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银行:品牌温度,暖化人心(暖心篇·上)

发布时间:2020-09-18 09:23:3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林振荣

在中行内部,以人为本,从“心”开始,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用一系列银企文化建设举措,弘扬人性真善美,鼓励员工认同核心文化,营造家的温馨感觉,从而产生对银行的归属感,提升共识度、执行力,是品牌内生的温度之源。

当金融管理悟到人文关怀之真谛,就催生出非凡的力量。

中行别业:首创社区概念的居住模式

品牌温度首先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毫无夸张,在民国时期的上海职业界,有中行人身份,往往就意味着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无忧,提前“小康”。

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提到“中行别业”,类似于讲传奇故事——老上海人都知道这个品质生活小区是由中国银行自建而成,属于行内职员享受的福利待遇——即使服务外国洋行的高端白领也会竖起大拇指,露出羡慕的神情。尤其是中行别业首倡的“社区概念”居住模式,堪称上海民生改善发展史上的创举,领时代潮流之先,几乎到了无人不知,闻名遐迩的程度。打个比方,如果那个年代有中行职员参加类似“非诚勿扰”相亲娱乐节目的话,肯定会被爆灯的。

银行怎么会想起自建职工生活社区?源起早年宋汉章在处理偶发事件时的触景伤情:一位履职多年的冯姓员工因病猝逝,向来体恤部属的总经理自然亲往吊唁,偏逢雷雨天,该户家庭四口人挤住石库门楼下一间20平方都不到的客堂,为停放灵床,家人撤走了床铺及其他用具,但环顾四周仍逼仄压抑,逝者头顶灵桌,脚抵靠天井的落地长窗,连窗门都关不上。时值瓢泼大雨,窗外倾泻而下的雨柱将鞋子都浇透了。宋汉章十分伤感:“这位老员工为中行服务了一辈子,最后连一间像样的居室都没有!无安居,何以乐业呀!中行有愧于他!”民国时期的上海,因战乱逃荒而涌入市区落户的难民占比很高,许多家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住房极端困难。

宋汉章哀叹时世,怜惜众人,即着手筹划,1923年10月,他向中行常董会提出改善职员居住条件的议案高票通过,中行上海分行筹得白银3200两投资房地产,鉴于英美租界里造价成本太高,遂选址租界外筑路区非热闹地段(现万航渡路623弄),购地3公顷(周边都是农田),越界起造“中行别业”(“别业”非为“别墅”的误读,意即中行在营业用房之外所置的物业)。


中行别业宿舍鸟瞰图

首批建成砖木结构联体三层楼石库门房子共七列,可安置56户家庭。中行别业虽非豪庭华厦,但住宅每单元内设施齐全,煤气、水汀、壁橱、打蜡柚木地板装修考究,这可是习惯了提马桶、燃小煤炉、棚户蜗居的小职员们不敢奢望的。

中行别业的设计思路及安置方案,充满人文关怀与智慧——搞商业综合性开发,产权属于银行,分配员工居住,适当收取租金(月租只需8元,远低于市面行价,只相当于员工月薪的二十分之一,单身宿舍则免费),首批遴选入住者,清一色为高年资低收入、居住环境差的员工,一般主任级以上职员的居住条件尚可者还轮不上,此举表明银行会逐步兑现对职员提供小康生活承诺的姿态,平衡利益诉求,公示名单接受质询,亦表明在中行大家庭一视同仁,没有尊卑等级。

鉴于当时周边生活设施尚不完善,遂在小区外增建一幢四层高的楼宇作配套,有点类似当下的物业中心性质:低层作大礼堂,提供员工家庭婚丧典礼之用;二楼为“中正小学”,员工子弟就近入学;三楼四楼作单身宿舍,供未成家员工住宿。相继开发出供销社、联合诊所、图书馆、理发室、大饼油条点心店、供开水的老虎灶等生活设施,配建绿化园林,另辟网球场、篮球场、乒乓室等锻炼场所,培育成大规模的生活社区(这一区域先后建成楼房140幢)。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中行别业内看病免费,读小学免费,上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皆可向中行申请低息贷款。工作日上下班都有固定通勤车准时接送,职员凭证免费。每逢周末这里轮流请客聚餐,团结友爱,其乐融融。中行别业照壁上镌饰着“筑室百诸,爱居爱处”、“殖殖其庭,君子悠宁”的《诗经》集句,诠释“中行别业”的神韵——不求大富大贵,惟望这里的人优雅宁谧。

中行廉价购进地皮,建成规模宏大、全功能、高品质的住宅小区,溥益职员,一时声动全国。以此为范本,各省市的中行分行纷纷仿效,建成杭州中行别业、济南的大兴里和集成里等。之后,中行还相继建造了富民路、同孚路、福煦路公寓等行屋。直到1930年,等一般中低层行员都解决了住房困难,经常董会批准,才特别营造经理副理的花园住宅共九幢,人称“九宅头”。上海的其他银行亦群起模仿,一时间,银行建造的福利公寓,如四明新村、永嘉新村、中南新村、上海新村、大陆新村等,开始遍布上海的名街幽巷。

中行自建职员社区的魄力及实力,颇值赞许,可谓实现了一举多赢,既显示其在金融业界傲视群伦的雄厚财力,又使银行投资的不动产随着上海房地产价格疯涨能够抵御世界经济大萧条冲击实现保值增值,同时改善福利条件,赢得民心,体现高层以民为本、体恤民生的良苦用心。

