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业如何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

发布时间:2020-06-09 08:54:42    作者:于文哲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完整的养老体系框架包括社保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第二支柱)及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相对应,医疗体系也可以分为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以及商业健康险。那么,保险业如何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呢?

□实习记者 于文哲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以下简称“泰康”)的主力军,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养老”)已探索并坚持“医养GBC”商业模式近10年,业务全面对接国家医养保障三支柱。”泰康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具体来讲,“GBC”分别对应政府、企业和个人。其中,政府方面泰康养老对接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基本医保经办、职业年金等业务,企业方面聚焦企业年金、补充医疗和综合福利,个人方面则推出员工和家庭医养保障服务。

泰康养老的“GBC”,是保险业在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方面的有益尝试。近年来,多家保险企业在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助力医养三支柱全面发展

在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做到老有所养,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强化保险保障功能”。

作为养老保障第一支柱,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已经覆盖9亿多人,发挥了保基本、兜底线的社会功用,但与之相对的“第二、第三支柱”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养老的发展步伐却相对缓慢。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还未达到1.8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规模更是有限。

中国银联原董事长葛华勇近日建议,应该在持续补充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并大力培养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意识及产品。

泰康养老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年金不仅可以实现长短期激励制度的结合,还可与员工和高管持股计划相结合,起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的作用。相较大型企业普遍选择的单一受托计划,集合计划类似于一个基金产品超市,企业可以自主挑选品牌更好、收益更加稳健的产品,非常适合中小企业。人社部《2019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显示,57支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综合收益为7.06%。其中,泰康养老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实现综合收益9.36%,超行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位列受托机构第一位。

如何做到病有所医,亦是民生大事。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2012 年开始试点并于 2015 年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并参与管理服务。2015年,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开始将21个县、5个市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交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

中国人寿相关专业人士认为,通过引进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基本医保,形成管办分离,使政府主管部门、保险公司、定点医疗机构各司其职,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医疗保障运行机制的完善。保险公司的服务理念和精算技术等优势,可协助政府完善基本医保补偿和调整方案,从而提升群众满意度。

泰康养老方面表示,作为较早服务基本医保体系建设的商业保险机构,截至2020年4月底,累计服务大病保险、长护保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等政府医保类业务219个项目,覆盖28省117地市,累计覆盖参保人员2.4亿人次。

把握长护险二批试点机遇

继2019年“长期护理保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副院长孙洁认为,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商业护理保险未来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存在诸多痛点,有必要加大优惠扶持力度。

中国的护理险早在10多年前便已起步,但发展规模有限,截至2020年5月,健康保险中的医疗保险占比44.4%,其中重疾险占比39%,而护理险、失能险相加仅占2.5%。

据了解,目前90%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采用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运作机制,即医保部门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长护险的具体经办管理工作,通过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管理,全面实行管办分离。

2016年,国家级长期护理保险在15个城市启动试点工作,泰康参与了10个。截至4月底,泰康已经经办了成都、广州、荆门、嘉兴、上饶等31个地区的长护险项目,累计服务参保群众23.9万人次,累计待遇支付3.4亿元。

又如太保寿险,截至2019年6月底,服务覆盖全国11个省1700万人,享受待遇群众近27万人次,市场参与率超50%。还有人保寿险参与了在北京海淀区试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等,爱心人寿参与北京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保障已覆盖超过10万人。

泰康养老方面表示,在实际运作中,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在试点前期,协助政府开展政策研究和服务市场摸底调研,发挥自身精算能力,对参保人群老龄化和失能情况、筹资标准、待遇保障水平和护理成本等进行测算;在试点中期,通过本地化专业经办服务,协助政府助推当地护理产业的良性发展。

5月初,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试点城市从原先15个地区扩展至29个,并明确了独立运作的制度定位,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长护险经办服务。“这不仅会增强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长护险经办管理的积极性,也是肯定之前4年的试点经验,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定下了社商结合的发展基调。”泰康养老方面表示。

呼吁关注医护人员保险保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50余万名一线医护人员为抗疫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疫情发生后,无论是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大型保险公司,还是国华人寿、横琴人寿等中小保险公司,纷纷为湖北省内乃至全国医护人员赠送特别保险。泰康养老也是其中一员,截至目前,其累计为全国逾8400家医院、450多万医护人员提供了特别保障。

谈及赠险初衷,李艳华表示,泰康养老自2014年就开始以公益形式接触医院并提供服务,深切了解到医护人员职业风险较大、但保险保障缺失的现状。目前,中国在编卫生人员大概有1200万人,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其福利保障购买仅限于意外险和补充医疗险,对于购买其他保险有严格限制,医护人员个人购买保险保障的也较少。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主席周延礼在一份提案中表示,建议通过国家政策的修订,进一步完善医护人员多层次医养保障体系,减少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也建议,应该完善医护人员医疗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尤其需要关注编制外医护人员养老保障第二支柱领域较为欠缺的问题。

“希望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医院结合广大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选择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障产品和服务。此外,建议年金制度覆盖编制内外全体医护人员,推进各地加快建设待遇水平相当的编外医护人员年金计划,使养老保障第二支柱尽快做到医护人员全覆盖。”泰康养老方面表示。


保险业如何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6-09

编者按

完整的养老体系框架包括社保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第二支柱)及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相对应,医疗体系也可以分为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以及商业健康险。那么,保险业如何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呢?

