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孙祁祥:从风险管理看长寿时代

发布时间:2020-07-30 09:42:24    作者:孙祁祥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7月2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孙祁祥受邀出席泰康第十九届世纪圣典,就中国保险业如何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发表演讲。十年前她写了《让我们快乐、优雅的老去》。两篇文章前后对比,从对老龄化的初步认知,到长寿时代理论的形成与充分的养老实践,对行业有很大的启发,在保险公司进入养老产业的决策上意义重大。

王梓/制图

□孙祁祥

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变,我们不得不去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过去做事的许多方式,以适应这样一个新的“常态”。

然而,人类在关注当下的同时,仍然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看长期、看趋势、看规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以来,近20年中,中央始终强调的一个宏观背景和战略方针。那么,如何利用好这样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呢?

几年前,我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国演进规律、科技发展规律、风险演化规律和人口发展规律等规律的作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设定了客观基础、宏观背景和前提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和顺应这些客观规律的作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风险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美国遗传学家扬·维吉课题组曾在2016年10月的《自然》杂志上发文称,人类寿命的天花板是115岁。虽然这一观点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人类寿命日益延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人口老龄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同时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为重大的一个挑战。由于各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并且是全球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

有研究表明,从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转入老年型的时间来看,法国用了115年,瑞士85年,美国60年,日本25年,而中国仅用了约18年。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属于低收入国家,而上述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均为高收入国家。由此可见,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未富先老”的中国,所面临的“老龄化”挑战都更为严峻。

长生不老、长生不死,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国医学杂志早在1927年就发表了专门研究“longevity”(长寿)的学术论文。但多年前,一个有关长寿的说法让当时还是中年的我感到不解和震撼:“由于超长存活,人类对长寿的担忧超过了对夭折的恐惧”。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出现了大量长寿风险的研究。而前些年的一份在线调查则显示,中国对未来养老担忧的人群比例竟高达70%左右。

为什么人类一直在追求的“长寿”,现在被加上了“风险”的后缀?为什么追求长寿的人类现在开始担忧长寿?从最直观的解释来看,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长寿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缠身而痛苦不堪。有临床数据表明,人体生物年龄每增加10岁,所患疾病数目就平均增加一种。以老年人的常见病为例,医学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每增加10岁,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将增加1倍左右; 65岁以上的人群,每增加10岁,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将增加5%以上。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

其次,长寿者可能会因为财务耗竭而生活窘迫,遑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体面地生活,更谈不上所谓的“老有所为”。

再次,长寿者可能不仅仅只有疾病的困扰和财富匮乏的隐忧,更有可能是孤独的陪伴。在一次参加养老保险和财富管理的论坛时,我曾仿照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也从老年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观点:“在贫困中死去是一种痛苦,在孤独中老去是一种悲哀”。没想到我这个感慨引起了强烈共鸣。因为人们可以观察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许多老人并不缺钱,但他们生活得不快乐,因为他们感觉孤寂。不经历与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相处,可能根本无法理解老人对心灵抚慰的那种巨大需要。

大力发展商业性养老社区

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似乎是:即使长寿带给了人们无尽的担忧,它仍然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事物,否则,经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社会的前行毫无价值可言。那么,长寿带给人们的究竟会是“上天的礼物”还是“神的诅咒”,其实这取决于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是否应对!如何应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英国学者琳达·格拉顿等人近年来提出的“长寿时代”的理论,陈东升董事长将 “老龄化”问题及“长寿风险”问题拓展到一个更大的背景、更宽的口径、更长的周期来进行观察,从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视角,从供给、需求的维度,从社会、政府、企业的层面,全方位、系统地解析了长寿时代的形成及特征、机遇与挑战,进而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长寿时代、健康时代、财富时代并进的全景画面,丰富和完善了长寿时代的内涵与外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基于对长寿时代,人们养老、健康和财富安排将产生巨大需求的观察和分析,泰康通过打造长寿、健康、富足等三个闭环来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以满足人们对养老、健康和财富的需求,由此安享晚年。而依我个人之见,以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为特征的养老社区除了以上三个重要的功能以外,还衍生出了一个重要的正外部性,那就是满足了长寿时代老年人对心灵慰藉的巨大需求。

十年前,我随泰康去美国考察养老社区之后,在回国的途中写下了《让我们快乐、优雅地老去》一文。正是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人的生命的四种状态:“童年的纯真、少年的狂野、中年的潇洒、老年的神闲”。在我看来,从童年到青年,从中年再到老年,老人构成自然生命的完整意义。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好的,尊重生命必须尊重生命的全过程。而由于老人对社会曾经作出的贡献和在晚年时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所透出的那份“无奈”,老年人有千万个理由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应当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这个阶段才更能体现出来:全社会对老人的珍重就是对文明的膜拜;年轻人对老人的善待,就是对自己的钟爱。

