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2016年“文化副刊”重要文化主题报道回眸、回音与思悟

发布时间:2017-01-20 07:43:5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让保险历史凝固成一本不朽之书》

书承载着历史的烟尘,书与书集聚起的图书馆毫无疑问使历史得以摸得着、望得见的安放。或许,图书馆是历史的档案库。

保险人成继跃以个人一己之力,在中国史学先驱司马迁的故里陕西韩城,倾情为中国保险史于世上搭建了一处可以令人感知的园地。潜心收集种种保险书籍,令中国保险史有了诸多可靠可考的佐证,有了令当代保险人争鸣与思辨的幸运。让中国保险文化与历史有了民间的家。

《保险广告:荏苒春秋方寸间》

《保险广告:荏苒春秋方寸间》一文在《中国保险报》发表后,中国城市金融网圈、圈中人保险网等网站纷纷转载,许多保险微信公众号、保险自媒体、营销员在朋友圈大量转载转发。

在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山西运城中心支公司工作的胡学明说:“这篇文章太好了,我根本想不到我们保险业从清代就起步了,而且广告做得非常好非常的有意义!有的广告还非常奇巧回味无穷!”

在河北省保险学会工作的刘亚彬说:“保险广告犹如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清代和民国当时保险业发展的现状,窥一斑而知全豹。”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保险行业协会工作的王建伟说:“通过保险历史广告,可以洞悉保险发展的足迹!”

《看的艺术 分享美的路径》

摄影家张晓萌是保险摄影业界翘楚人物,祖孙三代都是摄影名士,一直以来我们都希冀对张晓萌就摄影与生活、摄影与保险、摄影与心灵有深入的交流,对广大保险摄影至爱者来说,一位来自他们身边的专业摄影家总会引发更多共鸣。

张晓萌去年最新一次在国际摄影舞台上执牛耳,不仅是为华人行走于国际摄影界提足了底气,更是为中国保险人大露了一回脸。“文化周刊”在第一时间对张晓萌做了获奖后的独家访谈《看的艺术分享美的路径》。

无疑,作为艺术家的张晓萌出自中国保险人,西方国家大奖揽入怀中,除去中国摄影家的骄傲,更是中国保险人的胜利。张晓萌在国际摄影界的登顶,再一次确认和证实:中国保险大有文化(人)!

采访报道刊发后,张晓萌第一时间给“文化副刊”发来回馈:“这是你们(文化副刊与我一次深入艺术,又跳出艺术的交流,我非常珍惜,从这样的交流中我有新的思索,新的启示。报道刊发在我身边引发巨大热烈回响,显然这是对于摄影对于保险人一次成功精彩的报道,我不仅抒发了我对艺术的追求,更是一个保险人的文化情怀。”

《诗歌让保险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无论是西方还是华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当然也包括未来),保险业界从不缺失诗人,诗情汩汩一直是保险业界的暖流,无论金融战役多么的疲惫芜杂,总有一方清潭流转在很多保险人的心田。《诗歌走进人民大会堂》细腻深切让我们回温了诗歌于保险曾经的荣光与炽热,在最高殿堂里诗歌的火花和明媚,照耀和滋养了多少保险人出离于经济数据与指数的情思与心怀。

那些专属于保险人的诗会,诗歌大赛、都依旧在激荡着曾经亲历的、后继而来的如月似水之心灵。金融、经济或许与文学并非绝对的天敌,或许真可以与文学、诗歌、艺术达到某种交融独立的存在。

保险之中总有着那些诗意的回响,更有着对星空的凝望。

《保险入视 人文与美学交融》  

《保险路牌广告潜匿幽深文化》

关于保险的广告由来已久,今年我们重点向读者从历史沿革之中尽可能临近赏鉴了关于电视广告与路牌广告,商海逐流沉浮之中我们依然窥见文化的风貌和情致。保险自然尽在其中。

在当今中国社会,保险正以加速度成长和成熟,然而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并不敢盲目乐观,这其中的抵牾之中,广告的意义与价值不用言表,好的保险广告就如何润滑剂使人们接受起保险不再感到生硬,人们从广告之中领受到保险保障于生活细微之处无所不及。

然而,电视广告与路牌广告气质与风格又不尽相同。前者更在于它的艺术传播与感染,后者更突出视觉和感官的冲击与夺人眼球后嵌入记忆的深度。从我们为读者推出的刊首文,我们除此之外还有别致的发现,那就是文化与历史的紧密相连,文化流转于历史之中并回归于历史。

《保险漫画:带刺的芬芳》

《保险漫画带刺的芬芳》一文被中国第一保险网、中国知网、太平洋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网站转载。

河北沧州老漫画家赵文彬先生的儿子打来电话说:“老爷子看到了这期报纸,当看到报纸上重现他当年获奖的作品,非常高兴表达谢意,称赞保险报办得好!”