□实习记者 于文哲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以下简称“泰康”)的主力军,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养老”)已探索并坚持“医养GBC”商业模式近10年,业务全面对接国家医养保障三支柱。”泰康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具体来讲,“GBC”分别对应政府、企业和个人。其中,政府方面泰康养老对接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基本医保经办、职业年金等业务,企业方面聚焦企业年金、补充医疗和综合福利,个人方面则推出员工和家庭医养保障服务。

泰康养老的“GBC”,是保险业在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方面的有益尝试。近年来,多家保险企业在支持医养三支柱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助力医养三支柱全面发展

在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做到老有所养,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强化保险保障功能”。

作为养老保障第一支柱,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已经覆盖9亿多人,发挥了保基本、兜底线的社会功用,但与之相对的“第二、第三支柱”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养老的发展步伐却相对缓慢。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还未达到1.8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规模更是有限。

中国银联原董事长葛华勇近日建议,应该在持续补充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并大力培养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意识及产品。

泰康养老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年金不仅可以实现长短期激励制度的结合,还可与员工和高管持股计划相结合,起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的作用。相较大型企业普遍选择的单一受托计划,集合计划类似于一个基金产品超市,企业可以自主挑选品牌更好、收益更加稳健的产品,非常适合中小企业。人社部《2019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显示,57支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综合收益为7.06%。其中,泰康养老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实现综合收益9.36%,超行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位列受托机构第一位。

如何做到病有所医,亦是民生大事。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2012 年开始试点并于 2015 年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并参与管理服务。2015年,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开始将21个县、5个市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交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

中国人寿相关专业人士认为,通过引进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基本医保,形成管办分离,使政府主管部门、保险公司、定点医疗机构各司其职,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医疗保障运行机制的完善。保险公司的服务理念和精算技术等优势,可协助政府完善基本医保补偿和调整方案,从而提升群众满意度。

泰康养老方面表示,作为较早服务基本医保体系建设的商业保险机构,截至2020年4月底,累计服务大病保险、长护保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等政府医保类业务219个项目,覆盖28省117地市,累计覆盖参保人员2.4亿人次。

把握长护险二批试点机遇

继2019年“长期护理保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副院长孙洁认为,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商业护理保险未来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存在诸多痛点,有必要加大优惠扶持力度。

中国的护理险早在10多年前便已起步,但发展规模有限,截至2020年5月,健康保险中的医疗保险占比44.4%,其中重疾险占比39%,而护理险、失能险相加仅占2.5%。

据了解,目前90%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采用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运作机制,即医保部门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长护险的具体经办管理工作,通过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管理,全面实行管办分离。

2016年,国家级长期护理保险在15个城市启动试点工作,泰康参与了10个。截至4月底,泰康已经经办了成都、广州、荆门、嘉兴、上饶等31个地区的长护险项目,累计服务参保群众23.9万人次,累计待遇支付3.4亿元。

又如太保寿险,截至2019年6月底,服务覆盖全国11个省1700万人,享受待遇群众近27万人次,市场参与率超50%。还有人保寿险参与了在北京海淀区试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等,爱心人寿参与北京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保障已覆盖超过10万人。

泰康养老方面表示,在实际运作中,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在试点前期,协助政府开展政策研究和服务市场摸底调研,发挥自身精算能力,对参保人群老龄化和失能情况、筹资标准、待遇保障水平和护理成本等进行测算;在试点中期,通过本地化专业经办服务,协助政府助推当地护理产业的良性发展。

5月初,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试点城市从原先15个地区扩展至29个,并明确了独立运作的制度定位,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长护险经办服务。“这不仅会增强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长护险经办管理的积极性,也是肯定之前4年的试点经验,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定下了社商结合的发展基调。”泰康养老方面表示。

呼吁关注医护人员保险保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50余万名一线医护人员为抗疫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疫情发生后,无论是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大型保险公司,还是国华人寿、横琴人寿等中小保险公司,纷纷为湖北省内乃至全国医护人员赠送特别保险。泰康养老也是其中一员,截至目前,其累计为全国逾8400家医院、450多万医护人员提供了特别保障。

谈及赠险初衷,李艳华表示,泰康养老自2014年就开始以公益形式接触医院并提供服务,深切了解到医护人员职业风险较大、但保险保障缺失的现状。目前,中国在编卫生人员大概有1200万人,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其福利保障购买仅限于意外险和补充医疗险,对于购买其他保险有严格限制,医护人员个人购买保险保障的也较少。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主席周延礼在一份提案中表示,建议通过国家政策的修订,进一步完善医护人员多层次医养保障体系,减少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也建议,应该完善医护人员医疗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尤其需要关注编制外医护人员养老保障第二支柱领域较为欠缺的问题。

“希望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医院结合广大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选择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障产品和服务。此外,建议年金制度覆盖编制内外全体医护人员,推进各地加快建设待遇水平相当的编外医护人员年金计划,使养老保障第二支柱尽快做到医护人员全覆盖。”泰康养老方面表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