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洁
4月18日,由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市长协会支持的“万户健康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办。会上,首批试点针对老龄高危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发布。
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不足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2.6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占人口比重超20%,中国社会将迈入中度老龄化。这就对养老安排的充足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2.6亿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从“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看,保险将在“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愿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并将健全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开统一、可持续的多层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2021年2月21日,《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
在此次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谈到,在政策的指引下,为解决养老供需矛盾,保险业在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但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所提供的保障服务,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病,慢病老人需要长期的、稳定的治疗,花费较大,给医保基金和所在家庭都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但传统商业保险对被保险人身体状况要求较高,适合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
周延礼同时指出,保险业作为最贴近民生、最具保障作用的金融主体,天然具有普惠基因。近年来,普惠保险随着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进,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普惠保险+公益组织”
填补保障空白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难题是2.6亿老龄慢病人群难以得到商业保险保障。传统商业保险对被保险人身体要求较高,适合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
2021年4月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要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给予合理保障。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监管号召,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发起“万户健康”公益项目。发布会上,基金会创会会长陶斯亮介绍道:“作为一个公益平台,我们将向患有慢性病且用药负担较重的家庭捐助公益性大病补充保险,在不增加任何患者负担、不增加任何医保负担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工具和双赢设计,来降低老龄慢病人群大病发生概率和提高其大病保障水平,通过与向善的商业保险机构合作,用公益事业破解老龄高危人群商业保险保障缺失的难题。”
以上介绍的“万户健康公益项目”首批试点针对老龄高危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产品,将由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设计开发,为接受健康管理的老龄慢病患者提供风险保障,并由基金会向老龄慢病患者进行捐赠,以“普惠保险+公益组织”创新性组合方式,填补我国2.6亿老龄高危人群的保障空白,突破慢病老人“不能投保”的难关。
据悉,该保险保障可为100岁以内的慢病老人提供重疾住院医疗和特殊门诊医疗保险、恶性肿瘤特定药品医疗保险金等保障,保额每年最高30万元。同时,项目首倡按需配药和以需定产,用数字化工具对各类严重的药品浪费环节进行精细管理,引导个人和企业向善,不浪费不滥用,降本增效并节约医保,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为每一位老龄患者长期进行数字化健康风险画像。
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大病不再贵、慢病不再烦、防病不再难,就是万户健康公益项目的理想和使命。在这个项目上,我们采用公益化运行机制,提供纯粹的风险保障性产品。旨在将资源最大限度用在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方面,以提高老人的抗风险能力,固守保险的本源,做真正符合老百姓需求的普惠保险。”
“作为国内老人专属保险保障产品,相互保险具有天然的公益普惠属性,将更为充分的健康保障有效扩展至弱势群体、带病群体或特定人群等,相互保险与公益基金的结合就是很好的尝试。”周延礼说。
□记者 苏洁
4月18日,由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市长协会支持的“万户健康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办。会上,首批试点针对老龄高危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发布。
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不足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2.6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占人口比重超20%,中国社会将迈入中度老龄化。这就对养老安排的充足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2.6亿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从“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看,保险将在“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愿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并将健全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开统一、可持续的多层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2021年2月21日,《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
在此次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谈到,在政策的指引下,为解决养老供需矛盾,保险业在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但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所提供的保障服务,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病,慢病老人需要长期的、稳定的治疗,花费较大,给医保基金和所在家庭都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但传统商业保险对被保险人身体状况要求较高,适合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
周延礼同时指出,保险业作为最贴近民生、最具保障作用的金融主体,天然具有普惠基因。近年来,普惠保险随着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进,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普惠保险+公益组织”
填补保障空白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难题是2.6亿老龄慢病人群难以得到商业保险保障。传统商业保险对被保险人身体要求较高,适合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
2021年4月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要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给予合理保障。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监管号召,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发起“万户健康”公益项目。发布会上,基金会创会会长陶斯亮介绍道:“作为一个公益平台,我们将向患有慢性病且用药负担较重的家庭捐助公益性大病补充保险,在不增加任何患者负担、不增加任何医保负担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工具和双赢设计,来降低老龄慢病人群大病发生概率和提高其大病保障水平,通过与向善的商业保险机构合作,用公益事业破解老龄高危人群商业保险保障缺失的难题。”
以上介绍的“万户健康公益项目”首批试点针对老龄高危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产品,将由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设计开发,为接受健康管理的老龄慢病患者提供风险保障,并由基金会向老龄慢病患者进行捐赠,以“普惠保险+公益组织”创新性组合方式,填补我国2.6亿老龄高危人群的保障空白,突破慢病老人“不能投保”的难关。
据悉,该保险保障可为100岁以内的慢病老人提供重疾住院医疗和特殊门诊医疗保险、恶性肿瘤特定药品医疗保险金等保障,保额每年最高30万元。同时,项目首倡按需配药和以需定产,用数字化工具对各类严重的药品浪费环节进行精细管理,引导个人和企业向善,不浪费不滥用,降本增效并节约医保,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为每一位老龄患者长期进行数字化健康风险画像。
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大病不再贵、慢病不再烦、防病不再难,就是万户健康公益项目的理想和使命。在这个项目上,我们采用公益化运行机制,提供纯粹的风险保障性产品。旨在将资源最大限度用在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方面,以提高老人的抗风险能力,固守保险的本源,做真正符合老百姓需求的普惠保险。”
“作为国内老人专属保险保障产品,相互保险具有天然的公益普惠属性,将更为充分的健康保障有效扩展至弱势群体、带病群体或特定人群等,相互保险与公益基金的结合就是很好的尝试。”周延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