江苏南京漫画家戎锋说:“中国保险报文化版办得非常好,是保险文化的好媒体!自己幸运是一个保险人,同时又是一个漫画家。有中国保险报这么一个好的平台,深感幸福!期盼今后能出现漫画专版这样的形式。真诚祝愿中国保险报越办越好,成为我们保险业界的福音和好助手!”

漫画家卫吴元看到报纸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中国保险报能拿出一个整版来刋登关于漫画的论述文章,真好!”

《生命密码:无我之爱》

惊心动魄的故事会让所有知道它的人记住那些感人至深。保险营销员林萍让人们知道并记住。陌路人之间“肝胆相照”真正令血肉之躯确证了抛却了个人“小我”的慈善与爱,一个寻常的保险营销员在我们这个极具多元变化的社会上,自觉践行了保险的真义,在慈善与爱面前,那些保费的数据只成为轻渺的外衣,保险的灵魂令人们在感怀的泪水中铭记。

太平洋寿险代理人林萍为素昧平生的小女孩捐肝的故事,被连续搬上话剧舞台,引发热切反响,在不久之未来,又将会有这个故事的电影上映。我们欣慰的是,人们珍爱的是这个血泪动情的真实事件,而传扬它的恰是我们保险人自己。

《保险文化巧传承——河南洛阳保险文博园成长记》  

《洛阳保险文化邮局:方寸间凝历史与现代交融》  

老保险人张天福于2011年创办保险文化博物馆;同时埋下伏笔的是中邮集团公司洛阳分公司人寿保险代理部门的人士来到博物馆参观时,对馆内民国时期的邮政保险实物展品颇感兴趣。时隔2015年牡丹花会期间,邮政洛阳分公司人士又到新馆进行参观,并产生创办保险文化邮局合作意向,恰逢2015年又是中国民族保险业诞生210周年,洛阳市中邮洛阳分公司领导颇为重视,并结合当地邮政人寿保险业务的发展,决定利用洛阳东花坛启明路邮政所内,创办保险文化邮局,保险文化博物馆也积极配合将珍藏有关邮政与保险的文史资料贡献出来,共建保险文化邮局。 2016年9月23日《中国保险报》刋发文章“保险文化巧传承——河南洛阳保险文博园成长记”。

经过多年艰辛的努力,张天福将保险历史文化馆、洛阳保险文化邮局、洛阳保险文博园陆续建成。张天福说:“我要把保险历史文化馆、保险邮局、保险文博园这三个景点开发成‘保险文化一日游’。让更多的保险同行和保险文化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品味保险文化。在旅游中学习,学习保险历史知识,有对保险历史的思索;有对当今保险的理解和体会;有对保险理念的探讨。”报道刊发后,张天福专门特别致电“文化副刊”:“过去一些保险公司的老领导、老同事见到报纸以后,纷纷前来祝贺观光,表示捧场和支持,更有广东、湖南、贵州等地一切保险同仁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咨询具体地点希望选择时间前来拜访。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当保险产品插上文化的翅膀》 

金融领域的保险却斩获了国家文化大奖,这样的奇谲并非臆想,浙江保险人摘到了这跨界的硕果。保险的风险保障触角得以超前的触摸到网游的虚拟财产,这其中的探求与胆识总像清道夫一般堵住所有可能我们想象不到的风险偷袭,而这也正是保险发展与突破的朝天大道。

可以预见,今后保险与文化的连接将会丝丝缕缕,难解难分。

《保险微视频广告:润物无声轻柔入心》 

保险深化于民心,普及于社会,或许艺术是更为别致和高效的方式。那些优质的显露着人文情怀的国外保险视频广告令人过目不忘,轻柔动容之间领悟保险对家与社会的丝丝入扣的影响。

在编辑这篇文章时,我们最强烈的感触就是真盼望我们险企的产品宣导者都能看到,并找到视频去欣赏,那里会有超越保险内容的启示。

2017年,“文化副刊”在气象万千,高山流云的天地中和你约定一起相伴启程。

 

更多保险文化报道请见:中保网文化频道