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城市近代金融建筑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济南近代银行建筑(二)

发布时间:2021-10-08 08:52:3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王珏麟

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

1904年济南开埠后,各国银行纷纷在商埠区设立分行。1906年,德国德华银行在济南经二路北、纬二路东侧设立分行,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为济南第一家外商银行。

1907年起,德华银行凭借德国侵华势力,在山东发行银行券和辅币,拒收中国纸币,在济南的发行额,折合银元达40多万元,流通遍及全省。在辛亥革命前,一直左右济南金融市场。

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内部组织分内外账房。内账房由德国人管理,办理外商业务。外账房设在行屋外面,由中国买办经管。中国商人办理业务,只能到外账房。汇费、汇价及放款利率,均高于内账房,差额为买办所得,交易亏损亦由买办赔偿。中国买办需向该行交纳20万两保证金,并须有2人担保。1917年,中国对德断交,德华银行济南分行撤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照常营业。济南解放后,德华银行济南分行于1950年复业。1951年对私营金融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1952年该行撤销,业务并入济南市人民银行。

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始建于1901年,是济南第一幢典型的德国别墅式银行建筑;也是济南今存近代建筑中保存最好、形体最完整的一处,为济南近代城市建设史和近代建筑史上仅次于原津浦铁路济南站的标志性建筑。

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二路北,纬二路东侧。结构形式为砖木混合结构,共3层,建筑总面积2071.82平方米。其西对面为德国驻济南领事馆办公楼。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原为胶济铁路总工程师办公处(一说为济南黄河铁路大桥德国工程师的住宅)。1906年,该建筑成为德华银行办公楼,并在这里开行经营。

为适应位于道路的交叉口的这栋建筑地形,在经二纬二路的转弯处,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西南角退回去一间,并建造成八边形的塔楼,临街留有足够的面积作庭院绿化。平面按功能要求采取非对称的自由布局。

大楼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底层设有全石砌筑的半地下室。

一层主入口位于正南面,经过装饰有爱奥尼克柱廊和宽大的高台阶进入营业厅,厅的西侧为大柜台,东侧是其他附属用房。北面的楼梯间连接一、二层的上下,另有一小木螺旋梯可到阁楼之顶。建筑一层为全石砌筑。

二层是“L”形的内走道,为了采光通风还布置了一个小天井,走道周围布置了办公室、客厅、居室、浴室、厕所、储藏室等。所有的房间均向外(东、南、西向),平面布局紧凑合理,室内装修精细富丽,在古典式的楼梯厅中点缀着巴洛克装饰,十分气派。建筑二层为砖墙贴面砖,在几个山墙处又以全石叠落的隅石处理勾勒出建筑的轮廓,立面丰富多彩。

二层以上是坡度陡峻高大的屋顶阁楼层,高低错落,构图严谨,门窗比例协调,轮廓丰富。

沿街的南立面和西立面的阁楼窗上几个大小高低不同的山墙为云形自由阶梯状,这是典型的德国传统建筑风格。南立面两个山墙间的老虎窗变异而成为八角形望楼,与主屋面顶部的小望楼以及西南隅八角形塔楼的八角形盔顶,均为双层变折式屋顶,其高低、大小、位置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竖向形象。南向入口二层处设圆券式外柱廊,两山墙间的廊子稍为后退,以穿过阁楼层的八边形攒尖望楼作为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使得入口显得极为突出。而又在西南角处置一稍低的八边形尖楼,以满足从经二路和纬二路两个不同方向观赏的视觉要求。

济南德华银行大楼为砖木混合结构,其屋架结构很有特色。建筑南立面东西两伴楼和西立面南北两伴楼的山墙底各有一根钢筋,分别由南至北拉到外墙,使屋架的下弦交织成十字网状。各拉筋在南墙和西墙上外露的结点被做成为铁制的“十”字状,既起到结构的加固作用,又是丰富立面的装饰物。建筑施工质量极佳,外墙的砌石嵌缝平整细直,面砖粘贴工整牢固,历经百年风雨未有任何损坏。作为金融建筑,德华银行较为注重选材和建造,建筑质量很高,是目前济南地区保存最好的德式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德华银行大楼都不会觉得它单调,就好像大楼的历史一样丰富。”其北部为行长宅邸,其风格亦属欧洲近代别墅式建筑,现已拆除。

1922年,该建筑由北洋政府接受并作价售与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山东分行迁入该大楼办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楼相继作为济南市人民银行和济南市工商银行的办公用房。

2006年12月,大楼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1月至12月,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墙体和楼顶进行了一定翻修。现为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济南市中心支库。


