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常青:再保险不只是风险转移

发布时间:2020-12-02 09:27:29    作者:谭乐之 于文哲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谭乐之 实习记者 于文哲

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时,常青的思路非常清晰,并且表现得开放、自信、健谈。平时的常青,喜欢红酒、听音乐,也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

常青是慕尼黑再保险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这家全球第一大再保险公司,经过140年的长足发展,已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经营非人寿保险和人寿保险两类保险业务,并拥有60多家分支机构。多年来,中国是其非常重视的市场。

常青拥有中国律师资格,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及南开大学保险系的校外研究生导师、第一至三届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委员会委员,作为外部专家参与了中国第二代保险业偿付能力管理框架建立的全过程。2019年8月1日起正式任职慕再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再保险公司不能再坐在办公室,等着保险公司来分保。”常青认为,再保险人面临整个商业模式的转型,不能只做直保公司的风险转移者。

常青

再保险的三大转型

《中国银行保险报》:近年来,再保险公司和直保公司的合作出现了很多新趋势,对此您如何理解?

常青:我2019年在上海陆家嘴国际再保险论坛讲过,中国再保险业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风险分担向风险咨询转型,从单一的分散风险转为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再保险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直保公司需要再保险公司做什么。

我认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保公司依然需要再保险公司做风险转移,这是再保险的核心,会持续存在。但同时我们也要换位思考,想想再保险公司能为直保公司做什么。仅仅做风险转移是不够的,再保险公司也需要在战略层面为直保公司解决问题。目前,从保险业面临的挑战来看,再保险面临三大转型:

首先是整体商业模式的转型。我认为未来3~5年内,车险和非车险对保险公司的保费贡献、价值贡献的比重会发生很大变化,非车险将崛起,这种变化会先从头部公司开始。作为再保公司,我们在传统非车险方面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国际经验上。未来再保公司不是简单地帮直保公司去分散风险,而是要更多去帮助他们如何顺利度过转型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弯道超车”。

其次,我认为国内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未来客户行为的变化。比如,过去保险销售都是以线下为主,未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线上购买保险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保险公司面临线上化转型的趋势。在保险公司线上化过程中,再保险公司也可以将国际经验带到中国市场。自2015年开始,慕再也创设了创新部门,对保险公司线上化转型做了许多研究,也有许多相应的国际资源。

最后,再保险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资本支持。直保公司在业务增长时可能会面临资本支持的瓶颈。过去,国内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受资产端收益影响显著。直保公司经营者会面临来自于股东方、资本回报、业务增长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多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资金在保险企业投资方面供给非常充足,但是我认为并非如此。据我观察,近年来,保险公司股东的资本支持意愿是有所降低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再保险公司是一个机会,可以起到资本补充的作用。保险公司本质就是经营风险,对再保险公司而言,除了为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分散外,还可以提供资本支持工具。直保公司在购买再保险的同时,也可以向再保险公司寻求资本支持,让再保险公司更好地介入到直保公司的运营中去,同时实现风险转移功能和资本支持功能,让保险公司更好地回归保障本源。

直保、再保、科技公司的“三角模式”

《中国银行保险报》:数字化会如何重构再保险的生态链?

常青:从保险行业来看,我认为直保公司、科技公司、再保公司存在天然的、潜在的合作可能性。

我认为,保险公司以经营风险为核心,头部科技公司更看重前端的渠道获客。当然,并非说保险公司不重视获客,而是说保险公司业务性质,导致保险公司要以经营风险为核心。

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公司和保险公司有天然合作的可能性,此间,再保公司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就我而言,我更愿意通过思韬咨询(2018年慕再创立的咨询公司),将科技公司、直保公司和再保公司“串成一个串”,提供智能保险解决方案。比如直保公司和科技公司合作时,保险公司需要前端获客,需要借助科技公司的流量资源时,通过慕再的思韬咨询,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决策建议,为直保公司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反之亦然,站在科技公司角度,慕再也可以提供帮助,帮他选择合适的直保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再保公司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触达很多前端的保险产品提供商,另一方面我们又有风险管理技术,同时承担着一部分风险转移责任。

发展“惠民保”业务时务必讲明条款

《中国银行保险报》:目前,“惠民保”在各地集中上线。那么,如何看待“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前景?再保险公司有什么机会?

常青:“惠民保”实际上是介乎于基本医保和大病商业保险间的一款产品,甚至从某种情况来讲,它是一个“搭桥性”产品。“惠民保”找到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连接点,这是值得肯定的。

“惠民保”的产品意愿是做到相对广覆盖,因此产品价格不能太高。如果还要保证产品一定盈利性的话,那么就需要保险公司有更加精准的风险管控。作为再保险公司,能提供给这个市场的是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国际经验。

就惠民保,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首先是要对消费者讲清楚保障内容到底是什么。对于销售惠民保的保险公司而言,需要向社会公众说清楚产品保障内容,要让公众对产品保障范围有清晰的认识,因为有时候不是所有保险消费者都会仔细看保单条款。为了避免后期索赔问题,保险公司应事前说明保障内容,避免保险消费者在索赔时,觉得“我都花了钱了,为什么没保?”很多普通老百姓不是保险专业人士,所以保险公司一定要和老百姓做好沟通,清晰界定产品的保障范围。


