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议
把口罩、保险扯到一块,看似是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要往深处一琢磨,这两者又似乎是角度虽然不同,但目的性却是一致的,即防范外来(意外)风险。
口罩,曾经在农民眼里,那是富人害怕冷的保护品,是医生等特殊专业岗位人员防风险的专属用品,跟种地的农民不搭边。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人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即便是有钱买口罩,也觉得戴口罩干活或说话不方便,哪怕是严寒腊月里,即便是把两个腮帮子冻紫青了,也罕见有人买个口罩戴在嘴上。不过,那个时候农民不会因为防冻而舍得花钱买个口罩,偶尔看到城里戴口罩的人到乡下,农民认为戴口罩的人是“酸溜”(显摆身价的意思),当面虽不屑一顾,背后却指指点点。我从农村到了一个铅冶炼工厂上班后,方得知口罩是“劳保防护品”。因炼铅过程产生铅毒,工人当班佩戴口罩是制度规定的,当班时必须佩戴口罩,不单是有铅毒车间的工人佩戴口罩,非有铅毒的生产单位工人也佩戴口罩,如食堂里面的炊事员当班时都佩戴口罩。厂里每月发给每个人三只口罩,冬春季发棉口罩,夏秋季发单口罩,有的工人节俭用口罩,省下未戴过的口罩来拿回家拆开当蒸馒头的笼布用。或许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冬天里,厂里的人非当班时间戴口罩的人也比较多,一来保暖防护,二来防尘土污染,还有一层意思,非当班时间佩戴口罩体现了一种身价时尚。
离开工厂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因工作性质的缘故,我既没有再买过口罩,也没有再戴过口罩。
即便是在2003年非典的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戴过口罩,口罩似乎与我绝缘了。2008年之后,就接二连三遇上雾霾天气,一时间雾霾天气次数频发,一度造成了“谈霾色变”的紧张气氛,好多人在雾霾天时佩戴起了口罩,以免被重度污染侵袭。或许是口罩意识淡薄的缘故,即便是在极端的雾霾天气里,我也没有佩戴过口罩。今年春节后“疫情”突袭,一时间佩戴口罩成为防范“疫情”的重要手段,媒体炒作爆热,刹那间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紧张局面,口罩成为最为紧缺的抢手货,不管单的棉的,不问价钱贵贱,抢到手就是生命“防疫”的胜利,致使口罩价格一路暴涨。在疫情危机时刻,口罩成了防病毒侵袭的安全之舟,戴口罩虽说不准有百分之百保证不被病毒侵袭,但不佩戴口罩那是有百分之百被病毒侵害的可能。我本来想,老老实实猫在家里躲几天,不是被逼到份上不出门,口罩就免戴了。哪想到,防疫时间一长,不出去不行,然而出门口就得戴口罩,外面有层层防疫卡点,不戴口罩是寸步难行,尽管十分不情愿,但无奈之下还是只好乖乖的戴口罩出门。过后我想,戴不戴口罩,有时候不是你个人愿意不愿意的事,那是一个社会环境需要的大事,是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共存活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不容任何个人质疑。
防范新冠病毒侵袭,佩戴口罩虽不是唯一手段,但它是必须采取的防范措施。不过,随着新冠病毒疫情趋缓好转,口罩过剩将让“一夜暴富”的口罩业遭受断崖式打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刻都在发生,有的风险发生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防范风险是人类认知认识风险的一种主观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作用,把各种风险(可预测到自然风险和事前预测不到的意外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限度。佩戴口罩就是防范风险、避免风险发生或减少风险造成损失的主观行动,只要每个人防范风险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积极,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即便是风险发生了,其造成的损失也会大为减少。
因有风险存在,才催生了保险产品。保险作为一种风险发生后的经济补偿产品,已经涵盖了社会经济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主观防范风险的手段之一就是购买保险产品。保险产品的功能价值在于它的及时性经济补偿作用,它的功能特点是意外风险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起到保障损失的作用,即遭灾不受损失。就此而言,保险产品具有三大功能:保险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现在,虽说大多数人对保险并不陌生,但主动购买保险产品的热情并不是那么高,也达不到像抢购口罩那样的氛围。
保险产品补偿功能作用是在事后,补偿原则是购买产品者方能受益。当然,不是说购买了保险产品即受益,它的受益条件是受灾损失后方能受益。或许是对购买保险产品存有排斥性的缘故,有的人(包括个体单元和集体单元)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能不购买保险产品就不去购买,能少购买保险产品就去少购买,因而导致了“没有买、保不全、保不足”的尴尬。据媒体报道:前不久,有的地方遭受了冰雹袭击后,农民种植的瓜果损失严重,购买了保险的农民得到了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没有购买保险的农民干着急。保险产品作为商品,不同于普通型消费商品,它的价格费率是根据大数法则概率确定的,千分或万分费率厘定收费标准,处在极低水平。即便是这样,人们购买保险产品的欲望性还是不强,被动性购买保险产品的人多于主动性购买保险产品的人。根源是心理障碍难以排除。
不管是口罩,或是保险,拥有了它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就是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增强,就是每一个人敬畏生命境界的提升。
(作者单位: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
