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财报里的小故事

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发布时间:2021-01-20 18:53:3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唐朝

老唐先给朋友们讲三个暖场的股市小故事,如假包换。只是出于“你懂的”的原因,隐去了企业名称。

故事一:扭亏为盈只需白纸两沓

话说某年,某上市公司SJXY经营亏损1亿元。出于某种特殊原因,董事长需要当年实现盈利。于是,财务总监贡献一条起死回生的“妙计”——只用了白纸两沓,顺利扭亏为盈。

“妙计”分为三步:

第一步,签一份合同。经过与某银行磋商后达成协议,用公司账面价值3000万元的华×大厦部分房产作价16亿元,归还公司在银行的贷款余额16亿元。

第二步,再签一份合同。公司与银行签订购房协议,以16亿元的价格买回上述房产,房款暂时欠着。

第三步,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

怎么样,比把大象放进冰箱里容易得多吧?

这也行?是的,这也行。

公司用账面价值3000万元的房产,归还16亿元的贷款,获得13亿元营业外收入,进入利润表。用这13亿元营业外收入,减去当年经营亏损1亿元,实现当年税前利润总额3000万元,扭亏为盈。

随后,公司作价16亿元买回原房产。这是一次企业投资行为,与当年利润表无关。购买的资产按照买价16亿元入账。结果,房产还是自己的,而且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的账面价值,从3000万元变成了16亿元。

至于负债,金额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仍然是欠银行16亿元,只是欠款名目从未偿还贷款变成了应付购房款。

绝妙之处在于,这操作过程并不违法。

这个小故事提醒我们,投资不能只看利润数据,还要了解利润的产生过程。否则就可能糊里糊涂地将财务把戏视为利润增长,从而掉进陷阱,亏掉自己宝贵的资本。

故事二:完美造假坑惨投资者

某大牛股DFDZ,4年涨了60多倍。营业收入年年高增长,利润年年高增长,现金流相当优秀。董事长英明神武,对市场判断极其准确,年年达到乃至超越经营目标,其董秘也被众多调研机构传为“天下第一秘”。看好的研报满天飞,该股成为显而易见的大“白马”。股价走势证明,任何回调都是买进良机。

很可惜,后来的事实显示,从上市第一天开始,这家公司就一直在造假。其过程大致是:

(1)改制成股份公司时,公司贷款运作至公司体外,以每股16元的价格吃下1044万股。

(2)三年后公司上市,当天股价18元。这1044万股被分在几十个个人账户上,由公司证券部掌握。

(3)上市后,公司先后挪用近7亿元资金进入这些账户,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

(4)公司提出当年计划收入和利润,发布超过50%的高增长盈利预告,股票大涨。

(5)财务部分别算出计划收入、计划利润和实际收入、实际利润之间的差额,销售部按需制作合同及发票,证券部按照收入缺口抛售个人账户的股票,并将资金汇入空壳公司甲。

(6)公司甲或亲自与上市公司签订并履行购货合同,或将款项分拆打给上市公司的合作客户,由客户签订购货合同并付款。

(7)银行提供进账单、对账单;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财务审计报告;上市企业发布财报,兑现良好乃至超预期经营成果;各大券商发布各种吹捧研报。

(8)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公司送股、配股,高价融资。庄家、老鼠仓乘机大捞一把。

(9)次年,选择市场平静、股价低迷时,证券部控制的账户伺机买入本公司股票,重复上面的故事。

这些账户累计在炒作中获利17亿元,并将其中约16亿元变成公司主营收入(比起那些进个人腰包的,这家公司貌似有良心多了),制造出一只业绩不断增长的大牛股。公司先后在市场完成了四次高价融资,最终使二级市场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种造假,每笔合同都有对应现金进入,账面数据完美。如果不了解公司在业内的地位和产品的市场份额,如果不懂得运用财报中毛利率、净利率和税收数据与行业内竞争对手对比,踩雷受骗就是大概率的结果。

故事三:可任意调节的盈利

2014年7月,某上市公司XZJ被证监会处罚,原因是上市公司隐秘出资,设立空壳公司甲,专门负责从上市公司采购。然后通过公司乙转手,将采购来的上市公司产品,卖给上市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丙,从而将上市公司盈利数据玩弄于股掌之上。

需要上市公司盈利时,上市公司将产品高价卖给甲公司,再经过公司乙转手,低价卖回给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丙,上市公司大幅盈利。需要上市公司亏损时,反其道而行之。

整个过程中,上市公司的产品原地不动,只通过合同和仓单的转移就完成了利润操控。公司利用此手段,在5年时间累计虚增收入66亿元,虚增利润22亿元。

相对于第二个故事的主角而言,这个故事中的造假手法实际是倒退了,财报里的毛利率、关联交易和运输费用等数据都可能成为破绽。

小故事,大智慧

以上三个故事,第一个发生在20世纪末,第二个发生在21世纪初,第三个则是2014年曝光。这只是同期造假行为的冰山一角,造假者简直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后两个故事里的造假企业一样,造假公司在被揭穿以前,一般都是经营业绩亮丽,形象良好,被媒体和股评家普遍看好和推荐。

然而,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知道:①只看公司利润数据,很容易被误导;②财报中有很多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造假企业,降低踩雷概率。懂得这两句话,投资水平就已经飞跃了。