常青:再保险不只是风险转移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2-02

□记者 谭乐之 实习记者 于文哲

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时,常青的思路非常清晰,并且表现得开放、自信、健谈。平时的常青,喜欢红酒、听音乐,也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

常青是慕尼黑再保险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这家全球第一大再保险公司,经过140年的长足发展,已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经营非人寿保险和人寿保险两类保险业务,并拥有60多家分支机构。多年来,中国是其非常重视的市场。

常青拥有中国律师资格,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及南开大学保险系的校外研究生导师、第一至三届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委员会委员,作为外部专家参与了中国第二代保险业偿付能力管理框架建立的全过程。2019年8月1日起正式任职慕再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再保险公司不能再坐在办公室,等着保险公司来分保。”常青认为,再保险人面临整个商业模式的转型,不能只做直保公司的风险转移者。

常青

再保险的三大转型

《中国银行保险报》:近年来,再保险公司和直保公司的合作出现了很多新趋势,对此您如何理解?

常青:我2019年在上海陆家嘴国际再保险论坛讲过,中国再保险业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风险分担向风险咨询转型,从单一的分散风险转为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再保险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直保公司需要再保险公司做什么。

我认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保公司依然需要再保险公司做风险转移,这是再保险的核心,会持续存在。但同时我们也要换位思考,想想再保险公司能为直保公司做什么。仅仅做风险转移是不够的,再保险公司也需要在战略层面为直保公司解决问题。目前,从保险业面临的挑战来看,再保险面临三大转型:

首先是整体商业模式的转型。我认为未来3~5年内,车险和非车险对保险公司的保费贡献、价值贡献的比重会发生很大变化,非车险将崛起,这种变化会先从头部公司开始。作为再保公司,我们在传统非车险方面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国际经验上。未来再保公司不是简单地帮直保公司去分散风险,而是要更多去帮助他们如何顺利度过转型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弯道超车”。

其次,我认为国内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未来客户行为的变化。比如,过去保险销售都是以线下为主,未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线上购买保险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保险公司面临线上化转型的趋势。在保险公司线上化过程中,再保险公司也可以将国际经验带到中国市场。自2015年开始,慕再也创设了创新部门,对保险公司线上化转型做了许多研究,也有许多相应的国际资源。

最后,再保险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资本支持。直保公司在业务增长时可能会面临资本支持的瓶颈。过去,国内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受资产端收益影响显著。直保公司经营者会面临来自于股东方、资本回报、业务增长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多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资金在保险企业投资方面供给非常充足,但是我认为并非如此。据我观察,近年来,保险公司股东的资本支持意愿是有所降低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再保险公司是一个机会,可以起到资本补充的作用。保险公司本质就是经营风险,对再保险公司而言,除了为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分散外,还可以提供资本支持工具。直保公司在购买再保险的同时,也可以向再保险公司寻求资本支持,让再保险公司更好地介入到直保公司的运营中去,同时实现风险转移功能和资本支持功能,让保险公司更好地回归保障本源。

直保、再保、科技公司的“三角模式”

《中国银行保险报》:数字化会如何重构再保险的生态链?

常青:从保险行业来看,我认为直保公司、科技公司、再保公司存在天然的、潜在的合作可能性。

我认为,保险公司以经营风险为核心,头部科技公司更看重前端的渠道获客。当然,并非说保险公司不重视获客,而是说保险公司业务性质,导致保险公司要以经营风险为核心。

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公司和保险公司有天然合作的可能性,此间,再保公司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就我而言,我更愿意通过思韬咨询(2018年慕再创立的咨询公司),将科技公司、直保公司和再保公司“串成一个串”,提供智能保险解决方案。比如直保公司和科技公司合作时,保险公司需要前端获客,需要借助科技公司的流量资源时,通过慕再的思韬咨询,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决策建议,为直保公司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反之亦然,站在科技公司角度,慕再也可以提供帮助,帮他选择合适的直保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再保公司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触达很多前端的保险产品提供商,另一方面我们又有风险管理技术,同时承担着一部分风险转移责任。

发展“惠民保”业务时务必讲明条款

《中国银行保险报》:目前,“惠民保”在各地集中上线。那么,如何看待“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前景?再保险公司有什么机会?

常青:“惠民保”实际上是介乎于基本医保和大病商业保险间的一款产品,甚至从某种情况来讲,它是一个“搭桥性”产品。“惠民保”找到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连接点,这是值得肯定的。

“惠民保”的产品意愿是做到相对广覆盖,因此产品价格不能太高。如果还要保证产品一定盈利性的话,那么就需要保险公司有更加精准的风险管控。作为再保险公司,能提供给这个市场的是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国际经验。

就惠民保,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首先是要对消费者讲清楚保障内容到底是什么。对于销售惠民保的保险公司而言,需要向社会公众说清楚产品保障内容,要让公众对产品保障范围有清晰的认识,因为有时候不是所有保险消费者都会仔细看保单条款。为了避免后期索赔问题,保险公司应事前说明保障内容,避免保险消费者在索赔时,觉得“我都花了钱了,为什么没保?”很多普通老百姓不是保险专业人士,所以保险公司一定要和老百姓做好沟通,清晰界定产品的保障范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