事业单位,没有专门针对传统工艺、工匠传承的机制,比如,招聘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至少要本科学历,然而大学生来了往往都干不久,老师傅们想要的老实能干的技工却进不来。

老手艺依然可以焕发光彩,也有新血液的加入,也有年轻人的新鲜想法。

比如,写故宫家具修复师屈峰的那篇,明显与其他文章气质有别。其他人物谈吐大多朴素,而屈峰很健谈,时有金句,他会说:“你是一个生命,它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物……”屈峰是从中央美院雕塑系硕士毕业的,梦想当一名艺术家,而家具首先是实用性的,故宫的工作起初让他极不耐烦,束缚了他的创作理念和自由,那么,怎样逐渐在工匠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怎样从看似刻板的工种里获得成就感呢?我相信,不止修复师,所有对工作感到厌倦的人,都会有所启发。

文物修复并非一项闭门保守的工作。秦俑修复师刘江卫系统的文物修复知识是跟意大利人学的。他从洋学堂第一次知道信息收集还要包括修复前的保存状态、存放环境、残损程度、病害的情况……第一次知道碎片切面要刷隔离层,这样做不但在反复拼对时不会对碎片造成新的磨损,还使修复具有了可逆性,万一需要打开时相对更容易。从X光片明暗判断文物如何成型等方法,也证明了科技手段对于修复能起到良好效果。

国宝之所以能存世,有赖于修复师的付出,秉持着朴素的价值观,他们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春秋,让坚守成为每天的日常。国宝修复,修炼器物,修炼人心,修炼的也是道。道之大者,在时间,时间终会证明。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