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构建新重疾时代产品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1-04-15 08:09:5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朱艳霞

2月1日以来,旧重疾险产品停售,新重疾定义的重疾险产品全面上市,我国重疾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银行保险报》了解到,3月份以来,重疾险保费收入增长普遍承压。那么,未来重疾险的增长空间在哪里?保险公司又该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销售效率?

近日,平安人寿首席产品官胡庭洲,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总精算师孙汉杰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重疾险增长将逐步恢复,未来增长空间依然很大。而将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积极应对重疾险“换新”

从2月1日起,基于新规范开发的重疾险产品已陆续投放市场。截至3月末,已有超30家保险公司逾百款新产品披露了上市信息。《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多家公司推出的新款重疾险产品发现,赔付更多疾病种类、多次赔付、增加健康管理服务等成为新产品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各家公司对重疾险的发展都非常重视,推动力度都比较大。因此,重疾险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孙汉杰介绍,“平安人寿也一直在积极应对重疾变化,在产品端,我们对老产品做了全面的升级换代。另外,对重疾险产品进行体系化梳理,推出新产品,搭建涵盖多重维度、多种形式的重疾保障产品体系,增加健康管理服务。”

他认为,从产品的形态、产品的竞争力来看,包括相关服务项目的增加,新的重疾险相比以前更有优势,所以后续市场还是会逐渐恢复。长期来看,客户端对重疾保障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存量客户的持续加保,另一方面是新市场的拓展。对于三四线城市重疾业务的拓展,在提供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平安人寿采用的是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方式,满足用户对优质健康医疗资源的需求。

胡庭洲进一步表示,从保险行业的市场渗透率来看,重疾险和医疗险已经在城镇市场有很高的普及率,44%的人口已经买过其中之一。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要做的是让剩下56%的客户购买,以及让已经购买产品的44%的客户买得更多并提高其满意度。这需要从客户层面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产品的保障程度、客户体验都需要很好地规划。

由“低频”走向“高频”

从各公司的主力重疾险产品来看,头部险企出现增保降价的倾向或大幅增加保障范围从而实现提价。例如,中国人寿新产品实现加量减价。在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方面,平安人寿推出“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匹配主力重疾产品,为每位客户配备一名家庭医生;太保寿险也推出太保蓝本健康管理服务。

整体看,各家公司重疾险产品费率逐渐收敛,从费率角度难分高低,后续产品竞争或更多依赖于差异化保障及服务。这对险企在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落实到具体行动,国民对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和保险保障的关注度还会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在提供传统风险管控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整合健康服务资源、管理客户健康发展曲线的职责。

在胡庭洲看来,多家公司都在构建“重疾险+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这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从客户端来说,给到客户的保险从单纯的保障类产品变成“产品+服务”的综合产品服务体系,符合“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趋势;二是从经营模式来说,将从之前对保单的关注,变成以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的经营模式。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很大的改变,使保险与客户的交流真正由‘低频’走向‘高频’,让保险更有温度。”胡庭洲表示。

产品与服务深度融合

在重疾险产品设计开发中增加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建立相关的生态链,势必要加大投入,从公司角度保持支出和收益的平衡至关重要。

孙汉杰表示,增加健康管理服务,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但是从定价角度来说,客户通过健康管理服务,例如坚持跑步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疾病的发病率会下降,相应的定价成本也会下降。

同时,这些服务有利于增加客户黏度,提高复购率,一是为自己的保单增加保额,二是为家人投保。“我们做了一个数据分析,使用了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复购率有了明显提升。例如,使用私家医生服务的用户复购率提升是普通用户的2到3倍。”孙汉杰说。

事实上,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已成为行业共识,那么又该如何脱颖而出呢?胡庭洲道出了平安人寿的策略,即依托集团多年构建的医疗健康生态圈。

“行业都在思考,到底应给客户增加哪些服务内容,平安人寿希望有一个主线,比如最核心的服务是给每位客户配备私家医生,再将其他服务串联起来,可以通过私家医生进行视频问诊,并不是只有生病了才能咨询,而是提供全周期管理,在健康、亚健康、医疗、慢病、大病各个场景中提供不同的服务。”胡庭洲介绍,这些服务由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健康互联网、平安智慧城市提供。而由集团内部公司提供服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合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服务质量。

据了解,中国平安通过集团层面加强12家单位的有机协作,全面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与保险主业互为赋能。一方提供科技时代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一方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精准匹配,将产品与服务进行深度融合。

“将产品与服务进行深度融合,是构建全新的重疾险产品营销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胡庭洲表示。


构建新重疾时代产品竞争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4-15

□记者 朱艳霞

2月1日以来,旧重疾险产品停售,新重疾定义的重疾险产品全面上市,我国重疾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银行保险报》了解到,3月份以来,重疾险保费收入增长普遍承压。那么,未来重疾险的增长空间在哪里?保险公司又该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销售效率?

