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长护险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

发布时间:2021-10-12 09:10:5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吴旭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国总人口14.4350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13.5%。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衰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而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的客观现实又决定了单纯依靠家庭成员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已经不可能,长期护理的社会化需求越来越迫切。

社会迫切需要长护险

老年人失能失智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对于人的生命周期,除了因伤残或疾病造成的失能失智时间较长,绝大部分人只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失能失智。虽然占生命周期中时间不长,但对于家庭生活影响非常大,单纯依靠子女来照顾越来越难以承受。发生失能失智后,在家庭中无论是子女照顾还是请保姆,都需要高昂的花费,在以前家庭成员较多的时候,子女还可以分担费用或轮流照顾。在家庭小型化、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的情况,失能护理将成为严重的社会性难题。

进入老龄化社会,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80年,法国用了115年,而中国仅仅用了18年。如此速度之下,需要照顾的失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处于重度失能状态的老人占比约为4.8%、处于中度失能状态的老人约占7%,总失能率高达11.8%,超过老人总数的十分之一。“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题。以中度失能的负担来看,居家护理在70%以上,其中约有40%的中度失能状况是依靠子女照顾,22.1%的选择由配偶负责照顾,约有10.8%左右的家庭会选择请保姆等形式,只有25.4%的中度失能老人选择医疗护理机构或养老院。当未来家庭对于失能失智老人照顾能力下降后,养老护理就成为可预见的较为普遍的风险。长护险重点就是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因此,面对未来老年社会,迫切性需要长护险。

李月敏/制图

社保商保双轮驱动

面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无论单独的商保还是社保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社保和商保双轮驱动共同快速发展。

目前来说,长护险作为社保“第六险”,发展较为平稳。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河北省承德市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2020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又对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新增了14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2021年8月,由国家医保局会同民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社保的长期护理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尤其是在指标、等级划分和流程上进行了细分,为各试点地区提供了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较好的指引,这有助于推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长远健康发展。数据显示,全国49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参保人数达1.34亿人,累计受益人数152万人,社保试点总体运行平稳,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而商业长护险存在动力不足。从2020年健康险保费收入来看,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达8173亿元,而长护险仅占4%。造成商业长护险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国际上长护险很多经营处于亏损状态,很多失能老人在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时间延长导致支付成本较高;二是中国目前长护险经验缺乏,如费率、失能认定等经验数据不足;三是传统居家养老的定性思维,使很多人对于未来失能需求认知不够,销售上存在困难。

在中国,长护险作为社保“第六险”虽然稳步推进,但如果商保不能给予有效补充,依然会存在护理不足的严重问题。大力促进商保长护险发展,推进康养结合,才能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长护险模式。

五点思考促发展

对于商业长护险未来发展,笔者有如下建议:一是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商业长护险政策。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长护险作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措施,商业长护险需要被给予财务税收和经营管理等相关政策,并需要医保部门、民政部门、老龄委等多方政策支持,从国家层面促进商业长护险发展。二是要从行业整体层面制定长护险标准和发生率。社保此次发布的失能失智评估标准,可促进全国各试点城市收集失能数据更加规范化和有效性,给长护险提供经验数据。通过整合协同,制定出保险行业失能标准和发生率,科学厘定出费率,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保障商业长护险长期可持续运行。三是保险公司要体系化构建医养康养。不能把长护险作为简单的经济补偿行为,要整合健康、医养机构等社会资源,建立涵盖医保、商保、医疗机构等多角色的长护服务能力。四是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灵活的保障作用,制定出多种形式长护险保障,如轻度失能居家护理的补偿、中度失能集中护理的补偿、重度失能日常生活护理的补偿,再与护理机构签订护理协议。可以做到居家护理和专业护理相结合,既符合老人居家养老习惯,又能够减轻家人护理压力,同时还可以减轻长护险赔付支出。五是长护险要通过科技赋能。目前保险科技赋能多是保险业务流程赋能,做到快速承保,今后还需要赋能服务。对于购买长护险的老人,达到一定年龄给予安装家庭监护智能设备,监护行动、生命监测等。通过智能化护理,让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此外,商业长护险发展还有其他很多思考,比如如何与终身寿险或重疾险结合,如何与社保、医养相结合更符合市场需求,如何面对城市和农村市场设计不同需求的产品等等。


