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田国立:普惠金融信仰者

发布时间:2020-07-22 09:26:1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赵辉

“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和它所面对的困境已成为亚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众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而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资源公平有效配置则成为各方化解小微企业困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共识,在亚洲甚至全球,这一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底蕴。”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近日在亚洲普惠金融生态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线上圆桌会中说。


田国立

举全行之力做普惠金融

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的掌门人,田国立对于普惠金融赋予非同寻常的重视。2018年建行普惠金融战略启动大会上表示,普惠金融是建行作为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建设银行在2018年即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战略。

田国立认为,“新金融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金融不应该去追求金字塔尖上虚假的繁荣,而要关注金字塔底下真实的万家忧乐。金融不应该是‘高大上’的贵族话题,它关系到百姓居家生计、柴米油盐。”“未来的金融,必将是‘得草根者得天下’。我们要看到时代发展的大势。”

普惠金融需要银行彻底转型

田国立相信,普惠金融的实现需要银行进行彻底的转型。“过去,大银行普遍把精力放在大企业身上,一方面做大企业贷款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低而收益高;另一方面,方法上以建立正面清单为主,企业提交资料,银行审核,通过的批贷。而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是“短、小、频、急、散”,靠一笔一笔审批的正面清单很难适应效率性、专业性要求,再加上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就成了大银行在面对小微企业时的真实状态。”他在亚洲普惠金融生态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线上圆桌会中说。

“但大趋势有时是很残酷的,我们做‘大’的业务已经习惯了,当一场危机正一步步走来,我们可能还在灰犀牛背上狂欢。因此,今天的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正站在发展和衰落的关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他认为。

建行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战略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做法。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组合工商、税务、电力等多维度信息交叉验证,对小微企业进行立体式全息画像,同时收集各类信息,建立负面清单,只要小微企业不在负面清单中,就可以批贷放款,规模效应有了,而且不良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过去,每年建行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只有100-200亿元,贷款客户新增不到1万户,不良贷款率也高至7%-8%。2018和2019年当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分别超过2000亿和3000亿,并于2020年3月建行成为全国首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的商业银行,新模式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

通过生态实现普惠

田国立重视通过生态实现普惠。他认为,普惠金融战略的落脚点和实施核心就是平台经营、数据经营,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由单一提供金融产品到搭建外部交互开放、内部充分整合的平台,进而为市场和客户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和认同,产生流量和交易,拓广拓深经营空间和未来市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互联网思维,运用好平台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数据资产经营能力,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

比如建设银行针对B端(企业端)、C端(用户端)、G端(政府端)痛点,积极构建平台生态。在帮助客户或合作伙伴解决痛点问题的同时嵌入金融服务,达到获客、活客、留客的目的。

再如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的痛点,建设银行推出“小微快贷”系列产品和平台化经营模式,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建行联合开发商、施工方、农民工、银行四方组成一个体系,推出“民工惠”产品,帮助农民工解决讨薪难题。

为了打造新金融生态,建行搭建了专门的住房租赁平台——“CCB建融家园”,可以在平台上挂房源、租房、签约、申请租房贷款等。此外,建行还创新推出“存房业务”,激活存量房源,培育新型财富管理市场。

建行还借助“裕农通”平台把普惠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1.4万个物理网点还开设“劳动者港湾”,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歇歇脚、喝喝水、上厕所的地方,让老百姓感受到建行服务。

“银行本就属于服务业,其社会属性会进一步重塑金融角色,新金融促使银行调整经营取向,通过重构信用体系,降低服务门槛,下沉金融服务,扩大覆盖面,实施精准滴灌。同时,银行不仅是金融服务提供者,也是融智赋能的资源整合者,通过广泛链接、融合以及资源配置,参与更多社会角色。”田国立说。


田国立:普惠金融信仰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7-22

□记者 赵辉

“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和它所面对的困境已成为亚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众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而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资源公平有效配置则成为各方化解小微企业困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共识,在亚洲甚至全球,这一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底蕴。”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近日在亚洲普惠金融生态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线上圆桌会中说。


田国立

举全行之力做普惠金融

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的掌门人,田国立对于普惠金融赋予非同寻常的重视。2018年建行普惠金融战略启动大会上表示,普惠金融是建行作为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建设银行在2018年即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战略。

田国立认为,“新金融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金融不应该去追求金字塔尖上虚假的繁荣,而要关注金字塔底下真实的万家忧乐。金融不应该是‘高大上’的贵族话题,它关系到百姓居家生计、柴米油盐。”“未来的金融,必将是‘得草根者得天下’。我们要看到时代发展的大势。”

普惠金融需要银行彻底转型

田国立相信,普惠金融的实现需要银行进行彻底的转型。“过去,大银行普遍把精力放在大企业身上,一方面做大企业贷款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低而收益高;另一方面,方法上以建立正面清单为主,企业提交资料,银行审核,通过的批贷。而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是“短、小、频、急、散”,靠一笔一笔审批的正面清单很难适应效率性、专业性要求,再加上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就成了大银行在面对小微企业时的真实状态。”他在亚洲普惠金融生态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线上圆桌会中说。

“但大趋势有时是很残酷的,我们做‘大’的业务已经习惯了,当一场危机正一步步走来,我们可能还在灰犀牛背上狂欢。因此,今天的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正站在发展和衰落的关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他认为。

建行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战略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做法。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组合工商、税务、电力等多维度信息交叉验证,对小微企业进行立体式全息画像,同时收集各类信息,建立负面清单,只要小微企业不在负面清单中,就可以批贷放款,规模效应有了,而且不良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过去,每年建行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只有100-200亿元,贷款客户新增不到1万户,不良贷款率也高至7%-8%。2018和2019年当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分别超过2000亿和3000亿,并于2020年3月建行成为全国首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的商业银行,新模式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

通过生态实现普惠

田国立重视通过生态实现普惠。他认为,普惠金融战略的落脚点和实施核心就是平台经营、数据经营,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由单一提供金融产品到搭建外部交互开放、内部充分整合的平台,进而为市场和客户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和认同,产生流量和交易,拓广拓深经营空间和未来市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互联网思维,运用好平台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数据资产经营能力,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

比如建设银行针对B端(企业端)、C端(用户端)、G端(政府端)痛点,积极构建平台生态。在帮助客户或合作伙伴解决痛点问题的同时嵌入金融服务,达到获客、活客、留客的目的。

再如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的痛点,建设银行推出“小微快贷”系列产品和平台化经营模式,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建行联合开发商、施工方、农民工、银行四方组成一个体系,推出“民工惠”产品,帮助农民工解决讨薪难题。

为了打造新金融生态,建行搭建了专门的住房租赁平台——“CCB建融家园”,可以在平台上挂房源、租房、签约、申请租房贷款等。此外,建行还创新推出“存房业务”,激活存量房源,培育新型财富管理市场。

建行还借助“裕农通”平台把普惠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1.4万个物理网点还开设“劳动者港湾”,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歇歇脚、喝喝水、上厕所的地方,让老百姓感受到建行服务。

“银行本就属于服务业,其社会属性会进一步重塑金融角色,新金融促使银行调整经营取向,通过重构信用体系,降低服务门槛,下沉金融服务,扩大覆盖面,实施精准滴灌。同时,银行不仅是金融服务提供者,也是融智赋能的资源整合者,通过广泛链接、融合以及资源配置,参与更多社会角色。”田国立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