□本议
把口罩、保险扯到一块,看似是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要往深处一琢磨,这两者又似乎是角度虽然不同,但目的性却是一致的,即防范外来(意外)风险。
口罩,曾经在农民眼里,那是富人害怕冷的保护品,是医生等特殊专业岗位人员防风险的专属用品,跟种地的农民不搭边。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人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即便是有钱买口罩,也觉得戴口罩干活或说话不方便,哪怕是严寒腊月里,即便是把两个腮帮子冻紫青了,也罕见有人买个口罩戴在嘴上。不过,那个时候农民不会因为防冻而舍得花钱买个口罩,偶尔看到城里戴口罩的人到乡下,农民认为戴口罩的人是“酸溜”(显摆身价的意思),当面虽不屑一顾,背后却指指点点。我从农村到了一个铅冶炼工厂上班后,方得知口罩是“劳保防护品”。因炼铅过程产生铅毒,工人当班佩戴口罩是制度规定的,当班时必须佩戴口罩,不单是有铅毒车间的工人佩戴口罩,非有铅毒的生产单位工人也佩戴口罩,如食堂里面的炊事员当班时都佩戴口罩。厂里每月发给每个人三只口罩,冬春季发棉口罩,夏秋季发单口罩,有的工人节俭用口罩,省下未戴过的口罩来拿回家拆开当蒸馒头的笼布用。或许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冬天里,厂里的人非当班时间戴口罩的人也比较多,一来保暖防护,二来防尘土污染,还有一层意思,非当班时间佩戴口罩体现了一种身价时尚。
离开工厂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因工作性质的缘故,我既没有再买过口罩,也没有再戴过口罩。
即便是在2003年非典的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戴过口罩,口罩似乎与我绝缘了。2008年之后,就接二连三遇上雾霾天气,一时间雾霾天气次数频发,一度造成了“谈霾色变”的紧张气氛,好多人在雾霾天时佩戴起了口罩,以免被重度污染侵袭。或许是口罩意识淡薄的缘故,即便是在极端的雾霾天气里,我也没有佩戴过口罩。今年春节后“疫情”突袭,一时间佩戴口罩成为防范“疫情”的重要手段,媒体炒作爆热,刹那间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紧张局面,口罩成为最为紧缺的抢手货,不管单的棉的,不问价钱贵贱,抢到手就是生命“防疫”的胜利,致使口罩价格一路暴涨。在疫情危机时刻,口罩成了防病毒侵袭的安全之舟,戴口罩虽说不准有百分之百保证不被病毒侵袭,但不佩戴口罩那是有百分之百被病毒侵害的可能。我本来想,老老实实猫在家里躲几天,不是被逼到份上不出门,口罩就免戴了。哪想到,防疫时间一长,不出去不行,然而出门口就得戴口罩,外面有层层防疫卡点,不戴口罩是寸步难行,尽管十分不情愿,但无奈之下还是只好乖乖的戴口罩出门。过后我想,戴不戴口罩,有时候不是你个人愿意不愿意的事,那是一个社会环境需要的大事,是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共存活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不容任何个人质疑。
防范新冠病毒侵袭,佩戴口罩虽不是唯一手段,但它是必须采取的防范措施。不过,随着新冠病毒疫情趋缓好转,口罩过剩将让“一夜暴富”的口罩业遭受断崖式打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刻都在发生,有的风险发生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防范风险是人类认知认识风险的一种主观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作用,把各种风险(可预测到自然风险和事前预测不到的意外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限度。佩戴口罩就是防范风险、避免风险发生或减少风险造成损失的主观行动,只要每个人防范风险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积极,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即便是风险发生了,其造成的损失也会大为减少。
因有风险存在,才催生了保险产品。保险作为一种风险发生后的经济补偿产品,已经涵盖了社会经济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主观防范风险的手段之一就是购买保险产品。保险产品的功能价值在于它的及时性经济补偿作用,它的功能特点是意外风险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起到保障损失的作用,即遭灾不受损失。就此而言,保险产品具有三大功能:保险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现在,虽说大多数人对保险并不陌生,但主动购买保险产品的热情并不是那么高,也达不到像抢购口罩那样的氛围。
保险产品补偿功能作用是在事后,补偿原则是购买产品者方能受益。当然,不是说购买了保险产品即受益,它的受益条件是受灾损失后方能受益。或许是对购买保险产品存有排斥性的缘故,有的人(包括个体单元和集体单元)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能不购买保险产品就不去购买,能少购买保险产品就去少购买,因而导致了“没有买、保不全、保不足”的尴尬。据媒体报道:前不久,有的地方遭受了冰雹袭击后,农民种植的瓜果损失严重,购买了保险的农民得到了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没有购买保险的农民干着急。保险产品作为商品,不同于普通型消费商品,它的价格费率是根据大数法则概率确定的,千分或万分费率厘定收费标准,处在极低水平。即便是这样,人们购买保险产品的欲望性还是不强,被动性购买保险产品的人多于主动性购买保险产品的人。根源是心理障碍难以排除。
不管是口罩,或是保险,拥有了它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就是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增强,就是每一个人敬畏生命境界的提升。
(作者单位: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