近日,平安人寿首席产品官胡庭洲,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总精算师孙汉杰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重疾险增长将逐步恢复,未来增长空间依然很大。而将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积极应对重疾险“换新”

从2月1日起,基于新规范开发的重疾险产品已陆续投放市场。截至3月末,已有超30家保险公司逾百款新产品披露了上市信息。《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多家公司推出的新款重疾险产品发现,赔付更多疾病种类、多次赔付、增加健康管理服务等成为新产品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各家公司对重疾险的发展都非常重视,推动力度都比较大。因此,重疾险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孙汉杰介绍,“平安人寿也一直在积极应对重疾变化,在产品端,我们对老产品做了全面的升级换代。另外,对重疾险产品进行体系化梳理,推出新产品,搭建涵盖多重维度、多种形式的重疾保障产品体系,增加健康管理服务。”

他认为,从产品的形态、产品的竞争力来看,包括相关服务项目的增加,新的重疾险相比以前更有优势,所以后续市场还是会逐渐恢复。长期来看,客户端对重疾保障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存量客户的持续加保,另一方面是新市场的拓展。对于三四线城市重疾业务的拓展,在提供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平安人寿采用的是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方式,满足用户对优质健康医疗资源的需求。

胡庭洲进一步表示,从保险行业的市场渗透率来看,重疾险和医疗险已经在城镇市场有很高的普及率,44%的人口已经买过其中之一。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要做的是让剩下56%的客户购买,以及让已经购买产品的44%的客户买得更多并提高其满意度。这需要从客户层面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产品的保障程度、客户体验都需要很好地规划。

由“低频”走向“高频”

从各公司的主力重疾险产品来看,头部险企出现增保降价的倾向或大幅增加保障范围从而实现提价。例如,中国人寿新产品实现加量减价。在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方面,平安人寿推出“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匹配主力重疾产品,为每位客户配备一名家庭医生;太保寿险也推出太保蓝本健康管理服务。

整体看,各家公司重疾险产品费率逐渐收敛,从费率角度难分高低,后续产品竞争或更多依赖于差异化保障及服务。这对险企在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落实到具体行动,国民对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和保险保障的关注度还会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在提供传统风险管控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整合健康服务资源、管理客户健康发展曲线的职责。

在胡庭洲看来,多家公司都在构建“重疾险+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这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从客户端来说,给到客户的保险从单纯的保障类产品变成“产品+服务”的综合产品服务体系,符合“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趋势;二是从经营模式来说,将从之前对保单的关注,变成以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的经营模式。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很大的改变,使保险与客户的交流真正由‘低频’走向‘高频’,让保险更有温度。”胡庭洲表示。

产品与服务深度融合

在重疾险产品设计开发中增加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建立相关的生态链,势必要加大投入,从公司角度保持支出和收益的平衡至关重要。

孙汉杰表示,增加健康管理服务,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但是从定价角度来说,客户通过健康管理服务,例如坚持跑步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疾病的发病率会下降,相应的定价成本也会下降。

同时,这些服务有利于增加客户黏度,提高复购率,一是为自己的保单增加保额,二是为家人投保。“我们做了一个数据分析,使用了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复购率有了明显提升。例如,使用私家医生服务的用户复购率提升是普通用户的2到3倍。”孙汉杰说。

事实上,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已成为行业共识,那么又该如何脱颖而出呢?胡庭洲道出了平安人寿的策略,即依托集团多年构建的医疗健康生态圈。

“行业都在思考,到底应给客户增加哪些服务内容,平安人寿希望有一个主线,比如最核心的服务是给每位客户配备私家医生,再将其他服务串联起来,可以通过私家医生进行视频问诊,并不是只有生病了才能咨询,而是提供全周期管理,在健康、亚健康、医疗、慢病、大病各个场景中提供不同的服务。”胡庭洲介绍,这些服务由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健康互联网、平安智慧城市提供。而由集团内部公司提供服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合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服务质量。

据了解,中国平安通过集团层面加强12家单位的有机协作,全面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与保险主业互为赋能。一方提供科技时代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一方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精准匹配,将产品与服务进行深度融合。

“将产品与服务进行深度融合,是构建全新的重疾险产品营销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胡庭洲表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