(作者系金融历史学者)


中国银行:品牌温度,暖化人心(暖心篇·上)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9-18

□林振荣

在中行内部,以人为本,从“心”开始,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用一系列银企文化建设举措,弘扬人性真善美,鼓励员工认同核心文化,营造家的温馨感觉,从而产生对银行的归属感,提升共识度、执行力,是品牌内生的温度之源。

当金融管理悟到人文关怀之真谛,就催生出非凡的力量。

中行别业:首创社区概念的居住模式

品牌温度首先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毫无夸张,在民国时期的上海职业界,有中行人身份,往往就意味着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无忧,提前“小康”。

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提到“中行别业”,类似于讲传奇故事——老上海人都知道这个品质生活小区是由中国银行自建而成,属于行内职员享受的福利待遇——即使服务外国洋行的高端白领也会竖起大拇指,露出羡慕的神情。尤其是中行别业首倡的“社区概念”居住模式,堪称上海民生改善发展史上的创举,领时代潮流之先,几乎到了无人不知,闻名遐迩的程度。打个比方,如果那个年代有中行职员参加类似“非诚勿扰”相亲娱乐节目的话,肯定会被爆灯的。

银行怎么会想起自建职工生活社区?源起早年宋汉章在处理偶发事件时的触景伤情:一位履职多年的冯姓员工因病猝逝,向来体恤部属的总经理自然亲往吊唁,偏逢雷雨天,该户家庭四口人挤住石库门楼下一间20平方都不到的客堂,为停放灵床,家人撤走了床铺及其他用具,但环顾四周仍逼仄压抑,逝者头顶灵桌,脚抵靠天井的落地长窗,连窗门都关不上。时值瓢泼大雨,窗外倾泻而下的雨柱将鞋子都浇透了。宋汉章十分伤感:“这位老员工为中行服务了一辈子,最后连一间像样的居室都没有!无安居,何以乐业呀!中行有愧于他!”民国时期的上海,因战乱逃荒而涌入市区落户的难民占比很高,许多家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住房极端困难。

宋汉章哀叹时世,怜惜众人,即着手筹划,1923年10月,他向中行常董会提出改善职员居住条件的议案高票通过,中行上海分行筹得白银3200两投资房地产,鉴于英美租界里造价成本太高,遂选址租界外筑路区非热闹地段(现万航渡路623弄),购地3公顷(周边都是农田),越界起造“中行别业”(“别业”非为“别墅”的误读,意即中行在营业用房之外所置的物业)。


中行别业宿舍鸟瞰图

首批建成砖木结构联体三层楼石库门房子共七列,可安置56户家庭。中行别业虽非豪庭华厦,但住宅每单元内设施齐全,煤气、水汀、壁橱、打蜡柚木地板装修考究,这可是习惯了提马桶、燃小煤炉、棚户蜗居的小职员们不敢奢望的。

中行别业的设计思路及安置方案,充满人文关怀与智慧——搞商业综合性开发,产权属于银行,分配员工居住,适当收取租金(月租只需8元,远低于市面行价,只相当于员工月薪的二十分之一,单身宿舍则免费),首批遴选入住者,清一色为高年资低收入、居住环境差的员工,一般主任级以上职员的居住条件尚可者还轮不上,此举表明银行会逐步兑现对职员提供小康生活承诺的姿态,平衡利益诉求,公示名单接受质询,亦表明在中行大家庭一视同仁,没有尊卑等级。

鉴于当时周边生活设施尚不完善,遂在小区外增建一幢四层高的楼宇作配套,有点类似当下的物业中心性质:低层作大礼堂,提供员工家庭婚丧典礼之用;二楼为“中正小学”,员工子弟就近入学;三楼四楼作单身宿舍,供未成家员工住宿。相继开发出供销社、联合诊所、图书馆、理发室、大饼油条点心店、供开水的老虎灶等生活设施,配建绿化园林,另辟网球场、篮球场、乒乓室等锻炼场所,培育成大规模的生活社区(这一区域先后建成楼房140幢)。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中行别业内看病免费,读小学免费,上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皆可向中行申请低息贷款。工作日上下班都有固定通勤车准时接送,职员凭证免费。每逢周末这里轮流请客聚餐,团结友爱,其乐融融。中行别业照壁上镌饰着“筑室百诸,爱居爱处”、“殖殖其庭,君子悠宁”的《诗经》集句,诠释“中行别业”的神韵——不求大富大贵,惟望这里的人优雅宁谧。

中行廉价购进地皮,建成规模宏大、全功能、高品质的住宅小区,溥益职员,一时声动全国。以此为范本,各省市的中行分行纷纷仿效,建成杭州中行别业、济南的大兴里和集成里等。之后,中行还相继建造了富民路、同孚路、福煦路公寓等行屋。直到1930年,等一般中低层行员都解决了住房困难,经常董会批准,才特别营造经理副理的花园住宅共九幢,人称“九宅头”。上海的其他银行亦群起模仿,一时间,银行建造的福利公寓,如四明新村、永嘉新村、中南新村、上海新村、大陆新村等,开始遍布上海的名街幽巷。

中行自建职员社区的魄力及实力,颇值赞许,可谓实现了一举多赢,既显示其在金融业界傲视群伦的雄厚财力,又使银行投资的不动产随着上海房地产价格疯涨能够抵御世界经济大萧条冲击实现保值增值,同时改善福利条件,赢得民心,体现高层以民为本、体恤民生的良苦用心。

(作者系金融历史学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