中国城市近代金融建筑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济南近代银行建筑(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08

□王珏麟

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

1904年济南开埠后,各国银行纷纷在商埠区设立分行。1906年,德国德华银行在济南经二路北、纬二路东侧设立分行,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为济南第一家外商银行。

1907年起,德华银行凭借德国侵华势力,在山东发行银行券和辅币,拒收中国纸币,在济南的发行额,折合银元达40多万元,流通遍及全省。在辛亥革命前,一直左右济南金融市场。

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内部组织分内外账房。内账房由德国人管理,办理外商业务。外账房设在行屋外面,由中国买办经管。中国商人办理业务,只能到外账房。汇费、汇价及放款利率,均高于内账房,差额为买办所得,交易亏损亦由买办赔偿。中国买办需向该行交纳20万两保证金,并须有2人担保。1917年,中国对德断交,德华银行济南分行撤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照常营业。济南解放后,德华银行济南分行于1950年复业。1951年对私营金融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1952年该行撤销,业务并入济南市人民银行。

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始建于1901年,是济南第一幢典型的德国别墅式银行建筑;也是济南今存近代建筑中保存最好、形体最完整的一处,为济南近代城市建设史和近代建筑史上仅次于原津浦铁路济南站的标志性建筑。

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二路北,纬二路东侧。结构形式为砖木混合结构,共3层,建筑总面积2071.82平方米。其西对面为德国驻济南领事馆办公楼。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原为胶济铁路总工程师办公处(一说为济南黄河铁路大桥德国工程师的住宅)。1906年,该建筑成为德华银行办公楼,并在这里开行经营。

为适应位于道路的交叉口的这栋建筑地形,在经二纬二路的转弯处,德华银行济南分行大楼西南角退回去一间,并建造成八边形的塔楼,临街留有足够的面积作庭院绿化。平面按功能要求采取非对称的自由布局。

大楼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底层设有全石砌筑的半地下室。

一层主入口位于正南面,经过装饰有爱奥尼克柱廊和宽大的高台阶进入营业厅,厅的西侧为大柜台,东侧是其他附属用房。北面的楼梯间连接一、二层的上下,另有一小木螺旋梯可到阁楼之顶。建筑一层为全石砌筑。

二层是“L”形的内走道,为了采光通风还布置了一个小天井,走道周围布置了办公室、客厅、居室、浴室、厕所、储藏室等。所有的房间均向外(东、南、西向),平面布局紧凑合理,室内装修精细富丽,在古典式的楼梯厅中点缀着巴洛克装饰,十分气派。建筑二层为砖墙贴面砖,在几个山墙处又以全石叠落的隅石处理勾勒出建筑的轮廓,立面丰富多彩。

二层以上是坡度陡峻高大的屋顶阁楼层,高低错落,构图严谨,门窗比例协调,轮廓丰富。

沿街的南立面和西立面的阁楼窗上几个大小高低不同的山墙为云形自由阶梯状,这是典型的德国传统建筑风格。南立面两个山墙间的老虎窗变异而成为八角形望楼,与主屋面顶部的小望楼以及西南隅八角形塔楼的八角形盔顶,均为双层变折式屋顶,其高低、大小、位置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竖向形象。南向入口二层处设圆券式外柱廊,两山墙间的廊子稍为后退,以穿过阁楼层的八边形攒尖望楼作为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使得入口显得极为突出。而又在西南角处置一稍低的八边形尖楼,以满足从经二路和纬二路两个不同方向观赏的视觉要求。

济南德华银行大楼为砖木混合结构,其屋架结构很有特色。建筑南立面东西两伴楼和西立面南北两伴楼的山墙底各有一根钢筋,分别由南至北拉到外墙,使屋架的下弦交织成十字网状。各拉筋在南墙和西墙上外露的结点被做成为铁制的“十”字状,既起到结构的加固作用,又是丰富立面的装饰物。建筑施工质量极佳,外墙的砌石嵌缝平整细直,面砖粘贴工整牢固,历经百年风雨未有任何损坏。作为金融建筑,德华银行较为注重选材和建造,建筑质量很高,是目前济南地区保存最好的德式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德华银行大楼都不会觉得它单调,就好像大楼的历史一样丰富。”其北部为行长宅邸,其风格亦属欧洲近代别墅式建筑,现已拆除。

1922年,该建筑由北洋政府接受并作价售与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山东分行迁入该大楼办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楼相继作为济南市人民银行和济南市工商银行的办公用房。

2006年12月,大楼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1月至12月,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墙体和楼顶进行了一定翻修。现为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济南市中心支库。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