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文化功能是博物馆的魂魄

发布时间:2020-08-14 10:01:41    作者:方磊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方磊

当前金融业自上而下普遍开始重视历史文化,银行主题的各类规模不一的博物馆早已有之,中国保险博物馆宁波落根花开,数家保险企业已启动创建博物馆计划;民间保险业专题收藏热潮方兴未艾;然而,这其中关乎金融主题博物馆的建设思路以及需要关切之处依旧值得金融界深虑。

每家博物馆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定位和发展目标,不同的藏品展陈构成了不同类型博物馆的韵味和价值。就具体筹建过程而言,其一般的构成要件,除了要有独具特色的固定展示场馆外,还必须有围绕行业历史文化展览主题的重量级藏品实物,要有彰显行业经营特色、有效诠释保险理念文明的基本陈列设计,要有管护解读藏品并开展社会普及教育及研究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承担起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上述基本要素依法注册创建的,能够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才是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否则只能算企业史陈列室。以笔者拙见,博物馆终归应该视野宏阔,空间或许有限,但建设思路应该有更开阔的格局。即使是以某个主题为单位建设,如果一味讲求主办个体的展陈而简略大势大局,都显得缺乏专业见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筹建保险博物馆之难,不在于寻找或新建展示场馆大楼,而在于展陈内容的独创特色,如果说博物馆高大上的馆址选择是外塑形象的话,那么征集丰富藏品构架展览大纲就是内修武功,是提升展示内涵确立行业地位的基础。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当下,场馆问题依靠地方政府出面协调相对容易解决,而文献实物资料特色藏品不易寻觅,尤其是负载着保险业务发展演变及公司兴废变迁各种信息,见证历史重要事件的实物最为难得。没有这样的“物”就不能支撑起博物馆的脊梁。

还有,把征集到的藏品实物展示并保护起来,并不是创建博物馆的最终目的。博物馆里的展品,可能不属于古董,也可能不是艺术品,审美感受欣赏价值不够大,但是见证以往岁月的“化石”,博物馆员们要有探险家的热情,考古学家的“敏锐”,通过探究发现并阐释附着其上的历史痕迹,揭示其背后的经典故事,为社会保险公益普及和有关保险学理论研究提供智力支持,为人类文明存档,这才是博物馆意义的真谛。为此,需要搜集全国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幕后研究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真相,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客观评价藏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或学术价值。一定程度上说,博物馆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对藏品的认知程度,影响着“教育、研究和欣赏”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也成为衡量一家博物馆行业地位高低及影响力大小的标志。

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看到缺乏正确理财意识的恶果。为避免重蹈覆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未雨绸缪,在小学开设理财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有新闻报道上海浦东新区目前已经开展的“金融知识进课堂”活动就是“以学生的视角看金融”,探索有效实施金融知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培养中小学生金融理财的意识和理财能力,提升他们的经济素养。

在美国,一个7岁的孩子就已经知道什么是期货、什么是期权,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看到缺乏正确理财意识的恶果。为避免重蹈覆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未雨绸缪,在小学开设理财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物馆建设中并非一味将保险历史演变过程填充进去,因为金融文化并不等同于金融历史钩沉。而与现代城市相关联的历史才是最能唤起人们生活记忆的事物。现代文明虽然造成人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环境破坏,景观破坏,文化丧失,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城市记忆。因此,利用具有现代感和历史感的景观要素才是唤起人们记忆的最好媒介。

2016年2月5日,金融博物馆暨银行博物馆在上海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301号原上海律师公会原址,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展出各类珍贵金融历史文物5000余件,是目前国内馆藏最丰富、珍稀文物最多的金融行业博物馆。珍贵的文物、照片、文献,由点及面,多角度、全景式地勾画出百年民族金融的变迁图景,反映出百年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典藏中国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

