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当“养儿防老”不再时髦

发布时间:2021-03-16 08:31:3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王薇

2月8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而从2019年起,1995-2005后进入婚姻市场,成为生育主力军,但他们的人数,比上一个十年段的哥哥姐姐们少了近一半,2020年中国新生儿数量为1003.5万,同比下降14.9%。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27年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中国的人口问题现在可能还只是个开始,未来10年才是爆发期。这是因为1995-2005年出生的年轻人,数量只有1985-1995年出生的人的60%。

欧美无法避免人口下降,亚洲国家也无法避免。韩国刚刚成为全球第一个妇女平均生育数跌破1的国家,只有0.98。这意味着只需要十几年,韩国的国民年龄中位数就将达到50岁,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老龄化社会主要并不是由人均寿命过长造成的,而在于孩子生得太少。老龄化社会应该叫“少子化社会”才更准确。2018年,中国16岁以下的孩子首次少于60岁以上的老人。全球妇女平均生育数是2.5,我们2017年已经跌到1.24了,还不到全球平均数的一半。

虽然有句老话叫“养儿防老”,但问题是,养儿真的可以防老吗?尤其是在低生育率已经难以逆转的今天。现在,“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子女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离家后,家里就只剩下孤零零的老人,很多老人一年也见不上孩子几次。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还会有更多年轻人前往大城市寻找机会,“空巢”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孩子也许能让“未来的老年人”在物质上的需求得到保障,但却无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即便现在的老人有人养了,那些因为放开二胎三胎而新生的年轻人,等他们老的时候谁来养他们呢?所以日本著名的高科技投资人孙正义的思考要更终极一点,用机器来养人更适合,因为你以后不需要给机器人养老。科技养老可以让我们跳出旧有的“养儿防老”思考模式,从根本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能用更少的人力、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1998年在日本诞生的陪护机器人——小海豹Paro,经过20年的迭代升级,拿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好的疗愈机器人”称号。现在最流行的针对老年病的理论叫做“动物疗法”理论,Paro 正好完美地结合了理论中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动物辅助活动(AAA)和动物辅助治疗(AAT)。而跟真的动物相比,小海豹Paro不仅行为可控,而且更安全、更容易打理。所以,当年它很快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帮助老人安定精神、甚至提高老人的语言能力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也正因如此,在Paro之后,又出现了AIBO、Robear等陪护机器人。它们都被广泛用于老年痴呆、老年失语症,以及记忆力衰退等各种老年病的辅助治疗。可以说,Paro在机缘巧合下开启了陪护机器人的时代。

最近,日本格鲁夫-X公司又推出一款人形毛绒机器人,全身上下有50多个传感器和一个内部加热系统,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可查看家中情况,还可以搜集使用者的健康数据。大量反馈数据显示,机器人可以极大缓解孤独感,给家庭来来欢乐。机器人售价约2万元人民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月销量飙升10倍。分析人士表示,在人们感到不安或孤独时,常常期待肢体接触。这些安抚机器人给使用者所带来的陪伴感,是语音及视频电话无法做到的。

未来你家里的机器人会越来越多,但是各司其职,有监测健康的,有保证你按时吃药的,有照顾你锻炼健身的,当然还有打扫卫生的,做饭的,洗衣服。前年,日本正式开始售卖一种人工外骨骼,穿上后,即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轻松搬动100斤的重物,价格大约1万元人民币。

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银发经济在未来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其核心在于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双重需求的深刻理解——要让老年人健康有所保障,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满足这两大需求,就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未来,平均每个人都需要超过一个机器人,未来社会里机器人的数量会大大超过人类,这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或许也是养老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记者观察:当“养儿防老”不再时髦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3-16

□记者 王薇

2月8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而从2019年起,1995-2005后进入婚姻市场,成为生育主力军,但他们的人数,比上一个十年段的哥哥姐姐们少了近一半,2020年中国新生儿数量为1003.5万,同比下降14.9%。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27年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中国的人口问题现在可能还只是个开始,未来10年才是爆发期。这是因为1995-2005年出生的年轻人,数量只有1985-1995年出生的人的60%。

欧美无法避免人口下降,亚洲国家也无法避免。韩国刚刚成为全球第一个妇女平均生育数跌破1的国家,只有0.98。这意味着只需要十几年,韩国的国民年龄中位数就将达到50岁,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老龄化社会主要并不是由人均寿命过长造成的,而在于孩子生得太少。老龄化社会应该叫“少子化社会”才更准确。2018年,中国16岁以下的孩子首次少于60岁以上的老人。全球妇女平均生育数是2.5,我们2017年已经跌到1.24了,还不到全球平均数的一半。

虽然有句老话叫“养儿防老”,但问题是,养儿真的可以防老吗?尤其是在低生育率已经难以逆转的今天。现在,“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子女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离家后,家里就只剩下孤零零的老人,很多老人一年也见不上孩子几次。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还会有更多年轻人前往大城市寻找机会,“空巢”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孩子也许能让“未来的老年人”在物质上的需求得到保障,但却无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即便现在的老人有人养了,那些因为放开二胎三胎而新生的年轻人,等他们老的时候谁来养他们呢?所以日本著名的高科技投资人孙正义的思考要更终极一点,用机器来养人更适合,因为你以后不需要给机器人养老。科技养老可以让我们跳出旧有的“养儿防老”思考模式,从根本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能用更少的人力、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1998年在日本诞生的陪护机器人——小海豹Paro,经过20年的迭代升级,拿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好的疗愈机器人”称号。现在最流行的针对老年病的理论叫做“动物疗法”理论,Paro 正好完美地结合了理论中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动物辅助活动(AAA)和动物辅助治疗(AAT)。而跟真的动物相比,小海豹Paro不仅行为可控,而且更安全、更容易打理。所以,当年它很快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帮助老人安定精神、甚至提高老人的语言能力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也正因如此,在Paro之后,又出现了AIBO、Robear等陪护机器人。它们都被广泛用于老年痴呆、老年失语症,以及记忆力衰退等各种老年病的辅助治疗。可以说,Paro在机缘巧合下开启了陪护机器人的时代。

最近,日本格鲁夫-X公司又推出一款人形毛绒机器人,全身上下有50多个传感器和一个内部加热系统,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可查看家中情况,还可以搜集使用者的健康数据。大量反馈数据显示,机器人可以极大缓解孤独感,给家庭来来欢乐。机器人售价约2万元人民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月销量飙升10倍。分析人士表示,在人们感到不安或孤独时,常常期待肢体接触。这些安抚机器人给使用者所带来的陪伴感,是语音及视频电话无法做到的。

未来你家里的机器人会越来越多,但是各司其职,有监测健康的,有保证你按时吃药的,有照顾你锻炼健身的,当然还有打扫卫生的,做饭的,洗衣服。前年,日本正式开始售卖一种人工外骨骼,穿上后,即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轻松搬动100斤的重物,价格大约1万元人民币。

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银发经济在未来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其核心在于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双重需求的深刻理解——要让老年人健康有所保障,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满足这两大需求,就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未来,平均每个人都需要超过一个机器人,未来社会里机器人的数量会大大超过人类,这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或许也是养老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