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文彬
“我喜欢烘焙,它是个精细的活。不同的天气,面团发酵的速度也不一样,这和再保工作很像。”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再保险”)总经理何健咏笑着对记者说,“因为再保工作也总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出现新的风险点,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应对变化。就像烘焙一样,既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遇到问题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拥有30年再保经验的她说,烘焙让她对细节变化的感知更敏锐,烘焙所需的专注也让她觉得和再保险事业有共通之处。她认为,再保险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尤其需要专注和深耕。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的全球再保险市场面临挑战,作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旗下拥有40年历史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太平再保险将如何面对来自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给再保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了何健咏。
40年的“变与不变”
“太平再保险成立之初,公司员工不多、资源也比较有限,到2000-2011年,公司进入成长期,分别在马来西亚纳闽及北京设立分公司,跨境经营优势逐渐凸显。”何健咏颇有感触地说:
“国际化一直是太平再保险的核心战略。”何健咏表示,截至目前,除香港总部外,太平再保险已在北京、上海、伦敦、纳闽、东京及澳门设立分支机构及代表处,业务范围遍布全球五大洲的109个国家和地区。
成立40年来,太平再保险的服务网络、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及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逐渐从单纯的风险承保者转型为更为专业的风险管理者。
“我在太平再保险工作的30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30年,但太平再保险的宗旨一直没有变化过,那就是始终为客户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她说。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队伍。据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太平再保险总保费收入159亿港元,同比增长 17.2%,其中,寿险再保险业务同比大幅增长29.1%。“业绩持续提升的背后是队伍中每一位成员的努力。我们相互促进、多元融合的团队文化令我感到骄傲,一方面太平再保险积极培育新生力量,做好传帮带工作,另一方面,打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团结协作、共创未来的团队文化。”何健咏对太平再保险的团队文化极为肯定。
“40年来,太平再保险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和专业的服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工程,这是太平再保险从来没有改变的‘初心’。”何健咏强调。
6月10日,太平再保险澳门代表处正式开业,这是澳门市场首家再保险机构,也是太平再保险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加速“出海”
扩大国际竞争力
8月27日,中国太平与富杰集团正式签署增资入股协议,为太平再保险引进战略投资者。
“本次交易将有助太平再保险巩固资本基础,促进业务增长,通过与富杰在欧洲和其他亚洲市场的业务协同,深化中国太平的国际化战略,实现再保板块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何健咏表示。
交易完成后,中国太平与富杰集团将分别持有太平再保险增资扩股后约75%和25%的股权。
“业务规模越大、经营范围越宽、业务分布地域越广,风险分散效果就越好,经营稳定性就越强。”何健咏表示。
危中有机
寻找再保市场新增长点
2020年对于全球再保险业是极为困难的一年。一方面,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保险业收入的同时,也造成营业中断险、健康险、供应链保险等相关险种赔付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自然灾害较为严重。
这都给全球再保险业带来巨大压力。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太平再保险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于2月推出“企业复工保”再保险解决方案,该方案已为全国20多个省区、近450家复工企业的新冠肺炎保险提供再保支持;同时,其寿险业务扩展了新冠肺炎承保责任,对直保公司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困难中往往伴随着转机。何健咏表示:“长期来看,这次疫情将提高全民保险意识,改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期望和需求,并加快保险业务线上化转型。此外,洪水、台风和暴雨等重大灾害,使得各地政府和单位对于巨灾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对巨灾保险的需求也将更强。”
“太平再保险将进一步提升研究和产品开发能力,针对市场需求,提供适合的风险解决方案和服务;此外,将持续加强信息技术投入,优化业务处理流程,深化移动办公应用,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何健咏说。
“未来,太平再保险将和直保公司密切合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此外,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支持和领导下,太平再保险将发挥跨境经营和国际化优势,进一步走出去引进来,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再保险保障。”她说。
□本报记者 房文彬
“我喜欢烘焙,它是个精细的活。不同的天气,面团发酵的速度也不一样,这和再保工作很像。”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再保险”)总经理何健咏笑着对记者说,“因为再保工作也总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出现新的风险点,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应对变化。就像烘焙一样,既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遇到问题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拥有30年再保经验的她说,烘焙让她对细节变化的感知更敏锐,烘焙所需的专注也让她觉得和再保险事业有共通之处。她认为,再保险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尤其需要专注和深耕。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的全球再保险市场面临挑战,作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旗下拥有40年历史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太平再保险将如何面对来自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给再保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了何健咏。
40年的“变与不变”
“太平再保险成立之初,公司员工不多、资源也比较有限,到2000-2011年,公司进入成长期,分别在马来西亚纳闽及北京设立分公司,跨境经营优势逐渐凸显。”何健咏颇有感触地说:
“国际化一直是太平再保险的核心战略。”何健咏表示,截至目前,除香港总部外,太平再保险已在北京、上海、伦敦、纳闽、东京及澳门设立分支机构及代表处,业务范围遍布全球五大洲的109个国家和地区。
成立40年来,太平再保险的服务网络、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及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逐渐从单纯的风险承保者转型为更为专业的风险管理者。
“我在太平再保险工作的30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30年,但太平再保险的宗旨一直没有变化过,那就是始终为客户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她说。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队伍。据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太平再保险总保费收入159亿港元,同比增长 17.2%,其中,寿险再保险业务同比大幅增长29.1%。“业绩持续提升的背后是队伍中每一位成员的努力。我们相互促进、多元融合的团队文化令我感到骄傲,一方面太平再保险积极培育新生力量,做好传帮带工作,另一方面,打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团结协作、共创未来的团队文化。”何健咏对太平再保险的团队文化极为肯定。
“40年来,太平再保险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和专业的服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工程,这是太平再保险从来没有改变的‘初心’。”何健咏强调。
6月10日,太平再保险澳门代表处正式开业,这是澳门市场首家再保险机构,也是太平再保险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加速“出海”
扩大国际竞争力
8月27日,中国太平与富杰集团正式签署增资入股协议,为太平再保险引进战略投资者。
“本次交易将有助太平再保险巩固资本基础,促进业务增长,通过与富杰在欧洲和其他亚洲市场的业务协同,深化中国太平的国际化战略,实现再保板块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何健咏表示。
交易完成后,中国太平与富杰集团将分别持有太平再保险增资扩股后约75%和25%的股权。
“业务规模越大、经营范围越宽、业务分布地域越广,风险分散效果就越好,经营稳定性就越强。”何健咏表示。
危中有机
寻找再保市场新增长点
2020年对于全球再保险业是极为困难的一年。一方面,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保险业收入的同时,也造成营业中断险、健康险、供应链保险等相关险种赔付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自然灾害较为严重。
这都给全球再保险业带来巨大压力。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太平再保险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于2月推出“企业复工保”再保险解决方案,该方案已为全国20多个省区、近450家复工企业的新冠肺炎保险提供再保支持;同时,其寿险业务扩展了新冠肺炎承保责任,对直保公司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困难中往往伴随着转机。何健咏表示:“长期来看,这次疫情将提高全民保险意识,改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期望和需求,并加快保险业务线上化转型。此外,洪水、台风和暴雨等重大灾害,使得各地政府和单位对于巨灾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对巨灾保险的需求也将更强。”
“太平再保险将进一步提升研究和产品开发能力,针对市场需求,提供适合的风险解决方案和服务;此外,将持续加强信息技术投入,优化业务处理流程,深化移动办公应用,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何健咏说。
“未来,太平再保险将和直保公司密切合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此外,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支持和领导下,太平再保险将发挥跨境经营和国际化优势,进一步走出去引进来,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再保险保障。”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