自那次美国考察以后,十年过去了,泰康一直在深耕寿险产业链,有效推进其养老、健康大战略,完成了在全国19个重点城市的养老社区布局,我真为之高兴。泰康的发展也验证了我十年前的一个观点:大力发展商业性的养老社区是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让需求者“体面生活”的同时,供给者也能“体面赚钱”,才能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保持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寿时代,保险业应担当重任

毫无疑问,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长寿时代所诱致的各种需求、所引发的各种风险、所提出的各种挑战,所创造的各种机遇,都应当成为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战略制订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各行各业都应当为长寿时代做好准备,而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保险业无疑应当担当重任!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寻求防灾避祸、防范风险的方法。而保险就是这样一项伟大的制度,它具有直面不幸、雪中送炭、改变厄运、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的一种风险管理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完美地彰显人类生命价值意义的一项制度安排。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总会有一些产业、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进而衰退甚至消亡。但保险业一定是一个必须并且应当持续发展的行业。这是因为,保险业经营的是风险,而风险是不可能消失的。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规模的增大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庞杂,风险总量会越来越大、风险类型会越来越多、风险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只要有风险存在,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保险行业就有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且,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而是必须稳健地成长、壮大,应对各类风险的保险产品越来越丰富;风险管理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从而适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保险特有的性质,保险行业素有“保险是卖出的,而不是买入的”说法,它形象地说明了保险营销的重要性。而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我依然相信保险中介的作用是很难完全被替代的。出席世纪圣典的都是泰康的金牌营销员,你们作为中国910万保险代理制销售大军中的翘楚,理应在长寿时代更加大有作为。

你们不应当只是一个将保险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信使”,而更应当是一个将保险独有的关爱送达到消费者心中的“天使”;你们应当是长寿时代人们养老需求的设计师、健康需求的营养师、财富需求的规划师和心灵需求的慰藉师。

十年前,我曾经这样说道:“除非发生意外,每个人都会经历老的过程,既然老是无法抗拒的,而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要我选,我就选快乐、优雅地老去!”

今天,我想再加上一个祝愿: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快乐、健康、无忧地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而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孙祁祥:从风险管理看长寿时代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7-30

编者按:

7月2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孙祁祥受邀出席泰康第十九届世纪圣典,就中国保险业如何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发表演讲。十年前她写了《让我们快乐、优雅的老去》。两篇文章前后对比,从对老龄化的初步认知,到长寿时代理论的形成与充分的养老实践,对行业有很大的启发,在保险公司进入养老产业的决策上意义重大。

王梓/制图

□孙祁祥

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变,我们不得不去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过去做事的许多方式,以适应这样一个新的“常态”。

然而,人类在关注当下的同时,仍然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看长期、看趋势、看规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以来,近20年中,中央始终强调的一个宏观背景和战略方针。那么,如何利用好这样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呢?

几年前,我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国演进规律、科技发展规律、风险演化规律和人口发展规律等规律的作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设定了客观基础、宏观背景和前提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和顺应这些客观规律的作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风险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美国遗传学家扬·维吉课题组曾在2016年10月的《自然》杂志上发文称,人类寿命的天花板是115岁。虽然这一观点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人类寿命日益延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人口老龄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同时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为重大的一个挑战。由于各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并且是全球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

有研究表明,从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转入老年型的时间来看,法国用了115年,瑞士85年,美国60年,日本25年,而中国仅用了约18年。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属于低收入国家,而上述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均为高收入国家。由此可见,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未富先老”的中国,所面临的“老龄化”挑战都更为严峻。

长生不老、长生不死,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国医学杂志早在1927年就发表了专门研究“longevity”(长寿)的学术论文。但多年前,一个有关长寿的说法让当时还是中年的我感到不解和震撼:“由于超长存活,人类对长寿的担忧超过了对夭折的恐惧”。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出现了大量长寿风险的研究。而前些年的一份在线调查则显示,中国对未来养老担忧的人群比例竟高达70%左右。

为什么人类一直在追求的“长寿”,现在被加上了“风险”的后缀?为什么追求长寿的人类现在开始担忧长寿?从最直观的解释来看,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长寿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缠身而痛苦不堪。有临床数据表明,人体生物年龄每增加10岁,所患疾病数目就平均增加一种。以老年人的常见病为例,医学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每增加10岁,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将增加1倍左右; 65岁以上的人群,每增加10岁,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将增加5%以上。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