长护险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12

□吴旭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国总人口14.4350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13.5%。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衰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而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的客观现实又决定了单纯依靠家庭成员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已经不可能,长期护理的社会化需求越来越迫切。

社会迫切需要长护险

老年人失能失智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对于人的生命周期,除了因伤残或疾病造成的失能失智时间较长,绝大部分人只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失能失智。虽然占生命周期中时间不长,但对于家庭生活影响非常大,单纯依靠子女来照顾越来越难以承受。发生失能失智后,在家庭中无论是子女照顾还是请保姆,都需要高昂的花费,在以前家庭成员较多的时候,子女还可以分担费用或轮流照顾。在家庭小型化、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的情况,失能护理将成为严重的社会性难题。

进入老龄化社会,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80年,法国用了115年,而中国仅仅用了18年。如此速度之下,需要照顾的失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处于重度失能状态的老人占比约为4.8%、处于中度失能状态的老人约占7%,总失能率高达11.8%,超过老人总数的十分之一。“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题。以中度失能的负担来看,居家护理在70%以上,其中约有40%的中度失能状况是依靠子女照顾,22.1%的选择由配偶负责照顾,约有10.8%左右的家庭会选择请保姆等形式,只有25.4%的中度失能老人选择医疗护理机构或养老院。当未来家庭对于失能失智老人照顾能力下降后,养老护理就成为可预见的较为普遍的风险。长护险重点就是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因此,面对未来老年社会,迫切性需要长护险。

李月敏/制图

社保商保双轮驱动

面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无论单独的商保还是社保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社保和商保双轮驱动共同快速发展。

目前来说,长护险作为社保“第六险”,发展较为平稳。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河北省承德市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2020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又对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新增了14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2021年8月,由国家医保局会同民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社保的长期护理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尤其是在指标、等级划分和流程上进行了细分,为各试点地区提供了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较好的指引,这有助于推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长远健康发展。数据显示,全国49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参保人数达1.34亿人,累计受益人数152万人,社保试点总体运行平稳,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而商业长护险存在动力不足。从2020年健康险保费收入来看,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达8173亿元,而长护险仅占4%。造成商业长护险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国际上长护险很多经营处于亏损状态,很多失能老人在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时间延长导致支付成本较高;二是中国目前长护险经验缺乏,如费率、失能认定等经验数据不足;三是传统居家养老的定性思维,使很多人对于未来失能需求认知不够,销售上存在困难。

在中国,长护险作为社保“第六险”虽然稳步推进,但如果商保不能给予有效补充,依然会存在护理不足的严重问题。大力促进商保长护险发展,推进康养结合,才能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长护险模式。

五点思考促发展

对于商业长护险未来发展,笔者有如下建议:一是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商业长护险政策。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长护险作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措施,商业长护险需要被给予财务税收和经营管理等相关政策,并需要医保部门、民政部门、老龄委等多方政策支持,从国家层面促进商业长护险发展。二是要从行业整体层面制定长护险标准和发生率。社保此次发布的失能失智评估标准,可促进全国各试点城市收集失能数据更加规范化和有效性,给长护险提供经验数据。通过整合协同,制定出保险行业失能标准和发生率,科学厘定出费率,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保障商业长护险长期可持续运行。三是保险公司要体系化构建医养康养。不能把长护险作为简单的经济补偿行为,要整合健康、医养机构等社会资源,建立涵盖医保、商保、医疗机构等多角色的长护服务能力。四是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灵活的保障作用,制定出多种形式长护险保障,如轻度失能居家护理的补偿、中度失能集中护理的补偿、重度失能日常生活护理的补偿,再与护理机构签订护理协议。可以做到居家护理和专业护理相结合,既符合老人居家养老习惯,又能够减轻家人护理压力,同时还可以减轻长护险赔付支出。五是长护险要通过科技赋能。目前保险科技赋能多是保险业务流程赋能,做到快速承保,今后还需要赋能服务。对于购买长护险的老人,达到一定年龄给予安装家庭监护智能设备,监护行动、生命监测等。通过智能化护理,让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此外,商业长护险发展还有其他很多思考,比如如何与终身寿险或重疾险结合,如何与社保、医养相结合更符合市场需求,如何面对城市和农村市场设计不同需求的产品等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