财报里的小故事

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1-20

唐朝

老唐先给朋友们讲三个暖场的股市小故事,如假包换。只是出于“你懂的”的原因,隐去了企业名称。

故事一:扭亏为盈只需白纸两沓

话说某年,某上市公司SJXY经营亏损1亿元。出于某种特殊原因,董事长需要当年实现盈利。于是,财务总监贡献一条起死回生的“妙计”——只用了白纸两沓,顺利扭亏为盈。

“妙计”分为三步:

第一步,签一份合同。经过与某银行磋商后达成协议,用公司账面价值3000万元的华×大厦部分房产作价16亿元,归还公司在银行的贷款余额16亿元。

第二步,再签一份合同。公司与银行签订购房协议,以16亿元的价格买回上述房产,房款暂时欠着。

第三步,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

怎么样,比把大象放进冰箱里容易得多吧?

这也行?是的,这也行。

公司用账面价值3000万元的房产,归还16亿元的贷款,获得13亿元营业外收入,进入利润表。用这13亿元营业外收入,减去当年经营亏损1亿元,实现当年税前利润总额3000万元,扭亏为盈。

随后,公司作价16亿元买回原房产。这是一次企业投资行为,与当年利润表无关。购买的资产按照买价16亿元入账。结果,房产还是自己的,而且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的账面价值,从3000万元变成了16亿元。

至于负债,金额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仍然是欠银行16亿元,只是欠款名目从未偿还贷款变成了应付购房款。

绝妙之处在于,这操作过程并不违法。

这个小故事提醒我们,投资不能只看利润数据,还要了解利润的产生过程。否则就可能糊里糊涂地将财务把戏视为利润增长,从而掉进陷阱,亏掉自己宝贵的资本。

故事二:完美造假坑惨投资者

某大牛股DFDZ,4年涨了60多倍。营业收入年年高增长,利润年年高增长,现金流相当优秀。董事长英明神武,对市场判断极其准确,年年达到乃至超越经营目标,其董秘也被众多调研机构传为“天下第一秘”。看好的研报满天飞,该股成为显而易见的大“白马”。股价走势证明,任何回调都是买进良机。

很可惜,后来的事实显示,从上市第一天开始,这家公司就一直在造假。其过程大致是:

(1)改制成股份公司时,公司贷款运作至公司体外,以每股16元的价格吃下1044万股。

(2)三年后公司上市,当天股价18元。这1044万股被分在几十个个人账户上,由公司证券部掌握。

(3)上市后,公司先后挪用近7亿元资金进入这些账户,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

(4)公司提出当年计划收入和利润,发布超过50%的高增长盈利预告,股票大涨。

(5)财务部分别算出计划收入、计划利润和实际收入、实际利润之间的差额,销售部按需制作合同及发票,证券部按照收入缺口抛售个人账户的股票,并将资金汇入空壳公司甲。

(6)公司甲或亲自与上市公司签订并履行购货合同,或将款项分拆打给上市公司的合作客户,由客户签订购货合同并付款。

(7)银行提供进账单、对账单;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财务审计报告;上市企业发布财报,兑现良好乃至超预期经营成果;各大券商发布各种吹捧研报。

(8)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公司送股、配股,高价融资。庄家、老鼠仓乘机大捞一把。

(9)次年,选择市场平静、股价低迷时,证券部控制的账户伺机买入本公司股票,重复上面的故事。

这些账户累计在炒作中获利17亿元,并将其中约16亿元变成公司主营收入(比起那些进个人腰包的,这家公司貌似有良心多了),制造出一只业绩不断增长的大牛股。公司先后在市场完成了四次高价融资,最终使二级市场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种造假,每笔合同都有对应现金进入,账面数据完美。如果不了解公司在业内的地位和产品的市场份额,如果不懂得运用财报中毛利率、净利率和税收数据与行业内竞争对手对比,踩雷受骗就是大概率的结果。

故事三:可任意调节的盈利

2014年7月,某上市公司XZJ被证监会处罚,原因是上市公司隐秘出资,设立空壳公司甲,专门负责从上市公司采购。然后通过公司乙转手,将采购来的上市公司产品,卖给上市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丙,从而将上市公司盈利数据玩弄于股掌之上。

需要上市公司盈利时,上市公司将产品高价卖给甲公司,再经过公司乙转手,低价卖回给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丙,上市公司大幅盈利。需要上市公司亏损时,反其道而行之。

整个过程中,上市公司的产品原地不动,只通过合同和仓单的转移就完成了利润操控。公司利用此手段,在5年时间累计虚增收入66亿元,虚增利润22亿元。

相对于第二个故事的主角而言,这个故事中的造假手法实际是倒退了,财报里的毛利率、关联交易和运输费用等数据都可能成为破绽。

小故事,大智慧

以上三个故事,第一个发生在20世纪末,第二个发生在21世纪初,第三个则是2014年曝光。这只是同期造假行为的冰山一角,造假者简直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后两个故事里的造假企业一样,造假公司在被揭穿以前,一般都是经营业绩亮丽,形象良好,被媒体和股评家普遍看好和推荐。

然而,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知道:①只看公司利润数据,很容易被误导;②财报中有很多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造假企业,降低踩雷概率。懂得这两句话,投资水平就已经飞跃了。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