其次,长寿者可能会因为财务耗竭而生活窘迫,遑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体面地生活,更谈不上所谓的“老有所为”。

再次,长寿者可能不仅仅只有疾病的困扰和财富匮乏的隐忧,更有可能是孤独的陪伴。在一次参加养老保险和财富管理的论坛时,我曾仿照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也从老年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观点:“在贫困中死去是一种痛苦,在孤独中老去是一种悲哀”。没想到我这个感慨引起了强烈共鸣。因为人们可以观察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许多老人并不缺钱,但他们生活得不快乐,因为他们感觉孤寂。不经历与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相处,可能根本无法理解老人对心灵抚慰的那种巨大需要。

大力发展商业性养老社区

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似乎是:即使长寿带给了人们无尽的担忧,它仍然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事物,否则,经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社会的前行毫无价值可言。那么,长寿带给人们的究竟会是“上天的礼物”还是“神的诅咒”,其实这取决于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是否应对!如何应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英国学者琳达·格拉顿等人近年来提出的“长寿时代”的理论,陈东升董事长将 “老龄化”问题及“长寿风险”问题拓展到一个更大的背景、更宽的口径、更长的周期来进行观察,从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视角,从供给、需求的维度,从社会、政府、企业的层面,全方位、系统地解析了长寿时代的形成及特征、机遇与挑战,进而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长寿时代、健康时代、财富时代并进的全景画面,丰富和完善了长寿时代的内涵与外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基于对长寿时代,人们养老、健康和财富安排将产生巨大需求的观察和分析,泰康通过打造长寿、健康、富足等三个闭环来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以满足人们对养老、健康和财富的需求,由此安享晚年。而依我个人之见,以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为特征的养老社区除了以上三个重要的功能以外,还衍生出了一个重要的正外部性,那就是满足了长寿时代老年人对心灵慰藉的巨大需求。

十年前,我随泰康去美国考察养老社区之后,在回国的途中写下了《让我们快乐、优雅地老去》一文。正是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人的生命的四种状态:“童年的纯真、少年的狂野、中年的潇洒、老年的神闲”。在我看来,从童年到青年,从中年再到老年,老人构成自然生命的完整意义。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好的,尊重生命必须尊重生命的全过程。而由于老人对社会曾经作出的贡献和在晚年时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所透出的那份“无奈”,老年人有千万个理由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应当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这个阶段才更能体现出来:全社会对老人的珍重就是对文明的膜拜;年轻人对老人的善待,就是对自己的钟爱。

自那次美国考察以后,十年过去了,泰康一直在深耕寿险产业链,有效推进其养老、健康大战略,完成了在全国19个重点城市的养老社区布局,我真为之高兴。泰康的发展也验证了我十年前的一个观点:大力发展商业性的养老社区是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让需求者“体面生活”的同时,供给者也能“体面赚钱”,才能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保持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寿时代,保险业应担当重任

毫无疑问,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长寿时代所诱致的各种需求、所引发的各种风险、所提出的各种挑战,所创造的各种机遇,都应当成为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战略制订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各行各业都应当为长寿时代做好准备,而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保险业无疑应当担当重任!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寻求防灾避祸、防范风险的方法。而保险就是这样一项伟大的制度,它具有直面不幸、雪中送炭、改变厄运、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的一种风险管理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完美地彰显人类生命价值意义的一项制度安排。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总会有一些产业、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进而衰退甚至消亡。但保险业一定是一个必须并且应当持续发展的行业。这是因为,保险业经营的是风险,而风险是不可能消失的。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规模的增大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庞杂,风险总量会越来越大、风险类型会越来越多、风险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只要有风险存在,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保险行业就有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且,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而是必须稳健地成长、壮大,应对各类风险的保险产品越来越丰富;风险管理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从而适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保险特有的性质,保险行业素有“保险是卖出的,而不是买入的”说法,它形象地说明了保险营销的重要性。而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我依然相信保险中介的作用是很难完全被替代的。出席世纪圣典的都是泰康的金牌营销员,你们作为中国910万保险代理制销售大军中的翘楚,理应在长寿时代更加大有作为。

你们不应当只是一个将保险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信使”,而更应当是一个将保险独有的关爱送达到消费者心中的“天使”;你们应当是长寿时代人们养老需求的设计师、健康需求的营养师、财富需求的规划师和心灵需求的慰藉师。

十年前,我曾经这样说道:“除非发生意外,每个人都会经历老的过程,既然老是无法抗拒的,而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要我选,我就选快乐、优雅地老去!”

今天,我想再加上一个祝愿: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快乐、健康、无忧地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而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