此博物馆的创建,开中国金融业历史文化保护之先河。但愿这是中国金融文化传承的新征程。


文化功能是博物馆的魂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8-14

□本报记者 方磊

当前金融业自上而下普遍开始重视历史文化,银行主题的各类规模不一的博物馆早已有之,中国保险博物馆宁波落根花开,数家保险企业已启动创建博物馆计划;民间保险业专题收藏热潮方兴未艾;然而,这其中关乎金融主题博物馆的建设思路以及需要关切之处依旧值得金融界深虑。

每家博物馆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定位和发展目标,不同的藏品展陈构成了不同类型博物馆的韵味和价值。就具体筹建过程而言,其一般的构成要件,除了要有独具特色的固定展示场馆外,还必须有围绕行业历史文化展览主题的重量级藏品实物,要有彰显行业经营特色、有效诠释保险理念文明的基本陈列设计,要有管护解读藏品并开展社会普及教育及研究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承担起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上述基本要素依法注册创建的,能够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才是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否则只能算企业史陈列室。以笔者拙见,博物馆终归应该视野宏阔,空间或许有限,但建设思路应该有更开阔的格局。即使是以某个主题为单位建设,如果一味讲求主办个体的展陈而简略大势大局,都显得缺乏专业见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筹建保险博物馆之难,不在于寻找或新建展示场馆大楼,而在于展陈内容的独创特色,如果说博物馆高大上的馆址选择是外塑形象的话,那么征集丰富藏品构架展览大纲就是内修武功,是提升展示内涵确立行业地位的基础。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当下,场馆问题依靠地方政府出面协调相对容易解决,而文献实物资料特色藏品不易寻觅,尤其是负载着保险业务发展演变及公司兴废变迁各种信息,见证历史重要事件的实物最为难得。没有这样的“物”就不能支撑起博物馆的脊梁。

还有,把征集到的藏品实物展示并保护起来,并不是创建博物馆的最终目的。博物馆里的展品,可能不属于古董,也可能不是艺术品,审美感受欣赏价值不够大,但是见证以往岁月的“化石”,博物馆员们要有探险家的热情,考古学家的“敏锐”,通过探究发现并阐释附着其上的历史痕迹,揭示其背后的经典故事,为社会保险公益普及和有关保险学理论研究提供智力支持,为人类文明存档,这才是博物馆意义的真谛。为此,需要搜集全国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幕后研究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真相,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客观评价藏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或学术价值。一定程度上说,博物馆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对藏品的认知程度,影响着“教育、研究和欣赏”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也成为衡量一家博物馆行业地位高低及影响力大小的标志。

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看到缺乏正确理财意识的恶果。为避免重蹈覆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未雨绸缪,在小学开设理财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有新闻报道上海浦东新区目前已经开展的“金融知识进课堂”活动就是“以学生的视角看金融”,探索有效实施金融知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培养中小学生金融理财的意识和理财能力,提升他们的经济素养。

在美国,一个7岁的孩子就已经知道什么是期货、什么是期权,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看到缺乏正确理财意识的恶果。为避免重蹈覆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未雨绸缪,在小学开设理财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物馆建设中并非一味将保险历史演变过程填充进去,因为金融文化并不等同于金融历史钩沉。而与现代城市相关联的历史才是最能唤起人们生活记忆的事物。现代文明虽然造成人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环境破坏,景观破坏,文化丧失,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城市记忆。因此,利用具有现代感和历史感的景观要素才是唤起人们记忆的最好媒介。

2016年2月5日,金融博物馆暨银行博物馆在上海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301号原上海律师公会原址,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展出各类珍贵金融历史文物5000余件,是目前国内馆藏最丰富、珍稀文物最多的金融行业博物馆。珍贵的文物、照片、文献,由点及面,多角度、全景式地勾画出百年民族金融的变迁图景,反映出百年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典藏中国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

此博物馆的创建,开中国金融业历史文化保护之先河。但愿这是中国金融文化传承的新征程。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